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异的半决赛对手——
郑和宾,华夏男乒队的队长,正手无敌,反手比正手稍弱。
目前,占据着华夏国的二号种子位。
尤为擅长前三板的控制,以稳得势,以势得分。
他的天赋算一流,不算顶级,在头对头0:0的遭遇战里,明显吃亏,早年经常会输给外协的冷门小将,出现“爆冷”现象。
不过,他有着非常刻苦、自律的精神。
随着年纪增长,实战经验与所持技术,同步丰富,人也越来越妖了。
他的球质,不如他的前辈梁屹冬,和同辈薛起,但算球能力,已是前辈孙咏复之后,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
到如今,已很少会“爆冷”了。
没想到,又在裴异的身上,栽了一回。
***
前几天,郑和宾听到薛起在本次樱花城总决赛中,意外爆冷,输给了一个14岁的未成年选手,惨惨地一轮游了,大为吃惊。
薛起的心脏受力之强大,是他无法企及的。
薛起还有一个不同于凡人的特性,遇强越强,遇怪则定。
在遭遇战里,打没打过的选手,尤其兴奋。
爆冷,是不可能爆冷的。
只有倒霉的新人选手,被激发了新鲜斗志的薛起,暴打的份儿。
这一特性,他曾一度非常羡慕。
他做梦都梦不到,薛起竟然输给了一个小孩……
这年头,紫微星都是批发下凡的么!
队里有了一个小将封岳还不够,队外又出现了一个年纪更小的“裴异”?
刚过完了二十五岁生日的郑和宾,深深地感受到了后浪的冲击,带来的职业生涯上的危机,直到他去了一趟薛起的房间,想要询问,薛起到底是怎么输的?却发现,薛起人根本不在。
询问过住同屋的安子丞,才知,薛起赛前腰伤复发,没叫伤退,硬挺了四局,伤势加重。
这个时候,已在吴队医陪伴下,前往当地的救治中心了。
薛起的腰伤复发,到底有多糟?
郑和宾可太清楚了。
鉴于这一情况,郑和宾就在心底里,单方面地认定了,那个来自珠港协会,名叫裴异的毛头小子,能赢下薛起,纯属捡漏。
走到了半决赛,遇上裴异的时候,也就没把他放心上。
谁成想,第一局就被打了个6:11。
等他回过神来,意识到裴异年纪虽小,但实力不可小觑,打算靠基本功碾压的时候,发现根本碾压不了。
裴异的前三板抢攻,又凶又狠又快。
郑和宾的优势——前三板的细腻控制,根本来不及发挥。
而裴异的步伐,迅捷到好似会飞一样。
整个人的气势,就像一只锁定了目标,必达目的的警犬一样,飞来跳去地,挥舞着球拍,猎猎生风。
年纪上,比他大了将近一轮的郑和宾,竟然处于下风。
有一瞬间,郑和宾都恍惚了。
自家协会新出炉的天才少年——封岳,迫退到中远台救球时,时常表现得健步如飞,飞人一般,盖因家在佛州,幼时拜师,会点功夫。
怎么,眼前这位港协的少年,也会么?
***
裴异来会郑和宾,是抱着必胜的信念。
他当然晓得,当今乒坛,郑和宾的实力,仅次于薛起,与梁屹冬在伯仲之间。
既然,他已赢了薛起,就不会怵郑和宾嘛。
更重要的是,阿云说了,会在决赛场上,拍下他的雄姿。
他不打赢郑和宾,他怎么进决赛?
自阿云出局后,他就不是一个人战斗了。
他的脑子里背负的,是与阿云两个人的必胜信念,他得为自己、替阿云,一起赢下去,一直赢到最后。
每赢下一分,他的吼叫,比平时更狂放,更热烈了;
每丢掉一分,他却再也不叫了。
他想,他的阿云是个耻感特别强的人。
他自己丢了分,忿忿地狂吼一下,可一吐心中颓闷,这是他的习惯,可不是阿云的。阿云赢了不会叫,输了更加不会叫。在阿云看来,丢分等同于丢人,得默默蓄力,把这一分赢回来才好。
今次,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阿云的那一份“夺冠”的梦想,也倾注给了他。
于是,每赢下一分,他就固我地,狂吼一声“Troy——”
每丢掉一分,就阿云附身,闷不吭声。
在场上观众和对手郑和宾看来,他就是个喜哀全形于色,完全不懂得控制情绪的小屁孩,赢了叫、输了丧,简而言之,两个字:浮夸!
***
裴异如同热血漫里,拿了爽文设定的主角般,画风浮夸地,连续拿下了前两局,比打“伤员”薛起时,还要猛,根本没给郑和宾及其场外指导,在短时间内,想出应对战术的机会。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他太快了,好多回球,快到尚不熟悉他落点的郑和宾,根本来不及接。
所有的经验,在他的速度面前,都失效了。
如果说,在第一轮,裴异赢下了腰伤突然复发的薛起,还存在一定的侥幸,那么,在半决赛上,他对战郑和宾时的精彩表现,足以证明他的非凡天赋,与绝对实力了。
第三局,小比分来到了9:9。
手握两个发球轮次的裴异,发了两个非常有个人特色的高抛——
左手将小白球向上,抛到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高度,右手迅速挥拍,将触碰到小白球的一瞬间,右手的手腕,再突然减速,做出一个视觉上的“顿挫”动作,制造出令对手难以预判的旋转来。
不同的是,第一个发的是近网短球;
下一个,却是长球,直接发到了郑和宾那一边的球台端线。
两次,郑和宾都判断失误——
一次接球冒高,一次干脆没接到,挥了个空。
最终,以小比分9:11,输掉了第三局。
这便意味着,本场半决赛,以天才少年裴异的胜利,而告终。
只见少年兴奋过度,在获胜的一瞬间,握拳与腾空同步,背对着郑和宾这个新鲜败将,高嚎了一嗓子。
坐于观众席上的华夏男队技术组组长梁建平,脸色越发地深沉。
他默默地,将“裴异”这个名字,记到了小本本上。
跟一个月前,记下的“高云笕”并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