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次…无数次…想要伸手触碰你的发丝。
有时它们被你搓揉得乱糟糟的,有时你也许刚洗完头,所以看起来是无比蓬松柔软的,有时是自由地散落开来的,有时被你用手腕上带着的发绳或是黑色的发夹扎起来,歪歪的马尾懒懒地垂在耳侧,真的……好美啊。
唯一一次有实感的触碰果然还是藏于夜色之中,很深很深的蓝与黑混杂着星星点点的糖霜铺满了余光所至,吵吵嚷嚷的嬉笑声从这头传到围栏那一侧再反射回我们的耳蜗。
人生第一次如此疯狂,与朋友们一同荒废至城市灯光熄灭而黎明尚未破晓前。
离日出还有些时间,但又不想继续团居于这个已然容纳了我们好几个钟头的地方。
于是我们拿上毛毯,爬上楼顶,各自寻找合适的地方,错落着席地而落。
几盏昏黄的小灯原是为照明来路而提,此刻被我们随意地搁至手边,微弱的光任然闪烁着,每个人眼里于是也映上了簇簇火苗。
保持着能够彼此听见声音但又不过分亲昵的距离,才认识一个月时间不到我们吵吵嚷嚷着,丝毫不用顾忌会打扰到谁,肆意又张狂。
不过我不管事,也不知道后来有没有被学校保安投诉。
陈朗是资深观星玩家,早有一套专业设备,经验自然是丰富的。当然,也是他提议我们看日出前先看看星星。
他正打开手机中专业app,试图带我们去认秋季大三角,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术语。
被此刻的惬意氛围感染,我不禁舒服得眯了眯眼。
不过我倒真没有注意听他到底讲了哪些星星又指认了哪些星座,只是任由他的和其他人附和或是问询的声音流淌而过,靠着背后掉了皮的沙发海绵,抬头专注地望向天空中无数的星光点点。
一开始只是感觉有一些星星,可看得越久,映入眼底的星也慢慢越多,好像趁我不注意大家悄悄进行了好几番有丝分裂一样;再仔细盯住其中一颗,它的行动轨迹于是也清晰可见了——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大抵已经如此很久很久了吧,它是不是也在犹疑该去往哪里?
我默默在心底为它加油打气。
希望遥远的它能听到这声来自地球的祝福。
仰头太久还是有些累的,我于是收回下巴,垂下望向天空的视线,左右活动了下酸涩的脖颈。
双手仍旧插兜里,看向坐在我身前不远处的你的轮廓,注视着你的被火光映成了暖橘色的发丝,忍不住在布料下轻轻摩挲了下拇指与食指。
想象着触碰它们的感受。
也许是夜色的缘故,也许是亲眼看到一颗流星从天际滑过的缘故,也许是几个小时前一同完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出的缘故,想要与你亲近的**愈燃愈旺,愈演愈烈,终于冲破了所剩无几的理智的束缚。
我想要触碰你。
我一定要触碰你。
就是现在!
与躁动不安的内心相反,真正抚上你的发丝时伸出的手却是轻柔的,小心翼翼,珍而重之,我很害怕惊扰了浅眠的海鸟。
心跳很快很快,在不断加重的呼吸声被你察觉前,神志忽然清明,触电般收回了越界的右手。
脸颊还在发烫,眼球剧烈震动,视线飘忽不定,暗自庆幸没有被其他人发现。
你没有转头。
于是我也假装没有看见你划着手机的手指一微秒的停顿。
那天晚上你终究没有和我们一起待到黎明,而是在半个小时后就选择了离开,回到寝室。
你说你困了,于是和俞斌哥先离开。而我的困意早已随着震耳欲聋的心跳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是晕乎乎的,像喝了酒一样。
之后选择留下来的人回到楼下盖上毯子,休整了半小时,就再一次出发,前往更高的钟楼顶端。
不出意料,通往天台的门老象征着终极自由,总是上了锁链的。但是大学生嘛,想去的地方总归有办法能够到达。
攀岩走壁,相互拉扯,我们还是去到了那个能够俯瞰整个校园的地方,静静的等待着。
绯色升起,大地苍茫,林间湖面偶起几缕波纹,鸥鹭游曳而来,世界正在苏醒。
随身携带的手机任然播放着音乐,吵嚷声慢慢静下来,于某一刻彻底销声匿迹,风的呼吸弥漫四周,白鹭拍打着翅膀乘着日色盘旋而过。
路灯一瞬间全然熄灭,暖橘色从视线最远端蔓延过来,冷色调一点一点被温暖拥抱。车轱辘转动的声音由远及近,误以为自己的心脏马上也要跳出胸膛了。
震撼之际当然也不忘留下许多可爱的照片,再之后我们吃过早餐后便各自离开。
忍不住给你发了一张阳光普照大地的照片。
第二天下午醒来,我翻看着手机,一如从前,你只是回复了一个意义不明的猫猫表情包。
诶,冷漠的长发男。
有些许失落,但确实没有很伤心啦。
因为我很确信,一开始的我真的只是抱着欣赏美的目光而看向你。
那晚的氛围实在太好,而作为有经验的学长,你又总是纵容着我对你表达亲昵与依赖,于是我也忍不住想要试探你对我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按常理说,我们应该会渐行渐远,慢慢拉开与彼此的距离,但事实上那天过后我却依然天天去到排练室。偶尔开开嗓练练歌,偶尔练练喜欢的指弹曲,完全没有系统练习的打算,但图一乐而已。
有时也会观察着其他前来的人们,更多时候只是拿本书心不在焉地温习着,消磨时光。
排练室随意地摆满了乐器包,却依然显得大而空旷;舞台上电线横穿,稍有不慎就可能出事故,尽管理了很多遍,隐患依然是存在的。
不过我还没来得及遭遇过就是了。
真正感到自己也如世界般醒过来那得到夜里十点之后。
那时大部分目标坚定的人都离开了,选择留下的既不打算好好学习,又不打算好好充实自己履历的我们很有默契地聚集在一起。
好一个三无学生,没有目标没有前途没有努力。
当然,你作为熬夜大队的发起人,必然是次次都在的。
有时我也很好奇你这虚弱的身体钟究竟是如何撑了这么久的奇妙作息依旧生龙活虎的。
还是早点休息吧。我们都是。
说实话,虽然熬到这么晚,我们却也并没有真的做了什么,多是闲聊着闲聊着偶尔刷刷手机,或是刷刷手机偶尔听着彼此的闲聊。
不愿意离开,也说不清为什么不愿意离开。没有在练琴,不过偶尔聊聊各自关于音乐关于未来的看法或是分享一些个人近期非常非常喜欢的。
更多时候好像只是单纯的玩乐,桌角下藏着的卡牌也时不时被我们翻出来填充这段空虚的时光。
大概是为了缓解孤独吧。
不过确实卓有成效,至少在这天天一起熬至凌晨两三点的一个月里,我迅速感觉到我们正在融为一个整体。
甚至亲近到让我忍不住想要逃离。
很害怕。
一部分的自我正在被消解。
我顺应着本能逃避,回寝独自摄入专业知识与乐理能量,想要如广告所言“三个月,她学成归来,惊艳所有人”。
学习倒真没有学多少,不只是浑水摸鱼的法学专业课,真心想要探索的语言也同样止步不前。任何想要速成的渴望终究只是□□动态里一闪而过的广告,真正成为现实还是需要稳打稳扎的练习以及时间的沉淀。
不过胡思乱想的时间多了很多很多,在寝室里和我的室友们也只是偶尔交流,大家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偶尔会帮忙给彼此取份快递,带份外卖,精神上的交流直至疯狂的期末复习周才开始增加。
于是老忍不住回想曾经一起吃饭时偶尔磕碰到一起的手臂,忍不住回想你阳光下弹琴时带笑的眼,忍不住回想你温柔地与常来排练室蹭饭的小猫玩乐间隙转头看向我的镜头。
记忆好像被美化至幻想的境地,沉溺于其中的我想要索取更多,却又害怕走进真实。于是徘徊又徘徊,思念又思念,直至巡演将至的十一月中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