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之前苏阿玉要向莫小兰否认她有个哥哥,确实,苏明轩并非苏阿玉的哥哥,准确地说,他们只是一个村子里长大的竹马青梅而已。
苏明轩比苏阿玉大四岁,生在苏家村条件稍好的铁匠家。苏明轩的父亲虽是一个粗人,但是他的夙愿便是自家孩子能读书识字,以后不必继承自家衣钵,于是很早就去求了村里唯一的私塾先生为家里的两个孩子启蒙。
苏明轩的哥哥是个聪明刻苦的孩子,是先生的得意子弟,立志长大后去官家谋个差事。与此相反,苏明轩长得俊美,虽然也喜欢读书识字,但他的梦想却是当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快意江湖。
每日放学之后,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拿着自己制作的长木棍子在村子里到处“打打杀杀”,那些路边的灌木丛啊,阿叔阿婆种的菜啊,周围邻居养的鸡鸭鹅,都难逃他的“毒手”。
苏明轩因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没少受他爹的教训,甚至免不了皮肉之苦。老实刻苦的大哥在先,苏明轩处处被比较,更加显得他心浮气躁,不切实际。奈何他一点也不敢反抗他那日日冶铁的爹的老拳,只希望自己能够赶紧长大,自立门户。
隔着一块地,苏阿玉的家就在苏明轩家的对面,这个家庭却又是另外一份景象。苏阿玉是长女,却处处不得宠,洗衣做饭干活外加被斥责训骂都是家常便饭。
苏阿玉的性子不知是随了谁的,越是欺压她,她跳得越高。一个小小的女孩,牙尖嘴利哪里能有她的好果子吃?于是,苏明轩在自家屋里就能经常听到对面屋里的鸡飞狗跳——苏阿玉挨骂了,苏阿玉顶嘴了,苏阿玉被追着打,苏阿玉被打得哇哇大哭。
她的母亲总是怒气冲冲地问她,“服不服?”,苏阿玉恨恨地鼓着她的眼睛,盯着她的母亲,几乎是嘶声力竭地喊,“不服!”时常会有邻居从苏阿玉的院子里路过,这时他们就会向她的母亲寒暄,“哎,又打小孩啦?”就跟平日说,“哎,你又在喂鸡啊?”一样地寻常。
这个时候,她的母亲就会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对邻居控诉道,“这个妮子,嘴巴厉害着呢!我教她,她还不知好!”
邻居就会说,“哎哟,你养了个白眼狼哟!”每次苏阿玉听得邻居不说好话,便把她那双恨恨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邻居。邻居会觉得她像怨鬼一样地缠上了自己,晦气得很,便会撇着嘴,骂骂咧咧地走了。
在很小的时候,苏明轩就觉得这个女孩是个不好惹的硬茬,但是他又总喜欢和她说话。苏阿玉一向沉默,多数时候回应他的就只有她的眼神。
一把沉默的尖刀!这就是苏明轩对她的看法。他也渴望成为一把尖刀,这样他就可以拿它去驳回所有的偏见。
苏阿玉的父母之所以不待见苏阿玉,听说这也是有原因的。苏明轩从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中得知,原来苏阿玉并非父母亲生,而是路边捡来的弃婴。
那一天,正是下着鹅毛大雪的寒冬,村里一个老太婆在路边发现了才出生没几天的苏阿玉。那时候年景不好,村里家家户户也都有好几个孩子,于是一时没有人想将这个女婴抱走。这时,有人说,村东头那户佃农苏大郎成婚好几年都没有个一儿半女,要不就让他家养了去,说不定还会带来自己的亲生子女呢。于是就有人去找了那户人家,那家人犹犹豫豫,终于还是把苏阿玉抱走了。
苏阿玉被抱回家之后,那家人在她的襁褓中发现了一张字条和一块玉。字条写了苏阿玉的生辰,至于那块玉,苏阿玉便是从来不知其存在。倒是她的妹妹,从小就佩戴着一块看起来还值几个钱的玉。
后来村里人又有人说,苏阿玉其实是那长街上的暗娼所生,还有人见过那个怀孕的潦倒女人,消失一阵后不见了肚子也不见了婴儿,她只说是生下来就死了。
苏阿玉到了养父母家的第二年,养母就有了亲生女儿,再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好巧不巧,在生儿子后不久,有个算命先生路过村庄,说苏阿玉是天煞孤星短命鬼,等阎王来找她,还得一并把他们家的独苗苗香火给带走。
从此以后,养父母就忌惮着苏阿玉这个短命鬼哪天好死不死一命呜呼还给家里带来灭顶之灾。
苏阿玉九岁那年,年景更加地不好了,再加上又有天灾,乡下的人生存愈发艰难,渐渐有了逃难的人群。苏阿玉的养父苏大郎在不怀好心的媒人牵线下搭上了镇上的富家张员外。
这张员外五十出头,风流成性,趁着天灾时节,搜罗活不下去的穷人家的幼女作童养媳。苏大郎于是也生出了把苏阿玉卖掉的心思,反正这个女儿一不是亲生的,二又是个不服管教的性子,再加上又有厄运的预言,他巴不得赶紧甩掉这个天天在眼前晃的麻烦。
苏阿玉的养母跟着养父一个鼻孔出气,只有苏阿玉的瘸子奶奶大骂了苏大郎三天说他不干人事。可惜也为时已晚,苏大郎已经收了张员外的银钱,铁了心要让苏阿玉去做童养媳,美其名曰,去过好日子。
奶奶个性强悍,可终究也年老体弱,无法庇佑苏阿玉。她一边给苏阿玉擦眼泪,一边叫她无论如何艰难,先活下来再说。
苏阿玉哪里肯服,她先是在家大哭大闹好几天,后来便趁着在地里干活,趁人不备,偷偷跑了。
离开时,苏阿玉只顺手从地里拿了几个带着泥的红薯,她也不知道去向何方。她走在田埂上的时候,遇到了从学堂回来的苏明轩,并跟他说,她“要跑了”。
苏明轩早就在自家院子听到了前几天苏阿玉在家撒泼打滚的事,担心她一个人,便跟着她。他俩就这样一前一后地走出了村,走过了长街,向更远处的荒山野岭走去。天都快擦黑了,苏阿玉没有回头的迹象,苏明轩有些着急,想叫她回去,可想着她的处境,又开不了口,只有继续跟着她。
夜晚很冷,苏阿玉终于走不动了,他俩找到一个山洞歇脚,又冷又饿,又不会生火,啃了红薯,就这样依偎着挨过一夜。第二天,苏阿玉要继续往前走,并叫苏明轩自己回去,苏明轩想着回去也免不了一顿挨训,又想到父母平日对他的种种禁锢,便想着不管了不如就此浪迹天涯,反正自己在家也是没用得很,出人头地有大哥就行了。
后来苏阿玉他们遇到了一群逃难的人,便加入了其中,去到了镇上。此后,两人便对外称是逃难的兄妹,一路化缘乞讨,向着城里去。
苏家村丢了俩小孩,放在平日自然会是大事。可惜现在各家各户都自顾不暇,又有人亲眼见到俩小孩逃难去了,便无人组织去搜寻。苏大郎在家骂骂咧咧好几天,想着到手的银钱又要退回去,心里越发憎恨那个讨嫌的小短命鬼,她死在外面也是自作自受。苏明轩的父母自己找了几天儿子,没有收获,想着苏明轩也算是个半大小子,生死福祸,皆是他自己的造化,便也不了了之了。
苏阿玉他们到了城里,也只有在街头流浪,外加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填饱肚子,两个人都面黄肌瘦,在寒冷的天气里瑟瑟发抖。在一个下雪天,苏阿玉终于熬不住了,发着烧,陷入了昏睡,苏明轩在墙角抱着她,一边不停地哭,一边哀求路过的好心人救救妹妹。这样的惨事每天都在城里发生,人们也都麻木了,纷纷摇头,爱莫能助。
就在苏明轩腿脚发麻,也快要被冻僵之际,两位女子来到了他们跟前。年纪稍长的女子像是年轻女子的随从。那位衣着朴素却形容靓丽的年轻女子腰间佩戴着一把精美的剑,头发仅用一根木簪高高地束起,身无珠钗,却透露着超绝出尘的气质。
那年轻女子蹲下身来,用一根手指托起了苏明轩的下巴,另一只手拂去他脸上脏兮兮的乱发,她像在看一个收藏的物件一般,仔细地端详一番苏明轩的脸。眼前的这个半大男孩虽然蓬头垢面,却是眉眼如墨,灵气尚存,任是污垢也掩盖不了他的美貌天成。
“他很美,不是吗?” 年轻女子幽幽地说道。年纪稍长的女子不甚明白,道,“妹妹,你这是......”
她满意地哼笑了一下,放开苏明轩的下巴,对他说:“你们跟我走,我来救她,只是以后,你俩就是我的人了,怎么样?” 苏明轩现在只想让苏阿玉活下去,想也没想,感恩戴德地答应了。
这个女子,便是他们后来的师父姜红梅,而她身边那位年纪稍长的女子,是姜红梅同门的师姐,唤作焦芸,后来孩子们就叫她芸姨。
姜红梅带着这两个孩子,四海为家,不知不觉,他们就走出了千川郡。那个共同的故乡苏家村,也渐渐地,在两个孩子的记忆中模糊了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