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炖好的鱼当成午饭吃完,犹青便带着工具,重新回到了鱼塘边。
然后发现之前挂树上的另一条鱼还在。
是猴子没来过,还是它们不喜欢吃鱼?
犹青太好奇了,干脆将工具放下,先去拿回了运动相机,翻看起了之前拍摄的内容。
事实证明,以猴子的好奇心,根本不可能忍得住不过来查看。犹青离开之后没多久,就有几只猴子围拢过来,对着网兜里的鱼好奇打量,还有猴上手去摸,然后被弹了一头的水,整个猴都懵懵的。
犹青乐不可支。
其他猴子也吓了一跳,不知道是头一回跟鱼打交道,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活物,围着它吱吱叫了半天,似乎是在争论。
但这毕竟不是犹青第一次给它们分享东西了,所以即便以猴子的智商,也能很简单地推论出“这是食物”的答案。
所以最后,一只犹青看着十分眼熟的灰毛猴子上前抓起鱼,隔着网兜就咬了一口。
犹青:“……”
视频里的小灰猴脸都皱了起来,歪头朝旁边呸呸了几声,非常嫌弃地松手跳开。
看得犹青十分不厚道地大笑出声。
经过尝试之后,猴子们似乎意识到这次的食物不好吃,又吱吱几句之后,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犹青收起相机,好奇地走过去拎起网兜看了一眼,果然在鱼尾附近的位置看到了两三块崩掉的鱼鳞,很显然,小灰那一口下去,防都没破,也难怪它要呸。
仔细想想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在处理掉土腥味之前,犹青自己都吃不下这种鱼,猴子不喜欢才是正常的。
犹青拎着网兜抖了抖,见鱼尾巴还能动,虽然看起来有气无力,但还没死透,连忙将网兜解下来,浸入水中。
放生回鱼塘是不可能的,既然猴子不吃,那就只能自己带回去处理了。
做好之后再给猴子送一次吧!
之后她忙活了半天,又捞了十几条鱼——这回犹青从一开始就设置了标准,捞起来看到不够大,就会直接放生,省去了捞完再筛选的过程。
有厚厚的淤泥层在,想要将鱼塘里所有的大鱼一网打尽是不可能的。
犹青数了数收获,觉得应该够吃一段时间了,便干脆利落地爬上了岸。
虽然穿了防水裤,但是被风一吹,她还是忍不住“嘶”了一声。
天气越来越冷了。
这也是犹青决定把鱼捞起来,处理好之后放在冷库保存,而不是现吃现捞的原因之一。
随着天气转冷,下水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其实现在她就感觉有点不太舒服,腰部酸酸的,犹青觉得八成是寒气入体了,于是拎着鱼回去之后,先不急着处理,养在了水池里,自己则是进入避难所,洗了个热水澡,往床上一躺,这才觉得舒服了很多。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又一天过去。
犹青的思绪在“晚上吃什么”这个问题上停留片刻,就很丝滑地转到了“下一个升级什么模块”上。
她先打开光屏,清点了一下目前尚未升级的模块:药品柜、养殖间、电脑桌和折叠座椅。
这其中,养殖间是之前就考虑过的,但是它需要的生存点太多,而且就目前而言,犹青除了鱼和一只鸡外,也没有什么能养的,把生存点砸在这上面不划算。
按照紧急程度来看,还是应该选药品柜。
药这种东西,平时用不上,不知不觉会放到过期,但需要用到的时候没有就糟糕了。
犹青穿越至今,很幸运地没遇到受伤或生病,需要治疗的情况,但也不得不防。毕竟她只有一个人,真等出了事才去考虑这些,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犹青点开药品柜,查看升级所需的资源。
她熟悉的药物和各种医疗器械,都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别说犹青才穿越不久,又只有一个人,就算是有组织的大势力,也未必能点亮这方面的技能。
这不是靠个人的努力就能弥补的,只能让系统无中生有。
所以加载出来的也是一个颇为惊人的数字。
好在犹青也习惯了,每次想要一步到位,系统都会用一个天文数字来劝退她。
犹青老老实实地修改自己的方案,药物只留下常用的,器具只要求基础款,基本上是把标准从三甲医院降低到了校医务室的程度,总算是将生存点压到了两百左右。
但她想了想,还是不太满意。
药品和器具都是消耗品,用完了还是只能继续花生存点换,性价比不高。
犹青想到之前升级的衣柜和消毒柜,决定还是继续使用黑箱模式,直接升级一个带制药设备的医务室,自己去外面采摘或者干脆直接种植草药,放进设备里加工成药品。
本来还应该加一个制作医疗器械的设备,但犹青想了想,觉得这个可以合并到工具房,直接在那边再升级一次,加上一条可以制作各种工具和器械的生产线。
当然了,不管是制药设备还是生产线,必然都需要消耗大量生存点,不过也可以拆分成几个阶段,目前先来个基础款,以后生存点富余了再逐渐升级。
犹青想着想着,爬起来打开电脑文档,规划起升级方案。
删删改改、增增减减,总算有了相对满意的结果。
药品柜那边,犹青打算先升级一个用各种草药制作中成药的设备。虽说草药不像是化学合成的药品那样高纯度、见效快,但是应对一些简单的情况已经够用了。
考虑到自己认识的中药种类不多,更没有系统的中药学知识,犹青还给这个制药设备增加了识别并处理药材的功能。
工具房方面的情况更复杂一些。
因为工具和器械的种类实在太多了,一台只要放进材料,什么都能加工出来的设备,系统倒是能做,但犹青目前根本买不起。
她尝试了几个方案,最终决定将工具和器械按照材料来分工。
木头的、石头的、金属的、玻璃的、塑料的。
这还是系统升级需要的材料清单给她的灵感呢。
这么一分,就清爽多了,加工单独一种材料的设备,价格也大幅下降。
犹青定下了一台加工金属的设备,因为这个品类的工具应用范围最广,医疗和日常领域自不必说,犹青一直以来心心念念,但始终抽不出生存点和时间去制作的武器,也包含在内——你就说它是不是金属工具吧?
有句话说得好,人类一切的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
犹青早就想到村子外面去看看了,不说别的,就说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也只有去外面才能搜集到更多,但因为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她一直不敢轻易涉险。
如果能制作出武器和装备,自然能扩大探索范围。
正好药品柜升级之后,想要制药,也需要离开村子,到外面去采集大量药材和药材的种子。
决定了,先升级金属加工设备,制作出武器和装备,然后就出发去村外探索。等到各种资源搜集得差不多了,升级药品柜的生存点也应该攒够了。
如此这般调整下来,犹青惊讶地发现,升级金属加工设备所需的生存点,居然不到一百。
她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反复看了几次,才确定没有少看一个0,真的只需要70点。
便宜得犹青不敢相信。
不过她思索了一番之后,倒是也猜出了几分原因。
还是那套“现实干涉系统”的逻辑,制造一台机器,就算它再精密、再复杂,所需要的技术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只要犹青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材料,制造过程本身的花费其实并不多。
先提供材料,让系统制造机器,然后再用机器来制造自己想要的东西,要比直接许愿某种成品,让系统无中生有要便宜得多。
之前的衣柜、消毒柜,现在的金属加工设备,以后的药品柜,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么看来,犹青误打误撞弄出来的黑箱模式,确实是使用系统的最好方式了。
系统或许也在鼓励她,更多地自己动手,参与到每个模块的升级和使用之中,而不是完全依赖生存点。
这样一来,她才会对这个废土世界产生需求,主动去探索,不断地与外界产生交互,而不是一直躲在避难所里。
也许,这才是系统想要的“废土生存”。
那她想制作武器,去村子外面探索的打算,倒是与此不谋而合了。
意识到这一点,犹青不免生出了一些对于未来和未知的担忧,但同时又对之后的行动增添了几分信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020章 后续的规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