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颜料都是从那些石头里面提取的,就像是深蓝色的颜料是从青金石中提取的,石青里面可以提取出来蓝绿色的颜料,孔雀石里面可以提取出来绿色的颜料。你若是喜欢,我送给你。”石裕安说完,就注意到对面少女的眼眸一下子就亮堂起来。
内心送了一口气,总算是找到两人共同的话题了。
“你好厉害啊,书里面竟然还写这些。你说的这些颜料,都是很贵的,我每次使用的时候我们染坊的师傅都让我少用一点儿。”林织染惊叹的说道,“若是我有矿石了,是不是就可以无限制的用那些颜料做实验了啊?”最后一句却是低声喃喃。
“哪有那么简单,这些石材提取颜料都要有一套自己的工序。”石裕安有点儿好笑,而且那些颜料珍贵,一般很少用来去扎染布料,都是一些画师才会用。
林家能够让她用这些染料去做实验,可见是真的疼爱这个女儿。
“我们染坊现在都是用花草去染色,春夏的时候就买好多花草从里面提取染料,不然等到了冬季想要染色就没了材料。”林织染说起来染料,还有铺子的事情,很感兴趣。
尤其是听说石裕安身体不好,常年累月的都在府中靠着读书打发时间,看向石裕安的眼神充满了同情。
她,特别喜欢出门。也就现在年纪见长,父母要她少出门。就算是这样,她也隔几天就要出府转转,不然都要闷坏了。
石裕安注意到林织染的眼神,有点儿好笑。他在府中养身体,无法习武,幸好家中略有银钱。只要是他喜欢的书,府中都想法子给他弄到手里。
他也羡慕堂兄弟能够自由出行,可,这么多年来他也习惯了这样安静的生活。
读书多,懂得就多,和林织染从花草的生长地,还有习性入手引得林织染不一会儿就用着崇拜的目光看着石裕安。
等到了山顶上,几人坐在一起闲话。
石夫人坐在元氏身边,对站在亭子外面对着花草说的起劲儿的两个年轻人低声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元氏刚才也听到儿子和林家姑娘的话,林家姑娘性子开朗活泼,爽利大方。
“我觉得挺好的,我看着裕安也喜欢的紧。”元氏一颗心都在儿子身上,只要儿子满意她就满意。
石夫人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既然弟妹没什么意见,那下面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弟妹就等着抱孙子好了。”
石夫人看着下面的少男和少女,感叹了一句。
“裕安长相好,林家姑娘长相更是不差,以后生出来的孩子啊还不知道要多好看呢。”
元氏想到大侄儿去年成亲,娶的媳妇儿容貌只能是平常。今年生的孩子,专挑着两人的缺点长,当时一家人看到之后都沉默了。
幸好是男子,若是女子还不知道要陪嫁多少才能嫁出去。
想到自家儿子和林家姑娘长相都不差,以后生出来雪团一般的孩子,元氏的心都要融化了。
难得露出来最为真心的笑容,“那就麻烦大嫂了,我就等着喝媳妇儿茶抱孙子了。”
石家和林家都有意结亲,就等着林家大哥和大嫂从西北回来了。
杨阁老和陈阁老两人共同联名上了奏折,皇帝看到太子两个字,眉头微微一跳。
斜斜的掀起眼皮,看着下面眼观鼻鼻观心的杨阁老和陈阁老,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耻声。
杨阁老和陈阁老两人彼此对视一眼,有点儿不明白皇上看到折子为何会这么笑?难道是还不愿意太子参与朝政?
“你们让太子去河南清查粮仓,让太孙殿下去查看河南旱灾情况?”
杨阁老和陈阁老都点了点头,老皇帝冷哼一声。
“你们倒是算的精明。”却还是写了一个大大的准字。
李祁钰的性子老皇帝清楚,也放心;但太子么?老皇帝咂摸了一下嘴,怕是会让杨阁老和陈阁老失望了。
太子这个人,最是好逸恶劳。而且因为不得圣心,担心自己在皇帝跟前失了圣心,根本就不敢离京。
太子和李祁钰同时接到了圣旨,李祁钰就准备带着人亲自去查看一番,但他身边无人可以参详,只能去请教皇上。
而,太子却是请了宫中属官进宫商谈出行一事。
林少詹事作为太子身边的红人,自然是几人的领头人。几人碰头之后,几人商议着去了河南府之后如何行事。
都知道河南府总督是陈阁老的门生,如何能够不得罪陈阁老,却又能够如实反应河南府的情况?几人说着,都皱着眉头。
可,几人在进门之后,看到站在太子身边的廖氏,眉头一跳,心下有种不详的预感。
“太子又何必亲自去,不然东宫属官要他何用?”果然,廖氏开口直接让几人刚才谈论的话题胎死腹中了。
廖氏给太子端了一杯茶,三十多岁的人了,却依旧穿着嫩绿色的衣衫,说话很是娇俏。
可偏偏太子也就吃她这一套。
林少詹事站在旁边,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刚要说话,廖氏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再说了,现在距离您大婚也就二十多天的时间了。您这去了河南,怕是时间上来不及。太子殿下大婚,可是举国欢腾的事情,河南府的事情自有下面的人替您操心不是?”
林少詹事一听这话,直接连着抬头的力气都没了。
太子想到要娶蒋氏进门,廖氏因为这事儿还搬家了,不由得心疼起来。
“这段时间你委屈了。你放心,蒋氏就算是进了东宫也不过只是一个太子妃,她越不过你去。”太子捏着廖氏的手,看着廖氏一听这话,眼眶都红了,眼泪大滴大滴的滴下来。
“奴婢不委屈,奴婢只要还在太子殿下身边就不委屈。”
林少詹事看着廖氏都想要往太子殿下怀中靠,恨不得自戳双目。赶紧咳嗽了一声,提醒两位现场还有别人呢。
廖氏微微倾斜的身体,听到声音立刻就站直了。
略微尴尬的撩起自己耳边的头发,羞红了白嫩的脸颊。
“都是奴婢的不好,耽误太子殿下和几位大人的正事了。奴婢这就告退。”
太子依依不舍的看着廖氏出门,才收回目光,看向林少詹事几人。不由得怪罪他们几个来的不是时候,却没想过是自己叫人来的。
廖氏生怕在太子妃进门之前,皇上把她给处理了。因此自然不愿意太子殿下在这个节骨眼上面出京,至于差事,她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皇上不也没出过京城,难道整个朝廷都不运作了?
殿下下面自有属官操心,哪用得着太子殿下亲力亲为。
“殿下,太孙殿下自从接了圣旨之后,都已经开始清点户部和吏部的官员随同。微臣还是觉得这个时候,还是您亲自去的好。”林少詹事还是开口劝道,整个朝堂都知道太子殿下和太孙殿下关系不好,现在同时两个差事下来,太孙殿下亲力亲为,太子殿下稳坐东宫怕是圣上对太子的印象更不好了。
“这不是还有你们的么?林少詹事老成持重,定然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太子今天让他们来,也是为了这个。
林少詹事还想再劝劝,可对上太子那完全信任的眼神,所有的话到了嘴边都咽了下去。
几人出了东宫,身边的一个属官说道:“太子殿下以婚事要紧,安排咱们到河南巡视粮仓。可,咱们几个都是位卑职小,怕是这一路不太顺利啊。”
林少詹事考虑的都不是差事能不能完成,而是这一次杨阁老和陈阁老抛弃成见,一同想要把太子推到朝堂。可太子却是不能理解两位阁老的良苦用心,怕是以后这两位阁老再也不会做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吧?!
林少詹事叹息了一声,他这个东宫属官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危险。
杨阁老和陈阁老听说太子派遣东宫几名属官去巡视各地粮仓,两个老头儿彼此对视一眼,内里的波涛汹涌都被压了下去。
李祁钰和太子的关系不好,身边也没有班底给他出谋划策。
接了圣旨干脆直接去了皇上那里,请教皇上比任何人都强。
皇帝很是满意的看着这个自小在跟前长大的孙子,脾气,秉性,都和他十分相似。
“我给你指几个人,你带在身边,去了你看到灾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老皇帝说道这里,就想到孟良臣。
“去了河南,若是有机会去看看孟将军。朕辜负他良多,若是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可以请教孟将军。”老皇帝也是感慨,年龄越大了,不光是对自己身体掌控力度不够,就是对朝廷的掌控力度都小了许多。
“是。”李祁钰知道孟将军是朝中不可多得的武将,却因为朝廷党派斗争,不得不因病修养。
“皇爷爷,祁珩那小子听说我要去河南赈灾,您说我要不要戴上他。”李祁钰说罢正事,就试探的问道。
成亲王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李祁珩处处跟随在他身后,不得不说有战队的意思。
若是以往,在京城里面玩耍打猎这些小事儿那也就算了,这一次去了河南巡查旱灾情况那就是很明显的战队倾向了。
皇帝摆了摆手,“以往我还担心你身边连个同龄的玩伴都没有,现在却是一点儿都不担心了。不过就是小孩子的玩闹,你乐意领谁去就去。”
说到这里,不由得玩笑道:“听说赵家的姻亲林家,今年春夏囤积了不少粮食。你若是有本事把赵家的小子拐到河南,说不得你连着赈灾的粮食都不用发愁了。”
李祁钰听皇爷爷如此说,吓得浑身直冒汗。
他接到圣旨的时候,正在和李祁珩以及赵广胜等人打猎。听说自己要去河南府赈灾,赵广胜也是极其感兴趣,遗憾自己不能一起去河南府。
“这个孙儿倒是不知,若是胜哥儿的舅舅真的囤积了不少粮食,孙儿定然劝诫他们把粮食捐献出来。”李祁钰沉声应答,心里却是紧绷。
依着商人的秉性,林家定然是囤积了不少粮食才会被皇爷爷给盯上。
现在皇爷爷点出来,林家把粮食捐献出来,还能落个好名声。但,京城里面囤积粮食的不是少数,若是不老实,李祁钰打了一个寒颤。
皇上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这个孙子,“既然孙儿这么说,那我就等着赵家捐献粮草了。”
李祁钰听了,也只有苦笑的份儿。
李祁珩嘴上没个把门的,今年因为不少勋贵人家都从林家铺子拿了寒瓜。后期就是李祁珩和赵广胜两人上门讨要的,因为这个李祁珩还得到了一笔不少的佣金。
当时李祁珩把这件事儿当成玩笑在宫里说了出来,不过就是无心之举,却没想到成了坑朋友的一件事儿。
我在努力的存稿,存稿。前面的还顾不上修改,争取在我生产前,存下够我坐月子的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3章 太子行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