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参商永离 > 第6章 登基

第6章 登基

桃月十八,晴,万事顺遂,诸事皆宜。大周新一代女帝商承安于紫禁城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君临天下。国号【安和】,今年即为安和元年,寓意安顺和乐,祈愿庇佑大周绵延百年,昌盛不衰。

紫禁城太和殿前,蔚蓝的天空不见一丝云彩,和煦的日光倾洒而下,文武百官皆身着华服,按品阶整齐排列,手中笏板平举,一片庄严肃穆之景。

随着礼乐奏响,商承安在众人簇拥下,款步踏上御道。她身着龙袍神情严肃,虽不过四岁,脊背却挺得笔直,清澈的眼眸中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坚毅,清风吹拂,她身上的龙袍随风翻飞,犹如一颗倔强挺立的幼松。

她的步子虽小却异常坚定,一步一步没有丝毫的胆怯,迈向皇宫中的“最高处”太和殿。殿前,礼部官员早已备好一应祭祀之物。礼部尚书吴青,引导着日后效忠的幼帝虔诚地举行祭天仪式。

“吉时已到,大典开始!”

随着礼官清朗而庄重的声音划破天空,商承安整理衣袖跪拜行礼。台阶下的众臣看到此皆叩拜俯首,他们向上苍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愿天佑大周国祚百年!随着高香袅袅升腾,这承载着幼帝对天下苍生的祈愿也直达上天。

随后,商承安转身面向广场众人。自小伴她长大的李芙蓉展开明黄色诏书。她的声音洪亮清晰,宣读先帝遗诏,宣布新帝登基,一字一句都显得无比激动,传至皇宫中的每一个角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李芙蓉的话落下,百官高呼万岁,那声音响彻九霄。自此商承安终于稳稳地坐上了那金灿灿的龙椅,属于她的安和盛世正式开启。

太和殿内,宋玉站在龙阶之下大殿正中身姿笔挺,携带着身后的文武百官仪态端庄。她身着深紫色的朝服,前襟与后背,各绣有一只栩栩如生的仙鹤,其身姿优雅,羽翼舒展,这正是宰相身份的独特象征。头上的乌纱镶嵌了一颗血红的宝石,细看之下竟与先帝曾经佩剑上的宝石相差无二。

从大典开始,宋玉的目光便都一直紧紧跟随着商承安,见证她一步步坐到曾经商君坐过的位置。凝视着那与商君幼时几乎别无二致的面庞,宋玉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情绪,仿佛在这一刻,弥补了曾经错失商君登基大典的遗憾。

遥想当年,她还是只是个普通的闺阁小姐,听闻有女帝登基她万分激动,那时的自己总会幻想那女帝商君会是何种模样,自己是否也有可能像爹爹一样在朝堂上大展拳脚。虽那时因为身份并没有资格去见证商君的荣耀时刻,但也不遗憾。直到到后来自己真的走到商君身边,才忽觉没见到商君登基是多么的可惜。

恍惚间好像眼前高位之人竟真的变成了她的爱人,宋玉不由得噙起微笑,内心某处缺失的部分仿佛被填满一般,这一刻,她真正意识到,眼前的孩子,不只是她答应商君的一桩任务,更是商君另一种意义上的延续。想到这,她的眼眶微微泛红,目光中是感慨也是释然,心中默默祈愿商承安未来的统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登基大典落下帷幕,太和殿广场上,钟鼓余音袅袅。各部官员依照礼官的指引,有条不紊地鱼贯离去。他们神色庄重,心中满怀着对新朝的期许,各自踏上归家之路,静静等待着明日新皇的传召。

宋玉是最后离场的,她毕竟是辅政大臣,需要去交代一些内容给这位刚刚登基的女帝,但商承安毕竟还是个孩子,很多东西一时间很难让其完全理解,好在来日方长,宋玉并未强求,见商承安已不能再消化更多的信息,便欠身请辞,准备返回府邸。

“宋大人!请留步!”

说话的正是经常伴在新帝身边的宫婢李芙蓉,她身着正色宫装,眉眼低垂向宋玉规矩的行了一个万福,声音颤抖却咬字清晰道:

“宋大人,请饶恕奴婢僭越,可这事压在奴心中太久了,实在是憋不住了。如今承安已经正式登基了,且大赦了天下,这天大的恩典,是否,是否可以带上戴大人呢?”

那宫婢的话还没说完,宋玉只听到“戴大人”这个三个字立马翻了脸,拂袖大喝道:

“闭嘴!”

却没想到,宋玉这话并未震住那宫婢,那人微微抬头,直视着宋玉明显不虞,盛满了怒意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戴大人,他是承安的生父啊,他不应该是那样的结局,起码他应该是,是先帝的皇夫啊!他应该平反的!他应该!你若不愿,哪怕让承安祭拜下,给戴大人立一个衣冠冢呢?你们不是兄妹吗?凭什么,凭什么你登阁拜相,他却...却那么年轻就......”

空旷的宫道中,只剩下那宫婢的呜咽声,她说了那般放肆的话,心里很清楚自己的下场,她的身子不断地颤抖,却好似不服一般双拳紧握,因用力过猛,手心满是红痕,她甚至没有下跪请罪动作,似乎她不认为自己有错。

“来人!李芙蓉,以下犯上,直呼天子名讳,妄议朝政,拖下去,杖毙!”

宋玉面色阴沉,眼中寒芒闪烁,她冷冷地凝视着这眼前好似卑微至尘埃中的女人,言语像寒刃般直戳李芙蓉的心肺,她没有半分犹疑,今日这李芙蓉敢凭着新帝的依赖为不相干的人求得正名,那明日呢?这些事情岂容她一届婢女左右?

哪怕让李芙蓉在新帝身边伺候,是商君曾经的安排,也不可原谅她在这宫墙内胡说八道,这种不知轻重的蠢东西,留着也是祸害!

“不!我不许!朕不许!朕不许你伤害李伴伴!”

正当宋玉身边的侍女准备将眼前的人拖下去时,商承安忽然出现,她打断了这一切。宋玉看着眼前的商承安,心中升起几分烦躁,她不知道这位新帝听到了多少。

“松吟,你退下吧。”

那位叫松吟的侍女在听到宋玉的指示后才停止了动作,默默地退下,且只是一瞬间便消失了踪迹。

李芙蓉看着眼前突然消失的故人神色莫名,她目光复杂的看了宋玉一眼,想起刚刚的松吟的那双眼睛,她毫不怀疑若是宋玉不发话,那人定会将自己就地处决。只是没想到商君竟把松吟也送给了宋玉,她曾经与商君和宋玉有一段过往,自是知道眼前这个暗卫的不一般,看眼下商承安也在,她深知这会不是说话的时候,便立马跪地求饶道:

“宋大人饶命,今日大典,奴小酌了几口,竟胡言乱语起来,还望大人恕罪,饶了奴。”

她是个聪明的,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下商承安也在,宋玉至少不会立马处决了自己,便极尽卑微演起戏来。

至于商承安,今日宋玉给她交代的东西太多,便想着出来散心,却没想到刚走至这里,就听到了宋玉的声音。好奇之余,她悄然走近,竟看到了宋玉对着她心心念念的李伴伴,吐出了那句冷酷无情的“杖毙”。她心头一紧,来不及多想就匆匆跑至宋玉面前,双臂张开将李芙蓉护在身后。

看着商承安与那人相似轮廓,宋玉的眉头紧紧皱起,思索再三便道:

“陛下,李芙蓉此人着实僭越,可免她死罪,但活罪难逃。君主当以礼义纲常作为治国之基。她一介奴婢,言行无状无礼犯上,此等行径有违宫闱之序、朝纲之法,如若不惩处,恐难服众。”

这是宋玉第一次对商承安如此耐心的说出这么多字,当然,其中暗含的深意是四岁的她所不能理解的,可这小小的人却清楚的知道,自己若是退后一步,那等待李伴伴的绝对会是死路,所以她即使此刻害怕极了还是佯装强硬道:

“朕知晓,但,李芙蓉陪伴朕已久,是朕的人!现如今她犯了错,也该是朕来罚!”

听到商承安这虽稍显稚嫩却暗含霸气的话,宋玉心中不由得欣喜起来,终于是有了些商君的影子,她原本毫无表情的脸,在此刻柔和不少。

“既然陛下有如此想法,臣自然不敢僭越。陛下您身为帝王,念其微贱而心生怜悯,实乃仁君,既如此,臣斗胆建议,可罚李芙蓉此人前往宗人府思过受戒,也好让众人知晓陛下赏罚分明,不徇私情。”

日光西斜黄昏悄至,天空的颜色变得愈发浓郁。商承安听到宋玉明显软和的话,眼中瞬间亮起,如同繁星倾洒璀璨夺目,她开心极了,竟大着胆子朝着李芙蓉走去,将眼前之人扶了起来。

“宋卿言之有理,那便让李伴伴去宗人府受戒十日,可好?”

眼前这小人的小心思实在太过明显,让本就对她稍有改观的宋玉不由地弯了弯嘴角,但不等笑意流出,她便又清了清嗓子说道:

“宫人僭越本应不该如此轻戒,但若是陛下在七日之内将大周例律倒背如流,一切便也不是不可能。”

“那边说好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宋玉这边话音刚落,商承安便忙不迭地答应下来,虽然律法很难记,但若是背会李伴伴就能少受些罪的话,就算是连着几日不睡,她也一定会全部记下来!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残阳所留下的暖调也即将在天边散尽,李芙蓉看着眼前两人的“君子之约”没能忍住还是出了声:

“陛下,既如此,那奴婢就告辞了,奴在宗人府的这段时间,您要保重好龙体,切勿贪食芙蓉糕伤身。”

言罢,她便咬了咬牙不再拖沓,狠狠在地上叩头三下跪安告退了。宫墙深深,岁月悠长,谁又能未卜先知?现今这个还要被年幼帝王护着才能活下去的卑微奴仆,日后竟会站在整个大周王朝的对立面。

看着李芙蓉领罚告退,宋玉朝暗处悄悄使了个眼色,就将这人留下吧,她将会是自己给小皇帝上的第一课。夜色渐浓,这一切似乎终将结束,可下一秒商承安稚嫩的声音却直接划破了天际。

“宋卿,戴大人是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原来我是敌国皇帝流落在外的崽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大唐辟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