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此之前,郁姝被妈妈抓着一块去了外婆家。
还有两天就要去学校拿成绩报告册,秦婉就只让郁姝拾了两身衣服。
郁姝外婆家也不远,在开发区,骑车过去一个半小时。
等到后面买了车,开车就更快了。
越往开发区越荒凉,路边大片大片未开发的野地,不时还会出现一些菜地和耕牛。
路过一片小小的熏衣草地,秦婉看着蔫巴的紫色植物想起家里的花草。
糟了,出门前忘了把阳台上挂着的花取下来。
郁姝在心里将现在的开发区同十多年后对比。
虽然现在开发区没有高端的商场和环境优美的公园,但各种工厂都不断地聚集在这,已经颇具规模,有高楼大厦也正在修建中。
一片肥沃的发展土地。
郁姝大舅的厨具用品厂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夫妻俩又当老板又当员工的拉活谈生意,几年后终于乘上春风,成为本地有名的厂子,往下面的各县市输入了不少产品。
郁姝重生前,厂里的直播事业也在起步,只是市场萎靡,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秦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开发区这片土地上,从农田到现在的工业区,再到后来正式的城区。
曾经的土房子倒了,重新建成现在的房子,三代同堂,足足建了五层楼。
自建房外,郁姝外婆坐在门边贴绢花。
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是老人不服老,一分钱一个的手工活从来没停止过。
郁姝也帮忙做过,做一天也才一个买菜钱。
远远就看到了自建房门前的外婆,郁姝迫不及待地开心大喊。
“外婆!外婆!”
“呀,小玉来啦。”外婆放下手中的绢花,拧紧胶水,热情回应。
一大一小,都是她的好孩子,拍拍背,摸摸头。
外婆很瘦,抱着她的手很有力气,是干惯了农活的手,身上有淡淡的稻米香。
郁姝埋头在外婆怀里。
“怎么瘦了这么多啊,我们小玉。”外婆心疼地捏着郁姝的小脸,软嘟嘟的肉没了,学习压力这么大吗。
“哎呀,外婆,我这是进入青春期,要开始长高抽条了!”
外婆没怎么读过书,人又长得矮,只知道长高要吃多多的肉,孩子才能长高:“小婉在家里要给小玉多炖排骨吃,每天都要吃。”
秦婉行李都还没放,就被交代了给小玉炖排骨的任务。
“好好好,她爸爸每天晚饭都做好几个肉菜,小女孩现在就是长得太快,一天一个样,您没看吗,小玉现在不是一般的漂亮。”
外婆拉着孩子进屋,开了客厅的空调。
的的确确,比之前更像个初中生了。
这让她想起很久以前,她跟着爸爸进城叫卖,遇见的那群女学生。
穿着白上衣,蓝裙子,格外漂亮、大方。
和她这种在泥地里滚的丫头一个天一个地,那位领头的漂亮女学生买走了她所有的莲蓬,也不知道,她现在还安好吗……
浑浊的眼睛里时常泛出泪花,外婆背过身拿出雪糕冰饮。
然后给郁姝大表姐打电话。
秦婉拿着两人的换洗衣物上了楼,郁姝躺在躺椅上享受着外婆买的雪糕和冰冰可乐。
门口咚咚咚来了三辆自行车。
大表姐秦元青带着秦宜和秦康回来了。
从烈日下回来的三个人脸被晒得通红。
秦元青穿着背心拖鞋哇哇大叫着跑去厨房洗脸。
扔下最小的秦康在背后提桶。
大舅的女儿秦元青今年大一,二舅的女儿秦宜比郁姝小一岁,她霸占了屋外的水龙头,正在畅快地冲脸冲手。
秦康是二舅的儿子,才三年级,被两个姐姐欺负得不敢控诉。
乖乖把桶提进了屋内的阴凉地。
厨房里,外婆把秦元青撵出来:“差点把鸡放跑,你快去外面冲。”
秦元青无畏地摇摇头,对郁姝耸肩。
然后揭开桶上的盖网。
红色的塑料桶里,装了小半桶田螺,还掺杂着一些小虾米。
“小玉,等下和我们去摸田螺。”
郁姝蹲在地上好奇地捏起了一个田螺,脑海里闪过许多关于田螺的做法。
外婆颤悠悠从厨房走出来,给郁姝添了一碗烧仙草:“你们摸了田螺自己剪,外婆啊,只给你们炒一炒。”
秦宜和秦康两个小的抢完水龙头,又看见郁姝手里的烧仙草,马上挤着一起去厨房。
吞了一口烧仙草,秦元青搭上外婆的肩膀:“行,有这句话,我们就撸起袖子加油干!”
郁姝默默咽下心里的犹豫。
去吧!
三辆高矮不一的自行车过了一遍凉水,又出发了。
秦康蹬着小短腿,带着他有小轮子的自行车跟在最后面,秦宜跟在秦元青的旁边,劲瘦的身体踩着单车格外有干劲。
郁姝坐在大姐的后座,不时回头接收秦康小短腿的大叫讯息。
“啊!你们骑慢点。”
慢是慢下来了,因为路上碰见了秦康的同学,秦元青朝小屁孩发起了邀请:“小米,和姐一起去摸田螺不。”
小米有点羡慕地看着这个黑的只露出白牙的姐姐:“我妈不让我靠近水。”
水?不过她们只去小水沟,深度还不到小腿。
秦元青诱惑:“没事的,我们只去这么一咪咪高的小水沟。”
她怕小米不信,还特意比划。
小女孩心动了,对着刚赶过来的秦康说:“那走吧,秦康,你下来,我载你。”
换上小米之后,大部队的速度倒是快了许多。
春城是沿河而建的城市,从市里蜿蜒出的春河到了下游的开发区就变成了秀河,哺育了这块肥沃的土地。
从外婆家往北走,有一大片野地,长了许多荷花,附近水草湿茂,天然地有许多小浅沟。
田螺喜凉,趴在水草茂盛处的沟壁。
郁姝第一次来这边摸田螺,只见水质比以前去过的地方倒是好许多。
水是冰凉的,飘着许多水草,细闻还有淡淡的腥气。
弯腰在沟里仔细地捡了小半碗。
而秦元青,已经不满足于这小打小闹,她从湿滑的小洞里判断出黄鳝的踪迹,屏息等待。
“抓到了!秦宜,把桶递过来。”
她喜笑颜开,细长的手臂上黄鳝用力地晃悠着卷曲的身体。
秦康被粗大的黄鳝吓得开溜,小米抓住他差点掉下的小桶。
秦宜顺势接下黄鳝,拿网盖住。
扑腾扑腾格外有活力,一顿大餐到手。
郁姝佩服得冲大姐比大拇指,秦元青更兴奋了。
“秦宜,咱再抓一条,让你小玉姐姐今天吃个够。”
只可惜,人越期盼的越不容易到手。
郁姝记得好像有个什么名词解释这个来着,墨菲定律?还是薛定谔的猫,记不清了。
她的脚趾间沾上了不少泥巴。
小腿上的已经干得开裂。
摸田螺大部队被外婆一个电话叩回家。
大人们还没回家吃饭,午饭就是几个小孩聚在一起。
为了这顿田螺,郁姝她们几个小孩急匆匆吃完了午饭。
秦元青揪着几个小的,拿了板凳坐在客厅里洗洗刷刷。
每个人身边放了一个塑料脸盆,装清洗过一道,被刷去青苔和细沙的田螺。
中间的澡盆里只剩下浑浊的水,顺着门口的小沟一倒,秦婉给她们拿来了厚实的剪刀和菜刀。
大一些的田螺就用刀背顺着力敲,小的就直接开剪。
六七斤田螺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清洗干净,外婆已经睡过午觉起来。秦康牵着她的手,要外婆给他们炒田螺。
自建房里的厨房很大,大舅二舅两家人和外婆住在一起,光是灶就有煤气灶和土灶两种。
比起煤气,当然还是土灶铁锅焖炒更香得多。
郁姝眼巴巴地在灶旁边看着,秦婉给外婆打下手。
热油激发出滚滚地葱姜蒜香味儿,下入干辣椒、香叶、八角、桂皮、花椒、自己家的辣椒酱。
“先熬一会。”
外婆像久经沙场的将军,熟练地指挥厨房里的油盐酱醋士兵按兵法行动。
待到所有香料和辣椒完美融合,外婆指挥着女儿和大孙女往大铁锅里倒田螺。
火候劲爆,田螺噼里啪啦的响,顺着铁铲滑下米酒,酱油和盐。
一道呛鼻又诱人的爆炒田螺出锅!
外婆得意地指挥孩子们拿碗来盛。
在孩子们面前亮了一手,外婆闻着这浓郁的味道:“放开了吃!吃完了外婆还给你们做。”
田螺是一个吃起来不太体面的东西,因为想最大程度地尝到它的美味,要先用力地嗦螺壳,嘬嘬嘬,再拿牙签挑出肥嫩筋道的肉。
麻麻辣辣,充满汁水,还鲜味十足。
外婆牙口不好,也被诱惑得尝了几个,被辣得不行,吐了吐舌头,又继续嘬螺壳。
大圆桌上两大盘田螺,从小山堆尖,到塔里木盆地。
郁姝嘴唇被辣得通红,两只手油汪汪地浸入了田螺的味道。
爽!
吹着吊扇,吃着辣田螺,喝着汽水,简直是让人欲罢不能。
桌面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如出一辙的汗水,秦元青、秦宜、秦康三个人的外貌都和外婆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之处,只有秦婉和郁姝不像。
上辈子的郁姝从来没有怀疑过一家人的血缘关系。
直到二十五岁生日那天,突然知道,原来妈妈是外婆收养来的弃婴。
今天先睡了,明天再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去外婆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