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蒙蒙亮,雾色遮挡着有些阴沉。
姜悦盈穿了一件褐色的窄袖短衣,外面套了件浅白色的半臂。
刚入季秋月,早晚冷得厉害,又在长裙下套了条白色垮裤保暖方便干活。
她在屋外找了块空地,练起了五禽戏,强身健体补充气血。
她一直回忆着原主姜家的生活,原主父亲早逝,也曾是个县令,官再小也有俸禄和田契。
这些钱好像从未听他们提起,姜悦盈怀疑是姜琛夫妻俩私藏了起来。
还有那夜原主记忆里,白氏要挟她说是已经拿了聘礼,非嫁不可。
姜悦盈想着这可不行,她得去探探,这白氏究竟有无骗她。
过了会儿,姜悦盈觉着练得差不多了。就去三清殿找到扫院子的章氏,两人一合计准备到彩衣巷一探虚实。
因章氏脸生,姜悦盈就让她拦住个大娘打探情况。
章氏小声说道,“我有个侄女刚到洛京,家里想早点嫁出去,你可知这附近有无好媒婆说亲。”
那大娘是个热心肠的,拉着她说个没完,数了好几家。
二人挨个问去,只说家里催的紧,想早点成亲,不嫌弃夫婿样貌才能,有没有聘礼高要求低的人家。
直到最后一家,婆子摇摇头,一脸惋惜,“可惜你们来晚了,有一户王家正满足这条件。”
章氏露出特别可惜的表情。
“你们就别打这家的主意了,已经和姜家娘子订亲。”
“这王家是何条件,如此抢手?”
婆子指了指脑袋,“那孩子这儿有点问题,也是找了许久才许下人家。”
“噢~,那给的钱一定很多吧。”
“当然,整整五万钱呢。”
章氏点点头,说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下再回信。
出来后,章氏压住愤怒,“你这个好伯母,钱都收了,不把你嫁出去不罢休啊。”
姜悦盈头疼的要命,收了钱可就不好退亲了,现下她也找不到甚好法子。
她回到山下,街上人流熙熙攘攘,挑着担卖胡饼的小贩叫嚷着,香气四溢。
这里原来还有集子。
面食糕点众多,摊位上还摆着些泛着露珠的鲜果蔬菜。
竟还有摊贩现场宰猪,那大汉把好几只猪绑在架子上。
利落地把案子上的猪划开一道口子,取出内脏放在大盆里,刀上的血水滴落在地上。
姜悦盈心想也算是亲眼目睹了庖丁解猪,但还是有些血腥,在道观脚下杀生没人管吗?
她摇了摇头,走到几家卖山楂的摊位打听了价格。
“阿嫂,这山楂怎么卖?”
“一斤五钱。”
又看到旁边有用草绳串起的山楂,一串六个,底下绑了结。
咦,绑结倒是很新奇,“这个呢?”她饶有兴趣的拾起来。
“一个两文。”
“这个做法有趣的很嘞,阿嫂手真巧。”
姜悦盈抬起头,认真得看着摊上的女子。
她羞涩得笑了笑,“我想着这样拿着轻巧,没想到卖得很好哩。”
“可细绳怎能穿进去,山楂还完好无损的。”
“用根竹签或针拴在绳子上。”
姜悦盈眼睛微微一动,恍然大悟,买了一串回来。
她又零零总总买了些需要的杂物回到山上,在房内休息了一刻,便去了厨堂。
一进去,不少道士也在帮厨,云梨见她来了一脸委屈,“盈姐姐,你可来了,今日忙得很。”
她一问才知,今日京城礼部郎中宋永华的家眷回乡探亲,途径观内想来祈福,现已在三清殿后殿与万坤交谈。
姜悦盈拍拍她的肩膀,接过水盆,“无碍,我来助你。”
她把香菇、冬菇、胡萝卜等鲜蔬洗净控干水分,又将洗过的水倒到积水桶中。
云梨边拌着馅料边说:“过会儿我要做罗汉菜,盈姐你帮我泡些木耳、豆腐筋。”
这菜名玄奇有趣,她还真有些好奇何谓罗汉菜。
照做后,将蔬类改刀切小片,菇类顺着纹理撕开,捞出泡发后的木耳放置盘内。
只见云梨滴入素油,下菇类耳类,煸炒后捞出,又入青蔬。
再放入刚炒后的菇类耳类和豆筋,加水焖煮一刻钟,下酱油、盐翻炒均匀后出锅。
她称这菜本是佛道斋菜,选用十八道菜类制成,只是今日仓促减少到十种。
姜悦盈尝了一口,蔬菜脆脆的,菇类嫰滑有嚼劲,豆筋吸饱汤汁,作为素斋但没有想象中的挂单无味。
看着二人如此卖力,姜悦盈想着也做点棉花糖,拿来一小罐鱼胶,这东西宝贝的很,昨天赚的钱一多半都花在这上面了。
小心翼翼倒入一点,泡在水中等待。她倒入陶釜内一些淀粉,小火不间断翻炒,直到表面发黄停止。
熟淀粉均匀铺平在小盘子内,将它们用刮铲一点一点分开,尽量不要粘连。
姜悦盈打碎两个鸡蛋,蛋黄蛋清分离,只用蛋清加入少许麦芽糖,不停用木筷转圈搅拌,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变成了乳白色的泡沫状。
继续在釜内加水和麦芽糖,煮至融化放入先泡好的鱼胶,直至糖水沸腾。
快速倒入刚才打发好的泡沫中,继续搅拌打发,这次时间需更久,姜悦盈两只手来回轮替,最后手酸的都快抬不起来。
她看着盆内这团东西从液体变成粘稠物,越到后面搅拌难度就越大,还不见书上的说的物体会变成两倍大。
终于能瞥见上面的白色纹路,以及非常浓稠的质地,姜悦盈松了口气,应是没错了。
她用小勺将糖液滴入淀粉盘内,最后撒了一层薄薄的熟淀粉,放到一旁静止放凉。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时辰,素斋皆已备好。
小菜,凉拌木耳,热菜,罗汉斋、油煎茄子、素什锦煲,主食,汤饼,只剩素包子还未蒸好。
一行道姑将菜肴端了去,姜悦盈抻了抻腰,倚在墙角,腰和手很是疲倦。
一恍惚想到今日还未给段昭临送餐,她一忙乎就给忘了,现做也来不及了。
她满是懊恼,没留意一身着浅青袄袍到膝下的男子在门口张望,“姜娘子在吗?”
“我是。”这男子袄袍短些,是武官。
他转过身来,对着姜悦盈,“段郎君说今日不必送菜,他吃观内斋饭。”
姜悦盈心想说曹操曹操就到,她正巧懒得做了。
揭开笼罩,热气扑鼻而来,素包子的香味一点儿不比肉包差。
云桃将包子拿出让姜悦盈叫道童送到前殿去,她用剩下的蔬菜煲一锅汤配上素包作今日午膳。
姜悦盈在院子里溜了一大圈,也没见人,想着包子放冷就不好了,索性自己送去。
后殿她也是第一次来,墙上的爬山虎长势很好,郁郁葱葱一片。
一棵巨大的柏树立在院中央,树干挺拔结实,挂着些木牌,旁边有张石桌和几个石凳。
听到万坤和一女声的声音,她估摸着正对面的“玄元阁”东侧的这间应是了,外面候着一位穿着浅绿色襦裙的侍女。
她过去说明了来意,只听到一声低沉的“进。”
她进去垂下头,双手放在胸前,左手握住右手拇指,行了叉手礼后拎起食盒递给旁边的侍女。
万坤让她起身,“今日又在厨堂帮忙,辛苦了。”
她摇摇头,瞥见挨着道长的夫人穿着绯红色襦裙,袍身通体织着繁复的牡丹纹样,袖口、领口绣着蝶恋花纹,发髻上攒着一只金钗和红色珠花,雍容华贵,约摸三十有余,应就是吏部郎中夫人。
对面的女子身着鹅黄色罗裙,活泼动人,对着背对着姜悦盈的男子,“明远哥哥,你吃这个。”
姜悦盈倒有些惊讶,怎么哪里都有他。
宋夫人突问,“包子何馅制成?”
回道,“回夫人,取当季百合和豆腐白菜入馅,百合清热有润喉止肺之用。”
宋夫人就着醋咬了一小口,“口感倒是不错,清爽丰富。”
姜悦盈忙着回话,没留意到段昭临尴尬得点了点头,微微侧过身子,离远了些女子。
随后她就退下了。
姜悦盈许是做点心做上瘾了,又找出美味食典翻看。
嗯?冰糖葫芦,这名字好奇怪,冰、糖和葫芦能放在一起吃吗?
上面写着,山楂串起,熬制糖浆裹在表面。
原来此葫芦是山楂也,她看着地上的一筐山楂,想做些山楂膏和冰糖葫芦。
姜悦盈将山楂去核,放入陶罐熬煮至用筷子将其戳破,盆内铺一层麻布,倒入盆中,使劲挤压,滤出干净的汁水。
重新倒回,加热搅匀,倒入晨起在集上买的麦芽糖,直至膏体浓稠像买的似的,灌入粗陶罐内。
她尝了尝和阿公吃的差不多,静置一晚放凉明日去卖。
接着就要做这所谓的冰糖葫芦了。
她记着书上讲要用白砂糖熬制,白砂糖是什么呢?就是糖嘛,甜的,还用麦芽糖。
可这兑水越拌越黏,黏在筷子上,她尝了尝倒是很甜,可裹在山楂上总是太容易结块,和书里微微发黄薄薄的糖浆不太一样。
还有一大部分麦芽糖沾在陶釜上,她便又熬了几罐山楂膏。
想着这黏糊糊的糖球肯定出了些问题,回想步骤,山楂去核串起来裹糖。
我朝现有蜂蜜、麦芽糖、粗砂糖,还有谓是圣人曾命人从天竺国习得的西域蔗糖。
可这糖块如今产量极低,唯有妃嫔大臣可得赏赐食用,她曾在尚食局有幸见得,平民并无机会享用。
白砂糖字面理解,是白色细砂质地的糖块,这糖她从未见过,看来只能将市面能买到的糖都拿来试试了。
好在上午的棉花糖很是成功,摸着极为蓬松,放进嘴里入口即化,拿出来就被小孩子们一抢而光。
一个没抢到的小道姑眼睛一闪一闪的,走一步三回头,姜悦盈不忍,找出些不好看的残次品给她。
她第一次做,形状不大一样,瘪的和鼓的均有,拿出去献宝还真不够格,当零嘴倒是可以。
“怎么样,好吃吗?”
霜霜嘴里塞的满满的,点点头。
突然有一道黑影从屋外闪过,姜悦盈交代霜霜乖乖待在里面,自己则壮着胆子出去,却什么也没发现。
难道眼神出了问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