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涵父亲也惆怅的应道:“可能是因为咱们不该提出让两个孩子这么快就结婚吧?”
奕涵娘说:“现在想想,咱们再认为这门亲事合适,再想让忆云在外边一心一意的照顾咱奕涵,可两个孩子毕竟认识才几天,忆云又是出外见过大世面的人,她怎会答应这么快就结婚呢。现在看来,咱们当初还真是不应该提出让两个孩子在家结了婚再进厂。”
奕涵父亲说:“我也是这样猜想,也很后悔当初不该心急,提出那么快就结婚的条件。结果婚没结成,倒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害得咱儿子也没能进厂。”
奕涵娘说:“他们不让奕涵进厂咋办呢?你看自忆云走后,咱这儿子连大门都懒得出,就算几个要好的男孩来家中找他去镇上玩耍,他也不肯去,他就那样失魂落魄的整天对着个电视机看,一天到晚也听不到他说几句话,更别说能看到他的笑脸了,照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啊!你得去找媒人问问,这婚事到底咋办呢?要是愿意,就得按照先前说的,过了彩礼,就得让咱奕涵进厂,如果女方家认为条件好,不想愿意的话,咱想赖也赖不上,就干脆退了给咱儿子挑合适的再定。”
奕涵父亲听后想了想说道:“行,吃了午饭,我就去找媒人,让他去白家湾问问。如果他们答应让奕涵进厂,咱立马就过彩礼。”
奕涵娘说:“就奕涵这种失魂落魄的样子,我早都这样想过,只要他们答应让奕涵进厂,咱立马就去过彩礼。反正咱家的彩礼钱也早就准备好了。”
奕涵父亲说:“听你这样说,如果他们真答应让奕涵去,这几天还挺忙的。要不这样吧,你吃了午饭,和五妮六妮带着奕涵去地里打西瓜钵棉钵,就权当借此带他出门散散心。我吃了午饭,先去媒人家找媒人说事,而后去镇上买棉花种西瓜种和塑料薄膜。”
奕涵母亲犹豫着说道:“咱平时什么活都不舍得让他干,任由他在家看电视玩耍。现在让他跟着去地里,他愿意去吗?”
奕涵父亲说:“你只要告诉他,我去找媒人去忆云家问话了,兴许他就去了呢。”
镇上,种子店里,奕涵父亲挑选瓜种棉花种时,宝倩父亲也正好来种子店买瓜种棉花种。二人挑来选去,在都拿不定该主意,该挑选那个品种好时,二人产生了交际,相互讨论起种地的经验和心得,最后二人挑选了同一品种。
二人作为刚刚认识的同行瓜友,宝倩父亲问:“你种春瓜春棉花是打的瓜钵棉钵,还是留的春地?”
奕涵父亲说:“刚分地那几年,没经验,都留的春地。那时倒认为,棉花地里带西瓜,同时能收上两季,还挺划算的。现在种棉花种西瓜种出经验来了,想种早瓜早棉花,就早早的打瓜钵棉钵,盖上塑料薄膜,不用单留春地了,等收了麦子,第一时间把瓜钵棉钵栽到地里,这样地里又能多收一季的庄稼。”
宝倩父亲说:“我们那里种春瓜春棉花也和你讲的一样,现在也是提前忙着打瓜钵棉钵,不再留春地了。”
奕涵父亲想了想又问:“你是哪个村的,你们那里现在种春棉花春西瓜的人家还多么?要是多的话,就怕到时卖不到好价钱。”
宝倩父亲答:“我是白家湾的。我们那里现在种这两样的人家不多了。原因是家里成年的孩子大多数都出外打工去了,家里人少,种棉花种西瓜又太麻烦,担心管理不过来,也就很少有人种了。”
奕涵父亲猛然间听到白家湾三个字,不由一愣,而后想了想再问:“你是白家湾的,你可认识一个叫忆云的女孩?”
宝倩父亲笑了:“你算是问着了,忆云这孩子,从小就和我家女儿最要好。你是她家什么亲戚?好像从没见过。”
奕涵父亲赶忙解释:“我不是她家的亲戚,只是听说那女孩出外打工找了份好工作,还挺能挣钱的。听说你是白家湾的,也就是随口一问。”
宝倩父亲听了,并未多想:“可不是吗?这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又老实又听话,平时胆小的连门都不敢出,谁也没料到,她一出外,竟然会变得这么厉害。现在她不光在我们村出了名,在附近的村子也成了名人。一说是白家湾的,就会有人问起她。”
奕涵父亲故意问:“这样好的女孩子,订婚了吗?”
宝倩父亲听到提起忆云的婚事,就想起自家外甥当初被拒绝婚事的原因。于是表情极为不悦的说:“订是订了,就是有些麻烦。”
奕涵父亲赶紧问道:“麻烦?像忆云这样优秀的女孩子,订婚还能遇到啥麻烦?”
宝倩父亲叹了口气:“啥麻烦?这麻烦还不小呢。听我家女儿说,那男孩比忆云小四岁,麻烦就出在,忆云就是不想订个比自己岁数小的。忆云在父母的安排下,虽然勉强着答应了婚事,但是她又不满意男孩的年龄。本来说好过年后带着男孩一起进厂的,忆云走时却没带,这表明了什么,不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走后要退婚吗?”
奕涵父亲假装问道:“现在婚事退了吗?”
宝倩父亲摇摇头:“退?遇到一对那样糊涂的父母,婚事哪能那样容易就退呢。”
奕涵父亲更加好奇:“糊涂的父母?她父母是怎样个糊涂法?”
宝倩父亲由于对世龙夫妇当初拒绝他外甥的婚事心存不满,于是今天就借此机会来个一吐为快:“这话说来就有些话长了,他们家现在的大女儿唤云看到家里过的富有,说啥不愿意嫁出去,非要招赘家中。大女婿虽说长相条件都不咋的,可他坏心眼多,为了骗婚,他明着答应招赘,暗地里尽耍坏心眼,想方设法投其所好的专门讨好唤云一个人。结果可想而知,他不光骗走了唤云,还留下两个儿子专门在那里继承家业。忆云的父母糊涂就糊涂在,忆云进厂后,他们就一心一意的疼爱两个外孙,他们要光是疼爱两个外孙,也算不上太糊涂,关键是,他们为了两个外孙,已经疼爱到,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只想着拼命干活拼命存钱要给两个外孙将来成家立业,到老要依靠两个那么小的外孙给自己养老送终。为了给两个外孙攒下成家立业的钱,他们就想让忆云长久的在外面打工,长久的给他们挣钱好为两个外孙将来结婚用。为此他们不考虑忆云的年龄,瞒着忆云,辞退了城里一门很合适的婚事,给忆云定下了一个小忆云四岁的男孩。主要目的就是这个男孩愿意进厂,愿意陪忆云在外面长久的干下去。只有这样,忆云才能在外面给他们长久的挣钱。你说他们为了两个外孙,这样坑害自己的女儿,糊涂不糊涂?”
奕涵父亲听了,点点头:“这样的父母是挺糊涂的。”
宝倩父亲叹了口气,很是遗憾的接着说道:“可不是吗?城里的那桩婚事就是我给忆云提的,男孩是我亲外甥,初次提起这门婚事时,我外甥还是个农村人,他们就很满意,后来我外甥跟随他父亲农转非进了城,在城里有了房有了工作,还能给忆云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工作,你说,这多合适的婚事,这对糊涂的父母就因为想让忆云在外面给两个外孙挣将来成家立业的钱,就这样瞒着忆云给拒绝了。后来忆云见到我女儿,知道了这件事,当时就气哭了。这件事都在村里快传爆了,村里人都在私下里说他们做事太糊涂,说他们这样做,就是故意在坑害这个小女儿。”
奕涵父亲对世龙家的家事非常在意,但让他更在意的还是自家儿子的婚事,于是他转换了话题:“他们给忆云订下的那门婚事,既然忆云不想愿意,他们就这样拖着也不行呀?”
宝倩父亲叹了口气说:“要不就说他们糊涂吗?他们就想这样能拖一天是一天,等把女儿拖急了,岁数拖的更大了,订婚更难了,自然就会同意了。”
奕涵父亲想了想又问:“遇到这样糊涂的父母,忆云不会自己在厂里找吗?”
宝倩父亲摇摇头,很果断的说:“不会。他们家的女孩,不管是村里人认为品性好的,还是品性不好的,但在男女作风这方面,我不得不夸他们家的女儿,个个都很坚守本分。再说了,听进厂的村里女孩回来说,她们进的那个厂,就像一个‘女儿国’,男女相差比例太大。那个厂平时招工也只招收女工,很少招收男工。因此女孩在厂里很难找到男朋友,特别是条件越好的女孩,越是在厂里找不到男朋友。男孩要是进了厂,那就成了香饽饽,想找女朋友的话,只要长相不是太差,那就是一抓一大把,容易到不能再容易了。”
奕涵父亲长松了口气:“听你这一说,忆云的婚事还就得在家订不可。”
宝倩父亲点点头:“可不是吗,就得在家订。你说咱们这农村的男孩订婚结婚都那么早,条件好的男孩有几个岁数大的还没订婚结婚?你说当父母的这样做,不就是诚心在害自己的女儿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