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回到庄园之时,已是十一月中下旬,他先是好好休息了两日,这才带着功课去拜访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端坐在案前,仔细端详着贾环呈上的文章,目光中满是赞许,频频点头:“未曾料到,你外出游历一趟,功课竟丝毫未落下。这文章较之以往,进步斐然,可见平日里未曾懈怠,着实不错。”
贾环微微欠身,嘴角挂着谦逊的笑意,恭敬道:“学生时刻铭记先生教诲,出门本就是为了增长见识,若无所获,岂不是辜负了先生一片苦心,自然得有所进步才行。”
张老先生露出一抹和蔼的笑容,随即与贾环深入探讨起文章来。贾环神情专注,认真阐述着自己的见解,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张老先生越听越赞许,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不禁好奇问道:“这些精妙之语,是你自己思索所得,还是另有高人指点?”
贾环面露赧色,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来惭愧,关于民生疾苦,还有一些时政要闻,皆是经周老板点拨,学生才有今日这般进步。”
张老先生听闻,并未露出意外之色,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日后……不妨多与他辩论切磋。待下回他前往江南,你亦可随行,去江南游学一番。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既无心官场,那便多去领略外头的风土人情,日后定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是,先生。”贾环应着声,要是能去江南一游也不错,江南风景好,他曾经也只在手机视频里看到过。
师生二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小半天已然过去。贾环这才起身告辞,随后前往城中的卤肉铺子。他早前便让人准备了许多小锅,模样与火锅颇为相似。冬日里,人们都喜欢吃上一口热乎的吃食,故而店里生意十分兴隆。
刘娘子见贾环前来,笑着迎上前去:“爷,您瞧,这店面着实有些小了,依我看,不妨再开一家。”
贾环微微皱眉,略作思索:“这锅子也就冬日里受欢迎些,容我再想想吧。”
他转身又去了成衣阁,成衣阁卖的都是成衣,也接受定制,大部分的图纸都是贾环从群主那里拿来的。
自从上次,他帮群主准备的寿礼,群主得了家族给的好处,二人便私底下联络的比较多。
红包群毕竟不是交易位面系统,红包发放有所限制,但日积月累,倒也有了不少积累。贾环、群主与星际母皇三人时常互相交换物品,也算是互利共赢。
此次,贾环从互市带回一些毛皮,虽非昂贵的狐裘大衣,但用作衣裙的小料,既美观又保暖。
如今,周娘子负责成衣阁的生意,她特意前往府城,招揽了几位手艺精湛的绣娘。贾环只需交给她们两三张图片,她们便能举一反三,设计出诸多新颖款式。
贾环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瞧见成衣阁里众多小娘子穿梭其间,他只看了一眼,便吩咐赵青成驾车离去。
回到庄园,贾环一时竟有些无所事事。
后院的工匠坊已然关闭,工人们皆被周允带走。天寒地冻,亦不适宜做竹编。他在庄园里漫无目的地转悠了一圈,最终无奈地回到书房,捧起书本读了起来。心中不禁感叹,果然是娱乐项目太少,他无比怀念现代有电脑、手机的生活。
而远在京中的荣国府里,贾琏收到周管事带来的几个大箱子,每个都说明了是送给谁的。
贾琏吩咐下人将礼物一一分发下去,赵姨娘、贾政、老太太、林黛玉和贾宝玉等,凡给他送过礼物的,贾环皆回了礼,还额外送了些银子。令他意外的是,贾环竟也给夫妇二人,包括巧姐儿都准备了礼物。
王熙凤看着手中的鹿皮、狐皮,成色极佳,心中暗喜,足够给巧姐儿做几件暖和的衣裳。还有那支玛瑙珠钗,款式虽不算新颖,但上头的玛瑙晶莹剔透,价值不菲。王熙凤端详着,心中暗自惋惜,若稍作修改,日后巧姐儿长大些,戴着定十分好看。
她不禁感叹一声:“果然是历经世事的哥儿,愈发懂事,都能撑起自己的门面了。”想起赵姨娘,罢了,日后,她也不为难她了。
贾琏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你可别小瞧了他,我手下的人回来说,他如今有自己的铺子,生意红火得很。近日他跟着周爷去了互市,去了岂能不赚一笔?”
在他看来,贾环虽看似被赶出府,不再是养尊处优的贵少爷,但他在府中的地位,众人皆心知肚明。此次被分了出去,得遇周允这般贵人相助,来日说不定真能富贵荣华,比荣国府还要兴盛。
想到此处,贾琏不禁哑然失笑,自己竟会有如此荒诞的想法,贾环那点生意,又怎能与荣国府的富贵相提并论。
收到了礼物,赵姨娘自然喜不自胜,除了布料,还有精致的首饰、精巧的竹编物件,以及一封问安的信件。
林黛玉让紫鹃打开箱子,只见里面除了用竹子精心制作的文房四宝,还有一幅竹绣桌屏,几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林黛玉好奇地翻开书籍,竟是手抄本,原版皆是珍贵无比的孤本,父亲在世时候,曾和她提及过,即便是手抄本,也十分珍贵了。还有一套十二生肖玩偶,小巧玲珑,栩栩如生,绣工精湛绝伦。
紫鹃不禁赞叹道:“姑娘,这回礼倒是独具匠心。”
林黛玉轻轻抚摸着手中的抄本,上面还放置着一枚竹子镂空书签,精美绝伦。书中夹着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先是感谢黛玉赠书,令他深受启发。如今正与先生读书,又得先生准许,手抄了几本孤本,以作回礼。
林黛玉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吩咐紫鹃将礼物妥善收好。
贾宝玉和林黛玉得的礼物是一样的,只是少了手抄本。老太太那头,是贾环和周允买的一个上等的皮子,还有玛瑙手串,安神用的上等檀木一块。
老太太颇为惊讶,这贾环打哪弄来这么好东西?她好东西见了不少,但是她记得贾环出府的时候,身上可没几个子,都不够买这些的呢。
王夫人亦是心生疑虑,便叫来贾琏询问。一番细问之下,才得知贾环竟结识了百川阁的周允。
老太太闻言,眯起眼睛,摆手道:“罢了罢了,能自己过活,便是好事,随他去吧。”
贾琏笑着应承,转身便让孔哲给周管事送去一份厚礼,以表周允照顾贾环的谢意。
孔哲此行,不仅跑了趟三合城,还从西北带回不少稀罕物,倒卖一番,赚得盆满钵满。
互市三月一回,来年开春,贾琏有意让孔哲再随周允走一趟,如此赚钱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只是,要搭上周允,还得靠贾环的名头。
然而,此时赵姨娘正拉着探春念信,信是薛宝钗帮忙念的。原来,贾环想让赵国基一家搬去青山镇。
探春见巧姐儿都得了礼,自己这亲姐姐却什么都没得,语气中不禁带了几分不悦:“我原以为他学了点本事,能自己安生过日子了,没想到,还回府里讨要奴才。”
赵姨娘一听,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呵,你是我生的,我也是家生奴才出身!”她怒气冲冲地拿着信走了,打算回头找贾政讨个恩典。
青山镇的庄园后院里,贾环正监督着工人搭建暖棚,顶上用的是晶莹剔透的玻璃。
周允站在一旁,有些不确定地问:“这样,就能在冬日种植蔬菜了?”
贾环点头,信心满满:“应该可以,试试也无妨。”说着,他转身带着周允来到另一处空着的院子。推开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炕上竟是一片绿油油的蔬菜。
周允快步上前,仔细端详,确认自己没有眼花,不禁失笑:“前几日你还和我念叨着想吃新鲜的蔬菜,没想到你竟然真的种出来了。小环儿,我现在对你这个玻璃暖棚的效果,可是满怀期待啊。”
贾环笑道:“那……万一成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合作,明年在京郊搭几个大的?”
周允失笑:“到底谁才是生意人?你这赚钱的小点子,真是不少。若是成了,我必定要开,到时候,你我六四分账。”
贾环眨眨眼,一脸憧憬:“好啊好啊,指不定后年,我就能在京郊买下一个大大的庄园,最好是带温泉的那种,想想都让人开心。”
周允对上贾环期待的眸子,不由失笑,提醒道:“不必等到那时,明年你就能有了。别忘了,你还有那个玻璃方子呢。”
贾环这才恍然大悟,兴奋地说:“对啊,很快我就能买到更多的田地了。我要在我喜欢的地方都买下大庄园,以后想去哪里度假就去哪里,真是太棒了!走走走,周大哥,我们掐把青菜去吃锅子!”
周允笑道:“我刚刚还带了只杀好的羊来,要不要我给你烤羊排?”
“要!”贾环兴奋地应了一声,立刻去掐了把青菜,又叫厨房的人备好食材,再杀两只鸡、鸭,大家一起加餐。
贾环忽然想到什么,说:“周大哥,你手下有会杀猪的吗?家里那头猪可以杀了,年节也快到了。”
周允点头:“有,他们连山猫、野猪都杀得。年后要不要养兔子?我那里有几只,前几日他们打猎送来的。”
贾环想了想:“也行,我让人试试。这么一看,能做的事情,还真是不少,就是缺人。”
周允迟疑了一下,说:“我这里倒是有个事想和你说说。”
贾环疑惑地看着他:“什么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