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王虞玦的反扑来得又快又狠。
首先发难的是御史台几位言官,联名上奏弹劾琼王虞听晚“北境督军期间,御下不严,纵容部将贪墨军饷,苛待边民”,并附上了几份所谓的“边民血书”和“军中账目疑点”。
紧接着,兵部及户部几位官员在议事时,也“恰好”提及北境军需损耗异常,言语间暗指与琼王脱不开干系。
这些罪名看似不致命,却极其恶心人,旨在败坏虞听晚的名声,削弱她因北境经历而可能获得的军中好感,并将“贪墨”、“无能”的污水泼到她身上。
虞听晚立刻上折自辩,言辞恳切又带着委屈,一一驳斥指控,并指出所谓证据漏洞百出,实乃构陷。她同时请求皇帝陛下派遣钦差彻查北境账目,还自己清白。
皇帝的态度依旧暧昧,既没有训斥虞听晚,也没有追究言官的责任,只是将弹劾的奏折留中不发,但也没有同意派遣钦差,仿佛在静观其变。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没过两日,市井之间突然流传起关于琼王虞听晚的种种谣言:有说她其实在北境早已与他人私定终身,行为不端;有说她性格暴戾,动辄打杀奴仆;最恶毒的是,竟有谣言说她命硬克亲,才导致母族被诛,自身流放,如今回京恐对陛下和太子不利!
谣言如同毒雾般在玉京城弥漫,虽无人敢公开议论亲王,但窃窃私语和异样的目光却无处不在。这显然是试图从舆论和名声上彻底摧毁她,让她失去立身之本。
“好毒辣的手段!”沈牧气得脸色铁青,恨不得立刻去把散播谣言的人揪出来砍了。
虞听晚却相对平静:“跳梁小丑,只会用这等下作手段。这说明祺王暂时找不到我们实质性的把柄,只能通过这些方式来恶心我,试探父皇的反应。”
“难道就任由他们污蔑?”洛文远也面露忧色,人言可畏,尤其是对一位女性亲王。
“自然不会。”虞听晚眼中寒光一闪,“他们散播谣言,我们便澄清谣言。沈牧,让我们的人,也在市井中放出风声,就说祺王因潘睿之死迁怒琼王,故意散布谣言构陷。再说……就说当年南沙案另有隐情,潘睿之死乃灭口,某些人做贼心虚!”
既然要乱,那就把水搅得更浑!用更大的疑点去覆盖小的污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