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之内,灵气余波尚未完全平息。
绝境逢生,实力跃升,阎泰清和宁雪心中那份因逃命而压抑许久的阴霾被驱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信心与锐气。
想到系统先前发布的支线任务,阎芷开口:“爹,娘,一味躲藏并非长久之计,唯有反击,才能搏出一线生机,只是这混沌之渊诡异莫测,我们对此地了解太少,贸然出去,恐有不测。”
“这个洞穴似乎很深,我认为我们不如先往里探索一下?说不定能有别的发现,或者找到更安全的路径出去?”
女儿的提议稳重而周全,阎泰清和宁雪相视一眼,均觉得有理。方才因阎芷的引气入体,他们并未仔细探查这个临时藏身的洞穴。
阎泰清重新检查了一遍洞口的隔绝阵法,一家三口便借着用灵力凝出的光球,小心翼翼地向洞穴深处探去。
越往深处走,洞穴越发开阔,周围的石壁也从最初的粗糙开始变得光滑,仿佛被某种力量长期侵蚀或打磨过,隐隐探查,空气中的灵气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极淡却异常精纯的能量波动。
“小心些,这洞穴不简单。”阎泰清将妻女护在身后,神色凝重。他的神识仔细扫过前方,却感到一种莫名的阻滞,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干扰探查。
又前行了约莫半小时,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巨大的天然石室。石室中央,赫然矗立着一座残缺的古老石坛。
在这石坛周围的地面上,刻画着无数繁复无比、深奥异常的符文,这些符文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了整个石室地面的复杂图案。虽然大部分符文已经黯淡无光,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断裂模糊,但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某种令人心悸的力量。
一丝丝微弱的混沌气息,正从洞穴深处渗透出来,却被这地面上的图案无形中约束、引导,缓缓流入中央的石坛之中,使得石坛表面笼罩着一层极淡的灰蒙蒙光晕。
“上古阵法?!”阎泰清倒吸一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与警惕,“看这上方的道韵,绝非寻常!我们千万不可轻举妄动!”他连忙拉住想要上前仔细查看的宁雪和阎芷。
宁雪也面色凝重:“如此古老的阵法,竟然还能自行运转,汲取混沌之气……布置此阵者,修为恐怕远超想象。只是这阵法似乎残缺得厉害,气息晦涩难明,不知是何种用途。”她担心阵法蕴含着未知的危险,万一是某种困阵、杀阵,他们就危险了。
阎芷被夫妻俩护在身后,她踮起脚尖,好奇地打量着那巨大的阵法图案。那些符文她一个都不认识,但其排列组合的方式,以及看似杂乱无章却又隐隐透着某种内在联系的结构,却让她有种奇异的熟悉感。
这……这种感觉怎么有点像……她在现世批改学生那些思路清奇、看似跑题却又暗合逻辑的主观题答案?
就在这时,她的脑海中,那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检测到上古残缺阵法“混沌归元阵”(当前完整度17.3%)。】
【此阵兼具聚灵、防御、空间遮蔽之效,然因阵纹缺失及道韵错乱,处于半休眠且极不稳定状态。强行触碰或注入错误灵力,可能引发阵法反噬或能量爆炸。】
【触发支线任务:阵法初探。】
【任务要求:初步解析“混沌归元阵”的至少一条阵纹或修复一个关键阵眼(0/1)。】
【任务奖励:根据解析/修复程度发放。提示:宿主所学教育学原理或可提供独特视角。】
教育学原理?解析阵法?
阎芷的脑袋飞快地转动起来。
阵法……本质上应该是某种能量按照特定规律运行的系统。而教育学,尤其是教学原则,不也是指导“知识”和“能力”这种特殊“能量”按照特定规律有效传递和生成的规则吗?
“爹,娘,系统说这个阵法叫“混沌归元阵”,是残缺的,现在很不稳定。”阎芷将系统信息简单告知父母,然后目光灼灼地看着地面的阵法,“系统提示说,或许可以用……教育学原理来试试解析它。”
“芷儿,你打算怎么做?”宁雪轻声问道。
阎芷没有立刻回答,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将眼前复杂的阵法想象成一个极其“笨拙”且“不听话”的“学生”。这个“学生”拥有巨大的潜能(阵法本身的威力),但因为“学习方式”错误(阵纹缺失错乱),导致“知识结构”一塌糊涂(能量运行混乱),不仅无法发挥实力,还随时可能“走火入魔”(阵法反噬)。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呢?
顺着“冯巩找因量,循思理直发”的口诀,《教育学》“教学”一章中的诸多原则在她心中流淌而过: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性、巩固性……
因材施教!
对,就是因材施教!这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想想因材施教的贯彻要求是什么来着?口诀——统解发材。
统: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解: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发: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眼前这个阵法,它的“实际情况”就是古老、残缺、以混沌之气为运行源泉;“个别差异”在于它与现在流行的灵力阵法截然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行逻辑。
不能用自己的常识去生搬硬套,更不能强行用灵力去“教导”它,那样只会引发冲突和反噬。必须去理解它本身的“材”,然后顺着它的“材”去为它创造条件。
“爹,娘,我要试试‘因材施教’。”阎芷眼神坚定起来,“这个阵法就像个特殊的学生,我们不能硬来,得先了解它,顺应它本身的特点来引导。”
她小心翼翼地靠近阵法边缘,屏住呼吸,不再试图用神识去强行探查,因为那是在用灵力学生的标准去要求混沌之气的学生。
她选择纯粹用肉眼观察那些符文的走向、连接点,感受着微弱的混沌之气流淌的细微节奏和路径(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
她发现,虽然阵法整体残缺,但某些局部区域的符文相对完整,混沌之气的流动也显得稍微顺畅一些。而有些地方,符文断裂得厉害,混沌之气流到那里就变得紊乱、淤塞,甚至隐隐有冲突、爆炸的迹象。
“这里,”阎芷指着一条相对完整,但中间有几个符文明显黯淡无光、几乎断裂的路径,“这条‘脉络’的这几个关键点‘堵住’了,所以能量流到这里就弱了下去,还直接影响了整个阵法的道韵运行。”
这就像是一个学生,思维逻辑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在几个关键知识点上卡壳了,导致后续推理无法进行。
那么,如何“因材施教”?直接用自己的灵力去修补?
不行,一味向运行混沌之气的阵法灌输灵力,无疑是“填鸭式教育”,只会起反作用。
需要的是“启发式”的引导,用阵法本身“熟悉”的“材料”,去疏通它自己的“思路”。
启发性原则,口诀——目主动手毒思民。
阎芷目光扫过地面,注意到石室角落散落着一些不起眼的灰色碎石,它们正缓缓吸收着空气中弥漫的极淡的混沌之气,似乎快要凝结为晶体。
此时系统提示闪过脑海:【混沌晶屑,蕴含微量混沌能量,结构稳定】。
有了!
阎芷小心翼翼地捡起几粒最小的混沌晶屑,走到那条能量回路断裂黯淡的地方。她没有动用自身丝毫灵力,而是屏息凝神,极其轻柔地将那一小粒混沌晶屑,放置在一个关键符文节点的断裂处附近。
阎芷并没有直接覆盖,而是缓缓运行自身灵气包裹着一丝混沌之气,像一个提示符,将这晶屑放在它“眼前”,为它指明能量应该流向的方向和可以借助的“外力”(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是下一个关键节点……
她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不是在摆弄危险的上古阵法,而是在耐心地辅导一个反应迟钝的孩子在修改自己的作文,一步步引导它自己连接着写作思路,而非直接告诉它答案。
当第三粒也是最小的一粒混沌晶屑被放置在最后一个堵塞点附近时——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嗡鸣声响起。
那条原本黯淡断裂的能量回路,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附着在其上的几粒混沌晶屑微微一亮,引动了周围空气中弥漫的混沌之气,缓缓注入回路之中。
淤塞的阵纹被疏通,虽然微弱,但却流畅地沿着固有的路径运转起来,贯穿了一小段完整的循环!
虽然相对于整个庞大复杂的阵法来说,这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脉络被初步疏通,但带来的变化却是立竿见影的!
石室中央那座古老石坛上笼罩的灰蒙蒙光晕骤然变得稳定明亮了几分,不再闪烁不定。
整个石室内原本那种隐隐的躁动和不稳定感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深沉而有序的能量波动。
更令人惊喜的是,阵法自行汲取和转化混沌之气的效率似乎提升了一点点,石室内的灵气浓度竟然以微弱但可感知的速度开始上升!
阎泰清和宁雪一脸不可思议,这对于渡劫期大能来说也不好解决的上古阵法,竟然这么简单就疏通了一丝?
【叮!支线任务:阵法初探已完成】
【成功解析并初步疏通“混沌归元阵”核心阵纹(1条),稳定性提升5.2%,聚灵效率提升0.7%。】
【奖励计算中……基于宿主创造性运用“因材施教”及“启发性”原则,以最高效率的方式完成引导式修复,契合度评级:完美!】
【奖励发放:天阶下品法宝——规诫戒尺】
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那座中央石坛突然光华大放!一道柔和却蕴含着无上威严的白光从坛心冲天而起,穿透了洞穴的阻隔,仿佛与冥冥中的某种天道规则产生了共鸣。
白光之中,一柄长约二尺、宽约二指的物事缓缓浮现,缓缓降落至阎芷面前。
只见此物通体呈暗金色,材质似木似玉,触手温润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坚韧与威严。
戒尺一面刻有“规”字,一面刻有“诫”字,字体古朴大气,隐隐有法则之力流转。尺身之上,还有星图般的纹路,看似简单,却仿佛蕴含着天道规则。它没有散发出惊天动地的杀伐之气,却自有一股令人心肃然起敬、仿佛面对严师训诫般的奇特气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