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可以让我的电子蝴蝶更幸福一些吗 > 第6章 摩耶的幕布[番外]

第6章 摩耶的幕布[番外]

#

“我们所见的,不过是幕布上的投影。”

——摩耶之幕

#

周三,晴,大风蓝色预警。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是优,但我严重怀疑它把“优”和“忧”打错了。窗外天色蓝得发假,像是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背景过度渲染后拿到现实,而隔着玻璃的工位上弥漫着一股实实在在的“忧”伤。

来源主要是我,以及隔壁工位正在用养生壶煮枸杞红枣的同事。

壶里的咕嘟声听起来像我们向往自由希望的气泡在逐个破灭。

三分钟前,甲方在最后一次确认会后第三十七次发来修改意见,要求把调性从“赛博朋克未来感”调整为“后现代田园风”,并希望logo在放大缩小的同时,保持一种“既存在又缥缈”的哲学状态。我盯着屏幕,感觉自己的脑细胞正变得稀薄而混乱,对“存在”和“虚无”有了全新的体会。

手机震动两下,弹出一条消息,像在死水里投下一颗跳跳糖。

电子蝴蝶:在?看看这个。

电子蝴蝶:【链接:十分钟冥想,还你一个清透世界】

我:不了,刚和甲方进行完一场深入的哲学研讨,现在我的世界很“缥缈”,怕一冥想就直接羽化登仙,工资都没人替我领。

电子蝴蝶:啧,又?

我:嗯。

话是这么说,但我还是点开了那个链接。

背景是某种空灵到近乎白噪音的音乐,一个声音温和且有点刻意的人引导着:“放松你的眉心……想象你眼前有一层薄薄的幕布,它轻柔地笼罩着你所见的一切……”

幕布?

还挺有意思的形容。

这个词平白无故丢进我几乎停滞的思维泥潭里,居然漾开一圈小小的涟漪。

接下来的半天,我有点心神不宁。“幕布”这个概念像一根软刺,卡在我神游的世界里,不疼,但总有异物感,或许是职业病,让我总想深入探究一下这个词汇所代表的情绪与主题。交完稿(第N 1版)后,我瘫在椅子上,戴着降噪耳机,却没什么听歌的**,降噪滤掉的是物理噪音,滤不掉心里那点莫名的嘈杂。

我只是看着窗外。

看着窗外被大风刮得歪歪扭扭的树,枝叶的晃动像卡顿的影像循环,玻璃映出同事们忙碌或放空的脸,大家戴着一张张像素不足的表情面具,还有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养生壶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茶水,聊天框里甲方那句“要一种朦胧的真实感”的反馈,像一句别有深意的谶语。

一切都那么具体,触手可及,又那么不真切。

如果这是一场编排得并不精巧但每个人都演得格外认真的戏。而我,是那个不小心瞥见了后台粗糙的绳子和简陋的幕布支架的观众,突然就对台上的悲欢离合有点投入不进去。

有股冷静的疏离感攫住了我。

下班路上,大风刮得人心慌意乱,卷起的尘土让天空也变得灰蒙。我没有太多剩余精力,却也没直接回家,而是随着地面灯牌的指引,鬼使神差地拐进一家商场角落里新开的“超感体验中心”。

宣传单页用极简的字体写着“打破感官边界,触碰真实内核”。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第二小时体验七折”。

听起来很唬人,但我主要是被那个七折吸引了。

你看,再哲思的灵魂也得向预算妥协。

体验馆里人不多,光线昏暗得恰到好处,空气里有一种刻意调制的带点冷感的香氛,闻起来像雨后的树林。我选了一个叫“意识边缘”的项目。工作人员给我戴上一个轻巧的头显和一堆传感器,语气平静得像在介绍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这种日常感反而加剧了超现实感,仿佛进入了头号玩家的世界。

“体验过程中您可能会产生一些奇妙的感知,都是正常的。记住,所见非真。”她最后补充了一句,像是唯一的真理提示,或者规则怪谈的注意事项。

我点点头,躺进那个符合人体工学的蛋形舱里,门轻声合上,黑暗包裹而来,机器低声嗡鸣。

起初是一片混沌的、流动的色块,像未诞生的宇宙,我一度怀疑机器出现了故障。然后,色彩开始遵循顺时针的规律流动、凝聚,逐渐形成熟悉的景象,熟悉的写字楼和办公室。

但这一切都蒙着一层极细的不断微微流动的光晕,像隔着一层薄膜看世界。我可以“走”过去,“碰”到我的桌子,手指却毫无阻碍地穿过了显示器和键盘,只在接触点泛起一圈细微干涉纹。

它们逼真得吓人,却又虚假得如此坦然,毫不掩饰其投影的本质。

那个引导声音再次响起,不知是来自机器还是我的脑海深处:“现在,尝试将你的意识焦点,从幕布上的投影轻轻移开,去感知那层幕布本身。”

我集中精神,试图做一种思维上的“侧眼”去看。

这很困难,就像试图看到自己的眼球转动。但当我几乎要抽筋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开始变得不稳定,画面开始微微抖动、闪烁,像信号不良,边缘出现细微的毛刺和重影。我甚至能隐约“看”到景象背后一些更原始的东西,不再是办公室,而是一些无法形容的,黑客帝国里才有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脉络,它们冰冷、复杂、浩瀚,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纯粹的存在与流动。

体验结束,我有点恍惚地走出来,像是从一个漫长的梦里强行醒来。

大风还在刮,街边的路灯次第亮起,在地上投下长长的摇曳不安的影子。

我拿出手机,手指有些冻僵。

我:我悟了。

电子蝴蝶:说人话。甲方又作妖了?

我:我刚刚去那个体验馆了,感觉挺怪的,好像什么都一样,又好像什么都不一样了。比如现在我看身边的这棵树,我看着它,知道它是树,但又忍不住想,我看到的绿色,我触摸到的粗糙感,我定义的“树”这个概念,是不是只是我的大脑为了理解它而讲给我自己的一个故事?它本身到底是什么?如果幕布消失,它会是什么?

电子蝴蝶:……你脑子被甲方格式化了?建议直接下班,吃点好的吧,火锅怎么样?

我:不是火锅的问题。就是一种感觉,好像所有东西都隔着一层东西。喜悦隔着一层,烦恼也隔着一层,连工作和疲惫本身,好像都隔着一层。

电子蝴蝶:听上去像是好事,恭喜你,获得终极摸鱼心态——认真就输了。一切都是幕布上的游戏,那你还在乎甲方干嘛?都是皮影戏,你跟着比划比划得了,难道还真走心?

好像有点道理,但又不完全。

如果一切都是投影,那“我”又是什么?是看戏的人,还是戏里的一个角色?

电子蝴蝶:今天我们的联合会议上提到了“摩耶之幕”的概念。

我:“摩耶之幕”吗?叔本华认为“摩耶之幕”所遮蔽的表象世界是变幻、易逝的。人们受摩耶之幕的蒙蔽,错把各种感官行为和刺激当作真实的东西来追求。只有参透世界的表象,穿过摩耶之幕,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意志的幻象,才能获得解脱。而尼采认为撕破摩耶的面纱,才能看到个体化原理的真相,看透生活的表象,接受存在的一切发生。

电子蝴蝶:哇塞亲故,没想到你层次这么深?

我:我只是在读百度百科。

电子蝴蝶:……好吧。

电子蝴蝶:你猜我们通过这个理念,最后的提案是什么。

我:不会又是那些,看透世界本质但依旧热爱之类的正能量宣传语吧。

电子蝴蝶:bingo.

我:好吧。

回到家,我先在床上瘫了会儿,然后我妈打来视频电话,问我吃饭没,絮絮叨叨说今天菜市场的菜和肉又涨价了。我看着屏幕里她熟悉的脸,眼角的皱纹,背后家里熟悉的摆设,墙上的画框以及沙发我买的抱枕。

这一切,是否也隔着一层幕布?

但当她说到“给你寄了点红豆莲子羹,记得去拿,别又放到过期”的时候,那种熟悉的唠叨,像一根结实又温暖的线,穿过所有虚幻的幕布,一下子把我拽紧。

管它是不是投影,红豆的香味可是实实在在能暖到胃里的。

也许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投影,能让我们感觉真实地活着。

-

第二天上班,大风停了,天蓝得像是被彻底冲洗过的幕布,与昨日相比堪称真正的"优"指数。

甲方的最终确认邮件躺在邮箱里,意外地通过了。我平静地点开,回复“收到,谢谢”。心情没什么波澜,像是看懂了剧本的演员,该念台词时就念一句。

同事的养生壶里煮着新的东西,味道闻起来像桂圆和黄芪。

我坐下,打开电脑,手指落在键盘上。

屏幕亮起,PPT映在我眼里,也是一场小小的投影。

我知道这眼前的一切,或许都只是一场庞大投影里的一小片光影,一场集体无意识的盛大幻觉。

但当我开始敲下第一个字,准备开始今日的演出时,我决定暂时不去纠结幕布后面那些“真实”是什么。

先好好把这场戏演下去。

毕竟,幕布上的故事,编得也挺用心。

至于幕布之后的事,等戏演完了,再说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出格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