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归长安见闻录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晚上的小宴在前花园,作为家中的主事娘子,黄灵飞这一下午都忙碌了许多。

安排饭食上不能吝啬,临时采买山珍野味不易,她便先写了易得的菜谱,让人到庄子上,去将一些自家饲养的牲畜运回,再到乡间去采买庄子里没有的新鲜果蔬。

又另遣人去东西市上,看有没有人卖新鲜猎到的野味。

事事亲眼过目,一个下午的时间紧迫,纵使黄灵飞拉来陈二娘帮手,也没得多少休闲的时间。

她还交代好,家中的男郎下值后,管家务必先告知他们家中来了两位娇客,让各家娘子让贴身奴仆备好送给小辈的见面礼。

家中郎君今日回来的时间差不多,成均监中的陶满、陶溶也跟着阿耶回来了。

陶仁安一到家,便听闻小妹家的孙女已到,张仪贞派了贴身娘子三言两语的将这姊妹路上遇的事说了,让他与家中郎君商量一番应如何回信。

陶郡公气极,他在前书房等待,让回来的几个子孙都收拾好,一起见见侄女/表妹,以慰这二者不远万里来到长安的艰辛。

黄灵飞听黄大娘报,郡公已让人将两姐妹请到书房细心问询,又送上了舅舅以及表兄的见面礼,若觉哪方面觉得缺少的尽管开口,家中都及时寻来。

她听完后,放下手下账册,眉心不自觉的夹起褶皱,她抬手揉了揉,手上的急事大致已料理完,她便想到陶融的院子,看看他在家中可还有什么缺的。

陶融今日提前了些时间到道堂做晚课,他刚回院子,正在书房默给薛真妃与吴窈娘自学的书。

听腊儿禀告阿娘过来,他写完最后几字,才搁下笔。

黄灵飞在布置这个院落时,来了许多遍,但陶融回家后,便一直主动到她的院子,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了自家小儿住下的院子的模样。

“原想布置一间你私用的道堂,方便你,当时都忘记家里还有一间大道堂能用。”黄灵飞知道如今融儿都是在前面的道堂去做早晚课,便好奇:“如今那边空了,可要再派人来给你收拾?”

“平日炒经打坐也在那里,并未浪费阿娘费心布置。”陶融温声答。

黄灵飞颔首,想了想便直入主题,说道:“王家表妹们来时,有奴仆等在城门迎她们,家中人知道你要回来后,便也提前派了奴仆到城门口等,那几日也是宫中的事务繁多,所以家人还没能在你来之后一起接待你。”

陶融不知她怎么突然提起这些,但很快便想通关窍,阿娘可能是担心他觉得自己刚回到家的时候,家人对他的迎接没有两位表妹的多,家中阿耶兄长待他也不如对两位表妹好?

他本身就不是随意拈酸吃醋的人,而且他已十九岁,过几个月便要二十,也不是小孩子,自然也不会计较那么多。

他一个能自理的年轻男儿,自己从蜀地一路走到长安都没有遇到什么事情,何必大家劳师动众的来关注?

况且他觉得那日自己回来之后,见到了家中的一众女眷,晚上阿翁、父叔还有兄长、堂兄等,还一起招待了他,他并没觉得自己少了些什么。

之后还收到了一堆礼品呢。

陶融解释道:“那日是我进城太早,我天未亮便到了城外,赶在第一批就进来,然后又绕到了西市那边,所以才没遇到了府中派出来接我的人,让阿婆阿娘与家中人担忧已是我的错,住在家中数日,大家待我之心已明,阿娘不觉得我给家中带累,我便安心了。”

“我入了道门,如今还能与阿娘这样亲近,我已十分满足。”陶融一双清澈双目注视着黄灵飞。

黄灵飞听他这样说,心中莫名翻涌的亏欠也缓缓平静,她没再说什么,开始说晚上的小宴都有什么菜式,她看出了,陶融对吃食方面,还是挺感兴趣的。

聊了一会儿,天色已暗下来。

黄灵飞要到花园看看布置得如何,陶融收起一沓笔墨纸砚,与她一同前往。

前花园接近正堂,往常都是有外客来,才在那里摆宴。今日王家姊妹的来到,也是代十几年未归的陶姑祖母回来,这宴席规格,不用太大,却也不能小了。

女眷有两桌,郎君数量也不如女眷,便只摆了一桌。

虽然是一家人,但到底男女有别,中间便用糊着透明轻纱的屏风简单的格挡,为防秋风入体,四周还摆了炭盆。

陶融到了花园后,便将纸笔放下,开始仔细的研墨,他专心致志的,陶家其他人到了之后见他在做事,也不敢打扰。

磨好墨后,他拿起手边那支青玉笔,蘸墨在白纸上面画了一个圈,轻轻吹干墨痕后,修长手指翻飞,将其多余纸张收起,正面看就是一个圆。

众人不解他是要做什么,却见陶融将纸片往天空一丢——

晚秋的夜来得快,空中有云层遮挡,未完全出现的月光寥落,圆形纸片被丢到半空之后,那张剪下来的纸便像有了什么神通一样,顷刻之间变成了一轮皎洁的满月,原本由烛光照亮的花园,被月色笼罩之后变得很亮堂。

大家看着半空的那轮皎月,惊叹连连。

陶融听到声音,回身微微一笑,月色下他清俊的面目更显一种飘然若仙之感,他开口道:“今日家人相聚,便邀明月来伴。”

黄灵飞满脸自豪:“我儿真厉害!”

陶冶捋着美须,点头:“融儿跟着仙师定学了许多大本领。”

家中几个小童也脱离了乳母的看护,跑到陶融身边,垫着脚看向空中那一轮皎洁月光,叽叽喳喳的说着些童趣满满的话。

陶融有些意外,家中人见他施展医术听他说面相时,也不见这样情绪外露啊。转念一想,是这些小把戏能让人放心玩乐。

大家站着看了一会儿月亮,讨论月亮上是否有仙娥,无论男女,心情都放松了。

奴仆来报菜式都备好,黄灵飞便招呼众人入坐,大家往各自位置走去。

陶融往女眷的方向看了一眼,家中他唯一未见过的堂妹陶二娘也来了,二娘长相清秀眉目柔顺,短暂一瞥便能看清她的面相,这小娘子无波澜易满足,乃一生平顺之相,陶融便收回目光,不再探究。

大家落座后,陶仁安这家中长辈,便扬声简略的说了些让王家姊妹将陶家当作自己家的话,张仪贞让敏真、玉真坐在自己两侧,笑着让她们不必拘谨,接下来在家中专心备选,若无聊了,只管来与她说。

陈二娘拉着陶二娘的手,也说让二姊妹尽管来找二娘玩耍,虽是备嫁中,但并不是时时都拘在屋中的。

王敏真说了声谢过二表舅母。

各色摆盘的美食流水般送上,有长安中受欢迎的菜式,也有江南风味的小菜,照顾到了大家的口味。

陶融食案上的菜式与其他人也有些不同,是避开了“五荤三厌”的,又添了些这几日食用时,他爱吃的。

陶融从这一小细节,感受到了黄灵飞对他的疼爱。

一顿接风洗尘的小宴吃得宾主尽欢,已尽尾声,陶融想了想觉得少了些什么,在其余人聊天时,又低头在纸上勾画,很快纸面上出现了两个身影。

他站起身,走了几步将纸贴到了不远处的亭柱上。

郎君们能清楚看到他的举动,都好奇的收了声,看着他的动作,他们离得不远,纸被贴到柱子上后,他们便能清晰的看到上面用简单线条勾勒出的图画,是操琴弄箫的二人。

如今天上有月亮,众人有些好奇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陶融退后一步,半空中月光照耀到纸面上,一阵悠扬的琴萧合奏便由远而近的传来,乐声悠扬伴着皎洁的明月,大家听到耳中顿觉心中畅快。

女眷那边看不见,却也能听到,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见是从一副画中传来的乐声,都觉神异。

一曲奏乐结束,这宴席也入尾声,琴箫声减弱,空中的皎洁明月也像被乌云遮挡住。

陶融伸出手,两张空白的纸张落到他手中。

众人好奇却不敢细问,怕其中有什么不可言说的神仙手段。

陶融让吴窈娘和薛真妃与他移步到后花园,给她们讲述起星宿。

今夜的月亮不时就被云层遮掩,但星星却很亮,很适合观星。

薛真妃从前看过许多杂书,她原本就对星宿周易方面有兴趣,听着熟悉的知道,随着陶融的指点在天空中寻找对应的星星。

吴窈娘是从小就看着天空长大,她欣赏过星星,却从未想过,原来星宿还有那么多好听的名字,她听着只觉得大长见识。

不知不觉间,月已上中天,虽然不如晚上吃饭的时候,陶融所画的那个月亮那么皎洁明亮,但是也拨开了乌云,让在花园之中借着灯笼行走的几人,能看清花木掩映的小路。

陶融注意到二人虽然兴致勃勃,但是掩了几次衣襟,他看天色不早,便与二人告别,等明日再继续。

二人皆有些不舍,薛真妃想了想,大胆的问道:“道长,你今日在小宴上用的那个法术之后能教给我们吗?”

吴窈娘没说话,但眼中也表示出自己是极其期盼的。

陶融想了想,从怀中摸出一支笔:“那个法术很简单,不过也要你们练出真气了才能施展,最重要的是我手中这支笔。我就是因为用它,才能画出明月和乐师,等你们能掌握真气了,我便也教你们玩些小把戏。”

两个小娘子听到他这样说之后,对他手中这支笔都好奇极,那样神异的景象居然只是小把戏?想到日后自己也能学,心中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提高。

吴窈娘暗自下定决心,她接下来要再加紧学习,画出更多好的符箓给道长,争取能与他多学些本领。

双方告别,回到各自的院落休息。

陶融简单洗漱后,又走到了书房,他检查了一番自己写的信,在信末写了几句询问,问为何是没有给他回信,是否是没有收到。

他决定明日先找找周边开灵智的鸟雀,先替他将这些信送回去。

想到之后,他便准备回去休息,此时却忽听一阵不知从何传来的敲门声,闷闷的响声似乎就近在耳边。

陶融转身走到院子中,他侧耳倾听,便又听闻一阵闷响,一道尖细的声音问道:“有人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道姑小王妃

首辅宠妻手札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听说我老婆是反派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