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第一人民医院精神科的下午,总是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其他科室的、近乎凝滞的宁静。
东方玄宴正低头查阅柳钊最新的生理指标报告,笔尖在纸上划过沙沙的轻响。实习生安逸向她靠近,她没有抬头,只是声音平和地问了一句:
“安逸,有事吗?”
这突如其来的询问反倒把门口正犹豫着的安逸吓了一跳,:
“东方老师……我,我想跟您聊聊。”
东方玄宴立刻放下笔,抬起头。她看到安逸、脸上带着一种迷茫和挣扎交织的神情。她没有任何迟疑,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水杯:
“好,走,咱们去治疗室。”
刚走出办公室,迎面就碰上了风风火火的科主任。
“玄宴,正找你!”
主任语速很快。
“明天早上八点,跟我跑一趟锦泽市,有几个社区筛查点的疑难病例需要会诊,大概去三天,准备一下。”
“好的,主任。”
东方玄宴点头,她很喜欢和主任出差,效率高,能接触到大量一线病例。
主任雷厉风行地走了。
东方玄宴转身,对安静等在一旁的安逸示意了一下,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那间安静的治疗室。
治疗室的隔音极好,门一关,仿佛将外界的一切喧嚣都隔绝了。
柔和的光线,舒适柔软的诊椅,还有角落里那盆生长得极为旺盛的龙血树,共同营造出一个安全、包容的空间。
安逸有些拘谨地坐在诊椅上,目光有些失焦地望着她的东方老师,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东方玄宴没有催促,她接了两杯温水,将其中一杯轻轻放在安逸面前的茶几上,然后在她侧方的椅子上坐下,身体姿态放松而开放,是一个标准的倾听姿势。
“安逸,你在思考吗?”
她的声音比平时在办公室和病房里更柔软了些。
“东方老师……您,很喜欢做精神科医生吗?”
“是,非常喜欢。”
东方玄宴的回答毫不犹豫,眼神明亮而坚定。
“尤其是对神经症和人格障碍领域,非常着迷。”
“那……如果我不喜欢呢?”
安逸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怯懦和自我怀疑。
东方玄宴微微歪头,目光温和:
“那你喜欢什么呢?神经内科?”
“我也不喜欢神经内科……”
安逸低下头,眼泪毫无征兆地大颗滴落,砸在她紧握的手背上。
“我也不喜欢学医……”
她似乎终于找到了倾诉的突破口,话语开始变得急促而混乱,带着浓重的鼻音:
“我喜欢文科……我从小就喜欢。可是我爸爸逼着我选理科,逼着我学医……他说,我们家必须出来个医生,这样家里人以后看病就不用花钱了……”
她的肩膀开始轻微颤抖:
“因为我奶奶,还有我妈妈……都是生病了,家里没钱治,在我和我弟弟还很小的时候,就……都没了。我家在山东的大山里,很穷。我能读书,是因为……是因为燕北的一位根本不认识的阿姨,是她资助我读完了高中和大学……东方老师,我心里好乱,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说的也很乱,您要是有听不懂的,您问我吧……”
她像个迷路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可以信赖的大人,将积压多年的委屈、迷茫和重负,一股脑地倾泻出来。
东方玄宴始终微笑着注视着她,目光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或评判。直到安逸的情绪稍微平复,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稳定,带着一种能让人心安的力量:
“安逸,别急。我听得很明白。让我来帮你梳理一下,你看对不对?”
她稍作停顿,条分缕析地说:
“第一,你的学习能力很出色。第二、你在高中文理分科时被迫选择了理科。第三,你的父亲将家里必须有个医生的执念压在你身上。其实是源于对‘贫穷’和‘疾病’的恐惧。第四,你后来考研选择精神科,是因为前年你弟弟出现了精神障碍,甚至出现幻觉而做出了自我牺牲式的选择,但读下来之后发现无比痛苦和抗拒。”
“这四点,我有遗漏或理解错误的地方吗?你可以补充。”
安逸忘记了哭泣,她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东方玄宴。
她语无伦次地说了那么多,东方老师竟然不需要笔记,如此清晰、准确、甚至有深度地抓住了所有核心冲突和情感节点,并精准地概括了出来。
“没……没有了……”
她喃喃道。
“只是,第五点……是我自己选的,我当时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明白。”
东方玄宴点头。
“就是说,你内心深处,觉得为家庭做贡献、回报资助人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你的本能,又在强烈地抗拒着这条被强加、且自己完全不喜欢的道路。责任感和个人喜好在剧烈地撕扯你,对吗?”
“嗯嗯!是的!就是这样!”
安逸用力点头,眼泪又涌了出来,但这更像是被理解后的释放。
“安逸,你的成绩特别好,逻辑思维能力也很强,所以你心里其实很明白。”
东方玄宴的声音像温和的水流,冲刷着安逸混乱的思绪:
“人的‘本我’永远倾向于选择愉悦的事物。如果最终选择了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那通常是因为‘超我’——也就是责任感、道德感——为了满足环境或我们所以为的‘社会需要’,而长期压抑了‘本我’,强迫自己去完成使命。”
“那我……如果我不想再这样压抑自己了呢?”
安逸抬起头,眼中第一次出现了寻求改变的微弱火花。
“当然可以。”
东方玄宴的笑容加深了,带着一种鼓励:“路走不通,或者走得痛苦的时候,是不是能拐个弯。”
“拐弯?”
安逸的眼中充满了渴望,泪水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她直勾勾地看着东方玄宴,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怎么拐?”
“我们来做个假设。”
东方玄宴引导她:
“假如当年你高中选了文科,以你的成绩和努力,你梦想的未来职业是什么?”
“作家!”
这一次,安逸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眼睛瞬间亮了一下。
“你看,答案其实很简单。”
“简单?”
安逸无法理解。
东方玄宴的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充满了肯定:
“你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利用你的业余时间,去系统自学文学专业的知识。把大学中文系本科到研究生七年的核心教材和必读名著,全部买回来,制定计划,一本一本啃下来。以你现在的心智成熟度和自律性,完全不需要老师面对面教你,你自己完全可以做到。”
她看着安逸重新亮起来的眼睛,继续描绘:
“同时,学好你现在的医学专业,尤其是精神科。你要知道,精神科是研究人心、人性最前沿的阵地之一。在这里,你能接触到最真实的、正常的、异常的心理活动,洞察人生各个阶段的困惑,理解社会规则下的个体挣扎。这一切,对于你想要成为的‘作家’来说,是无比宝贵和独特的财富积累!”
东方玄宴的语气带着一丝憧憬:
“我不敢说你未来一定能读懂所有人,但你未来笔下的人物,一定能让读者读懂”
东方玄宴的话语像一道强光,瞬间劈开了安逸心中盘踞多年的迷雾。
她猛地从诊椅上站了起来,脸上还挂着泪痕,但眼睛里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光:
“啊!东方老师!您……您说得对!太好了!我的心……我的心一下就亮了!”
“嗯,”
东方玄宴也笑着站起身。
“我看出来了,眼睛都比刚才亮了好几度。”
但光芒只持续了几秒,现实的顾虑又悄然浮现。安逸微微蹙眉,声音低了一些:
“可是……东方老师,那我爸爸那里……我该怎么跟他说?他一直觉得……”
“你爸爸那里,其实更好办。”
东方玄宴的语气平和而笃定,带着一种看透事物本质的清晰。
“因为他的想法本身,逻辑就是不健全的。”
她耐心地解释道:
“你想想,就算你成了最顶尖的心内科专家,家里有人胃出血了,你能治吗?你是神经科权威,家里人腿摔断了,找你合适吗?哪怕你是外科一把刀,有人牙疼得要命,你又能怎么办?”
安逸愣住了,下意识地摇头。
“所以你看,‘家里有个学医的,看病就不花钱’这个想法,从根本上就站不住脚。”
东方玄宴的目光变得深沉而温和。
“安逸,你这么聪明,应该想明白,你父母那一辈人真正的痛点,不是家里缺个医生,而是贫穷。是当年因为没钱,眼睁睁看着亲人被疾病带走而无力挽回,这种巨大的创伤和恐惧,扭曲了他们的认知。”
她的话语直指核心:
“问题的关键是经济保障,而不是职业选择。你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家庭具备抗风险能力,这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并不唯一取决于你是否当医生。”
巨大的释然和喜悦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她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下意识地原地转了两个圈,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真正轻松的笑容。
“东方老师!您太好了!谢谢您!我真的……”
她激动地说,声音都在发颤。
东方玄宴看着她孩子气的动作,脸上的笑意也更浓了:
“先别高兴得太早,路指给你了,能不能走下去,还得看你自己。”
她语气转为认真,谆谆叮嘱:
“学好专业,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你必须先以精湛的职业技能服务病人,换取应得的报酬和尊重,获得扎实的安全感和职业成就感。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之上,再利用业余时间去追求你的文学梦想。”
“嗯!我明白!”
安逸用力点头,此刻的她充满了力量和方向。
可她们都不知道,那位来自燕北的匿名资助人就是东方玄宴。
命运的丝线,早在多年前就已悄然织就,并在这一刻,发出了微弱的回响。
送走欢天喜地、脚步都变得轻快无比的安逸,东方玄宴拿出调成静音模式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三个未接来电,全都来自同一个名字——爸爸。
东方玄宴为迷茫实习生精准“诊脉”,一次对话照亮人生迷途。而一个埋藏多年的温暖秘密,也悄然揭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迷途引航·心路自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