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盛夏来临,暑热弥漫天际。
会议室里,广告部和编辑部又开启了新一轮战争,广告部主张拍摄方案以客户需求为主,经济大环境不好,当然要笼络住手里现有的客户;编辑部则反对过量的商业内容,表明怎样笼络住客户是广告部的事情,但杂志就是要以内容出发,这是时尚杂志,不是商业日报。
两个部门的出发点不同,KPI也不同,自然是会有争执,平日里或许还可以维持假笑装作相敬如宾的同事,可今天实在没法体面了。
——因为纸媒逐渐没落,饭圈文化盛行,传统纸媒近两年逐渐增加小卡发售,即纸刊杂志附带各种头衔的杂志专属小卡配套售卖。
Jonathan作为老牌杂志出身的主编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在别家杂志争相卖周边赚大钱的前提下,仍旧因循守旧,于是在半个月前终于收到总部的警告邮件,大概意思便是:如果不提升销售额,那么他主编的话语权也将和老牌杂志经营理念一样,逐渐没落。
Jonathan被迫重视销量,便将目光瞄准了行业内的新人男演员。
他希望以首封的噱头促进粉丝消费、做数据,大赚特赚一笔,顺便证明自己虽然不屑这套市侩的商人行径,但如若要做,也是足够得心应手的,以此来巩固他身为主编的地位。
原本拍摄的首选艺人是纪泽言,但是纪大少爷一听到小卡周边等销售策略,便声称近期快要进组了,组前培训完全不许请假,一拖再拖下来,拍摄一事便只能不了了之了。
夏苒听着艺统同事怨声载道抱怨剧组,只是笑而不语。
他们不知道,夏苒却是很清楚,纪泽言哪里快要进组,他此时此刻人正在新西兰度假,闲得不能再闲,之所以拒绝不过是因为心里知道这把是要他的粉丝狠狠花上一笔,护短如他,自然是不会答应的。
于是,接下来唯一合适的人选便只有蒋星河。
蒋星河与纪泽言同期出道,咖位相近,走得却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人设,如果说纪泽言是人家甜豆路线,那蒋星河就是高冷霸总,不苟言笑那种。
而他们现在在吵的,就是蒋星河的杂志植入问题。
这一次的封面拍摄项目是广告部老大晓楠亲自拉来的,大当家出手当然希望把杂志的可利用价值发挥到最盛,这样不仅可以用更多权益在客户面前卖个人情,甚至可以悄悄在中间谋取些许回扣,这事编辑部当然不会允许,执行拍摄的是编辑,最后赚钱的却是广告部,任谁也做不了这个冤大头,何况编辑部老大珍妮弗早吃过广告部暗度陈仓的亏,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步。
于是,从夏苒入职开始,几乎每个周会都在听两个部门的老大吵架。
Jonathan坐在长桌前刷着手机沉默不语,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夏苒起初佩服他的包容度,手下吵成这样竟然也不觉得烦,还能气定神闲的玩手机,后来又想到另一层——他身为领导自然是高处不胜寒,最怕的不过就是手下抱团一致对他,如今手下两员大将斗个你死我活,在战况最惨烈的时候他再出来象征性主持一下大局,反倒显得他这个主编举足轻重,有气度还具有管理能力。
高啊。
职场上哪有一个好人。
“你们现在光说不能给客户多少多少权益,但连个具体策划方案都没给出来,”晓楠坐得溜直,吵到最后阶段,他开始以退为进,“要是不想要这个客户,我就直接告诉他们别投钱拉到,咱高风亮节一分别赚行了吧?”
闻言,Jonathan终于动了动。
不论蒋星河能卖多少本杂志,但没有品牌广告植入是绝对不行的,几十万的生意无论如何也不能没。
珍妮弗却是看透他的把戏,靠在椅背上冷笑着说,“你用这个威胁我没用,这钱怎么着也进不了我的口袋,就算没了也是你头上的KPI。”
这话说得倒是不假,广告部的饭碗都是客户给的,如果拉不来客户,那便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晓楠说话再难听也都不是傻子,送上门的生意即便是一块钱也得赚,从来没有拒绝的道理。
“你这么说我就不认同了,大家都是为公司赚钱,什么你的我的,难道这钱全都进我一个人口袋了?”晓楠不想纠缠在钱这个字上,迅速转移话题,“所以你们编辑部能不能定了哪个编辑来拍摄,策划先做出来给客户看看,那万一这个策划正好和客户心意,人家别的也不想多占了,那不是皆大欢喜了么?”
“晓楠这句话还是对的。”坐在尽头的Jonathan终于开口。
主持大局的人终于登场了,夏苒想,看来这出戏是快要唱完了。
“对吧,”晓楠看向Jonathan,立刻寻找认同,“我们现在犟这些都是空话,没意思。”
毕竟是首次尝试零售策略的项目,如果转型成功,责任编辑一定会在高层中露脸,珍妮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闻言立刻开口,“这个项目蛮重要的,又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公司需要我作为编辑部总监当然愿意尽力。”
落地窗外,夕阳已经西斜。
夏苒单手托腮,在心里面自己给自己报菜名,盘算着晚上回去吃什么。
“那就夏苒来负责吧。”Jonathan宣布道。
“?”
夏苒闻言立刻收回视线,看向Jonathan,同时她也感受到各路视线投望过来——晓楠自然是高兴的,编辑部任谁也不会比珍妮弗更不配合,除了她谁都合适;珍妮弗第一次如此正式地打量夏苒,目光里全是风头被抢的怨恨;编辑部的同事自然是看好戏的心态,这项目接了便是要受晓楠和珍妮弗的夹板气,烫手山芋落不到他们头上便是大好事;以及其他不认识的同事,纷纷在找谁是夏苒。
“我?”夏苒下意识问。
“对,你入职这些日子还没有正式拍摄过,正好这次让大家看看你的水平,”Jonathan淡淡道,“怎么,你不行么?”
“行啊,我可以。”夏苒爽快的答应。
她甚至都没太听清要她做什么,但问就是“我很行”,女人不能说自己不行。
就这样,人人争抢的大饼落到了一个刚入职的新人头上,会议以此结束,办公室出奇的安静。
散会后,夏苒被Jonathan单独留下。
一进门,Jonathan便如释重负般窝进了老板椅中,随意地问:“知道我为什么选你做拍摄责编吗?”
稍稍想想,夏苒便明白了Jonathan的意思。
这个项目无论交给编辑部哪个老人,都逃不开珍妮弗的掌控,那势必要与广告部互相使绊子,平常的拍摄也就算了,这一场代表传统纸媒的经营理念转向零售的第一场战役,绝不能任性妄为,正因此,毫无根基的新人夏苒变成了最好的负责人选。
她并没有过多阐述自己如何如何猜测Jonathan的想法,只简洁地保证,“我知道这场拍摄对杂志转型至关重要,所以不会偏向任何一方,我对他们的新仇旧恨也不感兴趣。”
Jonathan闻言笑了,点点头,“聪明孩子,看来我的眼光确实是好啊。”他想了想,又说,“这个项目的进度你直接和我汇报,珍妮弗那边做一个简单的同步汇报就好,这个月你暂时做我的直属下属,OK?”
“好的。”
“蒋星河那边给的档期是6月15号,时间其实是够的,只是不太宽裕,客户那边是要稍微照顾一下,在策划方向上可以多和他们新品的理念契合一下,当然,实际的视觉呈现还是不要过多,时尚杂志不是商业刊,这点珍妮弗说得还是对的。”
“是的,客户资料晓楠已经同步给我们了,我这两天想一想策划,明天下班前给到,这样可以多留一些时间给客户反馈和二轮修改,艺人那边问题应该不太大。”
“就是这个意思,那你就去准备吧。”
Jonathan没抬头,皱着眉盯着手机,又是焦头烂额的样子。
夏苒点点头离开了,没再出声。
天将大任,夏苒回到工位发了会儿呆,而后打开电脑仔细阅读客户资料。
这是一个运动品牌,算是这两年的比较新锐的品牌,因为广告打得好,又舍得花钱,所以知名度在短时间内飞升,但夏苒却从未尝试买过,因为她完全不运动。
需要与运动相关,但客户又不希望是直白的体育、跑步等主题,那样毫无新意,也无法与其他大牌时装相结合,与品牌想拉高自身时髦度的理念便不相符了。
该想个什么主题才好呢,夏苒有些烦恼。
索性端着杯子跑到茶水间去发呆。
好巧不巧,珍妮弗竟也在,她端着水杯,大概是刚接好水,正要往出走。
四目相对,两个人都怔了一下。
夏苒率先以开眼神,她想起刚刚在Jonathan办公室时的对话。
她作为新人被主编要求越级汇报,显然是被看重的意思,但同事也是不尊重直属领导的行为,虽然这事是秘密进行的,可夏苒还是为此对珍妮弗感到愧疚。
这一愧疚没有弥补的由头,所以夏苒只能在态度上对珍妮弗愈加恭敬。
这份恭敬不是为了讨好,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她放低姿态,微微点头,轻声细语地打招呼,“好巧啊姐。”
珍妮弗已经恢复神色,朝着夏苒的方向走来,Lady Dior的香水味一带而过,珍妮弗像是没看到她一般,侧过身,身影摇曳地离开了。
独留夏苒站在原地,对着空气一阵迷茫。
等她搞清楚状况时,珍妮弗已经摇摇摆摆走了老远,即将消失在拐角处。
那一点无形的愧疚感就这样,轻飘飘地散尽了。
夏苒扯了扯嘴角,轻笑了声。
哇。
这还真是有趣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