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不见,变哲学家了?”坐在副驾驶的表哥故意打趣,想舒缓她解不开的眉头。
开车的是科特·施莱伯,同赫伯特一样,都是他军校好友。
后面跟着一辆深蓝色小轿车,是汉娜和赫伯特,丽萨没来,说是赶稿子。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天已放晴,心情也舒畅不少,茂绿的森林,一望无际开满五颜六色野花的田野,多日不见金灿灿的阳光,生活还是美好的,至少现在如此。
“让雷鸟凄凄地哭泣去吧,在鲜红的朝霞里愁苦也成了甜蜜。”用德语念出充满韵味的句子,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没记错的话,这是出自叶塞宁的‘我记得’。”男性特有的低沉悦耳,赫伯特走了过来,蓝灰色的眼睛流光溢彩,他上身穿件白底灰格子衬衫,褐色西裤,和那时的军人装束天差地别。
“你喜欢俄国诗人?”
“德国的也喜欢,中国的最多。”她半开玩笑,赫伯特说是自己恩人也不为过,没有更亲密的关系,却让她有种此人早就相识的奇妙错觉。
汉娜过来拉扯道:“咱们走,让他们聊去吧,那边好多漂亮的矢车菊和三色堇。”一溜烟拉着两人跑远了,赫伯特望着远处采花的快乐女孩,若有所思。
“看什么呢?”蒋少波顺着他视线望去,三个女孩玩成一团,互相比赛谁的花环编的好看。
“没什么。”他冒似有些害羞,手揣在裤兜里。
“这湖有名字吗?”
“少女湖。”
“很美的名字,惹人暇思。”他望向不远处,科特在钓鱼,恐怕这是除了射击和飞行外,他最热衷的活动了。
“我很敬重夫人,就像家人一样。”转身面对赫伯特:“帮我照顾好她。”
“你要回国?”
“现在不,但说不准,随时可能回去。”蒋少波缓缓道:“但我希望她留下来,这里的生活宁静安全。”
“不但我会,母亲和妹妹也会,放心吧。”
“谢谢,现在那边局势不好,应该说很糟糕,每当快熬不住时我就想 ‘总比国内那些在火线上的人安全多了’。”
“不论山地师还是装甲师,苦是一定的,我以后也是你们中的一员。”赫伯特微笑道,但眼神严肃。
“军官要好的多,你是贵族不用从士兵开始。”
“那你怎么一来就先去当山地兵?”
“想要学的扎实就要从低层学起,我来德国主要学习军事,还有流利的德语和欧洲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一般人接触不到的,收获远远超过在国内学习十年。”
蒋少波一脸感慨:“如果我们国家能及时拥有受过这般训练的军队,我们能拥有全世界。”
赫伯特微翘嘴角,发表不同意见:“可能的话,我更希望去研读俄国文学,而不是去上军校。”
“国家境况不同,你这么想也没什么不对。”他表示理解。
“和你聊天很愉快,如果我的同胞听我这样说,会遭到嘲笑,他们一直为以前的失败耿耿于怀。”
“因为我是外国人,”蒋少波与他边走边道:“毕竟没多大关系。”
他们沿着河边散步,抬眼就看到一片耀眼的绚烂,对岸那片树林在秋天就是一幅印象派的画。
只说黄色,就数不清有多少等级,从淡黄一直到接近棕色的深黄,参差地抹在一片秋林的枝梢上,里面杂了冬青树的浓绿,这里那里还点缀一星星群红,给这惨淡的秋色涂上了一抹凄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