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里亚特酒店门口豪车马龙,粉丝涌动。
不时会有明星从车上下来,冲等待在门口的粉丝招招手,穿着闪闪发光的礼服步上红毯。
天气零下5度,穿着单薄的明星们似乎自带热量发光发热,粉丝们反而激动地牙齿打颤瑟瑟发抖。
这栋沿用欧洲中世纪装修风格的古堡型酒店第一次迎来这么多客人。
李晓是一名拥有四百万粉丝的网络红人,靠讲明星八卦赚钱。
虽然根本不可能接到婚礼的邀请,但上个月他在一场酒局中认识了一个人。
那个人说在酒店里负责婚礼调度,李晓闻言当时就敬了那人很多杯酒,搭上了这条线。
互相加了微信,两人约定在婚礼当天互通消息,让李晓的直播间能够在这一天用信息差换取流量。
李晓今天起了个大早,到酒店的时候天都没亮,但是已经来了很多同行,他最后占据的位置离最佳拍摄角度还是差了一米的距离。
于是他的手机就拍不到完整的红毯和礼堂的屋顶,但好在能够拍到屋顶的一个小尖角。
冬天这个城市又是湿冷湿冷的,李晓裹着冲锋衣,举着自拍杆对着宴会厅的小尖角一顿解说,有时也会聚焦挨个下车走红毯的明星背影,稍稍带点八卦。
就这样在仪式开始前,进入李晓直播间的粉丝人数因着对这场世纪婚礼的好奇第一次上了万级。
酒店经理张玉如盯着那块从酒店大门延伸到宴会厅长达十几米的红毯皱了皱眉头,像是自己的孩子化了一个不怎么讨喜的妆一样。
在张玉如心目中,这家酒店应该服务于更加高雅淡泊的客人,而不是如今这样挤满明星和记者吵闹又俗套。
她从事酒店行业已经二十个年头了,刚毕业她就一头扎进了酒店行业。
流利的英文听读写说能力在这个行业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讨好型人格在服务行业干起来简直得心应手,能够精准揣摩客户心理是她的天赋,能够提供最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是她的护城河。
工作第十年的时候,她亲自将这个酒店开了起来。
从酒店前台到销售经理到市场部总监,最后到自己经营一家酒店,她每一步都靠着自己的实力在往前走。
从去业主那里游说,去投资人那里画饼,去全世界亲自采购最好的装修装饰材料,到盯着施工方装修,都是她一个人亲力亲为。
这也让对这些原本一窍不通的她,通过两年的筹备也成长为了一个这方面的专家。
自始至终她相信着自己的眼光,也相信着自己为这个酒店绘制的蓝图。
这里僻静优雅,自带中世纪的田园画风,所以一直都是喜静的商务人士以及有一定文化底蕴客人来这座城市度假的首选。
张玉如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那天艳阳高照,吹着和煦的风,有个中年女子带着孩子坐在草坪上,小狗围着他们奔跑玩耍。
像极了妈妈还在世的时候,那条叫**的小狗也活着。
要不是这个场景提醒自己,她都差点忘记她也拥有过这样静好的童年。
像是弥补那个幼年失恃的自己、也像是想照顾同样需要一片净土的人,她将自己的第一家酒店的地址选在了这里。
酒店开业当天,她仿佛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索里亚特酒店就是她自己能力的外显。
到场的宾客都是自己认真挑选邀请的人,每一个人对酒店的氛围都赞不绝口,也就是在那一天这家酒店的口碑开始在熟客之间流转。
张玉如自己的人生就是在那一天和这家酒店紧紧地绑定在了一起,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毕生的使命,就是要为这里真正的客人们提供一处心安之所。
然而,就在今天,她完全背弃了自己的使命。
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开始于两年前,一场大火烧毁了索里亚特酒店最引以为傲的宴会厅,差点引燃离宴会厅最近的客房。
生意经中常说水引财进,火灭金种。那场火灾后,索里亚特酒店的生意一落千丈。
虽然之后她重新采购了一模一样的材料,请来之前的装修公司尽量复原,但酒店往日的风光再也没有回来。
面对折损一半的营业额,以及不及过去一半的入住率,张玉如不得不同意年轻一代关于酒店扩大经营范围的提议,所以才有了如今的闹剧。
张玉如看着眼前的花红柳绿和密如蚂蚁的摄影机,心想:就算要在这里举办婚礼,也不该是这样的婚礼。
“所以我一直反对我的酒店和娱乐圈挂上钩。”张玉如自言自语。
岁月静好一去不返,沸反盈天大行其道。
她将宴会现场的负责人胡希翼叫过来叮嘱了一番后,她就躲回了办公室。
胡希翼倒很喜欢如今的氛围,今天是她见明星见得最多的一天,还和好几个自己喜欢的以及朋友们喜欢的明星合了影。
还记得半年前,为了竞标这场顶流明星的婚礼,她可是熬了好几个大夜,又是做方案,又是四处打点,最终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才让索里亚特酒店在众多投标酒店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这次世纪婚礼的承接方。
作为年轻一代,胡希翼一直想要带着这个老掉牙的酒店承接流量,走上潮头,不然迟早会被淘汰的。
如今世界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无论是好是坏,只要有流量就有出路,无论是新是老,只有顺应流量才能激流勇进。
而且这是顶流明星的婚礼,如果举办成功,营销得当,还愁酒店客房婚宴卖不出去吗?
这场婚礼是他们今年接的最大的单,一开始高层并不看好,但在他们团队中标以后,终于重视起来了。
唯一反对的人是酒店总经理,但是索里亚特惨淡的营业额让她也提不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在婚礼开始前的一个月,由胡希翼主持的大会小会不断,对于婚礼流程的每个细节都是她带领着市场部、餐饮部、礼宾部的一起研究,从一开始并不具备承接百人以上婚宴的服务标准的索里亚特酒店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执行方案。
胡希翼亲自制订了婚宴服务标准,这场婚宴需要的服务人员比被邀请的宾客还要多,还需要个个训练有素,时刻察觉每位宾客的需求,同时不要过度注视这些客人,要将服务置于无微不至的暗处。
所以胡希翼联系集团总部借调服务人员,密集训练一个月后,索里亚特酒店如今才能摇身一变,成为了金光闪闪的名利场。
胡希翼很满意自己的业绩,不得不说索里亚特中世纪的古堡风格为现场客人的尊贵增添了文化底蕴,而花枝招展的客人则为矗立了几百年的古建筑注入了生命活力。
文化在矛盾中碰撞才会促进其生长和传播。
满意于自己业绩的同时,她也对一直憧憬的娱乐圈彻底祛了魅。
高定礼服、未上市的概念款首饰装点着每一个人,每个人言语间的交谈都是只是价格、资源和流量。
与其说是参加婚礼,更像明星私域流量内的秀场和带货现场。
这个圈子比胡希翼想象地更加现实。
一场交谈就是一次资源的置换,一次握手就是双方的利益共享。
婚礼现场也有谁也靠进不了的真空区,胡希翼作为酒店方执行人当然知道那些座位是安排给投资方的,头衔最大也不过是董事长,即使人还没到,写着名牌的座椅也高高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都说一生要出片的中国人,而明星更像是为出片而生,几乎每一个场所、每一个动作都在为了出片而出片,拍照-上传-发博-营销-买热点,一气呵成。
他们明明身着华彩与雕塑合影,却无一人关心那个雕塑是谁,是谁的作品,有什么故事。
他们不在乎这些,他们只在乎在外人眼中他们看起来怎么样。他们服务于看不见的客人,又为他们的粉丝披上伪装。
胡希翼不禁想这些明星们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有生活吗?
只要在镜头前就是在表演,表演他们的状态,表演他们的情绪,表演为人处世,他们只活在镜头里的某一瞬或者某一片刻。
“胡经理,再跟您对一下今天的流程。”顶流女明星温婉的经纪人陈爽打断了胡希翼的思绪。
这个女人个子很高,妆容比明星还要精致,梳着光溜溜的极致光马尾,身着干练的灰色西装,穿着平底鞋,比踩着高跟鞋的胡希翼高半个头。
胡希翼一边和陈爽核对着流程,一边对这个在忙碌中一丝不乱的女人充满了钦佩。
昨天陈爽和团队开会开到凌晨四点,只眯了两个小时,六点钟她又忙忙碌碌出现在了会场。
此时,大部分被邀请的明星已经来了。但陈爽的注意力却一直在两个不在场的人身上。
一个是警察,让陈爽敏感的并非他的职业,而是他另一层身份,温婉的前男友。
另一个是和温婉有过短暂交集的人,今早八点传来了他的死讯。
对于那个警察,温婉不顾公司反对,给那个人递去了邀请函,陈爽是知情的,但是陈爽没有办法阻拦,因为温婉是私下里去和那个人见的面,在温婉成为顶流后,拥有私人行程不受经纪公司制约是她的条件之一,所以陈爽虽然知情却没办法质问,否则就得向温婉解释为什么她要监视她的私人行程。
对于那个今早传来死讯的艺人,陈爽早早就发布了公告,并安排以温婉的名义送去了挽联。现在要做的就是随时监控舆论,不要让舆论影响到温婉今日的婚礼。网民的情绪莫测,脑洞也大到很有可能会把这笔账算到今日办喜事的温婉头上。
陈爽为这两件事忧心的同时,路雨晴又去了趟签到处。
从早上开始,路雨晴已经数次去看签到册,陈爽现在无法判断这究竟在释放什么信号,是温婉在等那个警察,还是有别的图谋,毕竟相比较自己,温婉更信任化妆师路雨晴。
无论如何,今天这个婚礼必须按照流程依次进行,不容有任何差错。
到场的媒体不少,同行更是遍地,公司高层也都来了。
如果出现意外的状况,温婉声名一落千丈事小,之前签的三方协议就会判定经纪公司违约,这个责任不是她可以扛得起的。
陈爽盯着路雨晴又从她面前经过,路雨晴失望地皱着眉头,陈爽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陈爽想要拦住她,跟她再交代几句,跟她分析一下她丢下温婉一个人在待机室的隐患和风险,路雨晴却像是脑门后长了眼睛,瞬间躲开了陈爽,在人群中隐遁而去。
路雨晴老远就看到了陈爽,她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陈爽看在眼中,其实隔个把小时就在陈爽面前晃悠一下也是她今天的任务,因为她要把陈爽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让她不要关注现场正在发生的悄然变化。
路雨晴作为联络人时刻在传递消息,并确认计划万无一失,在如此盛大的活动中,想要引爆“炸弹”,时时确认每个“引爆环节”能不能发挥作用是最重要的事。
她环顾四周,除了陈爽,没有人在意她在人群中穿梭,花枝招展的明星们在这冬日里绽放得华丽而单薄,记者们则贪婪地按动着快门。
“明明是温婉的婚礼,却好像他们的颁奖典礼一样,一群金装苍蝇。”路雨晴面露不虞,只是一瞬间,她就与站在阴影中的那个人对上了视线,那人缓缓冲她点了点头,路雨晴不易察觉地嘴角勾起一个微笑。
同伙注视着路雨晴离开,转头遁入黑暗中。
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既然穿好了戏服,希望各位的表演不要让我失望。
婚礼进行曲被换成了温婉亲自演唱的生生世世,她的声音从Bowers & Wilkins的扬声器中婉转流淌。
虽有身着华服的宾客们站在红毯两侧观礼,温婉从等候区款款而来,一身简单轻便的礼服一出场就艳压了群芳。
“哇!”
围观的人群有节制地欢呼,听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
此时温婉的歌声被现场交响乐团中磅礴大气的大提琴独奏取代。
温婉一步一步,君王一般踏上她的征途。没有母亲梳妆,也没有父亲搀扶,虽然是孤独的新娘,却是骄傲的新娘,像极了自己至今为止的人生,靠自己一步步走到了这里。
她嘴里含着微笑,优雅而倔强,蛾眉舒展,目视前方,坚定而自信,命运于她更像练兵场,利刃磨砺出,傲梅苦寒来。
温婉的这套婚纱想要穿得好看并不容易,因为对于身材线条的要求太高了,直角肩才能兜住薄如轻纱的肩袖,天鹅颈才能撑起女王气场,低于0.75的腰臀比才能够展现裙摆隐隐若现的弧度。
而这件礼服的材质如星辰璀璨的夜晚,裙摆如漾起的波光粼粼,仿佛能在上面看见柔和的月光。
设计师是国际闻名的Cris Conner,他的婚纱根据温婉身材量身定制,全世界不会有第二个人能穿出这件礼服的美丽,也不会有第二件礼服能够更加精准地凸显温婉的魅力。
这场全球直播的世纪婚礼,也将新娘温婉的美如实记录在镜头前,新娘仅仅出场十分钟,直播间粉丝数量涌到100万,弹幕上的舆论已经形成了共识:温婉是神!温婉最美!温婉在场的时候,只有一个主角!温婉一席华袍定天下!
而在红毯另一头迎接着新娘的洛辉,脸上挂着如沐春风的微笑,似乎对于新娘的美丽早就了然于胸。
洛辉并非明星,却拥有着不逊于明星的长相,面色白皙如玉,剑眉斜飞入鬓,眉梢几分不羁,双眸深似幽潭。而黑色西服被他壮硕的肌肉撑得恰到好处。
除了新郎的身份,他还是温婉经纪公司执行总监,年轻有为,八面玲珑,在社交媒体上也拥有一群慕强的粉丝。
自从恋情曝光后,经纪公司花了几个月砸了几个亿让舆论一反常态地认为两人乃天作之合。后来求婚仪式也好好营销了一把。喜结连理已经是大众眼中水到渠成的事实,两个人在婚礼筹备期间各种代言接到手软,各种综艺跑到腿断,像是在宣传新剧一样宣传着他们的婚礼,像是在炒CP一样炒作着他们的感情。
在温婉出场的十分钟内,盯着数据的资本终于露出了笑容,股市对这场婚礼充满了信心,因本次婚礼达成合作的直播平台、经纪公司、策划酒店的股价则扬红了脸蛋。
婚礼来到了高光时刻。
温婉走上舞台,面对面将双手交给洛辉,他们的目光在众人前交汇,真情流转中碰撞出一片纸醉金迷。
郎才女貌从来都是如此,能一同站在世界之巅,笑看江河奔涌,甚嚣尘上。
现场的交响乐奏响了低沉而恢弘的曲子。
直播间人数超过300万。
洛辉扶着右膝,单膝跪地,低头用目光亲吻着新娘的裙摆,又抬头注视着新娘。仿佛征战归来的骑士,和迎接他的尊贵女王。她俯视着他微微一笑,他像是得到了允许一般,从西服胸口的内袋取出红丝绒的戒指盒子。
直播间人数超过500万。
他慢慢地打开戒指盒子,眼神温柔,但却不易察觉地微微一顿。
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抬头又看了一眼温婉,眼神中的爱意洪水般汹涌。
温婉迎上他的目光,缓缓伸出手。
直播间人数突破800万。
洛辉拿出戒指,郑重其事地套上温婉的手指。
砰!
一声爆炸,两人俱是一抖,现场一阵惊呼,众人纷纷寻找声音的来源。
砰!
又是一声。
交响乐的小号突然发出一阵尖利的声音,所有乐手同时开始翻谱子,舞台上的两人也向交响乐团看去,宾客的目光也跟随而至。
水晶灯在此时突然开始爆闪,之后突然熄灭,现场宾客什么都看不清了。
啊——
一声尖叫。
舞台边缘的烟火同时燃起,一阵迷雾弥漫在舞台上,新娘的裙摆骤然起火,洛辉仿佛看见了极其恐惧的景象,尖叫着摔倒在地,随后拼命向后躲去。
现场也爆发出一片不分青红皂白的尖叫。
“天呐,蝴蝶。”宾客中有人惊呼。
于是所有人望向舞台,一片火光中像是突然孕育出一个巨大的怪物,那怪物张开双翅,如振翅的蝴蝶一般美丽而可怖。
所有人都吓呆了,那蝴蝶在火光中慢慢变大,然后消失,洛辉像是被抽去了魂魄,在蝴蝶消失的一瞬间倒地不起。
温婉的经纪人陈爽第一个冲上了台。
但是她还是晚了一步,新娘已在光芒中“燃烧”殆尽,只剩下一堆灰烬。
即使宴会厅内发生了剧变,香槟塔依旧晶莹璀璨地在烛光中闪耀着柔和的光芒,无人饮用的美酒散发着奢靡的芬芳。
经纪人的呼喊在一片靡靡之音中震荡着宾客的耳膜,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感知慢慢接受着看到的事实。
不同于慢一拍的现场,直播画面上过于玄幻和惊悚的画面刺激着每位屏幕前看客的神经,属于这场婚礼的虚假繁荣在网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无数个“爆”字词条在热搜上疯狂跳动,标上“温婉”的标签的帖子会在瞬间获得千万级的阅读量。
那些守在外围的网络红人大军,像是早就守在那里专门等待着不详的蝇虫,在“诱饵”刚一露头就立刻全部扑了上去,他们争先恐后地“直击”现场,为舆论的失控添砖加瓦,他们表情凝重地“陈述事实”“表达惋惜”,义正言辞地要为失踪之人“讨回公道”,却抑制不住眼神中对流量的渴望、控制不了声带因兴奋而颤抖,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正在见证和参与一个历史级的流量事件。
看客们贪婪地收集所有关于这场婚礼的讯息,并试图用这些碎片信息拼接真相。谣言口口相传,阴谋论来回穿梭,人们推测着、传播着、争论着、娱乐着,没有人在乎失踪之人的生死,没有人发现这场狂欢的本质是一场悲剧。
这一刻数据构成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现实,而它正在吞噬和取代正在发生的事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