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微凉,月上枝头,近圆。
院内光线正好,清晰可见,一道黑影三步并两步,又带着点偷摸的意味地来到院门前。稍作整理后他再抬手敲了敲木门,听到里面传出话,才推门走了进来。
屋门口平时敞开着,慈晦背着手东顾西盼,很是好奇地打量院里的摆设,与平常小院区别不是很大,还有一个秋千,旁边栽些花花草草,角落有座台子。
“进来吧,外面冷。”
慈晦笑了一下,几乎是单脚交替着跳进来的。屋里头的摆设也很简单,几张桌凳,两个书柜上的书有多有少。
案几摆在窗台和罗榻对面,正侧屋门。明柃坐在罗榻右侧,倚着茶几,抬手翻过书页,他的身后上方是明月高照。
“小心摔了。”他仍盯着书上的每行每字,出声提醒道,“来得挺早,我以为你会再晚些。”
“师父叫我,迟来可不行。”慈晦撇了一眼右边挨着的两个房门,也未多问,转向茶几上摆的一套草木色茶壶,和一盏灯。
烛火在灯罩里安静地燃烧着。
看也看够了,慈晦走到榻边,在明柃的示意下坐在另一边,随手拿起明柃推过来的热茶,问道:“师父在看什么?”
“先喝杯茶。”
他尝了口茶,点头嗯了一声:“很好喝,师父很喜欢茶吗?三天两头都能看见你喝。”
明柃淡淡回道:“不喜欢。从前我就觉得茶味苦涩,说苦尽甘来,但那点苦我也不想吃。”
“嗯嗯,”慈晦在观察茶杯上的花纹,又问,“为什么?”
“我爹喜欢,没事就会泡上一壶,还喜欢养茶宠,门中最不缺的就是茶具了。爹说是随奶奶的习惯,不过我没见过她,她早就飞升了。”明柃又翻过一页,“我娘说爹嗜茶如命,但她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
慈晦听着评价道:“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个回答明柃很满意,语气不禁上扬:“我也觉得。”
他抬眸扫了慈晦衣服一眼,“终于懂得要换冬衣了?我还当你是要风度不要温度。”
慈晦身上穿着斜襟束腰白衫,不是很厚,袖口有绒边,衣上又绣红梅,红白相映,靴子挺厚实,是黑红色的。他低头看了下自己的装扮,再抬起头:“过厚的冬衣我穿不惯。师父,你穿得暖和吗?”
和慈晦不一样的是,明柃现在穿了三件,外层是件黑蓝上袄,配深青下服,脚上穿着白袜,鞋子在罗榻下边摆着。他轻哼一声转回头,耳坠也换了对翡翠耳环,底下系着一寸长的黑符。
“我畏寒,有件外衣没穿。都说修为上去就不怕冷了,可我还是怕冷。”
慈晦在茶几上凑过去,对他微笑:“不怕法力消耗的话,可以用火诀供暖。”
实在练不好火诀的明柃:“……刚才说到哪了?噢对,我在看传记,你感兴趣吗?你好像不感兴趣。”
“传记?什么传记?”见师父强硬地转移话题,慈晦只好顺着他,拿起茶杯放到嘴边要喝。
明柃答道:“《大尊主传记》,这已经是我看的第七百一十九遍——”
“咳咳!”
慈晦正喝着茶,着实跄了一口,“咳!吃到茶梗了…师父你再说一下,看了什么遍?”
“是‘几遍’,你脑子短了?”明柃纠正他道。
将这杯茶闷完后,慈晦清咳一声:“不是,师父,你看这么久了?”他靠着茶几,枕起一只胳膊抬头仰视对方,顺便瞧了一眼明柃手上的书,看过的部分约莫有一寸厚,看样子得有几天了。
“师父,你喜欢看传记这类?”他偷摸地问道。
明柃微微侧头:“我喜欢侠客故事,是因为大尊主这个人,四处游历,行侠仗义,受人爱戴,可想了解这样的大人物却很难。大神尊的神祠在北方不常见,但你先前生活在江南那边,没见过吗?”
慈晦在他说话期间就坐起身倾听,闻言不由得转开目光,过了一会才道:“见过。”
“这是三尊主写的书。”明柃晃了晃手中的书,“上面记载,大神尊下凡无数回,最有名的当属大尊主。当然,也因为大尊主名气过甚,有关大神尊的其他事迹都很模糊。”
“师父能想到这来,很厉害啊。”
明柃拿着书敲了下他的肩膀,说道:“我家世代信奉大尊主,已经有三千年了。”
“信奉?”慈晦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哦,月听家的,月听封若,我们的祖师爷?”
“嗯。怎么了?”
他摇摇头,说:“这我知道,每年上供都有锦和月听家的一份,可大神尊不是已经有眷族了吗?”
明柃语气变冷:“灵梅乌族信仰大神尊,和我们信奉大神尊,碍着了?”
一听不对劲,慈晦摆手道:“没有,不过师父也不要全信书上的内容,权当乐子,都是夹带私货以证观好。”
“这我当然知道,”明柃将书放下,拿起一件灰蓝外袍穿上,下摆偏长,内衬柔软皮毛,“当初三尊主写这本传记的初衷就是借此喑讽朝廷。若非朝廷要抓人,三尊主又怎会说自己是三神尊。”
慈晦:“师父说的都对。”
见时辰不早了,明柃叫他跟上就往后山走去。眼看四周环境越发幽深,慈晦不禁出声问道:“我们要去哪,师父?”
“去深山,去幽咽泉的另一端。”明柃向他作了简略的解释,“幽咽泉有两条支流,一条取水用,一条在深山,是封若派重地之要。”
“我们直接进去,真的好吗?”
明柃有点不耐烦地说:“门下弟子就这么点,那里又没看守,只有我布的防护阵法在。”
慈晦哦了一声,不再吭声。行至溪边时,明月可见,溪流上银光闪闪,水音清越。
两人便踩着水上石头过去,这里勉强算是一条路,石头不知被多少人踩踏,早已变得扁平。溪流分叉多,慈晦只好跟着明柃一步又一步地过去。
每踩过一块石头,明柃就会记起以前跟着师兄师姐过溪流的时候,又想到他带悲慈过去,对方一开始步步跟着他,等熟悉了,就跑得比他还快。
过这条溪,悲慈总喜欢撒手单脚跳过一块块石头。好几次明柃在后面跟着,以为他要摔了,他却总能及时稳住身形,继续蹦跶下去。明柃喊他小心点,他就在前面转身倒着跳说放心,我有分寸。
反而是明柃急着追人,脚一滑往前差点摔倒,被悲慈伸手捞进了怀里,对方说,你看,要小心的是你。
明柃幽怨道,是你走得太快了。
当然,他也知道强词夺理的意思。
回想起以前的事,明柃加快脚下步伐,同时对身后的慈晦说:“不要跳,小心摔了。”
刚抬起一只脚,想趁师父不注意跳几步玩的慈晦听见声音,便收回了脚:“哎,我还没跳呢,师父……”师父你是背后有眼睛吗?这都能看到。
行至前方,草地逐渐开阔,再往前去,一湾清水静静流淌,蜿蜒着伸向远方。慈晦走得舒畅了,也不忘正事,凑近轻声问师父:“我们来幽咽泉做什么?”
明柃望着那湾清水,目光扫过水边立的几块石碑,平静地反问道:“你知道这里都有谁吗?”
慈晦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对碑上的字思索了片刻,方开口回答:“水,流萤,还有墓碑?”
“嗯,这里算是墓地,他们的骨珠皆葬在石碑之下。骨珠是个宝,以前还会专门派名弟子来守墓……现在少了很多。”明柃说罢,迈步向前,慈晦紧随其后。
途中,他瞥见一处凸起的山石,石上有个凹坑,坑里积着水,正缓缓打转,泛着微光,煞是好看。
“那是什么?”
明柃抬眼瞅了一眼,不咸不淡地说:“那是蒙师叔。嗯,你现在应该唤他师叔祖。”
慈晦正走着,听到这话脚步一顿:“这是师叔祖?长得好别致。”
“没有,师叔之前还是人样的。”明柃走至某段停下,伸手指了三四处石坑,“那几滩水是其他几名师兄师姐的,也就是你的师伯们。”
“真神奇……”他尾音略轻,稍作停顿便反应了过来,“是秘术反噬吗?”
“既然知道,就别问。”
明柃坐到一个干净的石头上,抬手向他讲解那些石碑上的人——
“这位是封若派二代三弟子,修完若水堂就去世了,没能当上长老;
这是十三代掌门映春,定风波是她创写的秘术式,我喜欢用这个;
不过十六代副掌门东方耀,他创写的[风若式·风尘叹]也不错;
那个则是初代大长老,定风珠就是他炼的宝物,不过那珠子已经丢了……”
慈晦随着他的话语一一看过去,见到某块石碑上的字,挑了下眉,开口念道:“这上面写着二十六代掌门月听永忆,那边是二十七代掌门月听云野,副掌门燕采萱,还有二十七代大弟子梅兰,二弟子张愈……
“师父,这儿八十五个石碑葬的都是二十七代的弟子诶。”
明柃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轻点,荧蓝色的光芒被弹出去,飘到某处石碑上散出一朵小水花。他将声音放轻,缓解释道:“这些葬的是那年的同门弟子,以及掌门副掌门,还有长老,总共九十五人,除去活下来的六人,都在这了——不算上你和三师兄的话……”
仙门有仙门的规矩:非内门亲传弟子者,学成出师后应当自请离开宗门,另立门道。这也是为了缓和宗门资源紧缺的问题,若有座下弟子尚未出师,则可待其学成后再离去。
慈晦没有说话,明柃接着开口:“我带你来,是因为冥河长灯是你送来的。”
他从储物袋里取出祭拜用的祭品,以及那盏冥河长灯。据传,点燃此灯,在心中默念那些亡魂的名字,其魂灵就会顺着冥河游来。
人死后若不能成鬼怪,便没有了生前记忆,全凭借着本能行事。亡魂化为梭形飞鱼,在忘川水上穿梭交织,日夜畅游,仿佛真正成为了水里的鱼儿。
明柃铺开草席,跪坐在水边,清出一个空地来,手持火折子点燃了烛芯。幽绿色的冥火燃起,格外地耀眼,飘起的轻烟化作一条长河,延伸向天边。
站在旁边的慈晦此时说了一句话:“冥河的水往高处流……”
“魂灵却是逆流而下。”明柃接下话,他坐着抬起头,见长河之上有无数星光闪烁,水面忽然跳出一条白鱼,通体雪白,只背上有一抹蓝色,发着淡淡银光,在深红色的河水中格外显眼。
白鱼后面跟着数不清的模糊白色光点,接着又汇聚成一只只白影儿,展开胸鳍,时不时飞翔。
那群白鱼从河面游离到空中,在两人四周环绕。一只白影儿亲昵地蹭了蹭明柃的手指头,后者也伸手轻轻戳了回去,就像触碰水一样陷进去。
“你去过冥界吗?”明柃忽然开口问道。
“嗯?”
他一边上着香,一边对慈晦说:“那里据说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河,就是冥河。无论你到了哪,能看见外面,就能看到它。至于河里的魂灵,只要有人还记得它们,它们就会永远游下去。”
慈晦敲敲手指,赞同道:“在一个地方停下,会看见同一只亡魂在眼前游过成千上万次。”
明柃沉默着,将纸钱一张张丢进火盆里烧着,目光放空,脑海里闪过一些细碎的声音,只是画面模糊。
过了一会,他开口:“我不知道你在那天发生了什么,但你不记得以前的事吧。”
“……”
慈晦没有回答,只是俯身静静地盯着明柃。
不过明柃也不在乎对方回不回话,自顾自地看向水中的影子,说:“估计你现在连七年前的记忆都没有,我了解悲慈,他心虚时,总喜欢把目光往右移。”
慈晦的眼睛本来撇向了右边,闻言又转了回来,试图狡辩:“也不止是心虚的时候才——”
“还有不想回答,或者在想如何蒙混过关。”明拎看向他,语气笃定。
慈晦:“……师父,你这是把他的行为套上我了。”
“你就说是不是?”
“……是。”他还想说些什么,就见明柃起身,拍掉衣角沾上的草根,收起积了纸钱灰的铜盆,将冥河长灯提起,周围的白鱼也纷纷飞回河里。
有几只白影留恋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回去了。天上的冥河逐渐消失在茫茫夜空中,留下一盏还燃着的长灯,和两个人。
慈晦问道:“完工了?”
“怎么,”明柃反问他,“你想在这里多逛一会聊聊天吗?”
对方抿着唇,嘴角往上扯了扯,一脸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虽然我很想和师父一起散步的,但师父可能会问些不愉快的事,还是算了吧。”
“随便你。”明柃也清楚不能过于着急,对这个回答倒是不太意外。
——
“你会一直在我身边,不会离开我吗?”
“嗯,我们会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悲柃if线,某年某月某日,辰时,镜台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回 点灯祭魂聊因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