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四十分,图书馆刚开门。宋易推开沉重的木门,闻到熟悉的旧书和消毒水混合的气味。靠窗的第三张桌子——他习惯的位置,桌腿有处不起眼的划痕。
他刚坐下,宋千云就出现了。她今天穿了件浅灰色毛衣,袖口有些起球。抱着的那摞历史资料最上面是本《全球通史》,书脊贴着图书馆的编码标签。
“你的笔。”
宋千云从笔袋里取出那支黑色水笔,放在桌上。上周物理小组活动时他借给她,后来忘了要回来。
宋易接过笔,笔帽上还留着细微的划痕。“谢谢。”
她没接话,低头整理书本。书包侧袋里插着把折叠伞,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
七点整,图书馆的挂钟敲响。宋千云推过来一张便签,纸边裁得不太整齐。
「听写Unit 6」
宋易翻开英语书,找到那个单元。他念第一个词组时,她正在橡皮屑上擦掉写错的字母。阳光斜照在橡皮屑上,像极细的雪花。
“Rest assured.”他念完最后一个。
宋千云的笔尖在纸上顿住,留下个小墨点。“什么意思?”
“放心,确定。”
她把这个词组写在便签空白处,字迹比平时重些。墨点被她画成个小圆圈,像句号。
晨读结束铃响时,她合上书,封面有个模糊的鞋印。“历史资料要还给王老师。”
那两本书看起来很重,书页边缘露出不少彩色便签。
“我正好要去办公楼。”宋易说。
她看了他一眼。“随便。”
去办公楼要穿过整个操场。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跑道上有几个体育生在训练。远处传来哨声,短促而清晰。
走到半路,最上面那本《中世纪欧洲史》滑了下来。宋易伸手接住,书页间飘落一张卡片——是图书馆的借阅登记卡,上面只有两个名字:宋千云,9月16日;宋易,9月3日。
她把卡片塞回书里,动作很快。
在办公楼拐角,他们遇见班长李薇。李薇看看宋易抱着的书,又看看宋千云,笑得意味深长。
“王老师在二楼。”李薇说完就走了。
宋千云的耳尖有点红,不知道是不是冻的。
到了办公室门口,她接过书。“下午物理小组,要带电路图。”
“知道。”
她敲门进去,门关上前,宋易看见王老师桌上堆着待批改的试卷。
回教学楼的路上,雾气正在散去。某个瞬间,他听见图书馆方向传来钟声——那是七点半的报时,但也许只是错觉。
宋易回到图书馆时,靠窗的座位已经空了。
桌面上留着橡皮擦屑,他伸手拂开,发现下面压着半张便签。是刚才听写用的那张,背面朝上。翻过来,看见「rest assured」被重复写了三遍,最后一遍的字母r拖得很长,像是走神时画的线。
他把便签对折,塞进英语书扉页。
上午第一节是历史课。王老师抱着那摞资料走进教室时,宋易正转着笔。笔帽上的划痕硌着指尖。
"上次布置的论文,"王老师推推眼镜,"宋千云和宋易的那篇,关于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写得不错。"
同桌用胳膊肘碰了他一下。宋易没动。
下课铃响,他收拾书本的动作比平时慢。等教室里人走得差不多了,才起身往门口去。
宋千云等在走廊拐角。窗玻璃映出她的身影,站得笔直。
"你的。"
她递过来一沓打印纸。是他们合写的那篇论文,扉页上用红笔批了"A-"。
"王老师说引用的部分标得不够清楚。"
宋易翻到第三页,看见大段标黄的文字。页边有铅笔写的批注,字迹清瘦:「此处需注明出处」
是她的字。
"这些..."他指着批注。
"我昨晚查的资料。"她转身要走,又停住,"下午物理小组,别迟到。"
她的脚步声消失在楼梯口。宋易站在原地,论文第17行用荧光笔标着一句话:「帝国的衰亡往往始于最细微的裂痕」
他在那句话旁边,用铅笔轻轻画了个圈。
午后的物理实验室充满接线板烧焦的气味。宋易到的时候,宋千云已经在调试示波器。她挽起袖子,小臂上沾了块墨迹。
"电路图。"她头也不抬。
宋易从书包里抽出文件夹。最上面那张就是,折痕很深,右下角画着个小箭头——上次她指出连接错误时画的。
她接过去铺在桌上,手指按着那个箭头。
"电源接这里。"她的指甲剪得很短,"上次烧坏的保险丝还记得吧?"
组里其他人都还没来。示波器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波形,像不安的心电图。
宋易开始接线。红接正极,黑接负极。她的手偶尔伸过来校正位置,指尖碰到他的手背,很凉。
"你论文看了吗?"他问。
"看了。"
"引用的部分..."
"我标了需要修改的地方。"
示波器突然发出蜂鸣。波形乱成一团。
"接触不良。"她拍打接线板,动作粗暴。绿色光点重新排列成整齐的正弦波。
这时门开了,另外三个组员吵吵嚷嚷地进来。李薇走在最前面,看见他们并排站在实验台前,吹了个口哨。
"优等生就是积极啊。"
宋千云退开半步,继续调整示波器旋钮。但宋易看见她的耳廓又红了,和早上一样。
实验做到一半,电路再次故障。这次怎么拍打都不管用。宋千云蹲下去检查线路,马尾辫从肩头滑落。
"手电筒。"
宋易从笔袋里摸出钥匙扣上的迷你手电。递过去时,钥匙串哗啦作响。
她接手的动作顿了一下。钥匙串上挂着个小小的铜质星体仪,是去年科技节他赢的奖品。
光线很暗,她凑得很近。宋易能数清她的睫毛。
"找到了。"她捏出一根断开的导线,"绝缘皮破了。"
她用绝缘胶带缠好破口,缠绕的动作熟练得像护士包扎伤口。
实验继续。数据记录到第七组时,宋千云突然开口:"你那本书,什么时候借的?"
宋易一时没反应过来。
"《中世纪欧洲史》。登记卡上,9月3号。"
"上个月。"他说,"写论文之前。"
她点点头,在实验记录册上画了条完美的曲线。
放学时果然下雨了。宋易站在教学楼门口,看见她撑开那把折叠伞。灰色的伞面,和她的毛衣很配。
她走进雨里,没有回头。
雨幕中有辆自行车飞快驶过,溅起水花。她敏捷地往后躲,伞面撞上路灯柱,发出沉闷的响声。
宋易往前迈了半步,又停住。
她已经继续往前走,步速未变。只是伞骨有一根微微变形了。
他望着那个背影,直到雨帘将其模糊成灰色的影。手指在口袋里触到那半张便签,边缘已经被磨得柔软。
rest assured
他轻轻念了一遍,声音散在雨声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