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的展厅里张钰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苹果展台前停下脚步——刚刚发布的iPad,如同一块光滑的黑色魔镜,指尖轻轻滑动,画面流畅切换,触控体验远超当时市面上的所有设备。那一刻,张钰清晰地感受到:功能机的时代即将落幕,智能终端将重塑人与设备、人与服务的连接方式,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叩响大门。
从拉斯维加斯飞回深圳的航班上,张钰几乎没有合眼。他反复摩挲着手中的iPad,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电子商情港”的未来——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曾经的优势将转瞬即逝。飞机降落在宝安机场时,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张钰第一时间拨通了周嘉颖的电话:“通知核心团队,明天上午九点,新研发中心开战略会,议题:全面转向移动互联网。”
“电子商情港”的新研发中心位于南山科技园,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内部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研发设备。第二天上午,核心管理层悉数到场,但当张钰抛出“全面转向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时,会议室里还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负责PC端业务的副总裁刘明首先打破沉默,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顾虑:“张总,我反对。我们的PC平台去年交易额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25%,还在快速增长。现在就把重心转向移动端,是不是为时过早?而且,PC端团队有两百多名员工,一旦转向,很多人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团队稳定性难以保证。”
刘明的话引发了不少共鸣。运营总监也附和道:“移动端的用户群体主要是个人消费者,我们的核心客户是企业采购商,他们习惯了在PC端查看详细的产品参数、签订合同,移动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
“恰恰相反,我们已经慢了一步,”张钰的语气坚定,示意助理调出数据报表,“大家看,200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0%,而PC出货量仅增长10%。根据IDC的预测,未来三年,移动端的流量将全面超过PC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客户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采购经理是90后,他们习惯用手机处理工作,上周的客户调研显示,有63%的采购经理希望能通过手机完成紧急采购。”
他拿起桌上的手机,打开“芯购”APP,界面简陋,功能单一,只有最基础的产品查询和下单功能。“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移动端产品,只是PC端的简化版,根本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如果我们不主动颠覆自己,就会被时代颠覆。”
“那我们该怎么做?”技术研发负责人问道。
“启动‘启明星计划’,”张钰一字一句地说,“第一,将‘芯购’APP全面升级为全功能交易平台,PC端有的产品查询、比价、合同签订、物流跟踪、售后服务功能,移动端必须全部具备,而且要优化用户体验,让操作更简洁、更便捷。第二,组建专门的移动产品团队,由我直接领导,从各部门抽调核心人才,不计成本投入研发。第三,确立‘移动优先’原则,所有新功能开发必须先做移动端,再适配PC端。”
话音刚落,CTO迈克·陈立刻提出反对:“张总,移动端升级我支持,但您刚才提到的‘核心业务系统全面迁移到云端’,我认为太冒险了。我们的核心业务系统经过八年打磨,稳定性极强,每年故障率低于0.1%。全部上云意味着要推倒重来,不仅需要投入数亿元的研发资金,还要面临数据迁移、系统适配等一系列技术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损失不可估量。”
“不破不立,”张钰的态度没有丝毫动摇,“迈克,你是技术专家,应该清楚云计算是未来的趋势。通过云架构,我们可以实现资源弹性伸缩,根据用户量变化调整服务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云架构能支持多终端适配,让PC端、移动端、平板端的数据实时同步,为用户提供一致的服务体验。未来,我们要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云平台就是我们的核心载体。”
为了推进“启明星计划”,张钰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他从腾讯、阿里挖来了顶级的移动产品经理和云计算专家,开出了翻倍的薪酬和股权激励;同时,推行内部“创业机制”,鼓励员工组建小团队,围绕移动端开发创新功能,一旦成功,团队可获得项目收益的15%分成。
转型的过程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习惯于PC端思维的产品经理,总是不自觉地把移动端界面做得复杂繁琐,被张钰一次次打回:“移动端的核心是‘场景化’,采购经理在车间里查库存,需要的是一眼能看到的关键信息,而不是密密麻麻的参数表格。”擅长大型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对云原生架构感到陌生,只能加班加点学习新技术,不少人因为压力太大选择了离职。
团队的动荡让张钰彻夜难眠,但他知道,转型没有退路。他亲自给员工做培训,分享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讲述诺基亚、摩托罗拉因固守传统而衰落的案例;他还优化了内部激励机制,为研发人员提供额外的技术补贴,设立“转型贡献奖”,表彰那些勇于突破的员工。
“转型就像破茧成蝶,过程必然痛苦,但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实现蜕变,”张钰在全员大会上说,“我知道大家现在压力很大,但我向你们保证,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
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秋天。新组建的移动团队,在产品经理林悦的带领下,深入走访了几十家中小企业。他们发现,很多工厂的设备突发故障时,采购经理急需找到附近的供应商,快速采购替换元器件,否则生产线停机一分钟,损失就可能上千元。
“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基于LBS(地理位置服务)的‘附近货源’功能,”林悦在团队会议上提出,“用户打开APP,就能实时查看周边50公里内的供应商库存,显示产品价格、配送时间,还能直接联系供应商下单,实现即时采购。”
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却精准击中了用户的痛点。团队加班加点开发,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功能上线。没想到,上线后的第一个月,就有超过一万家用户使用了“附近货源”功能,带动订单量环比增长300%。
东莞一家电子厂的采购经理李姐,就是这个功能的受益者。一次车间设备突发故障,急需一款特殊型号的电阻,她通过“附近货源”找到了20公里外的供应商,当天下午就拿到了货,避免了生产线长时间停机。“这个功能太实用了,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得打十几个电话问供应商,现在几分钟就能搞定,”李姐在用户反馈中写道。
看到“附近货源”的成功,曾经最反对转型的刘明彻底改变了态度。他主动找到张钰:“张总,我错了。以前我以为移动端只是PC端的补充,现在才明白,移动互联网不是渠道的延伸,而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我愿意带领PC端团队转型,全力支持移动端的发展。”
张钰拍了拍刘明的肩膀,心中满是欣慰。随着“芯购”APP的全面升级和云架构的逐步迁移,“电子商情港”的移动端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到2010年底,移动端用户数量突破10万,交易额占比达到30%,并且还在以每月20%的速度增长。
傍晚时分,张钰和周嘉颖并肩站在研发中心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的深圳湾。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还记得2000年我们做WAP网站时的情景吗?”周嘉颖轻声问道,“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我们疯了,一个元器件交易平台,做什么手机网站。”
张钰笑了,思绪回到了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当然记得,那时候的WAP网站只能显示文字,加载一张图片要几分钟,但我们还是坚持做了。现在想来,那大概是我们对‘移动化’的第一次探索。”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周嘉颖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憧憬,“幸运的是,我们始终保持着拥抱变化的勇气。”
张钰点点头,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天际。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电子商情港”已经调整好航向,准备在新的时代浪潮中,续写新的传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