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出倭寇能看的范围后,杨俊不知道去哪里求援更近,他只能先找到有人的地方去问路。
没有马匹,没有行路工具,他只能纯靠双脚去探寻未知。
杨俊不知道他跑了有多久,但是他知道的是能早一刻到达县城,大人他们就能早一刻获救。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道跑了多久,杨俊竟然在一处山林中遇到了一支百人以上的大明军队。
这支部队纪律严明,即便是在露营休息也还派了哨兵放哨。
“前面什么人?站住!”杨俊若是在平日肯定会第一时间发现哨兵的踪迹,可是现在他已经疲惫不堪、饥饿交加,除了往前走,警惕心大不如往日。
“我乃锦衣卫,快带我去见你们大人!”杨俊亮出令牌,使出全身力气大声说。
两个哨兵对视一眼,并没有完全相信杨俊的话,谁知道是不是倭寇派来的奸细。
“你站那,把身上的武器放在地上!”其中一个哨兵说。
“你...”杨俊正要破口大骂,可是现在情况紧急,他只能强忍下来。
这哨兵哪见过绣春刀和令牌,可还是识货的,知道这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为了保险起见,一人看着杨俊,一人拿着两件物品去找他家哨长去了。
那哨官是见过绣春刀的,又看到令牌上印着锦衣卫南镇抚司试百户杨俊,心中已经确认这人的身份做不得假,急忙站起身来对那哨兵说,“那人在哪里?快带我过去!”
哨兵见此,赶忙在前面带路。
哨官到后,见到杨俊看见他没有身着飞鱼服,全身上下凌乱不堪,尤其是那双鞋都快磨破了,想来是遭遇了什么。
“大人,我乃都指挥使戚大人麾下哨官海华,不知您遇到了什么事,可要我等协助?”这哨官拱手问,戚继光的手下一向是军纪严明,不会有小人作祟。
“海哨官,不知你现在带了多少人?”
不怪杨俊要问人数,明朝中后期早就由卫所制演化为募兵制,尤其是为了抗倭朝廷让各大军事重镇自行练兵,除去总兵、副总兵以下官员均无定员,主要是看朝廷下发的武器装备和粮饷来决定人数,有的总兵手下只有几万人,有的能达到十几万人。
海华也见怪不怪,回道,“回大人,下官带了百六十人,依照戚大人指令进行巡逻,看有无倭寇行踪。”
“我家大人乃是陛下亲封锦衣卫南镇抚使,现下慕容大人在南浦溪遭遇倭寇偷袭,倭寇人数恐在两百人以上,还请海哨官随我前去营救!”杨俊说的恳切,这些人足够了。
海华一听吃了一惊,他是经历过台州一役的,对慕容这个姓氏尤为敏感。
“这位慕容大人和去岁战死的慕容指挥佥事可有渊源?”
杨俊马上反应过来,没想到这里还能遇见认识慕容宏的人,“正是慕容指挥佥事之子。”
“请大人放心,我等这就前去营救慕容大人!”海华一听,将手中拿着的绣春刀和令牌还给了杨俊,又去对手下的人下令,“去叫所有人全部起来,留十人看管辎重,其他人带上武器,随我前去营救慕容大人之子!”
这些士兵不像是三大营都是世袭的,大多是招入的良民,在经过戚继光的训练后,行动力和战斗力不是三大营那些许久没见过血腥的军士能比的。
很快,有人给杨俊拿来新的靴子,还牵来一匹战马。
海华这时也收拾好了行装,“烦请大人在前边带路!”
杨俊二话不说,心里想着这下大人终于有救了,快马加鞭的就朝来时的方向冲去。
来的时候用了将近一个半时辰,去时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还包括不能骑马时,需要拉着马前行的道路。
等再一次来到河边,杨俊看着如此惨烈的场面,疯了一样去死人堆里找慕容梓。
海华叹了一口气,心想难不成恩人之子就此丧命了吗!吩咐道,“打扫战场,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
找了半天,杨俊这个大男人忍不住的哭了出来,他不是在想接下来自己要面对什么,而是一想到慕容梓已经死了,他就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泪。
突然,他在人群中找到了罗平,罗平满身是血,胳膊上还有一处箭头,右手握着绣春刀,左手握在了一把倭刀的刀刃上,这把刀牢牢地插在罗平胸前,旁边还倒了一个没有刀的倭寇,倭寇面部已经被血染红,脖子处有一条长长的刀伤。
“罗平,你怎么死了,你快起来告诉我大人他去哪里了!”杨俊跪在地上,摇着罗平的尸体,放声大喊。
海华从戎已有多年,身边的兄弟一个一个在他面前死去,他知道杨俊现在的心情,可是不能让他这样对尸体不敬,派了两个士兵把人拉了起来。
“杨大人节哀,我等再仔细找找,看是否能发现慕容大人,还需要您来辨认。”
“对,我不能哭,我还要找大人!”杨俊被海华的话一惊,又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寻找起来。
这时,在河边一堆尸体前,有士兵大喊,“海大人,这里还有个活着的!”
杨俊和海华听到后飞快朝那边跑去,海华先到,杨俊随后磕磕绊绊的跑了过来。
杨俊一看不是慕容梓,心里顿时有些失望,可是又不能不管这人。
“海大人,烦请让军医来看看此人,这是锦衣卫指挥佥事邓大人。”
没错,这还留着一口气的正是邓峰,在慕容梓和朱瑞璇两人走后,他带着剩下的锦衣卫拼死搏杀,整整给她们留出了半个时辰的逃命时间。
而他在最后关头,中了一刀倒在了地上,被两名校尉护着压在了身下,倭寇急着去沿河找人,草草对着所有尸体补了刀便走了,并没有发现还留有活口。
罗龙文也不担心会被人发现,发现又怎么样,这留下的倭寇尸体注定证明这件事就是倭寇所为,和他和严家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海华一听,这位躺着的比慕容梓的官阶还要大,看来杨俊没有对自己说实话,可是他又不能去质问上官,只能听令去安排下去。
找了半天,这哨士兵把倭寇尸体随意堆在一起,又小心翼翼把所有锦衣卫的尸体一一摆放整齐,在这期间又发现了两名还剩下一口气的锦衣卫。
军医在邓峰人中处下了一针,很快他就醒了过来,看见杨俊挣扎起来,顾不得伤口撕裂的疼痛感,“快沿河往下去找朱大人和慕容梓,他们......”
话没说完,人又晕了过去,可这个信息对于杨俊来说已经够了。
海华心里却愈发惊愕,这邓大人已经高居指挥佥事,口中还称朱姓大人,看来这次锦衣卫来了不少大人物,杨俊也不想再瞒下去,对他说。
“实不相瞒,海哨官,这队伍当中还有锦衣卫的指挥同知朱大人,请大人务必要找到两位大人,事后朱大人定会论功行赏。”
“杨大人哪里话,此事下官义不容辞,必会尽心尽力。”海华一听心里也担忧起来,这可不是普通人,若那位真的有失,恐怕戚大人也难辞其咎。
看倭寇的尸体少说也有七八十具,海华留下二十人继续清理现场,和杨俊带着剩余的百三十人沿着河边的马蹄印一步一步向下找去。
跑到一处脚印凌乱的位置,杨俊停了下来,“海哨官,倭寇在这里停过,我们也仔细找找。”
海华听闻佩服起杨俊来,他方才也正要开口,没想到被抢先了,看来京城当官的不是吃素的。
直到杨俊看到河边一块石头上留下的痕迹,顿时热泪盈眶,“大人,大人他们没事,快,我们朝着这个方向继续找!”
海华走过来一看,石头上刻着几个奇怪的符号,想来是锦衣卫的特殊标记,于是他问道,“这是两位大人留下的?”
“没错,这是本卫内的求救符号和方向提示。”杨俊没有遮掩,直接说道,这个符号不是看了就能学会的,说出来也无妨,“上马,这里太危险了,要赶快找到两位大人。”
在来的路上,海华已经告诉杨俊松溪县陷落,难怪倭寇会这么嚣张,深入福建腹地劫掠。
杨俊他们来之前的一个时辰,被推上岸的朱瑞璇先醒了过来,她只是因为氧气一时供给不足才晕了过去。
而一半身子在岸上,一半还泡在水里的慕容梓就没那么好运,全靠她在游水两人才游到了这里,后面又加上她把自己的氧气渡给了朱瑞璇,接着把人推上岸,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这时还昏睡着。
醒来的朱瑞璇看见趴在地上的慕容梓,半截身子还泡在水里,惊慌失措的去拉拽他,把人拉上来翻过身子,看见胸前还有起伏,这才松了一口气。
看了看四周,得把人拉走,要不然被倭寇发现了可就不妙了。
在石头上留下信号,朱瑞璇艰难的背起慕容梓朝西岸的草丛里隐去,在担忧、紧张、逃出生天等等多重心态下,她并没有注意到背上的人胸前那细微的异样。
慕容梓本来就比朱瑞璇高出小半个头,也不知道这一年是一直在锻炼,还是因为什么,慕容梓窜高了一大截,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可能有178公分,被只有170的朱瑞璇背在身后,朱瑞璇显得十分吃力,可她又怎么会扔下他不管。
走了不远,慕容梓感觉自己整个胸腔都被人用力的挤压着,她要喘不过气来了,微微睁眼一看,自己竟然在缓慢的移动,再仔细一看是朱瑞璇背着自己,头趴在她的左肩,急忙气息薄弱说了句,“我醒了,你快把我放下来。”
朱瑞璇听到背后的人说话了,惊喜之余头向左边转去,好巧不巧把左脸递到了慕容梓的嘴唇上,她像是突然感到惊吓一般,手一松,人就从背上滑了下来。
“哎呦,德敏你这是怎么了!”
慕容梓原本没有完全清醒,这一摔让她差点背过气去,等躺在地上后大大的吸了一口气,这才坐了起来,手还在揉自己的屁股。
见此朱瑞璇心里有些委屈,可也知道若不是这人自己怕命丧于倭寇刀下了,也是他在水下渡气给自己,才能活到现在,可是女儿家的矜持她又不能说出来。
“醒来了就赶快起来赶路,我们找个地方藏起来以免倭寇发现。”
在地上坐了片刻缓了过来,慕容梓站起来后看着自己湿哒哒的衣服,有些嫌弃自己,浑身上下都沾满了泥土,若不是还有绣春刀在,简直就像个小叫花,那口粮袋早就在入水后不久被她抛弃了,那些饼浸泡在水里沉得要死,不扔了还等什么。
两个人就这样在太阳的照耀下,一直朝前走去。
水平有限 全靠想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