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盛夏,与你 > 第27章 第 27 章

第27章 第 27 章

冬雨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窗,如同细碎的鼓点。公寓里很安静,只有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嘶嘶声。夏晚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她沉静的侧脸。处理完最后一封工作邮件,她点击发送,然后向后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窗外的雨声似乎更清晰了。她的目光无意识地投向玄关衣帽架——那件深灰色的外套依旧挂在那里,楼下的那把黑伞,此刻应该正安静地立在单元门口,替每一个晚归的人暂时遮蔽风雨。

混乱的心绪,在连续几日高强度的工作和这场冰冷的冬雨冲刷下,似乎沉淀下来,不再像最初那般尖锐刺骨。江屿那句“我等了十年”带来的巨大冲击,如同海啸过后的海滩,留下一片狼藉的废墟,却也露出了被深埋的、更坚实的基底。

那废墟之上,并非只有绝望。还有他沉痛的悔恨,他笨拙却坚定的“看见”,以及……那把在雨中无声撑起的伞所代表的、带着距离的守护。这些碎片,如同散落在废墟上的微光,虽然微弱,却固执地存在着,指引着某种模糊的方向。

她不再急于寻找答案,不再逼迫自己立刻决定“原谅”或“接受”。十年的重量,需要时间去消化;废墟的重建,更需要耐心和谨慎。她选择了将日记本深藏,也选择了暂时保留那份属于过去的秘密。这不是逃避,而是保护——保护那份纯粹暗恋的尊严,也保护此刻刚刚萌芽的、关于“重新开始”的可能。

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信息,内容简洁:

「新型复合材料加速老化实验第三阶段数据报告(初稿)已发至项目共享云盘,请查收。另,JG-1927-05报告中有处关于糯米灰浆配比的歧义点,建议参照JG-1927-03的补充说明。江。」

是江屿。

没有寒暄,没有试探,只有纯粹的工作信息。精准,及时,如同他之前每一次提供的专业支持。他甚至注意到了她在研读那几本孤本报告时可能遇到的细微歧义,并给出了具体的指引。

夏晚看着那条信息,指尖在冰凉的手机屏幕上停顿了几秒。心头那点微弱的暖意,似乎又悄然明亮了一丝。他没有因为那晚餐厅的剖白而试图跨越“同学”的界限,没有用愧疚或表白来打扰她需要的空间。他依旧在用他最擅长、也最让她能够坦然接受的方式——专业上的并肩与支持——来靠近,来证明他的“看见”并非一时冲动。

她点开云盘链接,下载了那份还带着实验室温度的数据报告。又翻开那本《民国银行内部结构技工实录(1927-05)》,果然在关于糯米灰浆配比的一处注解上发现了模糊和可能的歧义。再对照他提到的JG-1927-03,问题迎刃而解。

这份无声的支持,这份在专业领域里心照不宣的默契,像一块坚实的砖石,悄然垒砌在她心中的那片废墟之上。它不涉及情感,却比任何情感的告白都更让她感到踏实和安心。

她回复:「收到,数据已下载。歧义点已参照03报告厘清,谢谢提醒。夏。」

同样简洁,同样专业。仿佛那晚餐厅里的惊涛骇浪从未发生。

信息发送成功。夏晚放下手机,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雨还在下,夜色深沉。但她的心情,却比雨夜要清朗许多。

接下来的日子,一种新的、微妙的平衡在两人之间悄然形成。

江屿的信息依旧规律地出现,内容仅限于项目推进、资料分享或关键节点的提醒。他不再“顺路”出现在她深夜加班后的项目部门口,但夏晚知道,那把放在单元门内侧的黑伞,总是在下雨的前夕准时出现,像某种无声的、贴心的天气预报。偶尔,她也会在特藏部或者某个专业论坛的间隙,隔着人群与他目光短暂交汇。他会微微颔首,眼神平静而专注,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尊重,仿佛在说:“我在这里,但不会越界。”

夏晚也渐渐习惯了这种模式。她专注地投入在老银行大楼的项目中,新型复合材料的测试进展顺利,加固方案的细节在不断完善。她依旧会收到他精准的信息支持,依旧会在下雨时使用那把黑伞。她回复他的信息,同样保持着专业和距离。对于那晚的剖白和十年的沉重,两人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暂时搁置。

他们像两条在专业海洋里短暂交汇又各自前行的船,保持着安全的距离,却又共享着同一片海域的波涛与星光。

这份平静,被林薇敏锐地捕捉到了。

“晚晚,你最近……好像不太一样了。”周末的咖啡馆里,林薇搅动着杯中的拿铁,狐疑地打量着对面的夏晚。夏晚的气色比前阵子好多了,眼底的疲惫和迷茫褪去了不少,虽然依旧清瘦,但眉宇间多了一种沉静的、内敛的力量感。

“哪里不一样?”夏晚啜了一口红茶,语气平淡。

“说不上来,”林薇歪着头,“就是……感觉没那么紧绷了?之前提到江屿,你整个人都像刺猬一样。现在……好像平静了很多?你们……没事了?”

“能有什么事?”夏晚放下杯子,目光落在窗外街边被雨水洗刷得发亮的梧桐树干上,“就是普通的同学关系,一起推进项目而已。”

“切,骗鬼呢!”林薇翻了个白眼,“同学关系他天天给你发工作信息?下雨还给你送伞?我怎么没这种‘同学’?”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八卦的兴奋,“他是不是……终于开窍了?跟你表白了?”

夏晚的心微微一紧,脸上却不动声色:“没有。你想多了。”

“真的?”林薇明显不信,但看夏晚神色坦然,不像说谎,只好悻悻地靠回椅背,“行吧行吧,你说同学就同学。不过晚晚,”她语气认真起来,“不管你们现在是什么关系,我看得出来,你状态比之前好。这就够了。”

夏晚笑了笑,没有接话。状态确实好了。因为不再纠结于“原谅”或“接受”,不再被过去的沉重和混乱的情绪所裹挟。她接受了现状——废墟就在那里,但生活还要继续。她专注于脚下正在走的路,专注于自己能掌控的专业领域。至于江屿……他的悔恨和守护是真实的,他的专业支持是可靠的。这就足够了。其他的,交给时间。

时间确实在悄然改变着一些东西。

一天下午,夏晚正在项目部整理最终的加固方案图纸,手机震动。是江屿的信息,内容却有些不同:

「市博物馆有个关于江南古建筑木作技艺的特展,明天最后一天。策展人是李则儒老先生,他托我问问你对其中几种榫卯结构在承重转换中的应用是否有兴趣交流。若有空,下午三点,展厅西侧。」

不是单纯的资料分享,更像一个基于共同兴趣的专业邀约。而且,抬出了德高望重的李则儒,他是一位非常敬仰的古建筑修复泰斗,这样充满诱惑的条件,理由充分且难以拒绝。

夏晚看着信息,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击。她当然对那个特展感兴趣,尤其对传统木作技艺在现代结构加固中的创新应用充满探索欲。李则儒的邀请更是难得的机会。但……这是否意味着江屿在尝试着,用更自然的方式,将“看见”的触角延伸到专业之外的、共同兴趣的领域?

犹豫片刻,她回复:「谢谢江总和李则儒老先生。我对榫卯结构的力学应用很感兴趣,明天下午三点,我会准时到。夏。」

市博物馆新馆,巨大的玻璃穹顶引入天光,空间开阔明亮。江南古建筑木作技艺特展布置得极富匠心,一件件精巧绝伦的木构件,榫卯相接,巧夺天工,无声地诉说着千年的智慧。

夏晚提前十分钟到了展厅西侧。这里相对僻静,展示的正是几种用于关键承重节点转换的复杂榫卯结构模型。她正专注地看着一个“勾头搭掌榫”的解剖模型,研究着它如何通过精密的咬合传递巨大压力。

沉稳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夏晚没有回头,也知道是谁。

江屿走到她身边,与她隔着一个礼貌的距离站定。他今天穿着深色的休闲西装,里面是浅灰色的羊绒衫,少了些平日的冷峻,多了几分儒雅。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目光也落在那个精巧的榫卯模型上。

“李老先生临时有个紧急会议,晚点才能过来。”他低声解释,声音在安静的展厅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先看看?”

“好。”夏晚应道,目光依旧停留在模型上。

两人就这样并肩站着,安静地欣赏着眼前的杰作。没有刻意的寒暄,也没有尴尬的沉默。只有对眼前精湛技艺的纯粹欣赏和一种基于共同兴趣的、心照不宣的平和。

“这种‘勾头搭掌’,”江屿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平缓,指着模型的一个关键咬合点,“看似简单,实则对木料的硬度和干燥处理要求极高。古代工匠没有现代仪器,全凭经验和手感,却能做到误差极小,完美传递荷载。”

“是啊,”夏晚被他的话引出了共鸣,自然而然地接道,“而且你看这里的斜面设计,不仅是为了咬合紧密,更是巧妙地引导了力的方向,减少了应力集中。这种对力的理解和运用,简直是艺术。”

“没错。”江屿侧过头,目光落在她因专注而微微发亮的眼睛上,嘴角似乎有极淡的弧度,“现代结构加固中,很多工程师追求材料的强度和计算的精确,却往往忽略了这种对‘力流’本质的理解和引导。有时候,最朴素的智慧,反而能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他的观点精准地戳中了夏晚一直以来的思考。她忍不住也侧过头,迎上他的目光。两人在静谧的展厅里,隔着展示柜的玻璃,目光交汇。那眼神里,没有暧昧,没有试探,只有一种纯粹的、对专业智慧的欣赏和共鸣,如同两个在知识殿堂里偶然相遇的旅人,为同一处风景而驻足惊叹。

这一刻,无关过去,无关愧疚,也无关那个沉重的“十年”。只有此刻,此地,两个灵魂对古老智慧共同的“看见”与赞叹。

李则儒后来匆匆赶来,加入讨论。三人围绕榫卯技艺在现代加固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夏晚受益匪浅,江屿的见解也让她刮目相看。他不仅精于现代结构理论,对传统工艺的理解也极为深刻。

离开博物馆时,天色已近黄昏。冬日的夕阳给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谢谢江总引荐,今天收获很大。”夏晚站在博物馆台阶上,对江屿说道,语气真诚。

“不客气。李老先生也一直很欣赏你的思路。”江屿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被夕阳染上一层暖光的侧脸上,“你的方案里,其实也融合了很多这种对‘力流’引导的思考。”

“还在摸索。”夏晚笑了笑。

两人并肩走下长长的台阶。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光洁的石阶上交叠又分开。气氛平和而自然,带着一种交流后的满足感。

走到路边,江屿的车已经等在那里。

“回市区?”他问。

“嗯。”夏晚点头。

“一起?”他发出邀请,语气自然,如同之前的“顺路”。

夏晚看着那辆熟悉的车,又看了看身边沐浴在金色余晖中的男人。他侧脸线条在夕阳下显得柔和了许多,深邃的眼眸里没有了平日的沉郁,只有一种交流后的平和余韵。

这一次,她平静地点了点头:“好。”

车子平稳地汇入傍晚的车流。车厢内流淌着舒缓的古典音乐。两人都没有说话,各自望着窗外流动的城市暮色。夕阳的金辉透过车窗,在车厢内洒下温暖的光斑。

一种奇异的、安宁的氛围弥漫着。没有餐厅那晚的惊心动魄,没有工作交流时的严谨克制,也没有刻意保持距离的疏离。只有一种交流后的余韵,一种并肩欣赏过智慧风景后的平和满足。

夏晚靠在舒适的座椅里,感受着夕阳的暖意和车厢内恰到好处的温度。心绪一片宁静。那片废墟之上,似乎在这份基于共同兴趣的平和交流与夕阳的暖意中,悄然生长出了一点新绿。

车子停在夏晚的公寓楼下。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也沉入了地平线,天空呈现出深邃的蓝紫色。

“谢谢江总。”夏晚解开安全带。

“不谢。”江屿应道。

夏晚推开车门下车。晚风带着凉意,吹散了车厢内的暖意。她站在车边,看着驾驶座上的江屿。他侧过脸,深邃的眼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沉静。

“今天……很愉快。”夏晚轻声说,这句话发自内心。

江屿看着她,那沉静的眼底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闪动了一下。他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清晰:“嗯,我也是。”

夏晚对他露出一个清浅的微笑,然后转身走向公寓楼。

就在她即将推开单元门时,身后传来江屿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傍晚的微风:

“晚安。”

夏晚的脚步微微一顿。她没有回头,只是握着门把手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一股细微的暖流,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微小涟漪,悄然荡开。

她没有回应那句“晚安”,只是推开门,走了进去。

感应灯随着她的脚步声亮起。她站在玄关,没有立刻开灯。目光下意识地投向窗外楼下。那辆黑色的轿车还停在那里,没有立刻离开。

她走到窗边,轻轻掀开窗帘一角。昏黄的路灯光线下,江屿依旧坐在驾驶座里,侧脸的轮廓在阴影中有些模糊。他似乎正望着她公寓的方向,又似乎只是在沉思。

夏晚放下窗帘,背靠着墙壁。那句未出口的“晚安”,像一颗小小的、温暖的种子,轻轻落在了那片废墟之上悄然萌发的新绿之中。

她知道,前路依旧漫长,废墟的清理和重建远未完成。但至少,在这一刻,在这片被夕阳余晖和共同智慧照亮过的废墟之上,有了一点真实的、带着温度的微光。那光虽然微弱,却足以驱散寒夜最深沉的黑暗,也足以支撑着她,继续向前走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出格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