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车马店一片漆黑。
后院马房旁一间厢房莹莹有些光亮,守夜马夫正是昨日胆小的伙计,正提着灯笼在给马添草料,吴璘就站在他身后,伙计一转身吓了一跳,刚要喊人被吴璘捂住。
“莫要喊叫,是我,看我那匹马,可还记得昨日我来领下驮的大白马?”
伙计看到白马,点点头。
吴璘放开伙计:“不必惊慌,我与兄弟吵架,今日消了气,寻了一天我家兄弟,没找到他人。着急找人回来晚了,刚才不是有意吓唬你。”
伙计珍惜地摸了摸大白马,点点头。
吴璘放开他:“你可见了替我安顿头口的少年?”
伙计点头:“郎君兄弟与郎君一般,都是容色出众之人,自然记忆深刻。”
吴璘心说那就好:“帮我看看,可是这画中人。”拿出画像凑到灯笼旁叫伙计辨认。
伙计点点头又摇头:“有些像又有些不像。这画中是女子,他是男子。”
吴璘心中有数,拍拍伙计,塞了几个铜板:“惊扰兄弟,抱歉。”
见再问不出什么吴璘离开,回到旅店。
城中一座宅院内,连三与前五跪在地上,黑衣护卫站在一旁。
榻上一个绯服青年,衣衫半敞,倚靠桌边,手里拈着一粒小药丸,手一松,药丸落入酒杯,微弱的扑通声,一旁的三人都颤了颤。
男子端起酒杯,轻轻摇晃:“没找到?”声音很轻,似是呢喃。
连三郎忙跪直:“怕是手下看错了。”
“看错了?”语气轻柔,却叫两人浑身发毛。
连三郎瞪向身旁的钱五,钱五忙帮着找补:“小半年了,恐怕早不在鄂州境内。”
“哦?何时走的呢。”
钱五答不上:“这个…… 这,小的只是猜测。”
男子忽地发难,手臂一扫将桌上的酒菜挥落,撒了连三、钱五一身:“既然都走了,你们这群饭桶许多时日花了我多少银钱?”手一伸:“来,还我银子!”
连三郎忙磕头:“衙内息怒,钱五不会说话。是她,手底下的人看得真真的,只是这娘皮太狡猾,被她给逃了。”
“逃了啊,逃了好。我最喜欢玩猫捉鼠的游戏了。”
仰着头,酒杯高高举起倒入口中,一线酒水顺着嘴角滑落到胸膛,男子闭上眼睛:“那就继续找。”说完靠着桌子,不再动了,伸手朝两人一指,又挥了挥。
两人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出了屋子。
黑衣护卫黑着脸叫人进来打扫,女使低头收拾然后出去。
那郎君剧烈地喘息,睁开眼睛,朝黑衣护卫一笑,勾了勾手指。
连三与钱五还没出院子,看着窗户上两个交叠的身影,心有余悸,急匆匆朝外跑。
笃笃笃,有人敲窗,陈曦猛然惊醒,看到窗前映着一个黑影。
不知道是因为神经紧张,还是因为又做了那个噩梦,大脑似乎宕机,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却听到那人影开口:“小兄弟已经巳时,昨日咱们说要早些去,不然天黑前赶不回来。”
陈曦放松下来,是柳氏的儿子朱十一。
望了望窗外,天已蒙蒙亮,调整好声音答应一声:“我这就起身。”
拿出镜子补了妆出门,发现柳氏也已经起身,装好了洗脸水让陈曦净面。
柳氏正在厨下将昨日的饼子炕的再干些,朱十一在一旁烧火,锅中热气蒸腾,陈曦闻到了米香。
简单撩几下水打湿头发,假意擦了两把,和柳氏打招呼:“婶子,我去趟茅厕”。
柳氏翻动着饼子回道:“去吧,茅厕我一早铺了灰,干爽得很。”
陈曦朝院外的茅厕走去,柳氏家并未养猪,是以茅厕下挖了个茅坑,天气渐热陈曦刚走进去就被熏得闭气。
陈曦忍着恶心蹲了下去,茅厕土坯的墙上挂着一个小篓子里面是片好的竹片,这个东西陈曦很熟悉,住在蝶兰苑的时候,她也是用这个,实在是无法习惯。
陈曦私下也偷偷观察周围姑娘的月事带怎么做,但是她穿越过来三个多月竟然没来大姨妈,显然是月经不调,她又实在不愿意用装灰的月事带,只好备着一些练字的黄草纸,裁成方块方,随便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陈曦摸出怀里的草纸,对于前世的怀念险些再度陷入崩溃,调整情绪,起身穿好裤子,惯性想去按钮冲水,愣了一下,捂住口鼻冲出了茅厕。
陈曦刚从茅厕出来就看见门口的朱十一,十分珍爱地梳着一匹枣红色大马的鬃毛。
陈曦靠过去,马打了个响鼻,忙后退几步,这货没有白兔子好相处。
朱十一吁了一声,马立刻安静下来,笑着看向陈曦:“小哥儿也喜欢马?”
陈曦道:“尚可,不会驭马,看马脾气。”
两人闲聊了两句,朱十一讲了一些马经,陈曦无聊,古今中外的男人是不是都喜欢马和车,无奈只好听着。
柳氏在院中喊道:“进来吃朝食,早去早回。”
两人答应着回到院中吃早饭。
柳氏递给陈曦一个篮子盖着块布,嘱咐着:“朝食吃得早,恐怕你们去寺里已近午时,垫垫肚子再上山,办好了事早些回来,莫要叨扰佛院,还要供应斋饭。早上多做的素胡饼,竹筒装了热茶,到午时也凉不了。”
陈曦称是,朱十一却说:“菩萨还知道我早上吃了肉胡饼?菩萨也是闲得很。”
柳氏打了一下朱十一:“阿弥陀佛菩萨莫怪。你这浑货莫要跟着小哥儿上山,唐突了菩萨都是罪过。”
朱十一说:“我才不上山我得在山下看着马车。”
陈曦背上包袱,见柳氏看过来解释道:“里面是祖母这几年给三叔做的衣服和鞋,万一找到了要送给叔父。”又交代有一些行李就放在床头,让柳氏帮忙照看。
柳氏答应:“小哥儿放心,你走我就把你那间上锁,乡里太平得很。”
二人笑着出了门,朝钟台山而去。
咸宁城与东京一般,寅时三刻开城门,城门甫一打开,一骑白衣白马的少年奔驰而去,引得城门两侧出入城的民众驻足观望。
吴璘穿着陈曦留在旅店里的那件外衫,急匆匆地朝钟台寺行去。
郑辉遍寻不着飘飘,又担心过度查访引起别人关注,决定继续去忙自己的事。
既然有老乡,迟早会因为那些不合时代的事物找到他。
接下来最该做的事不是漫无目的瞎找,而是应该再做些耐储存的药丸,卖向更多的地方,老乡看见一定会来找他。
郑辉牵着马走出城门。
与船户行会各地东家相约的时间还有些日子,暂时先不往鄂州。
去山上找弘明吧,听听佛法,开解开解。
陈曦用衣袖遮着头望向升起的太阳,感觉走了两三个小时问朱十一:“十一哥,咱们这走了有多少路程?快到了吧。”
朱十一看了看日头:“咱们走了有一个多时辰,再不到两个时辰差不多就到了。”
一趟四五个小时,陈曦实在是坐得屁股疼,提出在路边的茶棚喝几口水,朱十一觉得时间足够,答应下来。
茶棚里有两个短衫的中年人在喝茶,正望着路上说着话。
两人坐下,和茶铺掌柜要了两壶茶,先将水囊装满,端起茶杯。
先前热聊的那两人忽然闭口不言,陈曦担心茶水有问题,只见朱十一已经咕咚咚喝完一茶碗,与掌柜说起话来。
见显然是认识,陈曦放心地喝着茶水。
不远处三驾马车辚辚而来,马车装饰精美,两旁有四个骑马的精壮汉子护卫着马车。
车队行经茶棚激起一阵尘土,朱十一眼明手快将茶碗倒扣下去,几人都望着那两驾马车,最后面的马车车帘一动,轻轻一抛,几只杏核抛扔出来,显然是女子的手。
陈曦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不是她仇富,过过眼瘾得了,看多了容易引起护卫的猜疑,不看更会引起旁人注意,索性随大流看一下低头喝茶。
马车内,菊香又递给苏音两个黄杏:“姐姐当真不吃两个吗,实在是甜。”
苏音的视线从手中的书中移开,看着她一笑:“你吃吧,我不喜吃杏。”
菊香不好意思地笑笑:“郎君给姐姐买的,都被我吃了,多不好,姐姐也吃几个吧。”
苏音拈起一个:“我就吃一个,你都吃了吧。放心,我不会告知郎君。”
郎君何时听你说话了,菊香心里撇撇嘴,得了苏音的准话,高兴地继续吃杏。
最前面的马车上,魏管事问蔡瑾:“郎君为何不往潭州?”
蔡瑾皱眉看魏管事:“魏管事是在质问我?”
魏管事眉眼低垂:“不敢。老大人吩咐,买了名妓直接送去潭州,贵人在府中做客。”
“我写了封信与祖父说明了缘由,不如魏管事跑一趟潭州,当面交给祖父。”
魏管事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大官人与夫人生的五郎在潭州陪伴老大人身侧,立刻答应下来。
蔡瑾拨给他一个护卫,两人就此分别。
魏管事一走,蔡瑾叫阿成:“去把菊香叫过来。”
菊香听说郎君传召,抻平衣服,又拿镜子整理妆容,欢快地去前面马车。
菊香正在心里琢磨,若九郎要在车上行事,她该如何。
蔡瑾见菊香扭捏作态,知道这些女使都是什么心思,心中腻烦却不得不耐着性子皱眉问道:“姨娘可说过,主母给十六娘相看了哪家郎君?”
听九郎一问,菊香知道她又乱想了,看见九郎紧皱眉头忙收起心思仔细回想:“年前是说了的,但是大官人问过,说那家小郎不十分可靠,斗鸡走狗的。就搁置了,今年倒是听主母那边的人提过……”
蔡瑾有了心理准备,不会是什么好人家:“你直说。”
“主母说十六娘子性子孤僻,恐怕嫁个年岁小的,不能讨得公婆喜欢,莫不如找个年岁稍长些,入门就能掌家,不必看人脸色。”
“姨娘怎么说?”
菊香看蔡瑾面色不善,不敢言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