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丫鬟替朝和整理着装,嘴里也不闲着,你一言我一语,朝和才了解了府中大概情况。
自崔氏血崩离世后,宁国公并未再娶,大房仅朝和一女。
朝朔之弟朝彦,乃老国公续弦所出,即如今的老夫人叶氏。叶氏早年痛失一子,如今醉心礼佛,不问俗事。
朝彦为人随和,正妻赵氏却为人要强,故而二房是她做主。两人育有二女,分别是大小姐朝容,三小姐朝仪。
除此之外,朝彦还纳过小妾,可惜在二夫人雷霆手腕下,存活者寥寥无几,只剩下一个抱病不起的秋姨娘。秋姨娘也有一女,叫朝卉,记作四小姐。
朝容,朝和想,这便是愚弄她的罪魁祸手了。
厅堂。
朝和注视着不远处的少女,她一身红衣端坐下首,眼里闪着讥诮的光。
赵氏才和颜悦色地受了朝和的礼,点头道无妨,朝容便迫不及待地开口:“朝和,你可真令我们好等。”
“此次跌下假山,可问过府医?你头脑有碍吗?”她掩唇讥笑,身旁的蓝衣少女却蹙眉推了其一把,引来朝容不满一瞥。
那是三小姐朝仪?朝和思忖,倒是与其姐大不相同。
她这厢还在诧异,赵氏已笑着唱起了红脸:“容儿见了你心里高兴,她一向心直口快,阿和,你别往心里去。”
朝容如此冒犯,赵氏却轻飘飘揭过,朝和只觉好笑。
“二婶说得哪里话?”朝和弯唇,“自家姐妹,我怎会与姐姐计较?还未谢过姐姐关心。”
她朝对面点头示意,朝容高傲颔首:“哼,算你识相。”
只是不消她得意片刻,朝容又道:“只是容姐姐这一根筋不会变通的毛病,阖府周知,我自是不在意,可教有心人听了,不知怎么想姐姐。”
“家中还好,可传到外头呢?”朝和一脸关切:“兴许有碍声名吧?”
此话一出,连赵氏也险些绷不住脸上的笑,女儿家名声自不必多说,可谁人不知朝彦最在意声名——一心宁当清流,否则也不会如今都只担闲职。
朝容更是气急败坏,险些拍案而起:“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只是忽然想起叔父常说祸从口出罢了。”朝和无辜道,“阿和偶有所感,无心之语罢了,姐姐为何反应这样大?”
朝容咬牙切齿,立即就要破口大骂,可高位的老太太终于看不下去了。
“行了!”叶氏大喝,“本来是听说二小姐神智恢复,叫她过来瞧瞧,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
“老二家的,确实得约束朝容了。“老太太眉头皱紧,她不得不为儿子考虑,”如今在是府内,别哪日外人说起国公府,道治家不严。”
“祖母!”朝容不满,“哪儿有那么严重!”
“此事到此为止。”叶氏眉目倦怠,朝嬷嬷伸出手,“时辰也到了,容儿,你随我一同去佛堂,抄几卷经书静静心。”
“祖母!”朝容不可置信,又唤了一声。
可叶氏已经转过脸去了。
“阿和。“她道,神情已经缓和了,”你大病初愈,也去歇歇吧。”
朝和恭敬应了个“是”。
见老太太满意点头,被人搀扶着转身,朝和只觉讽刺。
叶氏看似替她出头,实则是寻个由头将朝容害她险些丧命之事高拿轻放。
区区几本手抄,根本无关痛痒。
叶氏用心良苦,做尽了表面功夫,朝容却像受了天大的委屈,真真是好笑。
……
“我们这位老太太,可真是偏爱二房。”朝和弯弯唇,将手搭在珠连肩上,缓步往前走,笑意却不达眼底。
“可不嘛。“珠连噘着嘴,”就连掌家权也在二夫人手里。”
“这本该是小姐的。”珠连不高兴道。
“无妨。”朝和莞尔,拍怕珠连的手,“迟早要回来。”
珠连听她一说,顿觉鼓舞:“嗯,我信小姐!”
半响,她又像想起什么一般开口:“对了,小姐,下个月便是老夫人寿辰了,小姐今年还去吗?”
“还?”朝和敏锐地重复道,“我往年不愿去吗?"
"不!"珠连忙道,“小姐是很喜欢热闹的!可是——”
见珠连一脸为难,合璧也不敢吭气,朝和已恍然大悟。
“他们都欺负我是吗?”她问。
两人点头,朝和却笑意更甚。
“那今年更要去了。”朝和缓缓道,“毕竟今时已不同往日。”她眨眨眼。
“对,对。”珠连一拍脑门道,“小姐如今不傻了。”
“怎么说话呢。”合璧怕朝和自尊心受挫,赶忙看了一眼她的脸,见其神色如常才放下心,附和道,“对!让他们都看看小姐的厉害!”
“狠狠打他们的脸!”珠连雀跃道。
“但眼下最要紧的,我有个差事要交给你们办。”被两人感染,朝和也笑吟吟的,却卖起了关子。
……
只见她快步走入屋内,从书中拿出不知何时写好的字条。
“你们照着这个名单,去寻人。”她将纸递过去,“上头有地址,少请几个也不碍事。只是谨记,云锦阁叶先生一定要请来。”
“小姐。”合璧将纸抻开,诧异道,“你是要请先生吗?”
“你识字?”朝和惊讶地看向她。
“对,夫人救我们回来时,派人教过。”不等合璧答话,珠连已探过头去,“咦,请这么多么?”
“小姐都要学吗?”
“不错。”朝和点点头,将一个鼓囊囊的袋子塞进她们手里。
“小姐。”合璧目瞪口呆,“钱不是都……”
“嘘。”朝和却竖起手指,“你去典当了这些首饰,能请几个算几个吧。”
“别让珠连知道了。”她往傍瞥了一眼,见珠连还在仔仔细细地看名单,遂放心道,“当心她又要哭。”
见合璧点头,朝和才笑起来:“快去吧,上面可是有好几个难请的。”
两人一听,这才匆匆忙忙走了。
独留朝和坐在榻上。
叶云锦,她默念道,目光悠远,显然是陷入了沉思。
当年沈彰认为女儿目不识丁有误他声名,确实替她请了不少先生,可要么是碌碌无为一心贪赏之徒,要么是认清从玉地位低微势利之辈,唯有叶云锦——
那些个伪君子里头,她是唯一一个有真才实学又乐于施教的。
追忆往昔种种,如过眼云烟般难忘又可泣。
故人之姿历历在目,她长吁短叹也记忆犹新。
云锦只道自己难有有出头之日。
——可云锦啊。
朝和喟叹着弯起眉梢。
今时不同往日,我终于,
也能帮你一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