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思考
温泽韫脸色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睡前做完最后一个章节的完形填空,边做边在长难句以及生词旁边做好标记,生词在阅读做题时顺手用了黑笔下划线来标记,而长难句则用括号来标记,整个卷面不得不说虽然都是用同一种颜色的笔来标注,但是给人一种风格简约、一目了然的感觉,没有一丝冗杂多余的存在。
温泽韫使用通讯手环的拍照功能,对准练习册,进行精准的扫描,快门键按下的那一刻,温泽韫所有标记过下划线的生词都出现了蓝色字体的翻译,被他用括号框起来的长句也在通讯手环上形成了电子版,练习册上面的被温泽韫标注的内容被识别成为黑体字,和生词一块整理到一起发送到了温泽韫的笔记本电脑端。
温泽韫打开笔记本电脑,打开为英语单独开拓出来的一本笔记本,从这本活页本里面取出一张活页纸,把那张纸当成草稿纸,并不打算再放回去,温泽韫标注好今天的日期,选择性地挑选着抄下了电子档里面他认为十分有学习价值的存在。其实这一个抄写并不是机械的过程,而是一次筛选,一次复盘,一次深刻记忆的机会,温泽韫会把睡前的时间留给积累了一天的英语来抄写。这个动作对他来说不需要耗费太大的精力,还可以起到复习记忆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很多时候,温泽韫不止步于从英语阅读题中来学习英语,那样的学习对于他来说太过功利、索然无味,他非常喜欢一个人在路上、在学校种植着奇花异草的“幽篁里”花园里边散步边听着英文歌,而且通常是单曲循环的那种,虽然在外人看来,温泽韫这个步行速度还是比一般人快,根本不像在散步。
温泽韫扯过一张草稿纸快速抄完了生词和长句,温泽韫不喜欢把抄写生词和长句当成任务一样的完成,抄在笔记本上面反而太过正式,尽管人嘴上不承认,但是人的心理暗示是很强大但是却又是很隐蔽的,笔一旦落在纸上,温泽韫的潜意识就会要求他自己自己一定要工整,格式一定要规范。这并不是说温泽韫有什么很严重的强迫症,非常喜欢秩序感,这只是小的时候在父母的归训下形成的习惯,直到如今,温泽韫对于这种看似“被迫”形成的“秩序感”仍然谈不上反感,因为他知道“秩序”是这个世界运转所必须的法则和润滑油,如果没有规矩又怎能成方圆。
但是温泽韫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不想让学习外语这件事情变得太功利,所以对于他来说,只是刷题当然无法满足他的深层次需求。
使用把活页纸当成草稿纸有一个难以比拟的好处,就是温泽韫可以让自己的笔迹更加潦草、更加随心所欲、更加放荡不羁一些,这些潦草的笔迹后面是一次次无声地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纯粹应试教育的对抗。
温泽韫是他人眼中不折不扣的高冷型大学霸,人送外号“温神”,考出来的成绩更是令人感到难以望其项背。他在人前的话通常不多,但字字珠玑,往往能一下戳中要害,达到一针见血的目的。
倒不是说温泽韫对于现今的教育制度有多么不满,他深知教育体制的革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慢慢走向纵深层的这么一个过程。只是温泽韫和他们这辈人恰好处在这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渡期”里,如今的教育体制也如同被强行推到许多条分岔口处,尚且初见雏形,但是究竟不知何去何从。
当今时代也是,“逆全球化”之风盛行,经济下行,经济低迷,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很多家长把自身感受到的压力间接地施压到下一代身上,让他们的孩子从下就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每天处在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看不到尽头。“内卷”之风在这种情况下好像成为了时代“大势”,熟人之间孩子成绩的攀比、互联网新媒体焦虑的贩卖,压缩了给家长独立判断自己行为正确性的时间。人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总是感叹生不逢时,偏偏作为父母的老一辈人又体谅不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孩子所处的时代物质条件比自己当年好的太多了,却没有发觉到自己孩子越发空虚,甚至于空洞的内心世界。
这是每一个时代的局限性吧,温泽韫不是什么愤青,就算是应试考试式的读书对于他也没什么难的,他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的态度。做好自己,这就是温泽韫对自己的要求了。
温泽韫收拾好做完的习题,提前整理好第二天上课要用到的书,脱下通讯手环,用磁吸扣贴到手环背面靠近手腕的一侧,然后顺手也把电量低到百分之三发出警报声的手机也充上了电然后温泽韫就熄灭了灯,离开书房,径直走向卧室。
温泽韫坐在自己卧室前的落地窗旁边,摘下用于防蓝光的智能眼镜,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穿梭不息的车流,漫无目的地发了一会呆,彻底放空了自己的思绪。
他关上了卧室的灯,拉上来被子,缓缓躺下了。 书房里的通讯手环和手机滋滋地通过人耳捕捉不到的滋滋的电流声,通讯手环和手机在相继充满电之后熄灭了提示灯,充电器“咔哒”一声自动断开。
长夜漫漫,伸手不见五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