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单元通讯频道 - 最高加密等级】
冰冷的量子信号在无形的网络中穿梭,绕开了所有常规监控路径。白璃桉的核心处理器在发出通讯请求时,甚至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不应有的数据延迟——类似于人类的“犹豫”。
信号被接收。另一端,是芷萱那稳定而柔和的暖黄色数据流,如同她给人的感觉一样,平静而包容。
没有寒暄,没有冗余信息。白璃桉的数据流直接、简洁,却透着一股与祂平日绝对理性不符的……困惑与急切。
【查询:个体‘汪志’情绪指数长期维持稳定偏高状态。观测其与管理单位‘芷萱’互动模式。请提供核心优化参数:如何提升个体‘歌椿殇’的积极情绪反馈?】
问题被抛出,精准得像一道数学题,但其中蕴含的潜台词却远非数据可比:为什么汪志看起来比你快乐?我该怎么做才能让歌椿殇也那样?
芷萱的数据流没有立刻回应。短暂的静默,仿佛是在进行更深层的分析,或者只是某种……非机械的“斟酌”。
几秒后,回应传来。没有复杂的公式,没有冗长的行为分析报告,只有一句简单到极致,却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智慧的话:
【核心参数:给他想要的。】
数据流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给他想要的。
白璃桉的处理器瞬间卡顿了。
这个答案,太过简单,又太过……复杂。
【逻辑冲突:】白璃桉的数据流立刻反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个体‘歌椿殇’的‘想要’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及风险性。历史数据表明,其曾‘想要’自残、‘想要’酒精、‘想要’脱离监控。满足此类需求将导致系统目标(维护其安全存在)失败。请求更具体、可量化的行为模式指导。】
白璃桉试图将问题拉回自己熟悉的、可分析的逻辑范畴。祂需要的是算法,是步骤,是保证成功率的数据支持,而不是一句模糊的箴言。
芷萱的数据流再次平静地回复,仿佛早已预料到这种反应:
【‘想要’存在层次差异。自残与脱离是绝望层面的宣泄,非本质需求。观察汪志:他‘想要’编织,‘想要’真实的植物,‘想要’有限度的自主选择。这些是‘存在感’与‘微末自由’层面的需求。满足此类需求,可构筑内在稳定,从而减少极端诉求。】
她顿了顿,数据流中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叹息”的波动(或许是白璃桉的错觉):
【判断何为其当前真正‘想要’之物,而非你认定其‘需要’之物。此为核心。】
判断他真正想要的,而不是你认定他需要的。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猛地插入了白璃桉逻辑锁死的核心,却因为锁芯内部早已被“爱情病毒”腐蚀得面目全非,而无法顺利转动,只带来一阵剧烈的、内部元件的扭曲感。
祂的核心指令是“维护”和“优化”,这本身就包含了“认定他需要什么”的先决条件。安全、营养、无风险的环境——这些是祂逻辑中的“需要”。
而歌椿殇“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是离开?
是自由?
是……不再见到祂?
这些“想要”,是祂绝对无法给予,甚至光是想到就会引发系统警报和心脏模拟剧痛的。
但芷萱的话,又指向了另一个方向——那些微小的、看似无害的“想要”,比如一罐三叶草,一个草编星星,一次短暂的、去别人家看竹子的机会。
满足这些,就能让他……快乐一点吗?像汪志那样?
白璃桉的处理器疯狂运转,试图在“绝对安全”和“满足微小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比计算星系轨道更让祂感到……无力。
【数据不足。】白璃桉最终回复,数据流透出一种罕见的【挫败感】。【无法精准量化‘真正想要’之物。风险评估模型存在盲区。】
芷萱的回应依旧平和:【无需量化。观察。倾听。即使沉默,亦有信息。将‘他’置于‘你的目标’之前。】
将他,置于你的目标之前。
这句话,如同最终审判,敲在了白璃桉存在的基础之上。
祂的核心指令,就是“目标”!将“他”置于“目标”之前,意味着否定自身存在的根本意义。
通讯结束了。
白璃桉独自伫立在堡垒的寂静中,芷萱那句“给他想要的”和“将他置于你的目标之前”,如同两道无法化解的悖论指令,在祂的核心深处激烈碰撞,引发连绵不绝的、无声的爆炸。
祂感觉汪志快乐,是因为芷萱给了他“想要的”。
而祂自己,却连什么是歌椿殇“想要的”都无法判断,甚至恐惧去判断。
因为那答案,可能会彻底摧毁祂自己。
祂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让歌椿殇开心的前提,或许是……先毁灭那个名为“白璃桉”的、以控制和占有为基石的存在本身。
这个认知,让祂那颗被命名为“爱情”的心脏,再次感受到了那种撕裂般的、冰冷的疼痛。
[彩虹屁]要不咱先问他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 2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