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第54章 山雨欲来

第54章 山雨欲来

申时初,天色暗得早了些。

渌州府衙灯还未点上,堂下风意扑来,窗纸微颤,案上的笔筒也跟着微微晃动,发出一声轻响。天井中几株竹影摇曳,枝叶摩挲如人在细细低语。

堂内,瞿宝砚披着一件素靛色的常服,正独坐案前。

她手中握着一封信,纸角微卷,指腹在那行字上轻轻停住片刻。

这封信是萧令仪三日前从京中寄出的,将送到她手中。信封不厚,只有几页的信纸上字却写得细细密密。

瞿宝砚已经看过了两遍。

开头照例仍是寻常问候,说她近日常梦见江南水气、粉墙竹影,不知人是否安稳。又道褚清芸前几日来信抱怨北地军营里的事,说新调营中规矩严苛,要求众将士一律以冷水沐浴,她初到不惯,首日便着了风寒,还被人取笑了一番,心中不服,遂要争这口气,竟日日早晚以冷水冲洗。如今倒也是习惯了,只是信末仍嘟囔“北地无情”,字里行间,颇有几分怨气含笑。

至此信中尚还带有几分调笑之意,到末段却忽然转了调子:

“秦氏之事,前信中已言尽所知,然近日与人闲谈又得一桩,方知晓他们在京中竟也有些人脉往来。其中两家,与你我在京中时都打过照面。虽非深交,但也不是能轻易动得。你今身在渌州,若真要动秦氏,须事事留神。此中若牵一发,恐有余波。”

“今日再写,只为嘱你一桩——”

“秦氏根基虽在渌州,然其所仰所凭,实为江南巡抚周庭彦。两家姻亲相连,一为商贾、一为权臣,水乳交融,唇齿相依。而周庭彦其人,素性慎严,最忌旁人越其权柄,于亲信门人,最为护短。”

“其与礼部尚书程公交情匪浅,素称莫逆,二人皆出丞相门下,乃同门旧生。情谊既深,根脉亦固。此人素不轻言,然一言既出,便是三策难移。前岁苏州粮乱,事前风声未动,事后却六人黜职,三人革籍,连一纸申辩之词皆未容留。”

“你近来此番举动已然不小,想来已落他眼中。凡事三思,若能避其锋芒,未尝不是上策。”

“一纸匆匆,不尽言语。惟愿汝步步稳妥,事事安然。”

“——令仪拜启,于京中挂念。”

瞿宝砚目光落在信纸最后几行,静静坐着桌前,良久未动。

此时渌州府门前。

值日的门吏见天色黑了下来,正欲起身回廊取灯,忽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刚回身,只见一道身影策马直逼府门。

那骑快马如飞,泥点迸溅,他“站住”二字未及出口,来人便已勒缰下马,动作凌厉。

门吏只见他身着藏青袍服,下马时背后绣着醒目的“江南巡”三字,便连忙迎上前来。正欲开口相问,却见来人面上无半点寒暄神色,步至门前,直截从怀中掏出一封黄色檄文,冷声开口:

“奉江南巡抚周大人谕令——召渌州知州,即日赴府,议粮案之事,不得有误。”

门吏被这来势一时震住,愣了片刻,躬身道:“大人稍等片刻,小的这便去通传——”

正此时,一道声音从廊侧响起:“我来。”

秦遇自衙内快步而出,神情镇定,拱手道:“在下秦遇,乃瞿大人亲随,此信我自会转呈大人亲阅——”

他正欲伸手去接,那人却收回檄文道:“此檄为钦差重令,须亲手交予瞿知州。”他目不斜视,声音更冷,“不得转交。”

秦遇眉头一皱,正要开口,忽听一声轻唤从回廊传来:“秦随使。”

是宝桃儿。

她快步走来,手中端着一檀木案盘,微笑着朝那江南巡见了礼,语气清亮道:“大人远来辛劳,今日天色已晚,想必还急着回程复命。瞿大人今晨外出巡坊,未在府中,檄文我等代为接下,自会于其归时亲呈,不会延误。”

来人眉头微动,冷目看她,却未出言拒绝。

宝桃儿又道:“若阁下仍不放心,可留名号与时辰,我等留笔为证,绝无隐情。”

那人沉默片刻,看着天色,终是点了头,将檄文平放于盘中。

他也未再多言,只拱手一礼,转身策马而去,片刻间只余蹄声远去混入风中。

宝桃儿目送他远去,面上笑意褪去几分,转头对仍愣着的秦遇低声道:“你个呆子,没瞧见这是来找茬的?”

“快,把信送去书房给大人。”

·

“咚咚”两声轻叩。

房内传来一声“进来”,书房门扉旋即被推开。

宝桃儿快步入内,手中托着放信的木盘,后头跟着秦遇。

“大人。”宝桃儿声音低缓唤道,将檄文送上案前,“这是江南巡抚府送来的急檄,您看看,说是召您即日赴府,面议粮案。”

她语调略顿,又嘟囔道:“您是没瞧见方才那送信的架势……好一股子来者不善的劲头,这巡抚,当初水灾那么着急的事也没见着说要面议,如今事事都妥当了,忽然叫您问话,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瞿宝砚接过盘上的檄文,问道:“那人可说了什么?”

宝桃儿看了眼身后的秦遇,秦遇拱手答道:“那人言檄文不可转交,必须亲呈于您手中。属下原本欲代收,被拒了。幸而宝桃儿姑娘出言周旋,才接下。”

宝桃儿接道:“那人半点寒暄都无,字字冷硬,一看就是来找茬的。这信上都写了什么,您当真要亲自去巡抚府吗?”

瞿宝砚几行扫过,迅速看完,又将那封檄文摊开放在案上:“自己看吧。”

宝桃儿好奇接过来看。

几行扫过,信上说的都是文书官话,措辞严整。虽未直言质询,却似乎字字都在问罪。

言:“据内仓所呈,渌州近月大宗粮交易,货通量骤降,米价浮动,有扰市之虞。又据商贾所报,地方官断仓立市,强行入户抄契、封粮查铺,或有越权擅断、激化民情之嫌。江南巡抚奉旨察地方粮政,是以召渌州知州亲赴江南巡抚府,详议粮案事宜,事关一地安稳,即日启程,不得有误。”

看至此处,宝桃儿眉头一挑,气不过道:“好啊,合着这群人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倒打一耙也打得这般冠冕堂皇!分明是那秦家坏事做尽,真正扰了民的人如今反倒拿话来压咱们。”

“这分明就是请君入瓮,可…对方的官儿又比咱们大,小姐,这可怎么办?咱们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瞿宝砚看她气鼓鼓的模样笑道:“你如今这官词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了。”

宝桃儿眼一瞪:“说正事呢大人!您还打趣我。”

瞿宝砚不急不缓,淡淡道:“急什么,事缓则圆——”

语毕,转首看向秦遇:“那些因红黄牌价受损的卖家、商贾,秦家可有按照罚契补偿?”

秦遇立即拱手答:“回大人,依您前令,秦家已按官价与市价之差,赔银百两缴入衙门。衙门亦已张贴告示,凡持有米铺契文者,皆可前来登名领补。”

瞿宝砚微微颔首,又问:“那日抄出的米粮,可都封存完毕?”

“皆已封好,已运入巡仓库房,存单在此。”秦遇递上另一封封皮尚新的文书,“共计四千三百石。”

瞿宝砚接过文书,随即道:“既然秦家亲手送来了这批粮,我们自然是要好好用上。渌州五县受灾户口十万上下。自以工代赈、借贷物资起算,至今一月,粮耗比预估节省了两成——这是好事,但还不是可以松口气的时候。”

“重灾之县仍离不开官府赈发口粮,中灾、轻灾之地,可催促秋种了,务必趁雨季末抢下这一茬晚稻,至少能自养半岁。”

她说着将文书放在案上:“这批粮,就一半拨往重灾县赈工,一半封库以防秋汛。另外,将各县借贷账目细查一遍。重灾户可宽限,中灾、轻灾须如期归还。欠而不还、徇私舞弊者,一律追查——如今的账,不仅要救眼前,还要算到年后。”

秦遇抱拳,神情一肃:“是,属下这就安排下去。”

宝桃儿却忍不住插口,眉头微拧道:“可大人,巡抚府那边——”

“正因如此,”瞿宝砚抬眸,声音淡淡,语调如石落水面,“更要在他们开口之前,把一切都理得明明白白。”

“巡抚府若真要发难,这一纸檄文,不过只是开场。”

宝桃儿眼珠一转,似是听出了弦外之音,探身试探道:“那您的意思是……不去了?”

瞿宝砚笑了笑,看了宝桃儿一眼,又握拳轻咳一声,微微颔首,语气拖长:

“——从今夜起,本官便病下了,将病案备上吧。”

宝桃儿眼底一亮,忙道:“是啊!大人自打水灾一来,便是一日没歇过,前些日子又连着跑遍五县,风里来雨里去的,这身子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昨夜起就咳得厉害,正打算请郎中来瞧——”

听宝桃儿那夸张的语气,瞿宝砚唇角微微扬起,轻轻摇了摇头。接着提笔写了几行,封好信封递给秦遇,吩咐道:“明日回函,叫驿马去送,说我即日便启程;后日,叫方奎再将此回文送去巡抚府,就说我一病不起,实难再赴。”

“若问何时可见——”

她顿了顿,指尖在案上轻轻一敲,缓缓道:“便答……等病好了,再说。”

秦遇眼底也藏着笑,接过信,抱拳恭声应道:“遵命。”

不得不佩服宝砚姐身体素质也是一流的——[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山雨欲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出格

北岛长夜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