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通告有调整,下午又是开车戏份欸。”
一大清早的,小助理翻着群里的拍摄通告截图惊呼道,在谢影本就惴惴不安的心口上捶了一下。
谢影放下手中的燕麦米浆,努力保持微笑,闭眼颔首:“是的,又是开车。”
有的人还活着,但大概已经仙去多时。
这部剧的导演全名叫沈越苓,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主攻现代剧,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因其业务水平过硬、工作严谨细致,加上性格雷厉风行,不少制作方都喜欢和她合作。
这回,由她执导,又有官方坐镇和兜底,拍起来更是顺畅得不行,拍摄进度天天雷打不动地按照通告推进,用剧组里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有沈导在,啥啥都手拿把掐的。
可是,就是这样的沈导,她的一世英名险些因谢影“毁”了。
谢影和何婧在拿到完整剧本前,完全不知道柯文心会有这么多开车戏份,字面意义上的开车。
当签好合同翻开装订齐整的剧本后,谢影一度怀疑自己胡萝卜吃少了,眼睛出了问题。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柯文心会今天骑自行车转悠,明天骑摩托车溜达,后天开面包车送货?
谢影本就顶着《暮色燕京》和《掌心骨》两个剧组来回跑的巨大压力,新剧本这样的剧情让她因“5 2”“白加黑”高强度拍摄而被急剧缩短的睡眠时长更是雪上加霜。
她面上云淡风轻,心里却不得不慌。
她一样都不会啊!
但是,轻重缓急得分清,她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在两部剧的拍摄里,偶有空暇时争分夺秒搜索骑车、开车教程。看多了心里莫名有底气了,车又不会自己跑,有什么难的?她马都会骑呢。
于是乎,《掌心骨》杀青后到进组这部《深渊回响》的一个星期时间内,她每日忙着的就是练车。
自行车,半天掌握,没问题。
摩托车,两天学会,没问题。
小汽车,题库刷完,没上路。
也就是说,直到进组,她还没开过车,更没碰过手动挡的面包车。
剧组里面包车不少,每天收工后一有时间,她就与方向盘相约,车技显著进步。
按理来说,进组前已学会自行车和摩托车,进组后又天天沉浸在提高面包车的驾驶技术中,涉及到这些交通工具的拍摄戏份,谢影即使不够熟练,但拍摄还是够用的。
然而,这是沈导的戏。
她在给谢影分析人物时提到一句,柯文心是不自由的,不自由的灵魂往往需要一些途径去释放内心压抑又澎湃的情绪,这也是她们会给柯文心设定爱骑车开车的原因。因为车是她小小灵魂囿于现实的触角延伸,所以她的车技和她本人的对外形象会是两个极端。
她的形象可以是不大聪明的幸运儿,可以是不苟言笑的小古板,也可以是孤寂痛苦的独行者,可她的车技,只能是自由放飞的。车就是她的手,她的躯干,她躯体和灵魂的一部分。
所以,谢影在演绎这个角色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感悟她自身与车的链接,要像使用手抓取东西一样熟稔地操控车。
沈导看过谢影的戏,最让她拍案叫绝的就是《末世日记》中的打斗戏份,不久后她又刷到谢影在商场抓逃犯的片段,见她是有真功夫伴身的,就莫名先入为主地认为她会开车,而且开得很好。
通告便也按照她预计的进度安排。
开始拍摄后,很显然,临时抱佛脚的谢影远没有达到她需要的程度。
“唉。”
监视器后,沈导又一次长长地叹气。
自知没做好的谢影默不作声地走上前,回看刚刚自己的表现。其实经过与沈导的沟通,她能明白沈导想要的效果,可到底是刚上手,没有形成肌肉记忆,一系列动作一旦有了思维的参与,就不可能自如得如同呼吸一般。
NG次数再创新高。
谢影一遍遍同搭戏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道歉,到后来,就连剧组中众人都觉得沈导有些吹毛求疵了,谢影仍只是询问她还差几分,收到导演的评分后再一次调整状态投入拍摄。
沈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进度未达到预期,可谢影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好,绝不会出现下次不如上次这样的情况,看得她的心都稳了下来。
慢了一些,但一定会呈现她想要的效果的。
她也明白了同行的老朋友应时为什么会在得知谢影要参演她执导的剧后,给她打了通电话大夸特夸,连连说是个好用的苗子。
对,不是好苗子,是好用的苗子。
一个漂亮的漂移,车身极速过弯。驾驶位上,柯文心持续微调方向盘和油门,瞥了一眼后视镜里远远落在后头的几辆车,神情是旁人没见过的轻松恣意,眉眼间还隐隐带了些许嚣张。
“过!”
***
下午三点半,连华小区南大门斜对面的铁板烧店内。
玻璃门一开一关,穿着胖丁印花粉红T恤的眼镜男走向近门的桌子,一手拉开椅子,一手将透明塑料袋做了个抛起的动作,又轻轻扔到桌面上。
“给,大小姐。”
语气一如既往的臭屁。
柯文心食指在桌面的二维码上点了点,示意他自己自助扫码点单,随后打开塑料袋,清点药品数量。
眼镜男扫码翻看菜单,问道:“对面什么情况?”
他说的,是连华小区门口出现好些手臂上戴着红袖章的人。
“污水检测发现小区内有人吸毒,政府组织乡镇、社区干部和民警扫楼。”柯文心回答道,手上动作未停,确认药品和数量都没问题后重新系上,塞进随身的小包里。
“你怎么知道?”眼镜男好奇追问。
柯文心朝外面的方向努努嘴:“扛着禁毒大旗呢。”
眼镜男定睛一看,果然有好几人举着印有禁毒宣传标语的红色大旗,不禁咋舌:“这么大张旗鼓的,能查得到?”
“这是安置小区,很多房屋用于出租,人员构成杂乱,应该主要是宣传,让大家相互间多注意一下,发现可疑人员及时举报。”
“行啊你,进步这么大,说起这些东西来头头是道。”眼镜男挑选了几样肉类,提交订单付款。
柯文心挑眉:“那是,我可是个大聪明。”
对方失笑:“大聪明,你最近情况怎么样,还是不好睡?”
“差不多。”她淡淡回答。
眼睛男叫严竞,和他们类似但不一样。他不接触毒品,不过也不是个守法的,专门给人搞处方药。
柯文心三个月前因为身体长期疼痛,又连续一个多月失眠,到后来甚至疼痛无法入睡,就算睡着了也能生生痛醒,于是到睡眠医学科就诊。这一诊,就“喜提”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和失眠两个毛病,医生根据她的情况给她开了三种药,分别是盐酸米那普仑、奥氮平和右佐匹克隆。
见她每周都跑医院开药,二哥看得心烦,便给她推荐了严竞。柯文心不好拒绝,只能转而找他拿药。
“我记得你上回说过敏可能是因为奥氮平,确认了吗?”
柯文心讶异于他的记忆力,上回可是一个月前了。
她那一阵子又是起荨麻疹又是冒闭口的,抗过敏药都压不住,上网一搜,果然也有人反映过同样的问题,同主题的贴子刷多了,发现线索全指向被称为“多面手”的奥氮平。
她尝试着停了这样药,本来因服用安眠药而改善的睡眠再次一塌糊涂,但过敏反应确实逐渐减轻,时间一长,睡眠也慢慢不再被切割成多段。
她点点头:“嗯,停了以后就不会了。”
“瞎停药能行吗?”他问。
“一直是低剂量服用,停药前也线上问诊了,没事。”
严竞放下心来。
说起线上问诊,谢影不由得回想起先前拍摄到医院就诊的情形。
心理医生的扮演者是老熟人,秋水。
在拍这场戏前一天,她才知道这个戏份不多的医生,居然由她来客串。上次见面,还是在《掌心骨》剧组,一晃已经许久。
那天傍晚,天色一直不太好,阴沉沉的,似乎云层中积攒的水汽随时会降下来。若是下雨,对外景戏的拍摄影响不小,所有人都在疯狂赶进度,终于,在大雨落下前收工。
谢影下了戏,和沈导编剧还有演员们扒拉着盒饭聊天,就在这时,副导演领着秋水来和沈导打招呼。
雨也落下了。不同于夏日午后的雷雨那样蒸腾起滚滚热气和泥土独有的气味,秋雨是凉的,空气也是。
“影子姐,又见面啦。”同沈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这场“见面会”的主人公向专心啃饭的谢影打起招呼。
谢影放下筷子和盒饭,起身:“好久不见。”
和签约仪式那时候一样,秋水走上前挽着她的手臂:“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来的路上听副导说明天我们有对手戏,我拍戏经验少,担心会给大家扯后腿,今晚可以辛苦你帮我对戏吗?”
无论对戏还是背剧本,左右都是为明天拍摄做准备,谢影没什么意见:“可以。”
沈导乐得见到演员们提前准备,笑着给秋水递上未开的饭盒:“还没吃吧,剧组饭菜不错,尝尝?”
秋水收回挽着谢影的手,双手接过饭盒。
当晚,秋水准时来到谢影的房间。她的剧本薄得很,只有两页纸,全是与柯文心的对话。
谢影曾在饭后趁秋水先行去酒店办理入住的空档,和副导闲聊确认了她是纯客串,只有这一场戏。可这也是谢影不理解的地方,明明是艺海力捧的艺人,为什么至今没有主角戏,而且,为什么一而再地出现在她所在的剧组里,并只和她有对手戏?
《暮色燕京》中,秋水的角色是冯落笙弟妹,戏份不多但好歹是有名有姓的,可这回的心理医生,即使台词一句不剪,满打满算也只有三五分钟的镜头,她到底图什么?
谢影看不明白,索性不多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而这一晚上的对戏,竟也出乎意料地顺利,秋水台词、演技,乃至态度都很好,特别是那能让人放松的亲和力,颇有几分心理科主任的模样。俩人反复演练了几遍,磨合得越来越好。
秋水离开后,谢影关上门,和小助理聊起剧本中心理医生开的那几样难记的药物。这段台词中医生没有提及药物名称,只是叮嘱不要上网查适应症,不然能把自己吓一跳,并说明低剂量是可以治疗其他病症的。可柯文心是谁?在药房拿到药后就第一时间对照清单搜索了一圈,适应症、副作用全看了个遍。
面对近段时间的开车压力,谢影可谓是头疼至极,不由得发出感慨:“药不错,想吃。”
小助理目瞪狗呆,当即跳起来捶她脑袋:“那可是处方药,处方药!”
谢影挨了一记爆栗,但乐滋滋,又逗了小孩,开心!
希望今晚能像柯文心服用了右佐匹克隆一样,睡个好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