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扒着大巴车积了层薄灰的车窗,怔怔地望着窗外掠过的景象 —— 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车灯与街边店铺的霓虹交织成一片流动的光海,远处错落的小楼房,大多顶着略显土气的石灰墙与平屋顶,可在 2000 年的这个时间里,这便是 “富裕” 最直白的象征。视线黏在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轮廓上,久久不愿移开。真的回来了?我恍惚间竟分不清,此刻是我化作蝴蝶闯入了旧梦,还是蝴蝶振翅间,将我送回了二十五年前的现实。
万幸,回来的时机还算合适。若是恰好跌进高考考场,面对那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的公式与考点,那才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人生至暗时刻。这般想着,我悄悄松了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卧铺上磨得发亮的人造革。
此刻是 2000 年暑假的尾巴,我们正坐在从深圳返回老家的大巴上。车厢里弥漫着浓郁的汽油、汗味与脚臭混合的复杂气味,狭窄的卧铺位上,我、弟弟和奶奶挤在一张双人票的铺位上,挤的像粽子一样没有一丁点缝隙。这辆 “老爷车” 大概是跑了好些年的旧家伙,引擎时不时发出 “突突突” 的抗议声,车身随着路面的颠簸左摇右晃,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弟弟靠在奶奶怀里睡得正香,小嘴微微张着,奶奶则闭着眼,布满皱纹的身体挡在前面,紧紧护着我们俩。上辈子的种种在脑海里快速划过,遗憾真的真的太多太多了,各亲戚间分崩离析,毫无凝聚力。贫穷导致疲惫,疲惫而无思考进步,感觉大家都是一眼望到头没有希望,总的来说虽然不至于没饭吃,但是也是一个比一个都过的苦逼苦逼的,大家生活所迫压力聚增我们这些堂兄弟姐妹们各个都是青年沧桑。思绪流转毫无睡意,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树木与稻田,心里像揣了团乱麻 —— 未来的路,该往哪走?
9 月份就要升初中了。一想到小升初的成绩,我就忍不住想笑,又有些哭笑不得。两科总分 139 分,在录取名单里排到了倒数第一,活脱脱踩着分数线 “捡” 了个初中名额。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运气” 吧?我暗自琢磨,多半是数学拉了我一把,毕竟我那语文成绩,简直是一辈子的硬伤,从来没上过高分榜。更荒唐的是,当年作文居然看错了题,没注意是二选一,傻乎乎地写了两篇,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蠢得无可救药。就这分数,千万个理由都是智商问题,就凭这智商,想考上顶尖大学、搞科研为国效力?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遥不可及。
可思绪一旦飘起来,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收不回。我想起未来几十年里祖国的科研奇迹 —— 嫦娥探月、天宫遨游、蛟龙潜海…… 9.3阅兵仪式那些激动人心的成就在脑海里闪闪烁烁,可转念一想,这些都太遥远了,远得像天上的星星,和此刻挤在大巴车上的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住脑!” 我在心里狠狠拍了自己一下,当务之急是顾好眼前的日子。回老家之后,家里的生活用水问题得包下来,挑水虽然是个实打实的力气活,但我已经12岁(虚岁)了,奶奶总说 “长大了,该懂事了”,只是这话听着,虽然不认同,但也理解,她和她子女都是这样过来的,这个时候的农村12岁的女孩子已经算半个大人了,可以干活了,哈哈哈,但我总偷懒,努力虽然会被夸,但是偷懒才是我的本性。我又想起自己不算幸运的童年 ---父母常年在外,我们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如今他们又闹起了离异,这前后六七年,我和弟弟的吃饭钱、学费,大多都得靠年迈的奶奶拜神彩扎的手工活赚来的,因为赚的钱不多,我们吃穿都是一省再省的。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最终只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思绪又跟着车轮的转动,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胡思乱想也没用,还是得脚踏实地。初中这三年,必须好好读书,争取稳定在年级前三名。爸爸虽然这次给了奶奶1500元做伙食费,但是我知道未来两年是又联系不上了,只能指望妈妈,希望看到好成绩,能够安静理性的听听我的诉求,她也可以从我爸爸那解脱出来,遇到了渣男,能什么办?不要做无畏的争耗了。
和她好好沟通,她应该会同意拿出2000元/年,给我和弟弟做学费和鞋服费用吧?我也知道我不应该这样要求妈妈,她也够苦了,但是我也没办法,我距离18周岁成年还有7年多。奶奶年龄真的大了,这已经是算出来最低最低的标准了,再少可能也没办法了。我会尽快立起来,上班就想办法给爸爸妈妈购买养老保险,保证他们的老了以后得基本生活来源,无后顾之忧。至于他们的婚姻,爱离不离,那是他们的人生,我早就习惯了这种拉扯,只是心疼弟弟,他那么小,那么乖,却要跟着我一起承受这些。
想通了,心里反倒踏实了。万事归零,就从挑水、认真读书开始,努力让奶奶减负,照顾好弟弟,这就是我眼下最该做的事!
附:农村算虚岁较多,那时候好多6虚岁就可以直接读幼儿园,那时候刚好是五年制转6年制的第一年时期,就制定了小升初考试,成绩不行的直接强制读6年级,通过的升初中。设定主角踩尾巴通过,刚好12虚岁小学毕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回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