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的消息甫一传出,家中有适龄女儿的臣子便彼此之间悄悄沟通了起来。有权势的并不在乎所谓的金国王后,还不如将女儿压在某个皇子身上赌一个北姜皇后来的实在。没权势的动了歪心思,吩咐女儿精心打扮去偶遇那耶律潇。
对于宗亲来说,因为没有适龄女子的缘故,听了便听了,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十公主尚不知道什么是和亲,而八公主也知道祖父不会允许她去和亲,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你觉得,八公主和十公主,谁去和亲会比较好?”姜宣一边温着茶杯,一边似是随意地问了身边站着的诗兴。
“回殿下,奴婢蠢钝,实在不知。”诗兴摇了摇头。
“那耶律潇并不是个好相处的,若是我们温柔乖巧的慧珠去了金国,怕是骨头都要被吃的一干二净。不若八公主,母家强势,生下来便不知何为恐惧。”姜宣笑着道,伸手晃了晃杯子,看着茶叶在其中浮沉。
“殿下…?”
“不知道四哥是如何打算此事的。若是他能与我想到一处去…”姜宣说着说着,声音小了下去。他压抑住自己心头的痒意与渴望,只是笑得更深。
若是他能与我想到一处去,那我才是最适合他的人,最适合被他利用的人。
——“如何说动陛下让八公主和亲?”柏子仁听到姜让的问题后,摇了摇头,“很难,王家会阻拦。”
“嗯,我知道。所以现在我们先想一想有什么可行之法。”
姜让刚刚说完,令一便从门口走了过来,朝姜让行了一礼:“殿下,九皇子来访,是否需要宣召?”
“…”姜让与柏子仁对视一眼,柏子仁点了点头。
“九殿下对殿下没有敌意,可以听听他想做什么。”柏子仁道。
“那便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姜宣迈步入门,笑着与姜让行了一礼:“前日的夜宴上杂事繁多,没能与四哥打声招呼,今日特意前来,还望四哥恕罪。”
言罢,他将皇帝赏赐与他的上好茶叶递给令一:“宣带了些茶叶,想着四哥喜好喝茶,希望四哥会喜欢。”
“好,有心了,令一你收着吧。”姜让示意令一带着茶叶退下,等到书房内只剩下他们三个人后才道,“说吧,你今日来访的目的是什么?”
“和亲一事,四哥如何打算?”
“你若问本王这个问题,本王不觉得你想不到答案。”姜让道。
“…哈哈,是呢。”姜宣笑了两声,“那四哥打算如何做呢?”
“本王说了于本王有何用?”
“自然有,四哥说了宣定会竭力相助。”姜宣道,“不如这样,为表诚意,就当是宣送与四哥的礼物吧,四哥那日的恩情宣永生不敢相忘。”
“你欲如何?”
“宣自有想法,会自己行动。四哥可以派个人跟着宣,更好的与宣配合。”姜宣笑道。
姜宣会这么说便是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对策,只是他构想的计划并不是他自己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姜让的帮助才能继续实施,所以,说完之后他从自己的袖袋中拿出了一封信。
“四哥手下能人异士颇多,宣希望四哥能在合适的时机将此信交给八公主,让她以为是太傅大人给她的更是再好不过了。”
姜宣这样说完之后,姜让便派了人暗中跟着他。只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姜宣一连数日都没有什么行动,只是上过早朝后照旧陪着皇帝在书房,也没有和皇帝说过有关和亲的事情。
但姜让同样有耐心,既然姜宣会这么说,那他就等一等。
这样一等,最先沉不下心的反倒是姜聆。
玢昭容的月份出了三月,肚子便渐渐鼓了起来,皇帝在她身上花的心思便更多了起来,听到她的身子不甚爽快,便在晌午时暂停了手上还没批完的奏折前去陪她进餐。
皇帝陪妃子,姜宣自然是不需要陪同,因此也得了一下午的闲暇时光。而姜聆听到此事,便从东宫前来寻他。
“父皇可定下了和亲人选?”姜聆问道。
“没有呢,父皇还在找寻合适的人选。”姜宣道,抬头看了看天空,晴朗的云层之上太阳的光芒有些刺眼,他便用手遮了遮阳光,“太子哥哥最近可有去见皇后娘娘?一个冬天过去了,不知道娘娘身体如何,若是像宣一样落下病根就不好了。”
姜聆摇了摇头:“不太好,被那样诬陷然后被冷落,母后的心中终归是有火气的,前日本宫偷偷去的时候瞧着她的身子清瘦了许多。”
“父皇还是不准您和八妹去看娘娘吗?”
“没有。”
姜宣叹了口气:“宣知道了。宣认为,这样下去实在有悖人伦,皇后娘娘虽是犯了错,却终归是太子哥哥您和八妹的生母,怎能不让母亲见孩子呢?”
“你的意思是…?”
“宣会问问父皇,能否网开一面。”姜宣笑了一下。
姜宣说做就做,第二日便在皇帝的面前拿出了一本史记翻阅起来。
皇帝注意到姜宣手中书本的封面,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边低头批阅奏折边随口问道:“怎得不看《六韬》了?看完了?”
“《六韬》宣已阅过一次,正欲再阅一次品鉴其中道理。但有些深奥晦涩,宣想换个思路再去读。”
“兵法和史记一起读,九儿你的思路转换的也太过快了些。”
“父皇说的是,可这史记中记载的故事实在太过有趣,宣没忍住往下读了些许。”姜宣语气里带着些许调皮,但因着姜宣年岁不大,让人听着并不觉得恼怒,“父皇恕罪,宣读完这本书就去看《六韬》。”
“你想看就看,朕可没有逼着你换书看。”皇帝也笑了出来,放下笔走到姜宣身旁,“是什么故事引起了你的注意?说给朕听听。”
“父皇见多识广,宣说了父皇可别笑。”姜宣道,将书翻到前面,“这书上记了一个前朝的清官,他厚德爱民,在职时做了许多丰功伟绩。而他当官前的故事让宣觉得十分有意思。”
“说说。”
“这清官名叫黄香,家中贫寒,冬日没有炭火取暖,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能睡好,便每晚跑到父母的床榻上用自己的身体温暖被褥,等父母入睡时父母就能在暖和的被褥里入睡。”姜宣道,“宣在想,或许是那位清官从小就有这样的孝心,长大后才能成为百姓爱戴的父母官。”
“是啊,要是我朝能多几个他那样的官员就好了。”皇帝点头道。
“朝中爱民的官员已经很多了,宣觉得这可都是父皇的功劳呢!”姜宣说着,“父母的行为都会映射在孩子的身上,而父皇称一句北姜的国父都不为过,父皇又如此刚正不阿,怎会觉得朝中好的官员还不够多?”
听到姜宣的话,皇帝笑了两声,揉了揉姜宣的头发:“九儿原来绕着弯夸朕呢?”
“宣只是实话实说而已,父皇怎会觉得宣是在说假话?”姜宣也笑了起来,“不过宣也觉得,父皇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父皇做的如此好了,母后却没能跟上父皇的步伐。”
“你这样觉得就甚好,倘若那帮劝朕原谅皇后的大臣也和你一样想法就好了。”皇帝满意道。
“毕竟宣是父皇的孩子,肯定是向着父皇的。”姜宣语气骄傲道,说完却又苦恼起来,“但说起来,宣又很羡慕这位黄大人。”
“为何?”
“父皇已是万人之上,自是不需要宣来温暖床榻,董娘娘也是千金之躯,轮不到宣做这种事,而父皇又不准前去拜见母后,宣有孝敬之心,却无处可用,只能尽力做好父皇和董娘娘交代给宣的每一件事。”
皇帝品味着姜宣的话,然后又笑着揉了揉姜宣的头发:“太子命你来做说客?”
“父皇怎会觉得是太子哥哥让宣说的?”姜宣诧异道,“若是太子哥哥让宣来做说客,那方才宣就不会说是自己有孝敬之心了。”
“那你的意思是你想自己去孝敬皇后?皇后可不是你的母亲。”皇帝道,态度竟是不算反对。
也是,惩罚皇后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在警告王家了,而王家又自断羽翼,这段时间本分得不行,皇帝挑不出来错。更何况,皇帝并不觉得没有母家的姜宣与皇后能有什么共同语言,或是共同利益。
“皇后娘娘的确不是宣的生身母亲,但皇后娘娘是国母,自然就是宣的母亲。”
皇帝瞥了一眼姜宣,坐回自己的座位上重新拿起笔:“你若有心,那便去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