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
老易拿着报纸得意地炫耀:“我班郁姝上报纸了,你们看,人家记者还来采访我了。”
李老师瞟了一眼:“那天要不是我和你换班,采访的就是我了。”
“听说记者还问了郁姝怎么学习的,我觉得下星期要不然让郁姝上台讲话,给同学们做个榜样。”于主任拿着保温杯拐了个弯,还有一个月就期末了,下学期开学就要报志愿,让郁姝上来鼓舞一下孩子们的士气。
“我觉得可以, 之前讲话的孩子都是几个实验班的学生,她们成绩一直很好,不像郁姝这种半年升上来的黑马。”老易对郁姝的成绩很放心。
这个学期他们班的学习氛围变浓郁了,虽然还是懒懒散散,但是上课的听课效果比之前好多了。
难说到底是初三懂事了,还是大家互相督促的环境使然。
“对了,体育也不能落下,最近天气变冷,年级上太多同学对体育不重视。”
体育在中考总分里占了三十分,三班、八班、十五班这几个实验班学生都很自律,这种体育分一分都不想扣,每天坚持锻炼。
其他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按照他们这种方法,能拿十五分都不错了。
于主任思忖半天,“下星期我班的符楚也上去讲话,他是专业运动员,让他讲讲怎么运动。”
反正安排讲话的向来是初三的教导主任,老易他们也只是起到一个通知学生的作用,办公室其他老师纷纷赞同于主任。
隔壁班的张老师开口了,她接过报纸,上面的郁姝格外上镜。
“老易,能不能问问你们班郁姝,她这件衣服哪里买的,我也给我女儿买一件。”
郁姝的年龄和她女儿差不多,身形也很像。她带着滤镜,觉得女儿穿了应该也好看。
除了张老师,还有很多人被郁姝种草了。
徐记者今天一早就开始接到电话,一开始她以为是来询问她关于家庭调解追踪的问题,毕竟每个调解事件都很让人生气,恨不得立刻知道结果。
他们报社也是靠着这一招,重新积攒起一批读者。
只不过万万没想到,打电话来的读者都是为了郁姝身上的衣服。
“徐记者,二十五号那个天才少女郁姝她身上的衣服哪里能买到啊?”
现在还流行着电话购物,但是报社不是购物平台。不过,徐记者眼睛一亮,想到了给自己加工资的办法。
她先去请示了主编,又去学校找郁姝。
门卫大爷很敬职地拦住了她。
郁姝在操场上慢慢溜达,体育课,大家都喜欢躲懒,她也不例外。
树上结了一层薄薄的霜,煞是好看。
夏琪琪吐一口气,白冒冒地。
徐记者沿着围栏转了一圈,找了一个挂在栏杆上倒立的同学,说:“那是你们班的郁姝吧,能麻烦你帮忙告诉她一声,徐记者在找她么?”
挂着的同学正是体委饶光,他一幅疑惑地样子叫来了郁姝。
徐记者激动地握着栏杆叽里咕噜全部讲完了。
郁姝听明白了,就是她们去找她这件衣服的店家,然后她配合打广告。
徐记者眼镜亮晶晶地,郁姝直接告诉她,这是一家桃宝店的衣服,店主她认识。
其实店主本人就是秦元青,她和同学一起开的网店,郁姝没把这个告诉徐记者。
徐记者风风火火地和秦元青联系好了。
托了郁姝这个出色模特的福,两天后,报纸广告刊登的那一天,秦元青的桃宝店迎来了大批人流量,成为一批人第一次网购的店。
夏琪琪也买了和郁姝同款的外套。
应该说学校里大多数女生都买了和郁姝一样的外套,就和明星效应一样。
郁姝收了秦元青的钱,在上台讲话那一天,换上了她寄过来的新衣服。
短毛绒质地的大蝴蝶结像海军领那样从后面翻到胸前,中间是一个闪钻皇冠logo,蝴蝶结下面是毛呢质地的奶白纯色外套。
不出所料地,徐记者又趁着课间来操场拍郁姝的新衣服。
“以后你们还有合作,一定要告诉我啊。”
徐记者夸张地抹泪,这两次的广告,直接把她这个月的绩效加满了,可惜她手上没有其他的广告。
郁姝把这两次广告当作生活中的小插曲。
班上的人多,关上门和窗户,在里面一点儿也不冷,甚至暖和地让人想睡觉。
孙老师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幅十班即将入睡图。
他冷酷地打开前后门,灌进一阵凛利地冷风。
孙老师虽然口音很重,但他讲课确实很好,对语法、变形之类的问题能一下抓住要点,只要是好好记单词,能看懂单词意思,再上孙老师的课,成绩肯定是稳的。
只是许多人就败倒在词汇量这一步。
班上英语最好的应该是周长青和付雪,付雪是天生语感好,做题时不是完全明白意思,但填答案不会出错。
周长青则是喜欢看英文原版书,他愿意下功夫啃那些不用考的陌生词汇,常见词汇更是牢牢掌握。
反正郁姝听不出,他的口音和外国人有什么区别。
而后起之秀郁姝,凭借在空间里奋力苦学的劲儿,荣登十班英语第三。
“孙老师,你说我吗?我?”
孙老师把她们三叫到走廊。
来来往往的同学趁着上厕所的功夫也要偷瞄一眼学校的风云人物。
孙老师淡定地笑,口音依然很重地说:“对,是你,你们三去参加。”
“没事,重在参与,这次活动就是友谊赛。”
春城和新罗的仁市是友谊城市,历来都有双方学生互相交流的习惯。今年轮到仁市的学生来春城交流。
虽然没有安排在三中接待,但是市里面为了给交流生更好地体验,还是组织了一场语言交流赛。
英语、中文、新罗语。
基本上每个班都派了学生去参加,也就是现在两个国家还处于蜜月期,等后来,两个国家的网友不在网上互骂都算好的了。
“你们去了那多吃点东西,仁市他们也赞助了经费。”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孙老师还是让她们提前练习一下,不能在第一轮就出赛。
相当于是英语版的快问快答。
郁姝作为三个人里英语最差的,第一个被提问。
“澳洲的首都在哪里?”
“堪培拉。”
“大不列颠由哪几部分组成?”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
“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郁姝宕机了一秒,看向问问题的付雪。
她和周长青对视一眼,转而朝付雪发起攻势。
夏琪琪在旁边听她们叽里咕噜地在那不断飙英语,语速太快,根本听不清。
转身去关东煮窗口买了一碗科技丸子。
喝了一口浓郁的汤,舒服地眯起了眼,招呼她们:“冬天就要吃关东煮,你们快去排队吧,锅里的汤等下就要加水了,不浓。”
经过一番厮杀,几个人在阿姨加水前买到了关东煮。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冷。
郁姝出门上学都要穿上秦婉新买的加绒鞋,也就是今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会下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在春城这个几年都不下雪的地方,积雪达到了小腿的深度,可见严重性。
郁姝总不能蹦出去,说:今年要下大雪了,大家注意保暖注意安全吧。
今年过年会有很多人困在火车站,会有很多农村地区的房子被雪压塌。
想到这,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
这涉及到各方面的抢险救灾能力,人员安排,物资调动,郁姝一个也影响不到。
在去参加比赛的那天,酒店外面下起了小雪。
冰凉的六边形小雪花落在郁姝的睫毛上,她往上看,雪花在她的视角被映照成了蓝色。
大巴上下来的同学们高兴地找老师借手机拍照留念。
他们在为这难得的雪庆祝、欢呼。
周长青脖颈间围着藏蓝色的围巾,衬得他整个人像冬季清新电影里的少年男主,他皮肤雪白,神情忧郁,在看见雪的时候,微微地笑了。
但是郁姝还是在看天上不断落下来的雪,他问:“你不喜欢雪吗,他们都在拍照。”
郁姝接过一朵大雪花,若有所思地说:“雪总是伴随着淡淡的遗憾,我希望是瑞雪兆丰年。”
孙老师在后面一辆大巴上下来,哄着学生们赶紧进去:“都进去吹空调,别中招了流感。”
他打着哆嗦,两手插在袖子里,尽责地和同事把所有学生叫了进去。
会场里大家都穿上了自己的衣服,一时之间倒也分不清谁是哪个学校的了。
来交流的同学从初二到高一,都有。
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外表上倒也不明显。
简阳的利落寸头长长了一些,他火气旺,穿着卫衣加长袖就来了。在人群里格外显眼,不太像个好学生,众人纷纷给他让路。
等快到了郁姝面前,又不往前走了。
旁边的小弟推搡他,他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打招呼。
“老大,三中校花看过来了!”
郁姝本来在看展台上的点心,被这一声辣条音吸引过去。
三中校花?
她环顾四周,说的是她?
她再看那个被叫做老大的人,觉得有一丝眼熟。
“咳!你好你好。”
简阳一开口,打破了他的酷哥气质。
周围人瞬间觉得安全了,放心地吃瓜,原来不是找事的混混呐。
感谢支持^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友谊交流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