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真假的几段野史,纸面斑驳的涂痕与零散的嘲弄字句。
【卷1】
古往今来欲成仙者颇多,一条条人命前仆后继地自愿堆叠总归让他们探出些门路。
重天之内万物轮转当需灵力,此为万灵。人之欲成仙,必先跨其间鸿沟,人神力量之差距,便为此天堑沟壑。生人丹田之内自成一方小天地,纵亦有九重天之分,揽万灵充盈此间,得至『有间天』之重,人即成仙。
九重天下,仅有长生天这样由重天灵道所孕育的天生神体可谓之为神。似如重天察观世间之形,故其权柄齐天。
再有『食天』这般兽形,是以九重天极初之造物。长生天为神,不老不死,不伤不灭。食天这般万灵象形,是与重天此间同生同灭,却不免伤病痛死,只是泯化去一次象形,而后又生。这般看来,似也与长生无异。
人之寿命极短,故此二者皆为人修仙道之所求。
天下修道成仙第一人,所谓『天』尊,即是以此路修行直通天道,修得仙身,于是便引得了后人追撵起脚步,妄图博得几分窥天之道,好使此身再精进几分。
而天尊得道消息不胫而走,霎时便传遍了世间诸天,天下望修仙成道者何其多,甚至吸引凡间众人抛却家眷,变卖家产只为求得一个叩仙门的机会。
鸡犬得道之辈则不乏天尊飞升前所处门派,一名『御天阁』,跃身成为琉澜天内第一门。
而谓则『琉澜天』,只是人间与修道之人所处地域给予称谓。
再明白些,是人欲修仙之道所需万灵,在人世间天下有这般充盈灵力之地,曾是凡人所至万灵充盈丹田呼出或炼化不得便多半爆体而亡。然窥得修仙门道之人便有踏足此地权利,后有人间话本之中给了一方美名,其后也就这般讲。
食天喜人,曾化重天万灵施与人间庇佑,故有世人为其筑庙烧香,受号高封,甚至于封得神名。
有欲成仙之道,世人便不免追随这般庙台神灵踪迹,天尊也不乏此道。
天尊曾言其之所以自封『天』号,是欲齐食天之名,行食天意行之道。
【卷二】
天已然忘记了自身名姓,只得道那日情景仍刻印脑海之中。
他循先人之道已至凡间仙者之巅,却跨不过那道若有若无门槛。又不知如何就寻得了食天踪迹,混沌着来到其面前。
那是如山一座一眼笼不下的红,其皮毛之间灼燃烈焰,似犬似狼,蜷爪伏趴在地面,就这样拦在他的路前。又好似不是他突然叨扰这位万灵象形,而是食天为寻他而来。
他也便盘膝坐在食天面前,心中满是寻得传说的欣喜。他说憧憬面见食天已久,其佑世佳话早已传遍人间诸天,世人皆向其靠拢,以寻长生之道同食天并肩为首。
食天不答,仍旧阖着眼皮,沉重的鼻息如一阵飓风将他齐整的衣冠吹散。
他说自己半身已入仙人之境,其后会有更多同胞踏过此境为寻祂而来。他又问待到那时要自封何名相称,他说自己有意封『天』之名,欲与食天并肩,询祂意见何如。
食天仍旧不答。
他疑惑,他问食天既为爱人之神,向世间施与平等之资,又为何这般藐视他置于不理。
如山的红犬掀开一只眼皮,暗红的瞳珠似一片林中湖池泛着光,祂问他为人否。他想了想,答否。
食天闭上那只眼,“你因知我喜人而以人之躯行至此地。然现却亲自削去我喜爱之物,缘何向我发问?”
他再问祂为神否,祂也答否。
他胸腔之中骤然怒起无名火,好似遭过天大的欺骗,试图询问食天这样欺诈天下人的理由。
然而食天只需一抬爪就将其压制动弹不得,只这样垂头在地上,听耳边食天之声缓缓,大抵是没有睁眼看过他的。
“喜人并非爱人。我喜视人间悲欢,甚至捏就人身体会人间苦痛,施佑成愿,都因喜字而成。有得愿者福伴终身,更有得佑者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世人只见过好,便筑庙供神,将我奉上神位,然而我并非仙神,台上供奉分毫未取,只是世人一厢情愿,又好似求得长生不老的私念牵扯我身便是一个天喜闻乐见的理由。
我观人间只为瞧这情仇,尔踏仙门抛情忘义,摸得了半步门槛就抛却了人的身份,如何被喜,如何平资?
再有你这般与我面前平生无名火起的,何当辜负之说?”
祂未听面前半神辩解半分,口中一息卷一阵狂风将人吹刮出去。待他再挣扎爬起,眼前早已无了食天踪迹。
他惘然,寻迹踏仙独行至此,除却机缘困境,又枉负多少托付在肩的期望与人命。他堪堪到达俯首食天的位置,然而前者默然将他,他们的努力全盘否定,言语之中不曾有过半分关心。
他坐在地上望过天空,才意识到所求之道错理贯穿始终,既要成仙,循已有之道向来并非其解。食天不愿世人成仙,此道便成不得仙,他若成仙,就只能是允自己成仙。
于是这日琉澜天空中惊雷乍响,从御天阁的山头一路劈过琉澜天半境,黑云避日耀光中开,似有何物蠢蠢欲动,片刻却又如平常往日阴雨。
只是天上多了位仙神。
【卷三】
天尊初现有间天就以雷厉风行之势握了实势大权,仙居庭中众仙谴他目无尊长,到底因实力悬殊没了声响。
仙居庭中一众先神都以人间功德圆满得道飞升,受禄香火化用神力,人世间天下各道仙神受拜程度大都相仿,少有涵盖天下的大神。
何况天上神仙又都需分出神力来了却庙中人间心愿以换取香火,不能灵愿的神仙,人间大多都不拜,便也就有失了供奉散了神位再化作尘土的。
天尊此道与诸仙一路不同,神力都需自身化取,他这般渡劫飞升第一人,个中深厚都前无古来,眼下在仙居庭便无神可敌。
他说要将人神趋于平等,于是把仙居神界桎梏敲开,以御天阁为阶,通有间人间两天,以至仙神能够干预人间,为人得道再通一分路。
御天阁的十殿王神坐镇长老便也因其此举。
【卷四】
长生天把这些统告与食天时,后者无谓,说这憋闷蛋子自己生什么闷气。
只是天一举捅破两间之界,于通天阶顶立半天悬门,设万界碑阵,希就拉平人神两方地位。
然而重天变化至此衍生的世道规则又怎会因其小小举动就此崩塌,两界堪堪扯开一缝,就由重天自我限制再开不能,又因人世间天下万灵太过稀薄,有间天门开便不免压迫此间,于是天门就这般仅停留在琉澜天御天阁内。
天尊壮举,又在人间传为佳话,趋之若鹜的众人就又推倒了食天的庙宇,改奉天尊。
这本于食天而言也是无所谓的,只是人间除却供奉天尊一位,往日造福人间修德神仙反而失了供奉,不少就这样散在有间天内。
天尊只谈世间人神不等,却因无情一道观不见人间冷暖,失了人间飞升而来的神仙,人间困苦便无神帮渡。
更有因天尊一举,人间趋仙修道之势大增,人人都想成神,只有这般,是食天万万不允的。
食天喜人,便是喜人间诸事因人之七情演化不同过程与结果,人修仙道,最先剔去了重天造物时允与此种最为华贵的衣衫,抛却**,成就一方平正的仙神,也抛就了食天最为喜爱人的唯一一点。
食天厌天,便是因此。
祂无法涉手人间,世人如何行进个身命途都有原本定数,但神不同,拿取了重天机转的一分,也就算得与长生天或万灵象形相似的部分。
仙居庭上新生仙神转眼间就多了几个,食天管不过人间,于是站在天的对立面。
祂走过人间最困顿之地,再见世人潦倒之苦,最终选化生人怨生之物族,站在其间最高位。
又偏偏祂也仅仅喜人,于鬼间众生也同的充耳不闻,笼统捏就了一片新天地,除稍改族姓混杂局面以外,新成的狱间内就如此同以往般混沌一片。
【旧事1】
此间之内人之纪史有这般记录道:混沌当初,天地分离,万灵皆生之时,初辟方圆之中由『长生天』汇聚众灵之微尘,生一物,貌若当今狼犬,生蜿蜒两角于顶,全身皮毛艳红,尾与角常燃烈火不息。
此貌犬之物口欲巨大,胃中无尽之域,甚者自成一方天地。
此物贪食,万物初生之时只一口将方天吞于肚腹之中。
因着长生天之谴,后将方天吐出,还万物光明。
故得『食天』之名。
有史载:食天之兽曾将诸天吞吃入腹,使地失去天的笼罩,万灵陷入黑暗。
人类初生,陷于无光的混沌之中,却不曾屈服阴影之后潜藏的威胁。有大智者曾有幸得见食天之貌,故『火』因此而生。
食天之兽颇觉此生灵有趣,化而为人,投身人世道化,轮转三千世,以成人、解人、辩人。终未为人。
食天者,是为长生天造化之物,亦驱使长生天内万灵之尘为用。所谓人间修道修仙者,亦为炼化灵尘于身。
【旧事2】
食天此物,处世之中,与天同寿。
非人非妖非鬼非神,却是样样都做过,没哪天不无事。晓是千岁不知何物,端的一副少年与青年界限间的样貌,一头暗红发,像是那焰火熄了般,无光却也燃尽。
此物于世千年间,何人不做,光是人间百态便吃了个遍,做商做官做王做将,通通都上身体验一遍。那般人间性格便是见了就学,说变就变,刻薄人也罢,人间圣也好,此物面上神色一人千变,几千年不知带了多少面具下来。
晓是最后了解世间人味何如,端了副青年人气盛的样子继续行走人间。不知这样子是这物原本如此明朗还是如先前假了副人性出来。
此物实力不知,威胁不知,但活几千年来,不论修为如何,必是狡诈极甚。那人间传说沸沸扬扬,至于有人专门写了话本来供人读。不说此物心性如何,却是那一番人间历写来,倒教人津津乐道。
……
【焚尽的纸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