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若独自在房里呆了大半天,直到天色将暮,才走了出来。
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眼神却格外明亮,似乎已经胸有成竹。
“把连长,排长,各个部长召集到议事厅。”
门边守卫的士兵立马应声。
梁盛、常乐、陈屿、李铁、李石、陶清然、赵雪儿这些核心人员,很快来到了议事厅。
他们在一左一右两侧落座,目光齐齐落在夏若身上。
眼神中带着些许期待……
夏若环视众人,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面孔。
这些人,跟随她历经艰险、一路走到现在。是她的最强班底,也是她的心腹重臣。
在她未来的发展计划中,他们每一个人,都将至关重要。
夏若清了清嗓子,声音中充满了真诚。
“诸位,一路艰险。如今我们能坐在这里,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在此,先谢过大家。”
她说着,微微颔首。
感谢的言语虽简单,却让在座众人心中一暖。
几人激动的站起身来,叉手行礼,接二连三表态。
“愿为女郎效死!”
“愿为女郎出生入死!”
“甘愿为女郎赴汤蹈火!”
他们目光如炬,神情坚定。
过了好一会儿,火热的场面才渐渐平息。
夏若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心中顿时升起暖意。
“诸位快请坐。”
众人相继落座。
梁盛坐在她的左边的第一个位置,率先提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如今,女郎手中已有一城,我们这支队伍,也该有个正式的名号……”
话音刚落,一向性急的李石便嚷道。
“咱们是跟着女郎……不,是跟着主公起来的,我看就该叫夏家军!”
李铁却摇了摇头,道。
“夏家军过于普通,如今咱们从辽西郡发迹,依我看,该叫辽西军!”
一旁的常乐却不太乐意。
“辽西军听着和原本没区别。”
辽西郡属于大越的时候,驻扎此地的军队就叫辽西军。
如今已经成了女郎的城池,自然不能再叫这个名字。
常乐想了想,随即眼前一亮。
“不如就以女郎的封号为名,叫若阳军。”
小六在一旁点头附和。
“常部长这个好,若阳军,确实不错。”
众人立马议论起来,纷纷觉得“若阳军”不错。
这时,陈屿却看向一直沉默的夏若,开口道。
“起名是大事,女郎可有想法。”
夏若一时愣住,起名之事她实在不擅长。
她蹙眉想了许久,脑海中闪过飞龙、天龙、常胜等若干词汇……但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突然,眼前浮现出白日里,府楼下那些饱含期盼的百姓面孔。
又想到这片土地上,长期遭受的压迫的人民。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道。
“无论是夏家军,还是若阳军,都是你们对我的抬爱。”
“可军队不仅仅是为了我,或是我们。而是要守护所有的汉家儿女。”
“所以,我想叫它——汉阳军。”
她顿了顿,解释道。
“汉,是告诉我们为何而战,为的是汉人百姓不再受欺凌。
阳,是希望,希望我们像太阳一般,为百姓带来光亮和希望。”
“大家觉得如何?”
梁盛眼中精光一闪,顿时赞叹。
“好!汉阳军!城主胸怀广阔,的确像咱汉人的太阳!”
“这个名字,既有根底,又有气象,乃是极佳!”
众人听了解释,纷纷点头赞同。
“汉阳军好!”
“不错不错。”
感受到大家由衷的拥护,夏若心中畅快。
“好,既然如此,就叫汉阳军!”
“好!”
“好!”
军队有了驻地,有了名字,就像一个人有了家业根基。
所有人的心里也跟着有了安定之感。
就在他们沉浸在喜悦中时,夏若的笑容逐渐收敛。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现在名号已定,军队有了根基,但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辽西郡易主,长则一个月,短则三五天,匈奴人便会发现。”
“因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争分夺秒,尽快做好准备。”
她说完这些,首先看向李铁。
“铁排长,修筑城墙是当前第一要务,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说着,她将下午在书房中绘制好的图纸铺在桌面上。
众人好奇地围拢过来,只见图纸上的城墙结构与他们平日所见大不相同,在主城门之内,竟然还套着一座小城,形似大瓮。
夏若解释道。
“这是我参考古籍设想的一种城防结构,名为‘瓮城’。”
“若敌军攻破外门,涌入的并非主城区,而是这座狭小的瓮城,届时我方守军可从四周城墙上万箭齐发,谓之‘瓮中捉鳖’。”
图纸线条清晰,结构巧妙。
虽未亲见,但光是想象一下敌军陷入瓮城的场景,就让这些武将心潮澎湃。
李铁看得眼睛发亮,激动的一拍大腿:
“妙啊!女郎大才!”
陈屿也啧啧称奇。
“如此巧思,简直是守城利器!”
夏若摆摆手,实话实说。
“不过是拾人牙慧,借鉴了古人的智慧,希望能有用。”
梁盛更是激动,他作为一方将军,一眼就看出了这瓮城的巨大价值。
“何止是有用!有了这瓮城,守城时至少能少牺牲三成士卒!还能极大消耗敌军兵力!”
“正适合我们兵力少的队伍守城。”
“女郎这一张图纸,简直太宝贵了!”
练兵不易,每一名士兵都万分宝贵。
尤其是女郎手中的兵,每一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梁盛舍不得任何一点牺牲。
夏若听到梁盛的话,点了点头,说道。
“我们的兵力的确太少,所以我要说的第二件事就是征兵。”
众人一听都来了精神。
“若想守住一城,如今的兵力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让武云他们过来肯定来不及,就地征兵确实是个不错选择。”
夏若见大家都同意,便继续安排道。
“我打算在百姓中征兵。征兵范围,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男女不限!”
“只要符合条件,愿意参军报效者,每月饷银一两,粮食一石,每日三餐,四季衣物由军中供给。”
这个待遇可谓极其优厚,足以让很多贫苦人家动心。
她看向梁盛和陈屿。
“具体征兵事宜,交由李石和小六去办,常乐从旁协助。同时征召一批后勤人员,负责粮草、衣甲、伙食等杂务。”
几人齐声领命。
这时,医疗队的赵雪儿也主动开口。
“如今医疗队已是人员紧缺,希望能再招些医者,或是一些懂得医理之人。”
夏若从善如流。
“好,常乐,征兵时留意一下,是否有懂得医理之人。”
一系列安排下来,众人神情振奋,三三两两讨论起来。
趁着没人发现,梁盛压低了声音,悄悄问道。
“女郎,如此大规模的征兵筑城,财力物力耗费巨大,辽西郡此次收缴的物资,恐怕难以长久支撑……”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夏若闻言,却笑了。
姜还是老的辣,一下就能想到问题关键。
她也同样压低了声音回答。
“梁连长的担忧,也正是我所考虑的。”
“所以,明日要劳烦您镇守辽西郡,我与陈排长需出城一趟。”
梁盛先是一愣,随即看到夏若眼中那抹胸有成竹之色。
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压低的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女郎可是要去取……大将军留下的东西?”
夏若郑重点。
“解这燃眉之急,乃至支撑我们长远发展,希望就在于此了。”
梁盛连连点头,原本担忧的心,彻底落回到肚子里。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领命而去。
他们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辽西郡这座满目疮痍的城,从今开始浴火重生起来。
第二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城头,照亮了“辽西郡”三个字。
沉重的城门打开,两人策马而出,向远方飞奔而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6章 第 6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