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融去看了吴窈娘的情况。
看清平躺在榻上的人后,陶融立刻就放心了,他之前的推测没错,她今日就能醒。
他从怀里取出银针分别轻刺到她的面部与手指上,再次给吴窈娘刺激生机。
昨日喝那一次药已经将她的伤寒大致医好,如今只要她想醒来,就能清醒。
陶融对她百会、十宣穴的刺激,是起到拉一把的作用。
历经生死一线的人,就算已经救回来,气色也不会那么容易变好,跟着陶融一起来的黄灵飞看着脸色蜡黄的小娘子,很是担忧。
陶融开口安慰她:“阿娘,不必担心,原本我观她面相未来有迷雾,但今日来看,却已经是日出雾散,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黄灵飞哦了声,她听着小儿语气笃定,相信了九分,剩下一分是她有些好奇,他究竟是如何看出来的。
陶融见她神情,就知是好奇,便以此为展开道:“普通道士要看相,便是要看穿着打扮,不同境遇者身上留下的痕迹不一样,比如忧愁者眉心有褶皱,劳动者手上会有茧子之类,还有穿着打扮牙齿是否齐整,以确定遇到的人是否富贵,再借此行下一步。”
黄灵飞与陪着她的黄大娘仔细听着,露出恍悟之色,懂了为何有时一些江湖骗子‘算命’那样准。
“至于如我这般修行相面法的,则是观气,情绪的变动会改变气的走向,这气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陶融仔细看着黄灵飞,点点头:“阿娘身上的气息平和,行事豁达,平时爱行善举,乃是善人相。”
黄灵飞忍不住道:“那你昨日见了家中人,可看出家中儿郞将来如何?”
“稳扎稳打,必不会差的。”陶融笑答。
黄灵飞听他这似糊弄的回答也没深问,见他不深说反而笑着拍拍他的手。
自家这个自小离家的孩儿,虽然学了些凡人不可得的仙人之术,小小年纪就被师父放出山门历练,可他有自己底线,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她反而更放心他在外行走了。
之前刚知道他要入世历练,她怕他年纪小会被骗,如今见他真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连家中人也不轻易透露,她反正有些自傲,她黄灵飞的血脉就是不在身边长大,也有几分她的精髓。
陶融看着阿娘脸上骄傲忍不住笑了,主动解释道:“家中人运势都很好,未来也很不错,我便不随便乱说,免得扰乱将来之事。”
“我听说随意泄露天机,会担罚的,你无论好坏,还是不要随意说的为好。”黄灵飞还是忍不住将见了小儿心中就一直在想的话说出。
陶融一愣,只相认一天,他对俗世亲人还有些陌生,但此时他真的对亲娘对自己感情有了明确的认识。
十几年未见的亲人,昨日听自己说了打断和尚换命的事,可无论是给他们看病开方,还是知道与阿娘显摆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主动的,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莫名很舒服。
特别是亲阿娘,从见面起待他就十分亲切,事事为他考虑周全。
陶融终于知道为什么师父放心让他在下山后回家中生活,在离山之前,还让他多享受家中亲朋之情。
“阿娘不必担心,我天赋高,天生就是做这一行的,我修行功法能积累功德,并不会累及自身,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必我提醒之事,我便不说了。”陶融安慰阿娘。
黄灵飞听他这样讲,也放心了一些。
黄大娘听着母子说话,注意力却大多放在了榻上小娘子的身上,突然见扎在她手上的银针抖动了一下,她连忙开口。
“郎君,小娘子有动静了。”
陶融转身去看,就见榻上瘦弱的人终于睁开了眼,吴窈娘有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眸,这样一双眼出现,她病弱的模样立刻多了几分坚毅,她睁眼只迷茫了一舜,目光就转到了陶融身上。
“多谢道长救我。”吴窈娘声音沙哑语气虚弱,但她还是第一时间就表达出了自己的感谢。
“刚醒来,不必勉强说话。”陶融弯腰替她将银针取下。
黄大娘快步取了一些温水来,小心喂给吴窈娘。
吴窈娘喝了水后,又精神了许多,她认真朝黄大娘也道谢。
“看起来好多了。”黄灵飞惊奇的看着这似乎如春草般生机勃勃的小娘子,心中对她多了丝喜爱,不是基于这是小儿带回来的‘师妹’而爱屋及乌,而是因她本人而生。
吴窈娘不知怎么回答,有些羞怯的对贵妇人笑了一下。
“多谢道长将我带离家中,救了我还令家人照顾我,我身无长物,日后只愿跟在道长身侧任由差使,尽绵薄之力报答救命之恩。”吴窈娘努力了一番,还是无法翻身坐起,只能再次用言语表达谢意。
陶融听她这样讲,就知道她之前虽然没醒,但神魂稳固,对外界信息是能接收到的。
这便省了他还要给她解释之前的事了,他想了想问道:“既然你对之前的事有所了解,可记得我与你家中人说,你与道有缘?我已寄信给师父,等他来信同意收徒之前,你可先跟着我学些基础常识。”
吴窈娘醒来后一直都是微皱着的眉心,忍不住惊讶的舒展开。
“道长不是为救我离开,才与我家中人胡说的?”
“自然不是。”陶融肃道:“我并非胡言乱语之人。”
吴窈娘犹豫了一下:“我真有入道的天赋?”
陶融忍不住笑了:“昨日我虽说了些假话,但与你相关我却并未胡编乱造,若你没有天赋,我师父之后如何也不会肯收你为徒,让你修道也是浪费光阴罢了。”
“我、我必定不负道长所期,我愿意入道长师门!日后所学有成,能回报道长一二,便不负道长救命之恩!”吴窈娘将这恩情记得很重,在她身体完全不能动,却能感知到周围一切时,她便想清楚自己在家中一直都不是那么重要。
如今家中得了那买她小命贵人送去的钱财,就如道长所说的还了她生身的恩情,道长将她带走的同时彻底替他断了家中亲缘,她虽不放心病母与还小的弟妹,可吴窈娘未昏迷时,就知自己与家中亲情已尽。
当时的境地她与死了也无不同,家人日后有他们的活法。如今她能继续活着,便要先考虑将道长恩情回报。
陶融看着吴窈娘坚定的眼神,心中便觉得她确实天生就是个该入道的,不止天赋超然,还心志坚定。
“我救了你,是我的修行之一,并非图你的回报,不过日后你若修炼有成,作为同门互相帮助,我必不推辞。”陶融忍不住笑起来。
他一眼就看出吴窈娘是个天生适合修炼符箓的,若是日后有所成,他们整个门派就不必等着每年与师叔祖的门派交换,在那之前用些符箓都要抠抠搜搜了。
虽然他们自己做的药丸子不难,每年换的符箓也够用,可怎么比得上自己门中就有优异的门人呢?
如今他已出山,更没有在门中方便,若是吴窈娘能学成一二,他使符箓便不用节俭了。
陶融从师父那里拿到装符箓的袋子时,它是鼓鼓囊囊的,可一路下来用了不少,进了长安城后为图方便花费更是不小,他如今用符已经开始小心翼翼。
若等用完,在长安城也难买到。到时他这只会祈神、医术与看相的道士,与人斗法时岂不真的只能真身打斗了?
陶融看着吴窈娘的眼神坚定而期待。
吴窈娘生在市井,从小就知道看人脸色,她看出面前这位道长所说皆出自真心,心里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一位好道长,但她心里并不觉得自己不用回报。
她虽命如草芥,却依旧想活着,救了她的人,她要有了能力必是要回报回去!
但道长如此说,她便也没有再说回报之事,而是坚定的道:“道长,我一定好好修炼。”
“好,等你好了,我便教你,我是门内最懂看相的,你是修行符箓的天才,我绝不会看错!等我将我所会的皮毛教你,你随便画一符便能将如今行走江湖招摇撞骗的那些‘仙长’都比下去。”陶融说得笃定。
黄灵飞还是第一次见自家小儿这样意气风发,也忍不住跟着笑,总算在这孩子身上看到了些年轻人的朝气。
吴窈娘还没听过人这样夸过自己,既意外自己有这样的天赋,又怕自己会辜负了道长的期待,毕竟她只是长在升道坊中的一个普通女子。
“道长,我只在小时跟着阿娘学了几个字,不知能不能跟上你所教的。”吴窈娘忐忑。
陶融有些惊喜:“你还会些字?那能学得更快了。不必担心,等你开始学习,便知道有天赋的便利。”
黄灵飞年纪在这,看出了小娘子心中的忐忑,拉拉陶融的手:“融儿,吴小娘子才醒,你说得太多她心中压力也大,况且你才回到长安,何必急切?”
“阿娘提醒得是。”陶融想起师父教导自己的模样,也深觉自己有些过急,他轻声拜托阿娘让吴窈娘多在她院中疗养几日,等好了再跟着他学习。
黄灵飞想了想,道:“等她好了,不如让她与真妃表妹住一个院落,等你教吴小娘子时,到时让真妃听你讲讲经,你姑母与真妃必定乐意。”
陶融认真思索了一下,笑着拜托黄灵飞:“那就劳烦阿娘替我去问问姑母了。”
黄灵飞见他笑意融融,很是乐意被自己的小儿子‘劳烦’,她点点头,决定稍后就去找陶凝说说话。
她给小儿安置的院子,离得最近的,就是姑母与薛表妹,平时这对母女都爱研习经文,家里的权势,并非不足以请到有真本事的女冠到家中讲经,可陶凝并不喜欢生人来来往往。
可她知陶凝对女儿小小年纪就爱繁复经文也有些苦恼,家里没与她年纪相当的女儿,也没什么闺中密友,一个小人儿孤零零的。
昨日见面时,陶融只借了他的书出去,能看出他并无亲自教导的意思。
黄灵飞相信经过明筠先生认可出师的陶融的本事,她亲儿看中的高天赋之人,必也如当年明筠先生看中她的小儿那般。
她看好吴窈娘这小娘子,有韧性,且她儿说了日后必有一番作为,吴窈娘在家中的时间,能与喜爱研习经文的薛真妃多亲近,是最好不过了。
陶融不知阿娘心里已经千回百转,他如今住处只能住下他一个,吴窈娘住得太远不方便教导,若借住薛真妃那边,无疑是方便许多。
他第一面就看出了那位薛表妹身上文气很重,若她愿意,陶融打算之后自己手抄一些孤本经文作为教资,让吴窈娘跟着她学习。
修道除了天赋外,刻苦努力缺一不可,想要走得更远,则最好还要博识广闻才行。
陶融在心中给未来为他提供符箓的吴窈娘安排了学习的课程。
他心里有数,接着便去问吴窈娘一些他之前想不通的问题,以解他的好奇。
短暂的聊完之后,吴窈娘的身世便在陶融心中完善了。
简单概括,她是个与吴子清完全相反的人物。
国庆快乐呀朋友们[摸头][摸头][摸头]
自己给自己放了两天假哈哈[害羞],接下来要努力更新才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 2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