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梦里青春到永久 > 第22章 寒假的偶遇

第22章 寒假的偶遇

T大的第一学期在紧张而充实的期末考后落下帷幕。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冽,校园里银装素裹,别有一番肃穆的美。罗小林收拾好行李,带着对家的思念和一丝自己也未察觉的、对邱明月短暂分离的不舍,踏上了返乡的列车。

家乡小城的冬天,空气是熟悉的清冷干燥,带着爆竹硝烟和炉火煤炭的混合气息。年关将近,街道两旁挂起了红灯笼,商铺里播放着热闹的贺年歌曲,行人步履匆匆,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庆。罗小林帮妈妈置办年货,穿梭在熙攘的人流中,T大带来的开阔眼界似乎与这熟悉的烟火气奇异地融合在一起,让她感到一种踏实的归属感。

这天下午,阳光难得穿透厚重的云层,洒下些许暖意。罗小林提着一袋刚买的炒货,准备穿过县城中心那条最热闹的步行街回家。街道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卖春联的、卖糖果的、卖新衣服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就在她路过一家老字号文具店门口时,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侧影毫无预兆地撞入了她的视线。那人穿着深灰色的羽绒服,身形清瘦,正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橱窗里陈列的毛笔和宣纸。他的侧脸线条依旧干净,鼻梁挺直,只是眉眼间似乎比高中时更添了几分沉郁,那是一种更深的内向,仿佛把自己包裹得更紧了。

是李一帆。

罗小林的脚步瞬间钉在了原地,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又猛地松开,剧烈地跳动起来。血液似乎一下子涌上了脸颊,又在下一秒褪去,留下一种微凉的眩晕感。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他,在这个毫无准备、充满了生活嘈杂的街头。

高中三年的画面碎片般在脑海中闪现:自习室里他安静做题时低垂的睫毛;运动会上他作为后勤默默递水的样子;偶尔在走廊擦肩而过时,他飞快瞥来又迅速移开的目光;还有那次,唯一一次,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他低声说:“罗小林,这道物理题…我有个地方不太懂,能帮我看一下吗?” 声音轻得像羽毛,却在她心里掀起了波澜。那些未曾宣之于口的心事,那些隐秘的期待和揣测,此刻都因为这个猝不及防的偶遇而变得无比清晰,带着岁月沉淀后的微涩。

李一帆似乎感受到了这过于专注的视线,缓缓转过头来。当他的目光落在罗小林脸上时,眼中先是闪过一丝纯粹的惊愕,随即那惊愕迅速被一种复杂的神色取代——有意外,有局促,似乎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躲闪?他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只是有些僵硬地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李一帆?”罗小林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惊讶的干涩。她往前走了几步,停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炒货袋子的提手在她手中被无意识地攥紧,发出细微的声响。

“罗…小林。”李一帆终于开口了,声音还是那么低沉,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他微微垂着眼,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袋子上,似乎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你…回来了?”

“嗯,放寒假了。”罗小林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一些,“真巧,在这里碰到你。”

“是…挺巧的。”李一帆的回应依旧简短,带着他惯有的沉默。两人之间陷入了一阵短暂的、带着冬日寒气的沉默。周围喧闹的人声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只剩下他们之间这方寸之地的安静,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细微的呼吸声。

罗小林看着他。他还是那个李一帆,却又好像不是了。高中时那份让她心动的沉静内敛,此刻似乎变成了沉重的枷锁,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也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疏离和……心疼?她想起T大图书馆里邱明月明朗的笑容和坦然的亲近,与眼前李一帆的局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埋藏心底许久的问题,此刻像藤蔓一样疯狂生长,缠绕着她的心,几乎要破土而出。她曾经无数次在心底模拟过这个问题,想象着各种可能的答案,却从未想过会在这样的情境下问出口。

“李一帆,”罗小林深吸了一口气,冬日的冷空气涌入肺腑,让她稍微清醒了一点。她抬起头,目光第一次坚定地、直接地投向李一帆低垂的眼帘,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力量,“我记得高中时,有一次…好像是高三上学期,你跟我说过,你想去北京读大学。”

李一帆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他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似乎没想到罗小林会提起这个,更没想到是在此刻、此地。那眼神里还有一丝被触及隐秘的慌乱和无措。

罗小林没有退缩,她看着他,继续问道:“为什么…最后没有报北京的学校?你…去了西安?” 她的声音里没有指责,没有怨怼,只有纯粹的、积压已久的疑惑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探寻。她需要一个答案,不是为了指责,更像是对自己那段懵懂青春的一个交代,一次迟来的求证。

李一帆的脸色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他避开了罗小林直直的目光,视线重新落回橱窗里那些精致的毛笔上,仿佛那里有他急需的避难所。他沉默了很久,久到罗小林几乎以为他不会回答了。周围的喧嚣仿佛被放大,又仿佛彻底消失。

终于,他极其轻微地吸了一口气,声音低得几乎要被街上的嘈杂淹没,带着一种沉重的疲惫和认命般的坦白:

“家里…出了点事。”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艰难地组织语言,“高三下学期,我爸…生了场大病,需要人照顾,也需要钱。去北京…太远了,花费也…我妈一个人不行。”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个字几乎成了气音,“西安…离家近些,学校…也还行。”

罗小林的心猛地一沉。原来如此。不是他忘了曾经的向往,不是他改变了志向,而是生活猝不及防地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她看着李一帆低垂的、带着浓浓倦意的眉眼,看着他紧抿的、透着一丝倔强又无奈的嘴角,之前心头那点若有似无的怨气和疑惑,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来的、沉重的理解和深深的同情。

她想起了自己高三时埋头苦读的纯粹,想起了父母送她去北京时那种恨不得昭告天下的喜悦。她拥有着奔向广阔天地的自由和支撑,而李一帆,却在同样的年纪,默默扛起了家庭的重担,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妥协。那份曾经让她心动的沉静内敛,此刻在她眼中,染上了沉重的生活底色。

“原来是这样…”罗小林的声音也低了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对不起,我不该问…”

“没关系。”李一帆飞快地打断她,抬起头,嘴角极其勉强地扯出一个微小的弧度,那笑容苦涩而短暂,像冬日里转瞬即逝的阳光,“都过去了。你…在T大很好吧?很厉害。” 他转移了话题,语气里带着真诚的、却也带着距离感的祝福。

“嗯…挺好的。”罗小林点点头,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那些关于T大校园、图书馆、新朋友的分享,此刻都显得不合时宜。

又是一阵沉默,比刚才更加沉重。李一帆看了一眼手表,像是找到了离开的借口:“那个…我得去前面帮我妈买点东西。先…走了。”

“好。”罗小林应道,看着李一帆几乎是有些仓促地转身,汇入人流。他清瘦的背影在深灰色羽绒服的包裹下,显得有些单薄,很快就在红灯笼和涌动的人群中变得模糊不清。

罗小林站在原地,手里那袋炒货仿佛有千斤重。冬日的冷风吹过,拂过她有些发烫的脸颊,带来一阵清醒的凉意。心底那个关于“为什么”的结,终于解开了,没有释然,只有一种沉甸甸的、混合着理解和遗憾的复杂情绪。那个曾经在她青春纪念册里占据重要一页的、沉默安静的少年形象,在这一刻,被现实重新勾勒,染上了她未曾预料到的、令人心酸的成熟与担当的笔触。

她突然想起了邱明月在图书馆里阳光灿烂的笑容,想起他骑着单车载她时飞扬的衣角,想起他递过来温热的水杯和红豆面包…那份在T大校园里悄然滋生的、温暖而踏实的亲近感,此刻在对比中,显得如此珍贵和明亮。

她掏出手机,屏幕亮起,显示着邱明月几分钟前发来的消息:“罗小林,老家下雪了吗?北京这边干冷干冷的。图书馆没你在旁边,感觉空了一大块。[笑脸]” 后面还附了一张他堆的歪歪扭扭的小雪人照片。

看着那个傻气的雪人和那句“空了一大块”,罗小林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冬日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暖了一些。

收起手机,罗小林提着炒货,重新汇入回家的方向。关于李一帆的答案,她选择埋在心里。那是一个属于过去的、带着遗憾的句点。而前方,那个在T大图书馆里和她共享静谧时光、让她心跳偶尔失序的少年,正隔着遥远的距离,用一句简单的问候,将她拉回了充满阳光和期待的现在。冬日的街道依旧喧嚣,她的脚步却比刚才轻快了一些。青春的故事,总是在告别与相遇的交织中,缓缓翻开新的篇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