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之翼
秋雨连绵数日后,天空终于放晴,阳光刺眼地照进高一(1)班的教室,却驱不散东方凌岳眉宇间的阴霾。课间,他摊开的物理竞赛题集久久未翻一页,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出一道道凌乱的线。
“东方凌岳,” 李淼轻轻戳了戳他的手臂,递过一张折叠的便签,“这道电磁感应题,你上次讲的方法我还没完全懂……”
他回过神,接过便签展开,上面是李淼工整的字迹,但在题目下方,有一行极小的铅笔字:“窗外晴了,要不要去天台透透气?”
他抬眼,对上她关切的目光,心头微动,却只是摇了摇头:“竞赛班快集训了,没时间。”
这话一半是真,一半是假。真实的原因是,父亲东方弘昨晚丢给他一份新拟定的“清北保送冲刺计划”,要求他在下周的物理竞赛中必须拿到省一等奖,否则将全面接管他的课余时间,包括取消他每周唯一能自由支配的下午。
“凌岳,你没有任性的资本。” 父亲的话像冰锥,扎进他心里,“东方家的未来,不能有半点闪失。”
午后,图书馆的角落。
李淼硬拉着东方凌岳来到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在桌面投下暖融融的光斑。
“你爸又给你压力了?” 李淼压低声音,递给他一盒插好吸管的酸奶,“你刚才走神的样子,跟初三那次一模一……”
“李淼,” 东方凌岳打断她,声音有些沙哑,“如果……我想放弃这次竞赛呢?”
这句话说出口,连他自己都愣住了。放弃?这个词从未出现在他的人生词典里。李淼更是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为什么?” 她急切地问,“你准备了那么久!而且……那不是你最喜欢的物理吗?”
“喜欢?” 东方凌岳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当喜欢的东西变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变成衡量你价值的唯一标准时,它还会是喜欢吗?” 他望向窗外操场上奔跑的同学,眼神空洞,“我只是他实现野心的工具,一个必须运行完美的程序。”
李淼沉默了片刻,忽然伸手,覆在他紧握的拳头上。温暖的触感让东方凌岳微微一颤。
“工具不会感到痛苦,程序也不会。”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你会。东方凌岳,你是人,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
她顿了顿,眼神坚定:“如果你想做点什么,我帮你。”
流言蜚语,像野火般蔓延。
几天后,关于“学霸东方凌岳疑似心理压力过大,可能退赛”的消息,不知怎地就在年级里传开了。源头已不可考,但细节却描绘得有鼻子有眼。
孙婷婷凑到李淼耳边,神秘兮兮地说:“听说东方凌岳和他爸大吵一架,把书房都砸了!”
另一个版本则说,东方凌岳在竞赛班模拟考中交了白卷,气得教练当场摔了杯子。
这些议论像针一样,刺穿着东方凌岳习惯的平静表象。他依旧面无表情地穿行在教室、图书馆、竞赛班之间,但李淼能看到他脊背僵直的弧度,和偶尔掠过眼底的疲惫与挣扎。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他被议论声包围时,默默走到他身边,递上一颗水果糖,或是借讨论问题的名义,将他带离那些探究的目光。她甚至鼓起勇气,在放学路上拦住了正准备上车的东方弘。
“东方叔叔,” 李淼紧张得手心冒汗,但语气却异常坚定,“凌岳他……真的很努力了。竞赛很重要,但他也需要休息。”
东方弘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刀:“李同学,管好你自己的事。凌岳的未来,我自有安排。”
轿车绝尘而去,李淼站在原地,心里却燃起一股不服输的火苗。
反抗的号角,在寂静中吹响。
竞赛前夜,东方凌岳没有像往常一样刷题到深夜。他打开电脑,敲下了一封长长的邮件。收件人是他敬佩已久的一位大学物理系教授,邮件里,他没有提及竞赛和分数,而是真诚地请教了几个困扰他已久的理论物理问题,并坦诚了自己对当前教育模式的困惑。
点击“发送”后,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这或许不是最激烈的反抗,但这是他挣脱父亲掌控的第一步。
随后,他拿出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猫咪头像,发了条消息:“明天竞赛,我不会提前交卷了。考完……一起去吃关东煮?”
几乎是秒回:“好!我等你!不管考得怎样,关东煮管饱!” 后面跟了一个傻气的笑脸。
东方凌岳看着屏幕,嘴角微微上扬。窗外,月色如水,温柔地笼罩着沉睡的城市。他知道,前路依然布满荆棘,父亲的期望、学校的压力、周围的议论都不会轻易消失。但此刻,他不再感到孤单。
因为有人愿意理解他的痛苦,有人愿意陪他一起“不完美”,有人愿意在逆风的方向,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