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空间种田,她在大宋搞收藏 > 第122章 奉旨

第122章 奉旨

草木葳蕤,百果结子。蚕豆香,酒酿甜。

去年春,长春园弄了个桑基鱼塘,桑树种植区挖塘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塘的淤泥作为桑树的肥料,形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效果很好,不仅桑叶、桑果产量高,还养了鱼供给生鲜铺。

周云初今年新入的香积园、游仙园,远一点的报恩园,所有果园,全部摆上蜂箱,以便未来为果树授粉,促进产量。

在汴京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院子里有一点空地,老百姓都会种上蔬菜,吃不完拿去卖,可以补贴家用。

别小看那一畦菜地,一年种下来,也有几贯盈余。

哪怕是汴京郊区,浪费土地都是可耻的。

佃户租下几十亩菜地,仅靠种菜供应给汴京城各大酒楼,交完租税,盈余也不下百贯。

周云初新入手的三个果园,每亩地只种了二十棵果苗,果树之间间隔的空地比较大,果苗的树冠还未形成,显得土地空荡荡的。

她干脆让人种上各种蔬菜、牡丹、菊花,空间内移栽过来的南方鲜花,含笑、栀子、茉莉、素馨等低矮灌木,以单价高的花苗为主,比如汴锦、姚黄、魏紫、含笑。

每个园子,在角落里找两三亩地,栅栏围起来,养殖她从空间内孵化出的榛鸡崽、乌鸡崽,鸡产生的肥料,正好拿来沃肥。等到果树长大,飞不高但是还是能飞上树稍的榛鸡还可以吃害虫。

由于她把海东青全部赶出空间,空间内的兔子、乌鸡、榛鸡迅速开始繁殖,几千只榛鸡崽被放入各个果园养殖,日常喂养照顾由农户打理。

喂鸡的酒槽也很便宜,各大酒楼每日酿酒过后,都会把产出的下脚料拿出去售卖,每斤一文三分。

穿过园子的河道内,统统安排上周云初从空间内扒来的莲子,养殖淡水鱼,莲花净化水质,鱼粪为莲花提供肥料,等到夏季莲花开了,莲叶、莲子、莲花都可以制成产品销售。

周云初的立体农业弄的有声有色,主打一个绝不浪费土地资源。

雄州还有个一千亩地的庄子,大半部分是牧场草地,小半部分是耕地。

周云初派人用船运输一万棵柑橘家族果苗,小满在那边接应,快速种植上果苗,等到果树长大,长出的鲜果,出口辽国赚外汇。

周家人和燕驰看着周云初疯狂种地,深深的怀疑,周云初是不是得了不种地就难受的怪病。

直到有一天,冯押班前往燕宅传旨,大意是,让她去照顾一下万福园的花果蔬菜,怎么能种下就不管了呢。

同样是种地,燕驰在周云初脸上看到了不情愿,还有她不喜欢种地的时候,就是去万福园。

一想到自己辛苦种的花果蔬菜,被赵佣采摘了,拿去送人,她就万分不乐意。

她每次过去都兼职了大夫、厨子、园丁,打三份工,赚一份钱,换谁乐意啊。

·····

万福园。清晨。

燕驰远远的看着周云初懒懒散散,甚至一步三挪的前往园子最西边,四处转了转,看看蔬菜花果生长情况,象征性地打了一桶水浇浇,就回了厅堂。

态度相当敷衍。

燕驰看的嘴角上翘,不傻啊。

“启禀官家,园子里的蔬菜花果长势都很好,我会定期安排农户过来照料的,请官家放心。”周云初看起来态度很端正。

赵佣放下折子,从一堆文书里抬起头,“听说你在别的果园里,弄了个什么立体农业,你也给万福园安排上吧。”

“是。”周云初老老实实应了,其实没啥稀奇的,汴京老百姓种地好手多的是,只是缺少一些好种苗。

蔬菜种子、花苗、鸡崽、蜂箱,若有河流,加上莲花和鱼苗,凑齐后,她指挥农户们干农活就行了。

现在三冗很严重,冗官、冗军、冗费,开源节流很重要。

虽然朝廷各个办事单位院子里都种了蔬菜花果,但是据说还没有像周云初弄的那般充实。

赵佣打算看看周云初的效果,结合每个单位的具体情况,再在汴京城推广。

既能供给各个单位的食堂,盈余还能充公费,更重要的是,让这帮闲人有点事可干。

尤其是军营,即使他裁员了几十万军队,但是全国仍有八十万。

禁军平常闲着无事就是吃酒斗殴,前几日还有禁军跟大相国寺的和尚为了一个妓子,争风吃醋,都闹到御前了,真是不成体统。

看他们闲的,赵佣很是无语。

西郊军营里都有几十乃至上百亩地,都给朕好好种地去。

赵佣凝视着她,这细胳膊细腿的,怎么就喜欢种地,八成都是她指挥别人干,燕驰跟护眼珠子似的,哪里舍得她真下地干活。

“你把这件事情干好了,利国利民,为国分忧,到时候,朕赏你块地。”赵佣先画个饼。

大宋不反对土地兼并,赵官家是大宋最大的地主和商人,税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商人地位提升不少,甚至宰执家里都有人经商。至于官家的土地,那就更多了。

周云初还记得赵佣上次还欠她一个心愿,嘴上谦虚道:“为官家分忧,是民女的荣幸。”

冯押班不禁抬头瞄了她一眼,周云初这脑子,终于长进了。

其实并不是,周云初自己手上的园子不少。

何况一亩地价两贯多,哪怕一千亩的园子,也就两千多贯,她还买的起,何必占赵佣这点便宜。

赵佣其实想看看,经过她的手,单亩产出到底有多少,毕竟天下老百姓要靠着土地吃饭,一旦单亩产出提高,国富民强。

昔年,真宗引进占城稻,耐寒、两熟,高地薄田都能种植。亲自在皇宫御苑试种,成熟时,召集百官围观。

二十石稻谷在福建试种,再从福建取三万斛稻种,推广到两浙路,良种良法,告知老百姓具体栽培方法。

太湖流域稻麦两熟,亩产三石,成就“苏湖熟,天下足”。

老百姓吃饱了饭,人口剧增,被老百姓颂扬了多少年。

连带着海外贸易跟着沾光,泉州商船把占城稻改良的“广南米”卖回越南,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朝堂上,新党旧党吵来吵去,利民害民翻来覆去的争论,法再怎么变,还不如眼前这位,她种地,提高亩产,切切实实的利国利民。

赵佣想到这里,不禁多看了她一眼:“先给你拨一千贯经费,不够你再找朕,要买种苗、雇佣农户,你自己看着办。”

周云初一听,赵佣这是给自己找了种地技术顾问,好家伙,又打一份工。

只得安慰自己,就当做慈善了。

·····

初夏的阳光,晒的人脸上红彤彤的。

赵佣指派了司农司的两名小吏全程跟随周云初作记录,带着一帮禁军家属,在几个园子之间来回奔跑。

汴京周边河流多,稻田不少,眼下正是稻苗疯长的时节,稻田养蟹、稻田养鱼。

周云初带着众人跑去景福园,先让人把稻田改造,蓄起一定量的水,才方便养鱼养蟹。

顺带提示风险,若是大旱,汴河断流,鱼是养不成的。最适合稻田养鱼的地区在两浙路。

过了两天,带人去长春园,实景展示桑基鱼塘,挖出的泥巴堆在池塘四周为基,基与池塘面积比例六四分,池塘养鱼,基用于种植桑树养蚕。产量高、见效快,提高桑叶、桑果产量。

在万福园演示了立体种植,菜地散养鸡,鸡吃掉菜地中的害虫和杂草,鸡粪作为肥料,虽然会损失一部分菜叶,但是增加鸡蛋和鸡肉收入。

要想亩产提高收入,看土地上种植的作物单价,最后规劝一句,不要扎堆种植同一种作物,否则量大价贱。

众人看着果树之间还种着姚黄、魏紫、汴锦等高价花苗,甚至还有茄子和瓠瓜,这一亩地的价值得多高,除了二十棵果树,就拿姚黄为例,八百棵姚黄,就是八百贯。

只是有一个问题。

“周娘子,一亩地的成本里面,买种苗就占了一半,像这种单价高的花苗,种苗不便宜。”

这个问题,周云初想到了,但是单凭她个人解决不了,小吏记录下。

周云初回去就跟赵佣商量,蔬菜花果的种子,按照市场定价,民间花果园出售,国家给花果园补贴。

比如,一粒姚黄种子,正常售价二十文,朝廷补贴给果园五文,农民只要花十五文就可以买到。

作物成熟后售卖,像以往交税,由于作物单价提高了,交的税远远高于补贴的几文钱。

果园、农户、朝廷,三方获利。

还有一种办法,司农司管着御苑,有很多土地,培育出来的好种子,像惠民局一样,便宜卖种子给老百姓。

若是有果园恶意抬高种子价格,御苑可以低价售卖种子,就像常平仓,调节种子价格。

周云初还补充了茭白田养鸭、藕田养鱼虾蟹、稻田养鸭、果园养鹅、葡萄园养鸽子,互利关系,高产高效。

周云初不会写折子,但是两名吏员听的头头是道。

赵佣也听明白了,除了充分利用土地、阳光、水源,还要有好种苗,好种苗才能产量高,便宜又好的种苗,老百姓才能买得起。

让司农司的人,先在皇家四大御苑试试,再找几个农户和寺庙,也试试稻田养鱼、养蟹、桑基鱼塘等,结合各自土地的条件试。

赵佣时不时跑去万福园西边三十亩地转悠,榛鸡、乌鸡在栅栏里养着。

榛鸡本是生长在女真族的深山老林里,味道鲜美,很难捕捉。乌鸡炖汤可以滋补,尤其对女子友好。

果苗抽条长了不少枝叶,三个月过去,有的竟然开出了白花,花香沁人心脾。

地上冒出的各种蔬菜,鲜嫩,看着就好吃。三亩牡丹,姚黄每棵一贯,魏紫五贯,汴锦降价了,九贯,这些牡丹总价值九千贯左右。

院子的河道连接着汴河,活水养着各种鱼,鸡粪不仅给花果蔬菜沃肥,还用来养鱼。河道中种植着莲花,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中。

这一番操作下来,赵佣恨不得给周云初一个官职,就让她待在司农司,替他管着四大御苑,奉旨种地。

但是看着半个月下来,周云初晒的又黑又瘦,衣衫明显宽大了许多,让她回去好好休息,赏了西郊五百亩地的园子。

周云初回去就一整个躺平,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周家人和燕驰看出来了,遇上狠人,周云初爱种地的毛病,彻底被治好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