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汴京深耕记 > 第43章 投宿民宅

第43章 投宿民宅

陈曦看着远去的身影,抚摸着大白马,心里盘算:就趁此时,骑马跑路的成功率,有多高。

照夜甩开不叫摸。

她偏要摸,照夜继续甩开。

陈曦不气馁,和照夜套近乎:“你不要生气。之前我不是拐卖你,当时是问你主子要的报酬。他答应了,我才带你走的。”

谁想到你这么聪明:“我当时不能带你上路,我骑马不太行,这才把你寄养的呀。再说你这么聪明,我怎么会卖你,你不把我卖了就不错了。所以你原谅我吧。你叫照夜哈,可真好听啊”

陈曦边和照夜沟通感情,边去解缰绳。

不远处少年飞奔而来。

这也太快了,不到十分钟。

吴璘远远听见陈曦与照夜的对话心中冷哼:不是一直不承认她是曦娘。

她当时和自己商量要带马走?

陈曦见吴璘忽然回来,吓了一跳,忙岔开话:“你找到投宿的人家了?”

“嗯,就是村子边上第一家,若是有事方便离开。房子不大,院子也齐整,一个妇人与未成家的儿子同住。五十文住一晚管两餐饭食。”

吴璘继续说:“若是一会儿问起,就说我夫妇二人是开封人氏。此去岳州探亲,盘桓月余返家。不想在半路遇到了匪徒,抢夺行李,逃命间失了包袱又迷了路,在官道上辗转许久方才见到村庄。

陈曦皱眉:干嘛是夫妻,那你还可以说我们是姐弟。

吴璘见陈曦皱眉,解释道:“连三郎的人手遍布,我们需在一处,有事方可快速反应。况且,也需要对主家有所防范。”

也是。虽然民间男女大防没那么严苛,也的确是没有姐弟二人同住一间房。

陈曦见实在没什么好争的,只好接受这个说法。

吴璘:“我仍是林五郎,你是白三娘。”

陈曦点头表示记下了。

农户家。

妇人见少年领了一个身量高挑的女娘过来,两人牵着马站定门口,双双施礼。

少年身旁年轻娘子,面色微黄,不似少年姿容俊美,五官却也周正,二人都十分有礼,又给了五十钱。

立刻热情地招呼两人进院子,顺手搬来两张木凳。

吴璘施礼道谢,陈曦跟着福了福,一副夫唱妇随的模样。

妇人介绍道:“老妪姓程,夫家姓沈。”

指着身旁的少年:“这是我家中独子,与林五郎年岁相当,还未娶亲。我与我儿都不是作奸犯科之辈,这村中也是极为太平的,最是放心不过。”

接着又问“你二人定是饿了,吃汤饼可行?”

两人早饿得前胸贴后背,自然什么也不挑。

程氏叫儿子:“大郎去隔壁婶子家借碗麦粉。”

沈大郎端着碗去隔壁借麦粉,回来一抬头,正看到院中两人。

此时太阳已经偏西,女子背对着阳光,面容不甚清晰,却周身镀上了一圈金光。

此时正笑着看向林五,而少年俊朗满眼爱意,也微笑着看自家娘子。

沈大郎快走几步把麦粉送到厨下。

回身又看见两人相对而坐,低声交谈。觉得自己有些碍眼,起身将在院子里转悠的马找地方拴起来。

妇人在厨下忙碌,食物的香气飘散出来,陈曦顿时觉得更饿了。

骑了一整天马,颠得七荤八素,神经紧张,一闻到食物的味道,饥饿感被放大,肚子咕噜一声。

吴璘听见陈曦肚子叫,自己也觉得饿,眼巴巴等着程氏做汤饼。

沈大拴好马,见两人都望着厨下,知道是饿急了。

走进厨房,见母亲正在盛汤饼出来,将厨下的桌子搬到院中,放到两人面前:“汤饼这就得了,厨下不甚清爽,客人在院中吃吧。”

程氏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热汤面条出来。

陈曦顿时闻到一股面食混杂的香气,妇人笑着放到二人面前:“我再去缸中捞两只酱瓜,切与小哥儿与娘子,配汤饼最好。”

陈曦两人道谢,接过大碗。面粉不是很白,但飘着的一串油花搭配翠绿芫荽,顿时觉得无比美味。

陈曦看了看眼前一大碗,低声和已经开吃的吴璘说:“我好像吃不完这一大碗分你一些吧。”别糟蹋了粮食。

吴璘吸一口热热的汤饼,抬头看还没吃的陈曦,以为陈曦担心被下药:“无妨,娘子先吃,吃不完我再吃。”

陈曦看着少年油润的嘴唇,也抿了抿嘴,看起来挺好吃的,那就开吃。

妇人端来切好的青瓜,见二人吃得正香:“老婆子的手艺可还过得去?配些酱瓜,更有味儿些。”

吴璘咽下一大口面,抬头笑道:“婶子做的汤饼,简直比城中食店做的都好吃。”

说着拈起一条酱瓜放进嘴里,又吃一大口面:“入口清脆,果真美味。”

陈曦也夹起一块,黑乎乎的显然是用酱豉腌渍的,咬了一小口,与吃盐没什么区别,抬头见妇人一脸期待等着夸赞,硬着头皮一口塞进嘴里:“果然清脆。”

妇人眉眼弯弯:“你夫妇嘴甜净哄婆子高兴,定是你二人饿得狠了。”

吴璘与妇人攀谈,两人逐渐热络,聊起时令与吃食。

沈大劈完柴,见天未全黑,回到屋中拿出一本书坐到门口看。

吴璘见少年看书:“沈兄是个读书人?”

沈大一囧:“算什么读书人,识得几个字罢了。”

吴璘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读书总是有用的,我便不爱读书。”

程氏听吴璘这么说顿时来了精神:“我家大郎幼时最是聪慧,在乡学里每每得到夫子夸赞。若不是当家的去了,莫说是秀才,举人也是能中的。”

沈大连忙拦住自家老娘:“母亲……别叫客人笑话。乡学夫子谁去问都是夸赞,怎么能当真。我不是读书那块料。”

程氏还想再说,转头看了看低头看书的儿子,打住话头。

吴璘见程氏感兴趣,继续刚才的话题:“既是夫子都夸,沈兄定是有过人之处。总比我这等没读许多书的好找差事。到城里的铺子做个账房,说不准将来还能做掌柜,出路多好。将来也好娶媳妇,好叫婶子享些儿孙福。”

沈大抬起头,很感兴趣地问吴璘:“林五兄做什么活计?”

吴璘早编好了说辞:“在京中一家布行做伙计,却是因着读书不多也就跑跑腿。”

程氏一听:“在布行做活计,月钱能有几何?”

沈大看了一眼母亲,有些尴尬,低头不语。

吴璘见母子二人感兴趣,笑着回:“月钱一贯,管吃住。”

程氏惊呼:“那么多!”

沈大也惊讶地抬起头来。

吴璘继续编:“掌柜单聘了账房,月钱比我们这些跑腿的多上两三倍。要说多读书就是有好处。掌柜有些重要客人,都带账房一起,在一旁帮着协商契约。真是大大的体面,又长本事。后来那账房银钱攒够了,独自开了家铺子,自己做掌柜。”吴璘一脸艳羡。

沈大不太敢信:“掌柜还要外聘账房?不自己算账?”

“沈兄说的可是小铺面。你见鄂州、咸宁城中的大掌柜,哪个亲自算账。若整日绑缚在账房上还怎么外出谈买卖。

都是有账房的,掌柜定期查账便可。收入支出清晰,这样的账房可是不好找。我日前在咸宁住的李家旅店,掌柜就在为走了算账的发愁。沈兄可会算筹?”

程氏使劲地点头:“会用算筹。大郎的爹爹在世时曾做过货郎,还跟过商队,大郎自幼帮着算账。”

吴璘恭维:“那沈兄若是进城找些活计,定是能成的。”

陈曦边听边吃,太大一碗了,实在吃不下,低头看了看被自己吃了半碗的面条。

社交悍匪吴璘已经吃完,专挑母子二人喜欢的话题聊天,把母子俩哄得高高兴兴。

沈大不经意抬头,正看到林五的新妇正一脸愁容,盯着面前剩下半碗汤饼。

许是吃了东西的缘故,脸色也不似之前的灰黑,两颊生出红晕,嘴唇嫣红。

发觉失礼,忙低了头。

吴璘看了一眼沈大,见陈曦并未发现沈大看她的眼神。

见陈曦停下不吃,却不放下筷子,知道是不忍浪费:“给我吧。婶子的汤饼实在是味美,再有两碗,我也吃得下。”

说着很自然地将陈曦面前的碗拉过去,继续吃。

程氏看两人饿了吃饭也是斯斯文文的,心中更是喜欢。

太阳马上落山,叫儿子:“大郎,收拾一下你的被褥搬去后厦,我去拿一床新被子给林小哥夫妇。今日有缘住在婶子家,全当自己家一般。”

吴璘吃完剩下的汤饼,又喝了半碗汤,笑得一脸灿烂:“我与婶子、沈兄也是一见如故,仿佛不是初次相识。”

陈曦心里赞叹,这话她是无论如何说不出口的,心里给吴璘竖了个大拇指。

妇人家中只有两间房,叫儿子搬到杂物间中去睡,将房间腾出来给两人居住。

吴璘见少年回房,转身与妇人说:“还需劳烦婶子明日帮我二人做些炊饼,若是有鸡子更好。我二人带在路上吃,免得像今日这般狼狈,我单独给您蒸饼与鸡子的银钱。”

妇人一口答应:“几个粗面炊饼几个鸡子给什么钱,你适才都给了五十钱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丢掉的小狗很想你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