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氏夫妇从未跟她说过十二皇子的真实年龄,她一直以为,十二皇子可能跟窦佶的年纪差不多大,这样才能跟那个所谓的“生子秘方”扯上关系,除此之外,她根本不关心一个已经莫名其妙死去的皇子。
而互换儿女,对于丽妃和窦夫人好处吗?
显然是有的。
丽妃在陛下的认可下生下一个男孩,陛下在表面上从没有否认过这个孩子不是他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男孩很有可能会在皇位角逐之中有一争之力,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而倘若她生下的是一个女儿,未来只会是一位公主,给丽妃带不来什么荣宠,更不能为陛下带来什么荣耀。
那么当初被窦夫人做主跟丽妃互换的到底是谁,是她还是窦蔓?
应当是她。因为窦夫人和丽妃是双生子,容貌几乎一模一样,而她的容貌跟窦夫人极为相似,这也意味着她长得也很像丽妃。
那么为什么窦夫人要换掉女儿?
这点倒是很好解释了,因为窦夫人怕。
她怕丽妃的女儿长得太像江都王。俗话说女儿像爹,丽妃的孩子如果长得像江都王或许还可以解释,因为这个孩子毕竟是在陛下的容忍下出生的,只要陛下不追究,就没有人会在意,甚至一旦有人问起,还能以陛下跟江都王有血缘关系来说事儿。而窦夫人的女儿如果长得像江都王就无法解释了,无论是窦夫人指向红杏出墙,还是被陛下察觉,威胁到十二皇子的身份地位,对于窦家而言都是灭顶之灾。
那么,是谁组织了这次换婴事件呢?
谈姝意想到此处,情不自禁手脚发冷,浑身颤抖。那夜浑身浴血的母亲在她眼前不住闪过,窦夫人明明表现得那样爱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女儿的生命,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力证她绝对不曾刻意去调换孩子。
可若不是经过她同意,谁会去调换一位公主?甚至这个公主很有可能是被随意丢弃,甚至是被人蓄意卖到烟花柳巷之中。
再回忆起慈云庵刺杀当夜,难道就没有可疑之处吗?
那杀手穷凶极恶,当着她的面连刺窦夫人数刀,就古代的医疗条件,窦夫人怎么会安然无恙?
可是,为什么仅仅钻出来一只野猫,那样凶恶的匪徒就不再追杀谈姝意了呢?
为什么窦国丈来得那么及时?真的是因为他跟窦夫人的约定吗?
那些在巨大惊吓之下被她刻意忽略掉的细节重新浮上水面。没关系,一切今日就会有分晓,丽妃给她留下的东西,必定会与此事有关。
墓道之中的壁画缓缓推进。这个男孩在丽妃的抚养之下一日胜过一日地长大成人,确实如窦夫人所说,是聪明灵秀,很得陛下宠爱,可他却并不像窦夫人所说,容貌很像江都王。
随着十二皇子逐渐长成,确实也渐渐动摇了陛下立储之心,窦家乐见其成,在朝堂之上多方为他斡旋,直到有一天,陛下收到了一封检举信。
说是检举信可能不太恰当,但它确实就是混在奏折之中的一封匿名信。这封信直指十二皇子并非陛下亲生,而是丽妃与江都王私通的结果。原本陛下只是打算默默销毁这封信,但是很快,事情发生了,京城传言四起,陛下不得不下令彻查。
可是丽妃和江都王又如何经得起查呢?
等到东窗事发,陛下自然不会对外承认是他自己有奇怪的XP。他慌不择路地先处死丽妃,江都王得知此事,平静地选择了自杀。唯有十二皇子被窦夫人藏匿在了家中。为了保证他的平安,窦夫人甚至将他藏进了窦蔓的绣楼。
壁画到这里,已经戛然而止。
是谁向陛下举报了十二皇子的血统问题?这个人一定不是天子近臣,也不懂事情真相。
这里究竟是谁的地宫,又是谁画了这些壁画?
谈姝意怀揣着许多谜团继续向前走,随着壁画落下帷幕,前方亦是豁然开朗,一座巨大的地宫出现在眼前。地宫之中,金银珠宝堆积如山,黄金打造的器皿在微弱光线中熠熠生辉,白银铸成的宝塔层层叠起,翡翠玛瑙散落其间。
谈姝意脚下踩过珍珠铺就的小径,在火光的照映下,每一粒都珍珠圆润饱满,反射出迷离的光晕。她一步一步地走进中间的棺椁,想看看那棺椁是谁的,没想到里边竟然是空的。
里头仅仅放了一顶嵌着蓝宝石的金冠,谈姝意伸手去摸,指尖传来冰凉触感,忽见珠宝堆中隐约露出一角褪色的木匣,并不是什么值钱的材质,因此在一群昂贵的金银珠玉之中显得格外突兀。
谈姝意俯身拾起那个木匣子。
裴度站在她身侧,盯着那个木匣子看了一阵,忽地道:“这里是江都王的地宫。”
谈姝意意外地抬起头看向他。
“这地宫的规制正是亲王规格,皇亲国戚,都会在尚在人世的时候先修建地宫。只是江都王当年是因罪自裁,没有资格葬入地宫,因此是草草发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里的棺椁是空的。”裴度解释道,“且匣子上的纹样乃是江都王府的家徽。”
“这么说,壁画是江都王所画?”谈姝意问。
裴度想了许久还是摇摇头:“我觉得不太像。”
“江都王的地宫正常来说不会去画林家的故事,而且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丽妃留下的秘密如何会放进江都王的地宫呢?”
谈姝意问:“难道他们确实有私情?”
裴度道:“地宫是什么地方,即使是有私情也不可能在这里做这样的事情。俗话说事死如事生,能做这样的事情的人,必定是知道江都王不会在这里下葬,让这里空置的人。”
谈姝意指尖拂过木匣表面粗糙的纹路,那褪色的家徽在珠光宝气映衬下,透着一种诡异的陈旧感。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纷乱,拇指扣在木匣边缘那不起眼的铜制搭扣上。搭扣有些锈蚀,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就在她准备掀开盖子时,裴度忽然伸手,轻轻按在了匣盖上。
“小心些,”他声音低沉,“能在江都王身后,将东西神不知鬼不觉放进这亲王规制的地宫深处,此人不仅对宫廷秘辛了如指掌,更需有通天的手腕,能避开所有可能的耳目。设下此局者,心思缜密非常,未必不会在关键处留下后手。”
谈姝意定了定神,并未收回手,反而更用力地按了下去:“是福是祸,总要看了才知道。若真有机关,躲也躲不过。”她语气带着一丝决然,指尖用力,将那陈旧的木匣盖子缓缓向上掀开。
没有预想中的机括声响,也没有毒针暗器射出。当前入目的便是一片保存完好、泛黄带暗褐色污渍的明黄色御用绢帛。裴度凑过来一看,笃定道:“这是先帝的笔迹。”
二人再看,只见绢帛之上明确写着:“朕承天命,御宇二十六载,夙夜忧勤,唯惧宗庙不祀。然天意弄人,朕躬有亏,子嗣缘悭,此诚朕毕生之大憾,亦社稷之隐忧。太医院院正张济民、副院判李守真,屡诊脉象,皆言‘精元枯涸,非药石可及’。此乃天绝朕嗣,非人力可违。为保江山永固,神器不坠,特密谕江都王承嗣、此密永封,若有泄露,动摇国本者,立诛九族!”
更为惊悚的是,底下盖着一枚传国玉玺的大印。
裴度和谈姝意对视一眼。
谈姝意问:“陛下为什么会写这个,这不是把自己的把柄送到别人手中吗?”
裴度凝望许久,最终才犹豫地猜测:“江都王性情柔弱,或许是因为恐惧陛下清算于他,因此要求陛下立下字据。”
谈姝意问:“可是为什么陛下一定要选择他呢?换别人不是更稳妥吗?”
裴度道:“那就只有一个缘故了,因为陛下想要一个皇室血脉的孩子。”
“陛下的同胞兄弟,死的死,疯的疯,圈禁的圈禁,他不信任任何人。”裴度道,“如此看来,江都王确实是其中一个软柿子。”
谈姝意道:“可是这东西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
裴度道:“那只有这个缘故,这东西当时并不在他的手中。”
二人继续往后翻,看见后边还附有太医院的脉案:“陛下精元亏损,肾水不生,脉象沉涩,呈绝嗣之兆。经金针探宫、秘药温养诸法,皆回天乏术。今欲以新方试之……”落款乃是成德二年。
裴度一见,更是吃惊:“成德二年,陛下才刚刚登基,彼时今上尚未出生。”
然而这份脉案却有三位太医正的联合签名与私人钤印,且加盖“太医院密”朱砂骑缝章。如此看来,倒像是谁在太医院里偷出来的。
另一层还有一份流水账式的内库记档,记载了某年某月,内库奉上谕从内库秘密支取巨额金银珠宝、田产地契清单,接收方标注为“敕造江都王地宫及抚恤”,并有备注:“事涉天家秘辛,不留档,不复议。”
这几份东西放在一起,仿佛是谁刻意为了保命而搜集的证据,很可惜,最后并没有派上用场。
底下还压了一封信笺,显然是江都王生前留下的:“……如今留言纷繁,恐陛下即将清算,若丽妃与我一并身死,请将物证转交我儿,如此便可保他一命……”
谈姝意顿时明白这些东西究竟是谁放在这里的。
是十二皇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诡秘地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