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前任,是种怎样的感觉?
于知遥从未想过,香港的雨会这么冷。
中环的玻璃幕墙将天空切割成无数碎片。
于知遥抱紧怀中的作品集,深吸一口气,踏进了那栋足以俯瞰整个街道的摩天大楼。
今天是她作为自由插画师,与顶尖投资机构“瑞桐资本”的第一次项目会谈。
如果成功,这将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单。
电梯无声地攀升,她心脏却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放轻松,于知遥。”
她一边深呼吸,一边对自己说:
“你只是来见一个客户。”
会议室的门被助理推开。
长条会议桌的尽头,背对着落地窗,坐着一个女人。
一身剪裁利落的炭灰色西装,衬得她肩线平直,气质清绝。
她正低头看着手中的iPad。
有些自然卷的长发垂下,侧脸线条冷峻,鼻梁高挺,长睫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
只是这样一个轮廓,就不禁让于知遥想起了自己的姐姐。
像,太像了。甚至就连香味都一样。那时候的于舒桐身上是淡淡的茉莉花香,到了这里,香味就更浓。
仿佛有所感应,那个女人抬起头。
两人四目相对。
会议室里一下变得无声无息,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时间似乎被无限拉长。
于知遥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瞳孔骤然收缩的瞬间,以及那双眼睛里一闪而过的、和自己如出一辙的震惊与慌乱。
是于舒桐。
怎么会是她?
“于小姐?”旁边的助理出声提醒。
于知遥猛地回神,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才勉强维持住脸上的表情,走到会议桌的另一端坐下。
她感到那道目光像冰冷的探针,钉在自己身上。
“你好,我是于知遥,‘绘梦’工作室的代表。”她的声音十分干涩。
于舒桐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声音已然恢复成一种公事公办的、听不出任何情绪的平稳调子,甚至带了一丝港式的懒音。
“于小姐,你好。我是瑞桐资本的项目负责人,于舒桐。”
她顿了顿,补充道, “我们可以开始了。”
整个会议过程,于舒桐没有多看她一眼。
她提问,质疑,甚至连给出的意见都精准、冷静,像一个没有感情的决策机器。
她否定了于知遥初版方案里最核心的创意,理由充分,无懈可击。
于知遥试图据理力争,但在对方强大的气场和冰冷的逻辑下,节节败退。
最后,于舒桐合上文件夹。
“今天的会就先到这里。于小姐,请根据今天的意见,下周三前提交第二版方案。”
她站起身, “希望下一次,你能给我一些更专业的东西。”
说完,她微微颔首,率先离开了会议室,没有留给于知遥任何一点叙旧的时间。
于知遥独自站在原地,听着她那清脆的高跟鞋声消失在走廊尽头。
心脏仿佛是被千万根针扎穿一般,痛得喘不过气。
因为于舒桐否定的那个核心创意,是一幅以“家”为主题的插画。
画的是记忆里,深圳东门老街的老房子,窗外是永不熄灭的霓虹。
窗内,是两个挤在一张书桌前写作业的女孩背影。
……
“姐姐,这道题怎么做嘛?”
于知遥咬着笔头,苦恼地戳了戳旁边人的胳膊。
于舒桐放下自己的笔,凑过去看了一眼,无奈地叹口气:
“笨死了。”
嘴上嫌弃着,却还是拿过她的本子,仔仔细细地给她讲解起来。
台灯暖黄的光晕笼罩着她们,窗外是深圳永不眠的夜。
那是于知遥关于“家”最温暖的记忆。
最后,于知遥失魂落魄地走出大厦。
她随着人流麻木地走到十字路口,一旁的路牌上写着的是皇后大道中。
站在香港街头汹涌的人潮里,于知遥却觉得前所未有的孤独。
包里手机震动,是催缴下一季度租金的短信。
她想起刚才于舒桐那句“更专业的东西”,忽然觉得无比讽刺。
她为了逃离有关内地的一切回忆,只身来到香港。
却没想到,命运给她开了这样一个巨大的玩笑。
她摸出手机,下意识点开那个早已被删除、却早已烂熟于心的号码。
指尖在拨打键上悬停了很久,最终重重地锁上屏幕。
手机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颗水珠,再次抬头,天空已经成灰蒙蒙的一片。
见状,于知遥立刻找了处地方躲雨。
雨越下越大了。像极了很多年前,深圳那个暴雨夜。
那是暑假最后一天,下起了大暴雨,雷声轰轰。
今天爸爸和后妈又吵架了,姐姐依旧待在外面没有回来。
“你再吵信不信老子打死你!”
客厅里传来烟灰缸掉落在地的声音,伴随而来的还有巴掌声。
听到这,于知遥有些不耐烦,于是走出房间:
“你们能不能别吵了!”
于程听到女儿这么说,一下停了手,语气依旧不好道:
“臭婆娘,滚回房间去!”
陈娟踉踉跄跄地回了房间。
于程一脸阴沉地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地点燃了一根烟。
“爸,你就不能少抽点烟吗?”
“知道了知道了,真是的,你一个小屁孩管那么多干什么?”
虽然嘴上不饶人,但于程还是乖乖把烟按灭。
他对两个女儿都百依百顺,但就是不喜欢被陈娟管这管那。
所以两个人经常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看着烟熄灭,于程开口道:“小桐呢?又跑出去了?”
“应该是吧,我去找找她。”
“真是的,下暴雨还待在外面。去附近找找,赶紧把她带回来。”
“嗯,好。”
话落,于知遥便换好衣服出门了。
“路上小心啊。要不要爸爸给你打车?”于程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不用了,我自己打。”说完,便留下一声“嘭”的关门声。
刚走出单元楼,风就迎面刮来,于昕不禁打了个喷嚏。
豆大的雨不停拍打着地面,在空中连成一道道雨幕,老街霓虹招牌的光晕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扭曲、扩散。
于知遥不敢磨蹭,打了车就往东门那边去。
她知道姐姐常去那家开在老街深处的凯利冰室。
果然,在雾气朦胧的玻璃窗后,于昕看到了她的身影。
她独自坐在卡座里,面前放着一杯早已不再冒热气的奶茶。
于知遥推开门,门楣上的风铃发出一串清脆的叮咚声。
于舒桐回过神,看到浑身湿气的妹妹,微微一愣:“你怎么来了?”
“爸爸让我来找你啊。”
说着,于知遥坐在了她对面,雨水从发梢滴落。
“倒是姐姐你,下这么大雨还不回家,已经很晚了。”
于舒桐没有说话,只是用指尖划着冰冷的玻璃杯壁。
这时,冰室老板操着浓重的广普口音提醒:“细妹,我哋就快打烊咯。”(小妹,我们快打烊了。)
于舒桐这才站起身,“走吧。”
她们撑着伞,一起走入雨幕中。暴雨中的东门老街褪去了平日的喧嚣。
霓虹灯牌在雨中变得模糊而遥远,仿佛另一个世界的光。
于舒桐沉默地走在前面,背影单薄而倔强。
于知遥快步跟上,小心翼翼地拉住她外套的衣角。
她脚步顿了一下,没有甩开,反而放慢了些脚步。
“姐姐,”于知遥小声开口,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下次……下次你要是心烦,可以来画室找我。我陪你一起画,或者……就安静地待着。”
于舒桐侧过头看了妹妹一眼,雨水打湿了她的睫毛。
她没说什么,只是伸出手,把于知遥往她身边拉近了些,替她挡去了侧面吹来的风雨。
……
“没伞吗?”
突如其来的声音将于知遥的思绪拉回。
转头一看,于舒桐正撑着伞,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去哪?我送你。”
她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关心,更像是一种程式化的客套。
于知遥看着眼前里的人,那个曾是她全世界的人,此刻却隔着一层雨、一层玻璃,遥远得像一个幻觉。
心脏像是被那只无形的手再次攥紧,痛得尖锐。
她后退一步,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不用了,于总。” 她刻意用了那个疏离的称呼。 “不麻烦您了。”
说完,她毅然转身,快步钻入了身后拥挤的人潮。
于舒桐一愣,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逐渐消失在人群中才回过神。
她抬起手,看着自己刚才在会议上,因为用力过度而至今还在微微颤抖的指尖,缓缓握紧。
脑海浮现的,却是许多年前,那个在她怀里蜷缩成一团、害怕打雷、需要她哄着才能睡着的小女孩。
再见前任,是什么感觉?
——是如同香港这场冰冷的雨,猝不及防,淋得人透心凉,糟透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