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里摘的野果,木槿挑拣了些又大又好的送去了赵府,给老太君他们尝了个鲜。
米线铺子那儿,木槿也让周蔺送了一小筐过去,木槿和周蔺在镇上吆喝了一上午,换了五钱多的银子。
剩下的没卖完的,多是个品相不好,被镇上的人家给挑剩下的。
木槿看了眼日头,见天色不早了,紧着把筐子收拾好,赶着骡车,回家去了。
路过村口,木槿不由看了眼周丰年家门口。
院门大开,隐隐看到怀着周强孩子的那哥儿,安安静静的坐在院子里,仔细的给板栗剥着壳儿。
周丰年坐在不远处,时不时看一眼那哥儿,手上劈柴的动作没停。
听见骡蹄的声音,两人抬头,见是木槿和周蔺,冲他俩笑了笑。
周丰年冲周蔺招了招手。
“大侄儿,侄儿夫郎,你们去镇上了?”
周蔺和木槿齐齐点了点头,见那哥儿不像是被搓磨的样儿,不免对周丰年这个不怎的说过话的堂叔多了些许好感。
“我正想着去寻你们,家里过两日翻修屋子,想着定张新床和柜子,木料我去山里砍,大侄儿可得闲?”
周蔺点了点头,“堂叔,你把木料送去我师傅那儿,我和师傅紧着帮你打出来。”
周丰年笑了笑,“成。”
几人又寒暄了一会儿,太阳西斜,周蔺紧着把骡车送回给了木昭野。
笠日一早儿,周蔺便去了木桁那儿,忙活了起来。
如今木匠的活儿计少了些许,周蔺得空儿的时候,便去山林寻柏木,砍回家去。
木槿倒是忙的紧,换季,村里人家要做新冬衣的人家,送了不少的布来。
拿去木念君那儿的棉花和苎麻,尽数已纺成了棉布和棉麻布。
木槿拿回来,紧着便染好了色。
新被褥,新棉衣棉裤,里头塞的尽是秋时采摘的棉花,摸起来蓬蓬软软的。
木槿做好送去给白齐秋和闻昭然的时候,两人皆是一脸爱不释手的模样。
木槿摇头失笑。
白齐秋叹道:“真暖和,大哥,多谢。”
“一家人莫说两家话,今儿不下河捕鱼?”
木槿眉眼微弯,想着今儿是九月三十,该是木昭野下河捕鱼的时候,问了一嘴。
白齐秋把手里抱着的被褥和棉衣棉裤仔细放进箱柜里。
“要去,等会儿便过去了,木昭野说,要趁着河水结冰前,还要多捕几回。”
木昭野和白齐秋前段日子去山里打了一次猎,白齐秋便再没说过去跟着山里打猎的事儿了。
危险重重的,打猎这活儿计,真真是拿命换银子。
若不是木昭野箭术好,白齐秋差点儿就被一头公野山羊给拱伤了。
如今白齐秋一想起来,还颇有些心有余悸。
他不去,也没让木昭野再去。
他可不想还未过门,便守了寡。
说着,白齐秋出了屋门,从柴房把渔网拿上,闻昭然跟着一起,去了河边。
木槿送他俩出门,关上院门,回屋把周蔺剩下的那一条棉裤腿给缝上了。
忙完针线活儿,窗外日头高升,木槿伸了伸懒腰,用脚把床下的鞋子勾出来,下床准备做午饭。
家里的野猪肉还剩了两斤,木槿想了想,打算包干豆角猪肉馅儿的饺子来吃。
闻昭然和白齐秋还没有回来,木槿紧着先把面给和了出来。
“大哥!你快看!”
木槿正在灶屋里调着馅儿,便听到了闻昭然和白齐秋分外激动的声音。
两人抬着木盆,用肩膀把大门挤开,盆里的大鱼翻腾,溅出不少的水出来。
“这么大一条鱼?!”
木槿嗔目结舌,看着劲头十足,一条鱼占了一大盆,鳞片有约摸有小半个手掌那么大,看起来有二十多斤的鲤鱼。
白齐秋和闻昭然把木盆往地上一放,擦了擦不知是累的还是热出来的,额头的汗。
“刚打出来的时候,劲头儿别提多大了,几个汉子一起使劲儿,都差点儿被拽河里去。”
木槿从未见过这般大的鱼,感觉盆里的大鲤鱼,一个鱼尾,能把他的脸给扇肿。
“怎的抬回家了?”
木槿想着,这么重的鲤鱼,怎的也能卖个三十来文,若是自家吃,真真可惜了了。
“木昭野说,咱们自己个儿留着吃,他等会儿来蹭饭。”
因着,午时家里的饭桌上,除了圆鼓鼓,白白胖胖的饺子,多了一大锅的红烧鱼。
木槿喊周蔺,挑了一大碗的鱼肚肉,送去给周思。
他紧着吃饭前,给木念君也送去了一碗。
满满一锅的鱼肉,便是分了不少去给跟着一道儿捕鱼的汉子,家里几人吃到最后,锅里还剩了小半个底儿。
鱼大,刺儿也大,肉又紧实,跟吃猪肉一样,时不时吐出根比手指还长的鱼刺来。
大鱼头,大碗都装不下,鱼脑都能挖出小半碗来。
众人吃的尽兴,深深打了个饱嗝儿
“咱村里河这么宽,这么大,说不得还有比这条鱼还大的鱼呢。”
白齐秋满眼的跃跃欲试。
木昭野看了眼白齐秋,笑道:“这鱼可遇不可求,这回算我们撞了大运了。”
木槿附和点头,“哪儿能回回这般好运气。”
白齐秋也知这个理儿,但心里还存着些许的念想,说不得还能吃上一顿,像猪一般的鱼肉。
一旁的周蔺总算是把那颗大鱼头给吃完,嗦完最后一口鱼骨头,轻轻打了个饱嗝儿。
“蔺兄,我前段日子去镇上,买了个铺子,正想着要做什么营生。”
木昭野觉着,自己个儿既然要成亲了,要养家,还是得有个进项才是。
托了跟着他一道儿从北疆回来的汉子,前几日在镇上按着最低的价儿,买了个临街的铺子。
木槿心中一动,“昭野哥可是有什么想法?”
木昭野笑道:“我是有些许想法,还得看蔺兄乐不乐意。”
木槿会心一笑,“这般好事儿,阿蔺哪里会不乐意,高兴怕是都来不及。”
周蔺和白齐秋齐齐云里雾里,不知他俩在说些什么。
“大哥,你俩说啥呢?怎的就高兴了,还有你,木昭野,买铺子这般大的事儿,怎的也不与我说一声儿?”
白齐秋已把木昭野当自家夫君看,他花钱,他自是要知晓的。
木昭野笑了笑,“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吗。”
“这回便算了,以后花银子的时候,定要与我说一声儿才是。”
木昭野点了点头,冲周蔺道:“蔺兄,我自己个儿空有一把子力气,没啥手艺,思来想去,刚巧我一友人,家里做木材生意,若是与他买木材,给我了个最低价儿,开个木匠铺子,与我而言,最是合适。”
周蔺闻言,顿时心领神会,眼眸不由一亮,“昭野是想让我去铺子做木匠?”
“月银二两银子,每打一件家具,分三成的利与你,我明儿也会去请桁叔来我铺子,蔺兄意下如何?”
周蔺不由看了一眼木槿,木槿轻轻点了点头。
周蔺转而冲木昭野道:“那自是再好不过了。”
事儿说定,周蔺心神微松,“昭野,你那镇上的铺子何时开张?”
“十月初八,木材已经备好,后院有井有灶屋,楼上有两间休息的卧房,午时可在那儿自己个儿做饭,小憩一下。”
周蔺笑着点头,到时候带一床被褥过去便好。
白齐秋叹道:“怎么不想着开染坊。”
木昭野无奈,“镇上的大染坊一家独大,开去镇上,怕是还没有在村里收的布匹多。”
白齐秋也不过是说一说,若是让他每日从村里赶去镇上,到时候他估摸着还有些不怎的乐意。
日子在忙碌和祥和中,如流水般静静淌过,一去不返。
转眼,便到了初冬,天儿彻底冷了下来。
周蔺和木桁与木昭野签好契约,师徒俩私下接私活儿,只要不耽搁镇上铺子的活儿计,木昭野不过问。
村里人家,一个柜子,一张床恨不得能传三代。
若非嫁娶,少有打大家具的,平常木桁也是修农具,做木桶板凳儿还有门窗多一些。
利薄,自还是去镇上,挣的银子更多一些。
十月初八,如约而至,周蔺一早儿,穿上薄棉衣,薄棉裤,一家子收拾整齐,坐上木昭野的骡车,往镇上赶去。
这还是木槿和白齐秋他们,头一次见木昭野在镇上买的铺子。
新招的伙计见掌柜的来,脸上堆满了笑意。
后院比旁的铺子大了不少,三间大屋子里头,堆满了各种木材。
除木桁和周蔺外,木昭野还招了三个木匠,其中一人,竟是与他们一起在赵府做过工的汉子。
熟人见面,分外眼热,连带着周蔺,话都多了些。
楼上两间卧房,一间放了两张小木床,一间放了三张,便宜他们几个木匠休息。
账房先生已经坐在了柜台那儿,见木昭野他们来,起身打了个招呼。
柜台那儿,放着几册木昭野专门请画师画的家具的图样儿,来的客人可自行挑选自己个儿喜欢的家具样式儿。
怪是像模像样儿的。
鞭炮声响起,新铺开张,被鞭炮声引来的镇上的百姓,陆陆续续走了进来。
白齐秋捂着耳朵,笑的牙不见眼。
白齐秋:嫁的最好的哥儿[爱心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