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之旅者的一些禁忌》下(全文完)
选择当旅者的人,没有哪个是纯冲着赚钱来的,因为基地内有的是比旅者职业更赚钱且更轻松的工作。
当旅者主要是想更无拘束地接触时空漏洞、亲身近距离体会这逐步毁灭世界的灾难。
因此,极少有旅者会为了多赚些钱而愿意冒失去当旅者资格的风险。
虽然即使没有旅者证,一个掌握了旅者技能的人也能长时间在野外生存、去独自探索时空漏洞,但却会缺失基地给旅者的特殊待遇。
比如最基本的,物资补给。
一般人最多只允许私人存储三天份的食物及饮用水,
因为买东西都是实名,所以如果一个人今天买了三天份的食水,明天再想买,就只能买一天份的。
假如试图购买更多,只会得到机器冷冰冰的拒绝“您的购买额度已达上限”。
旅者的购买量也有上限,但这个上限是“足够吃或用到世界毁灭那一天的量”。
而且有折扣价,最高可以打八折。
如果基地内已有存货不够,还可以给旅者加急生产,不会额外收加急费。
唯一的限制是,旅者的精神力储物空间能带走这么大的量,且有能力保鲜几十年。
基地不介意提供大量物资,但不支持浪费。
毕竟,现有资源虽算得上丰裕,但考虑到未来必然的艰难,还是尽量省着些心里比较踏实。
再举个例子,假如有旅者需要定制比较特殊的工具。
只要向官方提交申请,只要定制理由不是太离谱,官方都会安排合适的人或机构给旅者尽快制作出来。
制好的工具卖给旅者的价格一般就只比成本高个五成左右。
而如果不是旅者,一个人想要定制什么就只能自己去寻找合适的人或机构。
找到后对方还不一定肯接活。
即使肯接,也可能会漫天要价。
总之,如果没有基地官方给予的这些便利,旅者的野外生存毫无疑问会艰难很多。
那一张旅者证,并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证明,它还包含了一部分特殊权限。
失去那张证,也不仅仅代表着失去一个身份,还意味着失去了一份强力支援。
官方是很明确地希望旅者们能成长起来的。
因为旅者很可能是人类中活到最后的群体。
但同时,在基地形态结束之前,官方并不希望这群“人类最后的希望”提前搅乱基地的稳定性。
所以官方对旅者既非常优待,又非常约束。
优待是为了未来。
约束是为了现在。
能从旅者学校毕业、拿到旅者证的正式旅者都分得清轻重。
偶尔小小地违反一些只是口头警告或罚款或短期没收旅者证的规则就罢了,算是放松本性。
毕竟每次回到基地时那些规则真让旅者们憋的有点难受,总忍不住伸展一下手脚、越一越界。
但那些会导致旅者们当不成旅者的禁忌,正常旅者是一条也不会碰的。
只有那些已经不太想继续当旅者的旅者,才会去触犯禁忌,想试试能不能在证失效之前给自己多捞点好处。
反正旅者证需要定期复考,复考不过一样会被没收证,一直复考不过就一直拿不回证,也就相当于终身没收了。
那犯个大规,直接失去旅者证,也算不上很亏。
而且万一犯规后没被逮住呢?
旅者独自一人在野外造假,然后回基地卖假货,只要造假的量比较小,理论上暴露的风险确实不算太高。
可能就五成左右吧。
暴露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信息整理员。
信息所持续数百年地专业汇总异世界信息,形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氛围。
信息整理员在信息所内工作数年后,则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对异世界信息形成近乎本能的真假辨别能力。
当信息整理员对某份异世界信息有疑虑时,会联系提交该信息的旅者进行确认。
如果该旅者造了假而心理素质不太强,被多问几句就容易露馅。
但如果心理素质足够强,造假了也能端出理直气壮的态度,其实信息整理员哪怕继续怀疑,也很难拿出实在证据敲定这位旅者造假。
因为不同的异世界之间确实可能差异很大。
曾经的经验也确实可能不适用于新发现的异世界。
直觉并不能成为证据。
这时候就需要找拿得出证据的人了。
也就是让造假者暴露的第二个关键原因:五级精神力者。
虽然绝大多数异世界物品都不携带时空能量,但它们肯定有“穿越时空”的事实经历。
五级精神力者都具有时空方面的技能。
这类技能不仅可以制造储物空间长期保鲜存放物品,也可能看到物品的过去。
想看人的过去也没问题,但越清晰越详细越动态则越费力。
相反,如果只是锁定观察“有没有穿越时空过”这一条,那基本就是扫一眼的事情。
只是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工作繁忙,人数又少,所以多数情况不会找他们确定这点小事。
信息整理员们怀疑后会尽量让造假者自己招供。
只有当造假者实在不招,信息整理员又实在无法解除对其的怀疑时,才会将物品送到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面前进行最终判定。
如果这时候正好有自由型五级精神力者在基地内,那就更方便了。
打扰繁忙的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很多人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打扰进入基地就等于休假等于无所事事的自由型五级精神力者,很多人不仅好意思,还觉得很有意思。
不少人都觉得同为五级精神力者,自由型的气质与基地型差别忒大,对比观察别有一番趣味。
基地型五级精神力者每一个基地都有,经常能见到,但自由型五级精神力者几年不一定能见一次,幸运遇到时如果刚好有正当理由可以接触一下,那一定不能错过。
其实四级精神力者同样也能看出一件物品有没有穿越时空过,虽然不敢说百分之百确定,但四级精神力者的“看”与信息整理员的“直觉”相结合,基本也能给出个准确判断。
但以上确定方式只适用于有实物的情况。
即使是五级精神力者也无法确定一份信息究竟是某人实际观察所得,还是胡编乱造。
所以如果是只有信息报告但无实物的情况,信息整理员即使有所怀疑,但只要信息提供者坚称就是如此,信息整理员也只能给归档,不能将其标记为假。
所以造假物品想蒙混过关的核心是:别引起信息整理员的怀疑。
只要信息整理员不怀疑,物品就是走常规检测流程,不会被送到五级或四级精神力者面前。
而常规检测流程测的是安全,不是真假,只要安全就给发售卖许可证。
信息整理员看的主要是图文视频资料,一般不会接触实物,所以想要不引起他们的怀疑,核心是编的资料足够有异世界的感觉。
至于具体怎么编……
那就是有这方面想法的人的事情了。
这方面我一向守规矩。
每次获得异世界物品,除了我自己直接在野外吃用了的那些外,其他我都会乖乖提交报告、送检、拿到许可证,再售卖。
我再次提醒,这种造假是旅者行业的禁忌。
只要敢做,就要准备好终身失去旅者证。
有人可能要问,旅者自己吃用了,和卖给别人吃用了,如果都发生在送检之前,有本质区别吗?
不都是导致物品没留下记录信息便消失了吗?
为什么后者会被吊销旅者证,前者却完全无处罚?
单从信息留存的角度说,二者确实没有本质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客观上后者可以避免,但前者无法完全避免。
因为旅者获得异世界物品后,首先必须进行一定的初步检测,确认其不存在“会招来时空漏洞”等重大隐患后,才能带回基地,接着才可能提交报告、送检。
而旅者在野外自行做初步检测时,受限于环境条件、缺乏设备,不可能次次都保证被检测物品无损。
尤其是食物,最彻底的检测方式肯定是吃一些。
吃下肚后等几个小时,身体毫无异样反应,这就是肯定能安心带回基地的东西。
规则的制定必然得基于客观,于是,旅者的禁忌里便不会包含旅者吃用其自己获得的异世界物品。
但与其他人进行交易,并非限时必做事项。
实际上,在野外想遇到人很困难,更别提遇到合适的交易对象,所以绝大多数交易都是发生在基地内的。
而既然在交易前已经回到基地了,那么先花几小时交报告并送检,再交易,还有难度吗?
没难度。
所以当然可以进行比较高要求的约束。
当旅者身处野外时,基地几乎没有任何办法管控旅者的行为。
哪怕基地给旅者制定了很多条款,并让旅者学校对旅者及旅者预备役进行严格的教育和考核,但那些条款要真正实施,都得是旅者在基地内时。
且条款中涉及到的很多信息,需要旅者自己提供。
这中间旅者可操作的余地就比较大。
当然,如果一个旅者撒谎成性、无数次违规,肯定迟早会被基地逮住漏洞、拆穿一切。
但在被拆穿之前,如果一百次里只撒一次谎,如果每次违规都仅仅擦线,那么,是不是会让这位旅者得逞很多次呢?
旅者们会因此不断地在没有其他人及机器看见的地方生出侥幸心理,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了一些小利益而违规吗?
客观上,避人耳目地做违反规则的事情不难。
但主观上,我及很多资深旅者都建议不要在野外违规。
资深旅者们建议,所有旅者在野外时都严格遵守旅者守则。
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违规的冲动,建议回基地后、在很容易被抓现行的地方,再违,被逮后老实受罚。
另外,如果在野外时无意或故意违规了,越是确定没有人会发现,越是建议旅者一回到基地便自首、主动领罚。
对旅者来说,违规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放纵与失控。
在有外力辅助之时习惯自控,将来等彻底失去基地约束后才更有可能维持理性。
人类想要见证世界的终点,理性应该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规则的漏洞容易钻,可当钻漏洞成为习惯,思维方式便会逐渐变得极难正面处理问题。
偏偏,时空漏洞是本世界所有人类避无可避、必须正面迎接的课题。
说来也是有趣,人类将时空漏洞命名为“漏洞”,但这东西的毁灭世界之路却一直坦坦荡荡,是以绝对力量碾压的阳谋。
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分毫技巧,时空漏洞就采用着平推的方式,逐渐粉碎整个世界。
要应对如此坦荡的灾难,就要有足够坦荡的态度。
人类的思路只有在维持理性的同时尽可能与时空漏洞的逻辑接近,人类才有几率尽可能存活到本世界的终点,而非提前灭绝。
当然,这只是部分资深旅者们的观点。
倒并不要求所有旅者都得这么想。
将旅者当作短期职业、做三五年便改行,也没什么问题。
总之,从客观统计来看,把心思放在与人斗、与基地制定的规则斗上的旅者,职业生涯实在短暂。
在有基地当后勤的时候他们都把自己弄得极为狼狈,着实难以想象当没了基地后,他们还有能力独行十来年。
不过,不独行、随着基地的消失而死亡,可能也并非坏事。
(全文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番外19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