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反手拧向她的心 —— 奥运冠军的向日葵日 > 第1章 逆旋转的星辰

第1章 逆旋转的星辰

---

深市·时家客厅

夜风猛地掀开窗帘,梧桐叶的沙沙声与巴黎赛场球鞋摩擦地板的锐响,奇异地交织成命运的序曲。冷冽的电视荧光在时玥脸上明灭,将她睫毛的阴影投在摊开的《星渊旅人》第87页——“暗夜之光——痛苦是光的缝隙,那就再站起来”。她无意识地攥紧手中的钢笔,指节微微泛白。

“决胜局了。”父亲调试摄像机的声音响起。镜头无声掠过,捕捉到她搁在书页上的右手无名指,正无意识地、一遍遍顺着页面上那幅古老的星轨插图的轨迹描画。那蜿蜒的弧线,与此刻巴黎贝尔西体育馆内,陆旭东手腕翻飞打出的招牌发球旋转轨迹,分毫不差,仿佛她的指尖能隔空感应那决定命运的旋转。

“7:9……”时玥的唇齿间逸出轻喃,下唇被无意识咬住。钢笔尖骤然一顿,墨汁在星轨图的空白处迅速洇开,晕染成一团奇异的深色印记,竟诡异地与巴黎赛场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的球速曲线惊人重合。锁骨处,那枚银质的乒乓球拍吊坠毫无征兆地开始发烫,紧贴着她的皮肤。她下意识地伸出手,双手紧紧握住了那枚灼热的吊坠,冰凉的指腹紧贴着微烫的银质表面,仿佛握住了一颗剧烈跳动的心脏,那是远在巴黎赛场上的、与她同频的心跳。内嵌的微型温度传感器数字无声跳动:36.5℃。三年来,第三次异常。前两次的灼热,分别烙印在——2022年5月20日,教室窗外那个挺拔身影匆匆掠过的瞬间;2022年7月7日,屏幕里陆旭东世青赛决胜局失利的最后一球落地之时。

---

巴黎·贝尔西体育馆

穹顶之下,一万八千个沸腾的座位汇成声浪的海洋,几乎要掀翻屋顶。乒乓球台在聚光灯下泛着冷冽的金属蓝光,刺眼得如同战场。巨大的电子记分牌上,猩红的数字如同凝固的血:7:9。决胜局。窒息的空气紧紧扼住每一个人的喉咙。

汗水沿着陆旭东紧绷的下颌线滚落,砸在深蓝色国家队队服上,洇开一小片更深的湿痕。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球台边缘轻敲,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对面,身高一米九的德国新星施密特正慢条斯理地用毛巾擦拭额角,刚刚那记招牌式的反手暴力弧圈球,为他拿到了赛点。

“东哥!东哥顶住!”看台上,中国球迷的呐喊带着孤注一掷的嘶哑,一浪高过一浪。陆旭东的眼神却像淬过火的刀锋,锐利得没有一丝杂质,死死锁住施密特即将抛球的右手。

球抛起。施密特手腕一抖,一个带着强烈旋转的下旋球,刁钻如毒蛇吐信,精准地砸向陆旭东正手位的小三角区。那落点,精确得仿佛用圆规画就。

陆旭东的左腿如同压缩到极致的弹簧,猛地蹬地!身体瞬间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几乎与地面平行。球拍在触球的刹那,手腕以一个肉眼难辨的微妙角度向上提拉——反手拧拉!白色小球化作一道凌厉的白光,带着诡异的侧旋,“噌”地一声擦着球网的白边飞过,在对方台面上剧烈下坠。

“擦网!重发!”裁判果断举手。

全场爆发出巨大的叹息。陆旭东却像一尊凝固的雕塑,保持着那个极限的半蹲姿势,眼神锐利依旧,甚至更添几分凶狠。就在施密特抬手再次擦汗的瞬间,陆旭东捕捉到他握毛巾的右手,那几乎难以察觉的、极其细微的颤抖!这个细节如同高压电流,瞬间击中他的神经末梢。

第二次发球。同样的落点,同样的旋转。这一次,陆旭东没有给对手任何侥幸的空间!拧拉的动作更加果决、爆裂!小球以127公里/小时的恐怖时速撕裂空气,带着强烈的侧上旋,狠狠砸在施密特台面后,如受惊的活物般猛地向外拐弯!

“砰!”球撞在挡板上的声音,清脆得如同枪响。

8:9!

“漂亮!太漂亮了!”解说员激动得破了音,“陆旭东的反手拧拉!教科书级别的质量!这球带着强烈的侧上旋,落台后这个拐弯,简直像被施了魔法!施密特完全被钉在了原地!”

陆旭东转身,抬起胳膊用袖口狠狠抹去脸上的汗。低头瞬间,目光扫过自己黑色球拍手柄底部——那里刻着一行极小的、几乎被汗水浸透的字迹:“钻破亦在我”。那是2022年深陷低谷时,偶然点开的一个演讲视频里,那个清朗坚定的女声留下的烙印。

施密特的节奏明显被打乱了。接下来的两个发球,意图被陆旭东完全洞悉,如同撞上铜墙铁壁。

9:9平!

空气彻底凝固。关键分。陆旭东发球。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整个场馆的喧嚣都吸入肺腑,然后屏住。球高高抛起,在聚光灯下划出一道刺目的银线。看似普通的逆旋转发球,但在触球前的最后一瞬,他的手腕有一个快如鬼魅、几乎无法捕捉的抖动!

球过网,飞行轨迹陡然发生异变!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拽了一把,诡异地改变了方向,划出一个违背物理常识的折线!

施密特仓促挥拍,球应声下网!

10:9!陆旭东拿到赛点!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贝尔西。陆旭东在裤缝上用力擦了擦掌心粘腻的汗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场边的记分牌。现场大屏幕适时给出他的面部特写——那双眼睛里燃烧的,是孤狼锁定猎物般的冰冷火焰与必胜的疯狂。这个眼神,瞬间点燃了全球社交媒体。

最后一球。施密特发球。一个搏命式的自杀长球,孤注一掷地砸向陆旭东的反手大角度!赌的就是这千钧一发的压力下,对手的崩溃。

陆旭东后撤半步,身体如猎豹般腾空跃起!反手爆冲!全身的力量,所有的意志,都凝聚在这一拍之中!白色的乒乓球化作出膛的炮弹,裹挟着撕裂空气的尖啸,以67度——这个远超职业选手平均45度的恐怖入射角,狠狠轰向对方台面!

“我的天!67度入射角!”解说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是什么样的核心力量和手腕控制!他运用了流体力学中的马格努斯效应,将这球的杀伤力提升到了极致!”

只有陆旭东知道,67度,是深市一中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地理坐标的尾数。

陆旭东落地,球鞋在胶地板上发出刺耳的摩擦锐响。慢镜头回放中,清晰可见他鞋邦那枚手绘的、已经有些斑驳的“玥”字涂鸦——那是2023年3月14日,他假扮书迷挤在签售会长队里,只为偷学时玥签名笔迹的“杰作”。

反手爆冲挥出的瞬间,右膝旧伤处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那疼痛像一道撕裂夜空的闪电,瞬间劈开尘封的记忆:2022年5月20日,那个短暂的假期。他从父亲学校的办公室抱着一大箱膏药出来,路过某个班级的后门,鬼使神差地停住脚步,趴在窗外。教室里,时玥正俯身给一个扭伤脚踝的学生仔细贴上膏药,动作轻柔而专注。此刻,球拍撞击球体发出的那声清脆爆响,竟与记忆深处,她撕开膏药包装时那“嘶啦”一声,完美地重合在一起。

“127公里每小时!”解说员的嘶吼几乎破音,“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手枪子弹初速的三分之一!在3米的距离内,留给对手的反应时间仅有0.085秒!根据国际乒联最新赛场数据,此球的旋转速度达到了62转每秒!超越了此前保持的60转每秒纪录!”

就在解说员话音落下的刹那,大屏幕上鹰眼系统捕捉到的球体轨迹特写图,发生了诡异的变化——那清晰标注的飞行弧线,竟隐隐约约、如同水印般,浮现出《星渊旅人》书中描绘的古老星轨图案!系统比对结果显示,与书中第87页插图的星轨重合度高达99.7%!

施密特拼尽全力,球拍勉强蹭到了球。白色的精灵高高弹起,却已无力回天。只见一道蓝色的闪电早已扑至网前——陆旭东正手挑打!小球划出一道轻盈、优美到令人窒息的抛物线,精准地擦着球台的边缘,翩然坠落。

11:9!尘埃落定!

“冠军!陆旭东!他完成了大满贯!中国乒乓球的骄傲!”解说员的嘶吼被淹没在震耳欲聋、足以掀翻穹顶的欢呼与狂潮之中。

“陆旭东这个反手拧拉的角度和落点,堪称艺术!”另一位解说员的声音也带着哽咽,“就像去年我女儿痴迷的那本畅销书《星渊旅人》里写的——‘所有看似偏离的轨迹,都是命运计算好的相遇角度’。这一刻,陆旭东终于,与他的大满贯,完美相遇了!”“是的,恭喜陆旭东!恭喜中国乒乓球队!这枚沉甸甸的金牌,为我们奥运奖牌榜再添璀璨一笔!”

---

深市·时家客厅

当解说员的声音清晰引用出《星渊旅人》中的句子时,时玥锁骨处那枚银质吊坠猛地一烫!内嵌的微型传感器数字再次跳动:36.5℃——这是陆旭东当年定制时,执意要求加装的特殊“感应器”。她下意识地抬眼看向屏幕右下角:夺冠时间,当地时间20:22。20和22,正好是她和他的生日数字。

屏幕上,被队友和教练疯狂拥抱的陆旭东,突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庆祝动作——他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比出一个坚定的“V”字,然后用力抵在自己的左胸口心脏位置。紧接着,手臂抬起,食指笔直地指向东南方向,角度精准得如同测量过——87度。那个方向,穿透重重夜幕,正对着深市一中1号教学楼,八层,第七间教室。那是时玥带的班级。这个动作,他维持了整整3.14秒。

这个充满仪式感的手势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陆旭东庆祝动作解码#瞬间引爆全网: 【网友A】:手势轨迹分解!绝对是‘Y’字的书写顺序!Y!名字的首字母? 【网友B】:啊啊啊像不像兔子耳朵?胡萝卜?这暗示还不明显吗?!胡萝卜玩偶的主人肯定属兔!

领奖台上,国歌庄严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陆旭东站得笔直,仰头凝视着那抹鲜红,眼中是纯粹的、近乎神圣的敬意。他曾无数次说过,升国旗奏国歌,就是运动员至高无上的庆祝。

赛后混合采访区,记者们的话筒几乎要怼到陆旭东脸上。眼尖的记者发现他背包的拉链没有完全拉严实,一角封面暴露在镜头下。高清镜头迅速放大——一个印有向日葵封面的笔记本。更引人注目的是背包拉链上,挂着一个造型憨态可掬、与周围严肃运动品牌格格不入的橘色胡萝卜玩偶挂件。

“那个挂件……”有记者小声嘀咕,“没见过同款啊……奥运冠军私下……这么有童趣?”

---

深市·时家客厅

母亲端着热姜茶走过来,轻轻放在时玥面前的茶几上:“玥玥,喝点热的暖暖,你手怎么这么凉?”

时玥接过温热的杯子,却丝毫没有喝的意思,全部的魂魄仿佛都被吸进了那块闪烁的屏幕里。当陆旭东完成那个不可思议、打破物理定律的反手拧拉将比分追平时,她的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里。

当决胜球擦边落地的瞬间,时玥喉咙里涌出的不是欢呼,而是一阵无法抑制的、源自声带肌深处的剧烈震颤。这个应激性的生理反应,后来被医学博主反复分析:完美对应了人体在经历极度紧张后突然放松时,神经系统的瞬间放电现象。

父亲抓拍的照片里,定格了她最动情的瞬间——她微微仰起脸,眼中氤氲的水光如同蕴藏着星辰的深海,明亮剔透得惊人。那双紧握着乒乓球拍吊坠的手,正无意识地将其抵在微张的唇边,像一个虔诚的祈祷终于得到了回应,又像是一个跨越了千山万水的吻,最终落在了这枚凝聚了所有牵挂与悸动的信物上。

“爸!你偷拍!”时玥回过神,抹了下微微发烫的眼角,笑着伸手去抢父亲的手机。

父亲得意地举着手机躲闪:“这张构图绝了!光影、表情、动态!你们语文组不是要做奥运主题的墙报吗?这张照片配上句诗,绝对镇场子!”

时玥笑着摇头,低头翻看自己的手机相册。指尖停顿,屏幕亮光映着她低垂的眼睫,最终停留在一张照片上——那是半年前陆旭东在乒乓球世界杯上夺冠的领奖照,胸前的金牌在聚光灯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指尖在发送键上悬停片刻,终于落下。配文只有简短的七个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朋友圈瞬间被引爆。红色的点赞提示如同奥运计分牌般疯狂跳动。评论区迅速被同事、朋友、学生的留言淹没:

“哇!时老师也看乒乓球?!” “配文绝了!不愧是语文组才女!意境拉满!” “这张照片选得好!冠军风采!时老师眼光毒辣!”

时玥微笑着划过这些热情的评论,没有回复。她起身走向厨房,重新加热那杯早已凉透的姜茶。水汽氤氲升腾,模糊了眼前的景象,思绪却飘回了2021年10月22日那个潮湿的雨天——她在学校食堂角落,偶遇师傅陆振国(陆旭东的父亲)正用手机看儿子比赛的集锦录像。屏幕里,那个年轻的运动员腿上缠满肌贴,为了救一个刁钻的球,整个人重重摔倒在地,膝盖狠狠撞上坚硬的地板。那一刻,举着手机的陆师傅,布满老茧的手指,分明在微微颤抖。

“我要一步一步打上去。”视频里,满身汗水混合着地胶尘土的陆旭东对着镜头,眼神倔强得像一头受伤却绝不低头的幼狼,“下次,我会站得更高。”

那句话,带着滚烫的温度,像烙印般刻在了时玥的心底。

赛后,陆旭东打来电话报喜。电话这头,陆振国努力平复着汹涌的情绪,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带着哽咽尾音的:“儿子,生日快乐。” 所有的骄傲与心疼,都藏在了这最朴素的五个字里。

手机的提示音将时玥从回忆中拽回。最新一条评论,来自备注为“师傅”的头像:“好诗配英雄[强]”,后面跟着三个鼓掌的表情。

时玥指尖悬停在屏幕上方,最终还是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头像,进入私聊窗口:“东哥当得起这句诗。为国争光,实至名归。”

“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立刻跳动起来。回复快得像出膛的球:“小徒啊,这小子要是知道你发这条朋友圈,后空翻都能翻三个!”字里行间是藏不住的得意。

时玥正想着如何回复,手机又轻轻一震。师傅发来一张截图——他竟然把她那条朋友圈,直接转发到了自己的主页,配文更是直白:【雏凤清于老凤声,小徒慧眼识英雄[偷笑]】

时玥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指尖飞快地点了个[捂脸]的表情发送过去。窗外,一片梧桐叶打着旋儿,悠悠飘落,几乎与巴黎赛场漫天飞舞的金色彩带同时触地。深市沉寂的夜空,突然被“嘭”的一声巨响撕裂——不知是哪位狂喜的球迷,点燃了庆祝的烟花,绚烂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时玥带笑的侧脸。

朋友圈的提示音如同急促的鼓点接连炸响。此刻的时玥并不知道,她掌中的手机,正悄然连接着跨越半个地球的另一个时空——

巴黎奥运村,运动员公寓。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骤然亮起,柔和的光线驱散了一室疲惫的黑暗。锁屏壁纸,赫然是一张被精心截取的图片:2023年梅雨季,时玥带领的班级在期中考试中逆袭夺得全校第一。兴奋的孩子们用三十多把彩虹伞,在操场上拼出了一座巨大的、流光溢彩的“桥”。伞面上,用荧光笔写着歪歪扭扭却充满力量的大字:“时老师我们赢了!” 照片中央,时玥站在“彩虹桥”下,笑得灿烂无比,眉眼弯弯。照片的角落,露出半截教室后墙的黑板报,上面画着一个巨大而稚拙的乒乓球拍图案——那是时玥带的毕业班学生,为即将出征的师兄陆旭东画的加油海报。

特别关注的提示音惊醒了浅眠中的陆旭东。他几乎是凭着本能伸出手指,指纹解锁的瞬间,指尖恰好覆盖在锁屏壁纸上时玥被风吹起的发丝位置。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后来被粉丝们做成“指纹吻”的动图,在超话创下了恐怖的2亿播放量。而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手机截图角落那个小小的电量显示图标:87%。陆旭东看着截图,内心闪过一个念头:“87%… 逆转的最低胜率阈值,就像现在的心情,悬在临界点。”

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陆振国转发的那条朋友圈,以及时玥父亲抓拍的那张照片——她捂嘴的瞬间,眼中闪动的泪光,在客厅昏暗的光线下,如同蕴藏着星辰的深海,明亮得惊人。

陆旭东默默地将两张照片并排放在一起,指尖隔着冰冷的屏幕,轻轻拂过那像素构成的、晶莹的泪光。思绪瞬间被拉回2021年9月10日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连败的阴影沉重地压在身上,他烦躁地划拉着手机,一个偶然点开的演讲视频跳了出来。屏幕里,年轻的女教师站在讲台上,声音清朗如穿透乌云的剑鸣:“教育是‘擦网而过的奇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那句话,像一道惊雷劈开了混沌。

那句话,成了他手机里永不删除的音频文件,设置着每年大赛前自动播放的提醒。

他小心翼翼地拉开背包,取出那本被翻得有些旧了的《星渊旅人》。翻开扉页,一行清秀又不失风骨的签名跃入眼帘:“给在3.14光年外的你——时玥”。签名处,在奥运村明亮的灯光下,竟折射出细微的、大约3.14度的虹彩。书签,正是那个胡萝卜玩偶的迷你版——2023年3月14日,时玥新书签售会上,他戴着厚厚的口罩和帽子,混在长长的队伍里,心脏狂跳着,终于轮到他时,只敢哑着嗓子说“谢谢老师”,然后接过了这本带着她指尖温度的签名书和那个被意外捡到的“礼物”。

【彩蛋:深埋的时光胶囊】

陆旭东整理背包内袋时,一枚小巧的银色U盘滑落出来。他顿了顿,将它插进酒店房间的电视接口。屏幕亮起,显示的并非比赛录像,而是一段明显由监控录像剪辑而成的视频,左上角标注着时间地点:2022.5.20 深市一中 1号教学楼走廊。

画面有些模糊,但依然清晰:穿着白色T恤的陆旭东抱着一大箱膏药贴,正快步走过空荡的走廊。突然,他像是被什么定住了,猛地停下脚步,僵硬地转向旁边一间教室的后窗。

窗内:明亮的教室里,时玥正蹲在一个男生旁边,低头仔细地将一块膏药贴在他扭伤的脚踝上。贴好后,她站起身,走向讲台,拿起笔。白板上,娟秀的字迹正在书写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她转身面向学生讲解的瞬间,那枚乒乓球拍吊坠从她的衣领中调皮地跃出,在窗外斜射进来的、带着雨丝的光线里,划出一道转瞬即逝的银色弧光。

监控画面右下角,一个被放大的细节:僵立在窗外的陆旭东,他的左手正无意识地、一遍又一遍地用指尖在冰冷的墙壁上,反复刻划着一个字——“玥”。划痕新鲜而深刻。

视频时长:2分37秒。文件名:《初见玥·2022.5.20》。创建时间戳刺眼地显示着:2022.07.07 13:14。正是他世青赛惨败、跌入职业生涯最低谷的那个下午。

当视频播放到第3分05秒(明显被剪辑过)时,画面突兀地跳转——2023年3月14日,某大型书展签售现场。人声鼎沸的长队中,戴着黑色口罩和棒球帽的陆旭东终于排到了时玥面前。他将书递过去,时玥低头签名,写下那句“给在3.14光年外的你”。就在她将书递回,抬头看向他的瞬间,目光似乎在他下意识抬起接书的右手腕上停顿了——那里有一道陈旧的、淡淡的疤痕。

“同学,你手腕的伤……”时玥的声音带着一丝职业性的关切,刚开了个头。

画面,在此刻戛然而止!屏幕陷入一片黑暗。

文件名显示:《未说出口的·2023.3.14》。创建时间:2023.03.14 13:14。签售会当天。

陆旭东拿起那个橘色的胡萝卜挂件,在灯下轻轻转动。柔和的光线在它毛茸茸的表面流淌,像黑夜中一盏温暖而执着的小灯。

与此同时,跨越七个时区的深市。时玥洗漱完毕,站在浴室镜前。氤氲的水汽渐渐散去,镜中映出她锁骨处那枚微微晃动的乒乓球拍吊坠。她下意识地伸手握住它,指尖摩挲着冰冷的银质表面和那精心雕琢的拍纹。就在那一刻,吊坠仿佛回应般传来一阵熟悉的温热,内嵌的微型传感器数字无声跃动——36.5℃。她的思绪倏地飘回去年生日。师傅陆振国将一个精致的小礼盒塞给她,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感慨:“那小子……非要我转交的,说是谢谢你送他的那些特效膏药贴,帮了他大忙。” 她打开盒子,里面安然躺着的正是这枚吊坠。灯光下,球拍手柄内侧刻着一行需要极仔细才能辨认的小字:“My Anchor.” 当时只道是寻常谢礼,此刻却如惊雷贯耳——与她指尖感受到的灼热温度,以及巴黎赛场那人决绝反手拧出的、指向87度方向的庆祝手势,轰然串联,砸得她心口发烫,震耳欲聋。

如果此时用手机扫描挂件底部隐藏的二维码,将会解锁一段神秘的星轨动画——那是《星渊旅人》中,主角跨越星河寻找失落之地的轨迹。

---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