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贾环凭借着原身残留的记忆,面对季霖的考校,虽有些吃力,却也勉强能够应付。
季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带着审视,待贾环答完,还算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夸赞道:“不错,能答成这样也算难得。”
可随即,他又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说:“学识一事,需得认真对待。今日你不过是用些小聪明应付了我,可来日面对科举考试,这般态度如何能行?你这心性还不够端正,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贾环闻言,抿着唇,脸颊瞬间涨得通红,他低着头,呐呐地开口:“是,学生知错了。”
季霖见状,语气稍稍缓和了些,接着说道:“不过,你今日的应对能力倒是不错,只是之前读书不够深入。若你肯用心学,来年二月便可下场一试。”说完,他详细地交代了贾环要完成的课业,以及需要研读的书目。
贾环连忙点头,连声应道:“是,先生,学生定当牢记。”随后,他又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听季霖教导训诫了一番。待季霖说完,他端正了态度,这才将季霖送上了马车。看着季霖渐行渐远的身影,贾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周允见此,眼里满是笑意,“我这两日去府城,我让人将书籍送来给你,你喜欢哪个大家的字帖?我寻几本送你。”
贾环眼睛一亮,连忙说道:“行,我喜欢颜大家和柳大家的字帖,回头我将银两结给你。”既然已经做了决定要好好读书,那便全力以赴。学了却不去参加考试,和考不上,那可是两码事。
周允一手搀着他往屋里走,一边说:“我让人查了,那张老汉的儿子不是个善茬子,你想买张老汉的方子,或者聘那张老汉,只怕是会吃亏,麻烦不小,你自个琢磨着,实在不行,换个别的吃食一样卖。”
贾环皱着眉头,想了想,不由得问:“那周大哥可认识药材生意的?”
周允微微一怔,随即点头道:“认识,你不做吃食了?”
贾环笑而不语,写了方子,让石头先去买一些回来,周允一时不解,却没有追根刨底。
石头就将贾环要的东西带了回来。贾环叫了周娘子来到厨房,详细地跟她说了做法和自己的想法。
周娘子是做惯了厨房活计的人,很快就理解了贾环的意思。她挽起袖子,按照贾环的要求,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锅卤料就熬好了。
石头闻到香味,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吃得喷香,嘴里还不停地夸赞:“好吃,太好吃了!”
可贾环仔细地尝了尝,却皱起了眉头,还是觉得差了点火候。他摇了摇头,对周娘子说:“周婶,再重新熬一锅。”
这一熬,时间就久了些,那浓郁的香味越飘越远,勾着人们的鼻子,邻里几个铺子的家人都被这香味吸引,纷纷好奇地问何掌柜:“这后院里煮了什么呀?怎么这么香?”
何掌柜哪敢乱答,只说是些吃食罢了。
周允走南闯北,尝过不少美食,卤味也吃过不少。可贾环用这法子做出来的东西,却格外香,肉都入味了,就连用汤料拌面,他都吃了两碗。他一边抹着嘴,一边赞叹道:“好吃,你是打算做这个生意?不错,味道很足。”
贾环也吃了个肚滚圆,他兴奋地说:“你也觉得好吃吧?那我们就做这个,做点卤肉,像鸡肉、鸭肉都能卤。店里有位置,煮上些米饭,再来点青菜,还能烫过卤水,味道不差,这样可以多点营生,也不算浪费。”
周允笑着拿了帕子递给贾环,“瞧你满嘴油,快擦擦吧,这生意可行。”
贾环得了他的认可,自是眉开眼笑,便认真做了打算。
几日后,贾环的卤肉店正式开张了。因为这几日,周允的后院一直在熬着卤水,那浓郁的香味早已飘散开来,不少人都知道了即将开门的生意。
生意开张的那天,场面比贾环想象的要红火得多。原本他备了两锅的卤味,没想到一下子就给卖完了。剩下的就只能熬点面食,烫菜了。到了最后,所有东西都卖了个精光,贾环光是收钱,都觉得累得不行,但看着一匣子的铜钱,又是干劲十足。
第二日,贾环又让赵国基多买了几个猪耳朵,甚至猪下水也都买了回来。别看故事里都写着人们不吃猪下水,可在这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穷人连一两肉都不会放过,又怎么会放过这些呢?
卤肉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一到时辰开门,不少人都自己带了海碗前来,打算自带回家。这样还能多得一点卤水回去拌饭吃,所以东西很容易就卖光了。
贾环见到生意如此红火,心里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忙了几日下来,他累得连读书、练字的力气都没有了。赵国基关了门,又驾着马车回庄园去了。店铺里就剩下周娘子和石头二人居住,可竹绣和扎染的活也不能放下,贾环的脚伤也好了,他想回庄园。这么一看,人手根本就不够用。
等季霖来检查贾环做的功课的时候,贾环的功课才做了一半。他低着头,心里忐忑不安,生怕季霖会发火。幸好,要背的内容他没什么问题,季霖这才强忍着没有发作。
周允旁观了贾环被训的场景,不由得失笑。等贾环将季霖送走了,他这才笑着说道:“早前我就说了你日后要做的事情不少,要学会培养你自己的班底,你自己没上心,如何?现在能忙过来吗?”
贾环喝了口茶,缓了口气,这才无奈地说:“我得再买两三个人手,如你所说,真是不够用。”其实,他不是不能请人,只是如周允所说,要想把生意做大,得有自己的班底。他也不是个苛待人的主,若是能得到忠心干活的仆人,自然会优待几分。
周允看着贾环,忍不住失笑。这孩子还是太小,考虑事情不够周全,但能做到现在这样,也已经不错了。好歹没将十几年来养起来的富贵气性给带出来,这也是他欣赏贾环的一点。
贾环和周允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家五口的奴仆,另外还带回来两个小子,是周允手底下的两兄弟,大的那个学了点拳脚,小的年仅十四岁,也就比贾环大了一岁,曾经还是个童生,给贾环做书童。
贾环有些不解:“周大哥,这二人是什么来历?”
周允解释说:“他们两兄弟家中也是做生意的,只是得罪了人,家里败了,剩下兄弟一对,被卖到了北荒,我碰上了觉得机灵,便买了。我调教了些日子,你放心用。至于那一家子,你且说说你怎么安排。”
新买回来的仆人是一家四口,汉子名叫赵大民,婆子叫苗翠,大儿子赵水成十六岁,大女儿赵岚十五岁,小儿子赵水青才十岁,一家本是江南富人家的庄户奴仆,只是赵岚相貌出色,被来游玩的公子看上了,少奶奶转头就将他们发卖了。
贾环安排了翠婶、赵岚二人在铺子里,赵大民三个在庄园里侍弄后院里的东西。
周允听了,提醒贾环:“赵水成是学过工匠的,你就让石头带着他,你的竹子还有些活计都可以让他们做,你制作精良的即可。至于唐奇兄弟二人,目前没有合适的账房,便放唐奇和赵管家盯着,弟弟唐钰跟着你。”
“周大哥想得周全。”贾环赞叹,赵国基对他忠心耿耿,即便他不放心唐奇,但是有赵国基盯着,贾环放心,再说了,唐钰跟着贾环这个家主,活计轻松,唐奇自然不敢有二心。
人手多了,贾环就得空了,这个小院子便住不下了,贾环和周允告辞回庄园。
周允说:“我回府城,半个月后我便直接去江南一趟,需要带些什么给你?江南文人多,不若我再给你带些书籍、字帖?”
贾环一脸的无语,“周大哥安全归来就好,其他的,倒是其次。”
周允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我就当你是真关心我了,回头再送你份礼。”
贾环闻言,好奇地追问:“是什么礼?”
“若是告诉你了,还有何惊喜?”周允将他推上了马车,“慢走不送。”
贾环抱着怀里的阿虎,哼了一声,放下了车帘子,赵国基驾车回庄园,车上还有唐氏兄弟二人,石头借了周允店里的马车拉着赵家五口。
贾环回了庄园,先去看了长大的鸡鸭鹅,又看被照顾得很好、已经成了大猪的元宝和团子,这才继续搞自己的扎染,他看着手中的布料,没有周娘子在,这些东西他都搞不定。
等明日让赵叔去问问刘娘子,她寡居带着一儿一女,偶尔帮着周允做点饭菜,领点缝补的活也赚不到几个银子,不如他聘请了她去帮忙,好让周娘子早日脱手,回来帮他搞这些东西。
贾环每日读书练字,有唐钰的指点,进步快了不少,下午的时候,还会去做雕刻,石头和赵水成跟着贾环也做着竹编,每日忙碌之下,时光倒是飞快。
这日,有人来了庄园,石头将客人请进来的时候,贾环见到来人,一时间想不起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人
那人笑道:“小的周四,不知三爷可还记得?”
贾环恍然想起,这不是周允手下那个周四吗?疑惑地问:“周管事此次来····”
周四说:“老大带队下了江南,命小的先给三爷送份礼。礼物在外头,三爷自己去瞧瞧?”
贾环一时不解,周允到底送了他什么东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