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和熹 > 第60章 共享尊荣

第60章 共享尊荣

德阳殿上,天光斜映朱漆窗棂,百官肃立,肃穆的龙涎香气在殿内缓缓升腾。太常卿伏地叩首,语声高亢而沉重:

“启奏陛下!后宫多年未有皇嗣降诞,阴气凝滞,恐妨龙脉昌隆。今闻喜公主诞于内廷,若养于深宫阴室,恐对国运有损。臣请奏,将公主送出禁中,由宗室族中妇人抚养,以应天地阳和之理!”

话音未落,殿内一片死寂,连钟漏声似都迟疑了一瞬。

刘肇指尖缓缓敲击龙椅扶手,声声如鼓,目光沉冷,宛如三冬之霜凌压殿顶。他未即言语,只眼神微偏,看向御阶之外。

金殿之外,风过云动,万丈宫墙仿若将整个天意囚困于一方琉璃之间。

太常卿此言堪得是一箭双雕,即暗讽邓绥临朝‘女主阴’,又在说皇室广嗣不继,实为小君之过,分明就是阳谋。

而就在这场无声风暴于朝堂酝酿时,那句“送出宫养”的奏疏,不慎被宫婢传入兰林殿内,为冯岚亲耳所闻。

兰林殿内,香炉冷却,素帷垂地,烛火摇曳如豆。冯岚坐于榻上,面色雪白,双臂紧紧搂着怀中的女儿,仿佛世间再无他物能入眼。湉女睡得极沉,小小的身子窝在她怀里,吐息细缓如云,却不知风雨欲至。

“贵人,药……凉了。”侍女轻轻将药碗端近,语气小心翼翼,仿佛稍大一声便会搅碎眼前这片脆弱的宁静。

冯岚却仿若未闻,只缓缓摇头,眼中泛起水雾,泪珠在眼眶打转,却一滴未落。直到她垂眸望见襁褓中湉女那张熟睡的小脸,那双卷翘睫毛下藏着清澈的梦乡,她才心防终于崩溃。

泪水一滴滴无声落在孩子额头,冯岚伸指为她擦去,却越擦越湿。

她曾听说,那些被送出宫外的皇子公主们,也都曾在襁褓中咿呀啼笑,衣食无虞,可没多久就一个个或病死、或溺水、或不明而终。如今在宫中,只余一座座空冷的牌位,冷冷立在宗庙,香火寥寥。

“我的湉女……”她喃喃低语,声若梦呓,“你若被送出宫去,娘亲便护不了你了……你还那么小……”

她声音哽咽,双臂下意识收紧,仿佛要将女儿深深嵌入骨血,不容外界任何一丝风霜。

窗外春雨未歇,丝丝缕缕打在飞檐铜铃上,敲出一声声凉意。她听着雨声,忽然身体一抖,剧烈咳嗽起来,连帷帐都被撼动。侍女连忙取帕掩口,只见那帕子边角,已悄然染上一抹扎眼的血痕。

她却不惊,只是疲惫地闭上眼,指腹一遍遍轻抚女儿柔软的眉骨,仿佛这道痕迹,是她与世界最后的联结。

数日之后,冯岚终于支撑不住,彻底病倒。整个人如被抽尽了魂魄般卧床不起,食不下咽,语不成声。太医诊视后低声启奏:“乃产后郁结于心,思虑过盛……是忧病入骨,抑郁成疾,恐非汤药所解。”

兰林殿被静静封起,帷幔沉沉,如罩寒霜。香炉中换了安神宁心之香,炉烟不绝,却也驱不散她心头的冰冷。

殿门“轰然”被推开,晨光随风卷入,吹散殿内沉郁多日的药香与焚香气味。

邓绥疾步踏入,未及整冠理鬓,曲裾在奔行中沾染了朝露与宫道尘土,发丝微乱,气息未稳。近日她一直忙于外朝事物,疏于来兰林殿看望,她方才还在御前听政,闻太医急奏“冯贵人病重”,竟顾不得朝堂礼制与宫规,几乎是夺门而出,快速奔来。此刻踏入帷幕之内,恍若心头压了一夜的山终于崩塌。

“阿岚!”

她一声惊唤,带着未曾发泄的惊慌与心疼,仿佛要将积压多日的自责尽数唤出。

榻上人影如纸,冯岚瘦削的身形隐没于素锦软褥之间,眉宇清淡得近乎透明。她勉强抬眸,视线模糊中,那道熟悉的身影仿佛踏火而来,撕破她这几日来沉在深水之下的梦魇。

“绥……绥姐姐……”她唇瓣轻颤,声音细若游丝,却倔强地从肺腑之中发出,“我……想亲自……陪着湉女长大,不要让她也像那些皇子公主一样……”

她的眼中水光翻涌,一边说一边伸手去摸身侧熟睡的婴儿,手指颤抖得几乎碰不到襁褓的边缘。

邓绥快步上前,一把将母女二人拥入怀中,力道之大,仿佛要将冯岚从病魔手中生生抢回。她跪在床前,攥着冯岚消瘦的手,一字一顿道:

“阿岚,陛下是英明之主,岂会被太常卿那般无稽之语动摇?他是湉女的父亲,是天下的君主,他不会把湉女送出宫的。”

她缓缓抬手,将冯岚额上的冷汗细细拭去,声音低柔却坚定:“更何况,湉女也是我的女儿,我们不是早就说好,要一起养她,一起教她穿罗衣、识字学诗、教她执笔读经书、学骑射辨兵……怎能只你一人孤苦地留下她?”

冯岚的泪再也止不住,像决堤之水般滚滚而落。她紧紧拽住邓绥的衣袖,颤声道:“姐姐……我怕……怕我熬不过这一劫……我怕你再不来看我,我连最后一眼都见不到你……我想一直陪着你,一直……”

“别说傻话。”邓绥打断她,语气几乎哽咽,她低头,在冯岚鬓边轻轻一吻,如同春雪融化在枝头,“你会好起来的,我保证,你说你要陪我走下去,那你就不许半途反悔。”

“闻喜这名字,是好兆头。”邓绥柔声道,目光落在婴孩安详的睡颜上,“吉星照宫,福瑞盈门。她既唤‘闻喜’,便该是我们一生之喜,而非一朝之忧。”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外而来,殿门掀起一角,风卷入几缕檀香。

“启禀皇后娘娘,郑侍中奉诏而来。”

郑众疾步而入,手持黄绫绢帛,神情肃穆,声音洪亮如钟: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连湉女似也在梦中感知到了什么,小小的眉头微微蹙起。

“闻喜公主刘兴,即日起,记于皇后邓氏名下,承以嫡女之礼,内外诸臣,敢有异议者,按欺君、离间后族之罪——斩!”

最后一字出口,如惊雷破霭,直震兰林殿上空。

冯岚怔了一瞬,继而整个人倚靠在邓绥怀中,眼中泪意未消,却已露出从未有过的安然与释然。

“我……我这颗心,终于可以安定了。”她喃喃低语,“谢陛下......”

邓绥轻拍着她的背,眼神却遥遥望向窗外旭日初升的金光,唇角缓缓勾起一抹安静的笑意。刘肇这一纸圣旨,既封住了谏官之口,又圆了她与冯岚两人一生所求。

这不仅是一个母亲的尊严得以守住,更是两个女子在帝王权势之间,拼尽全力为一个小小婴儿争来的光明未来。

而湉女此刻依旧沉沉入梦,睡容安详,仿佛她早已知晓命运将在今日改写,她将不是那个宫中幽闭的皇室弃子,而是大汉天子嫡出的掌上明珠,是这盛世之中,唯一能名正言顺走进阳光的小公主。

在刘肇御笔落定的那一道圣旨颁下之后,兰林殿终于重归安宁。冯岚卸下心防,开始配合调养,原本沉郁的气色也日渐转好。邓绥几乎每日前来探视,陪她品汤饮药,闲谈宫务典章,两人间的情谊比昔日更深一层,温软亲密,几近无间。冯岚那份对邓绥的依恋与深情,亦随着病势的缓解,愈发沉厚不移。

她虽体尚孱弱,却日日抱着湉女在兰林殿回廊中缓行,轻声哼唱儿歌。每当日光穿窗,春风拂幔,母女相依一景,宛若宫中春日最柔美的画卷。冯岚时而也向邓绥请教典故、宫仪,只言片语皆用心谨记,只因她常常低语:“我要做一个……配得上她的娘亲。”

她开始在案前记录湉女的饮食、笑语、翻身时刻,笔笔细致,如绣花般用心。又亲手为女儿缝制春衣,针脚虽粗,却缀满爱意。她更向东观借阅书籍,自习字义章法,打算来日由她亲授湉女读书识字,不让孩子比皇子们差一分。

邓绥看着她一点点走出幽谷,心中柔情暗生。她曾无数次伏案批折时回望兰林方向,如今那扇宫门后终于重燃了人间烟火。

而在朝堂之上,刘肇为进一步稳固闻喜公主的地位,乘边陲小国献瑞之机,于春朝大典之上亲颁诏令:封刘兴为「建安县主」,言其“异祥初兆,天命所归”。圣旨一出,朝野震动,宫中哗然。

湉女虽非邓绥亲出,却被册以嫡礼,实为“皇太女之势”。众臣虽口中称贺,私下却议论四起。冯岚得讯,心中一时五味杂陈:“她……还如此年幼,怎堪这般荣耀……”

邓绥却握着她的手,笑意温然:“正因她尚幼,我们便更要替她披荆斩棘,护她步步向前。”

可权位如火,风光之下,亦藏暗涌。御史中丞郤瑾连上三疏,质疑皇后“徇情专宠”,讥讽冯岚“出身卑寒、无德可循”,甚至妄言“兰林生瑞,阴盛过旺,非吉兆也”。

舆论一时汹涌,太常卿、光禄勋等人接连上书,欲收回湉女封号,冯岚迁出兰林殿,送公主出宫由宗室养育。

而这一次,邓绥未再等刘肇发话。

她亲自着朝服步入德阳殿,挟《周礼》《宫规》《昭书》三卷,陈述前朝代育、共母、藩妃之制,历数贤后教子、妃嫔合抚之例,言之有据,声若洪钟。

“皇后之责,不止于育子,更在教养天下风仪。闻喜既入我名下,便是我之嫡女。我以法立她,不为私恩。”

她眼神如刃扫过群臣,余音震殿,无一人敢再言。

当日夜幕将降,刘肇倚窗而坐,闻宫人禀报邓绥朝堂应对之语,忽而低笑一声:“皇后执政,已可游刃于外朝。”

夜色低垂,兰林殿外的雨初停,檐口水珠沿着金瓦滴落,叮咚作响。帘幕半卷,烛火在鎏金灯座里跳跃,映得殿中一派柔暖。湉女已在榻旁的小摇床中酣睡,呼吸轻软,偶尔小手抓握,似在梦里攫一缕春风。

冯岚披着月白薄纱,倚在雕花檀木榻前。她神色仍显孱弱,却拂开发鬓,仔细端详方才被邓绥披在肩头的云纹披帛。帛上细密暗线隐隐,缀以极轻的珍珠,宫中仅皇后可佩。她指腹摩挲那暖意,目光却落在近前端坐的那人身上。

月光透纱帐,柔和地铺在邓绥素白的侧颜。她卸下朝服,披一件素软云缎,正借着孤灯给湉女的襁褓缝一绣角吉祥云。针尖闪亮,动作却极稳,像她在朝堂落笔批折时一样从容。

冯岚喉头一涩,终是开口,声音低柔却清晰:

“姐姐可知,阿岚如今,心底时时惶恐。”

邓绥停了针线,抬眸,柔声问:“为何惶恐?”

冯岚敛眸,轻抚胸口,好一会儿,才带着些哽意道:

“若没有姐姐怜我,那年我幽居增成殿偏院,日日如笼中鸟,连光都不敢奢望。是姐姐伸手唤我一声‘阿岚’,记得我的生辰,为我挡阴后刀锋,为我争一席生路……要不是姐姐,我此刻怕仍是那处不起眼的‘小小美人’,在冷墙阴影里,年年衰败。”

她说着,潸然泪下,滴在微凉的檀木几上。

邓绥轻轻叹息,将绣帛放下,拉她坐在自己膝边,指腹替她拭泪:“阿岚,命有多舛,不在出身,而在心境如何。若非你自有温柔坚韧,岂能走到今日?我不过是顺水推舟,自然水到渠成。”

冯岚摇头,握住邓绥的手,声音带着燃到极处的真挚:“阿岚今生今世,都要以命相报,不为其他,只为姐姐当年在我最暗的时辰,记起我、疼惜我、救我出泥淖。若我能长伴绥姐姐左右,护湉女长成,便是上天最大恩许。”

“傻阿岚,这世上情意最难求,你能在我来到大汉之后走进我心里,已是最好的回报。往后路上风雨再大,我们携手便是。”

殿外铜铃悠扬,被风吹出一串婉转的叮当。雨后初霁的月光洒入窗棂,照在两人交握的指间,也照在摇床里小公主酣甜的梦境。夜静,温情如水漫过金阶玉瓦,悄悄把“报恩”的誓语,化作无声的深情,沁入盛世大汉的岁月长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三号风球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