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乌嘉柠说的话,桑野尚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乌唤声和穆桉却早就一脸惊喜的冲了过去。
“柠柠别害怕,那是你的小精神体在和你说话呢。”穆桉笑着安抚,“你在脑海中回应它一下。”
在父母鼓励的眼神下,乌嘉柠第一次调动精神力,尝试和小当康交流,精神体和主人之间往往是心意相通,双方都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在这个时代,精神体才是人类的第一个灵魂伴侣。
乌嘉柠出生时,乌唤声便知道她是向导。她为此感到高兴。
虽然哨兵力量强大,但是几乎每个哨兵都有或多或少的精神困扰。
向导不一样,向导的精神世界非常稳定,她们中少有人会精神暴动,在帝国对向导偏向性政策下,大多数人都会平安顺遂地度过一生。
三个小时之后,乌嘉柠的双腿和双脚完全长了出来。看得一旁的医生们啧啧称奇,顺带着眼神还眼巴巴的盯着剩下的乌鳢豆腐汤和面条。
桑野只能当做没看见,总不能让人家吃剩饭。
乌嘉柠也新奇地看着她的新腿新脚,就像刚发现自己还有尾巴的小狗一样,小脚趾一扭一扭,时不时还抬起来几下再重重放下。
她跃跃欲试地就要下床走路,乌唤声等人怎么肯,一叠声地劝阻。
就在病房里洋溢着喜气和吵嚷时,桑野招呼机器人收拾好残羹剩饭,施施然走了出去,像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大侠。
*
安排机器人回到厨房收拾碗筷。
桑野对着即将变成泔水的剩饭剩菜发起了呆。
厨房杂余在这里怎么处理?
十方坞酒楼没有这种担忧,酒楼里剩下的杂余喂牲畜都不够,哪里会有残留。
这些灵植灵兽做成的餐食,泔水不过是一种集合称呼,实际上并不会像凡间那样产生**的腥臭味。
怎么处理厨房杂余,确实是她的知识盲区。
但是,或许能和骨粉一起打碎了当做化肥呢?
星际时代,科技的发展有时候比她们的灵术还好使。
于是她询问机器人:“你能把这些打碎吗?越碎越好,碎成粉末那种。”
机器人不语,只是从侧边身体里换出来了一对形似圆形锯子的双臂。
看样子它可以。
桑野退到一遍,看着机器人几下便碾碎了丧失灵气的猪骨等最难处理的骨头,然后是鱼骨、鱼头、面条等剩料。
完事了还会自动清洁一下双臂。
桑野竖起大拇指:“你忙不过来怎么办?”
机器人的胸口显示屏突然亮起,一行文字显现,桑野凑了过去:“基地共有2700个家政服务类机器人。”
哦,只要机器人够多,就没有处理不过来的剩饭剩菜。
桑野满意了,让机器人去洗碗——上次在机器人面前训练了几次,它便熟练掌握这项技能了,摔了也没事,星际时代的碗摔不坏。
她拖着那一桶“化肥”来到了花园里,每台机器人都自带录像监视功能,而关闭的权限并不在桑野手上,她可以命令机器人离开却不能关闭监控。
于是她干脆自己来施肥。
这项手艺还是从一位师姐那学到的,她喜欢帮助人类建立村落、开启种植。她把沤肥的手艺带了回来,但在十方坞灵脉没有用武之地,没想到到了这里却派上了用场。
常规厨房杂余要是想变成肥料,得倒进挖的地窖里,扔进去酵母,利用地底密闭环境发酵后才能用,奇臭无比但是颇有成效。
十方坞因为食材本身的缘故,无需经过这道呕人的环节,只要打碎到粉末状,能埋进地里去就行了。带有灵气的土壤会自动分解。
到了昨天刚填的泥土前,也不知是不是桑野的错觉,她感觉泥土似乎涨上来了几分?
带着些许疑惑,桑野动作飞快地把肥料粉末撒进泥土中,撒完后用自制的锄头松了松土,助力肥料快速混合。
又用两根长铁棍,在田地里踩实,将田地粗略地一分为四。
而后她拿出了一把种子。
早在回来的路上她便想好了要种什么。
她的洞天现在能种植的东西尚且不多,因为产量大的缘故自然要紧着消耗最大的瓜果蔬菜和米面主食来,否则白白浪费一次收获期。
她要种的是各类辣椒、胡椒、黑椒、茴香、八角等调味作物。
这些不值当放在洞天里种,一次性产量太大。
倒是适合放在这花园里种,正好试验一下洞天的土能不能在外界发挥作用。
这个星球的天气似乎很是反复无常,尤其是那日让桑野印象深刻的黑色沙尘暴。但基地有着防护罩,任凭气温如何变化,始终维持着恒定的温度,甚至固定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会升起人造太阳补充亮度和温度。
蛮适合这些喜温的祖宗们。
不拘什么播种顺序和数量,桑野信手撒出去就行,土壤有自我调节能力。
播种间,桑野仿佛已经问到了小米椒的辣、花椒的麻、胡椒的辛。胡椒第一批青果时收上来能研磨成黑胡椒;留一部分长成红果时再摘下来,用水浸泡再处理便是白胡椒。
生命的阶段不同,长出来的果实也不同。
黑胡椒加盐适合腌牛排。白胡椒入味适合配汤喝。
做完这一切,桑野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又把锄头放回厨房后的储藏室。
机器人已经洗好碗,待在储藏室的充电口旁进入了待机状态,只要桑野一呼唤他便会重新苏醒跑来。
简单收拾了一下,桑野准备做一条火腿。
桑野觉得大概这辈子再也不会有机缘能获得当康肉了,所以她想把其中一条后腿腌成火腿,这样想吃的时候就能割几片下来,不论是炖煮还是做汤面浇头又或者是下火锅,都能融入得非常好。
150岁之后的当康腿部有四个关节,能承载的猪肉重量非常之巨,一条腿便有二百来斤重。
腌好一条腿便能吃上许久,毕竟这里吃饭的人也不多。
这时的桑野是这么想的。
火腿的腌制非常费功夫、费时间。中间要经过6次加盐,次次间隔时间还不同,最后更是要经历2-3个月的高温挂晾,1-2个月的修整翻身;若是在纯自然的环境下,腌一只火腿大概要一年时间。因此火腿在民间相当价贵。
十方坞对此其实有自己的小妙招。
挂晾之前的数道繁琐加盐工序,只是为了通过盐来析出火腿内的水分,这跟盐的精度便有很大关系。
桑野生活的那个时代,各个国家风俗习惯大不相同,唯一共同的点便是盐铁茶马都是国家垄断物资产业,前三者事关民生,后者则是战略意义。
老百姓寻常能用的盐大多数都是粗盐,还需要自己回来再加工提取成为日常炒菜用的细盐,但是腌火腿没有人舍得用细盐腌制,不管是多大的加工行都不可能。
但十方坞用的盐不来自任何湖海,她们的盐是一种名为珊瑚兽的灵植生产的。
珊瑚盐味美,含有特有的海生气;浓度又高,一大锅汤加上一指甲盖的珊瑚盐即可。
珊瑚兽对生存环境极为苛刻,它们靠汲取灵气而生,向来只栖息在灵气充沛的灵脉附近,一旦失去灵气就分分钟表演一个死给你看。
换言之,只要有足够的灵气滋养,珊瑚兽便能源源不断生产纯度极高的珊瑚盐。
桑野在自己的梧桐树下挖了个小水塘,养了四五只珊瑚兽,扔了一枚玉髓进去,再让梧桐树时不时给它们灌点灵气,它们便任劳任怨生产珊瑚盐。
水面飘满了不能融化的珊瑚盐时,梧桐树就用叶片捞上来静置,沥干水分,攒上二十片叶子就会敲敲桑野,喊她进来打包带走。
用这样的盐析水分,不仅工序减少了,时间上更是缩减了一半。
民间铺子或者工行会趁着盛夏将火腿挂晾,高温快速烘干。
十方坞不需要,她们养着外门火系弟子。
她们建起一座离地五尺左右的石头屋子,两面通风,其余四面在一周时间内一刻不停地用火烤。
石头屋内便会形成无水蒸笼一般的干燥通风环境。加上石头本身也有隔热效果,能有效制止火腿被烤焦。
火腿只需要一周便能完全腌制好。
这里虽然没有石头屋也没有火系弟子,但是居然有一个步入式的加热烤箱,温度可以定在四十度也可以加热到三百度。非常适合挂晾火腿。
这搁古代就是个刑具了。
桑野将巨大的当康猪肉后腿放到了处理台上。当康的四个关节中有两节呈平行状,虽然肉多,但是长度只和桑野手臂一般长。
卸当康猪的骨头有巧劲,一把常规剔骨刀便足够。
划开油脂丰厚的皮肉,肉便顺着重力往两边躺去,但又因为肥美的脂肪和肉的弹性,居然duang了两下。刀尖很快就戳到了最中间的关节骨,顺着关节骨的走向一挑、扯着前半部分一扒,关节骨就像是锁一样被卸了下来。
古有庖丁解牛,今有桑野解猪。
如法炮制了另外三个关节,整条当康猪腿便被分解成了大小适宜的四个部位。
桑野掏出了一把喷/.枪。
关于火腿重量和珊瑚盐,都是艺术化处理的哈,毕竟都是神奇生物了
有人发现我换了新封面咩?[加油][加油][加油]
请老婆们点点收藏呀[空碗][空碗][空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当康火腿、珊瑚盐(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