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面粉厂的邂逅 > 第29章 父母那一代的求上大学的心愿与奋斗之路

第29章 父母那一代的求上大学的心愿与奋斗之路

第26个故事-父母那一代的求上大学的心愿与奋斗之路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常常和集体紧密捆绑在一起,每一个人想要做出改变都需要得到组织的同意,所以当父亲和母亲几乎同时把自己渴望上大学的念头表达出来时,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个人努力,更是一连串来自连队、来自领导甚至来自环境的考验。父亲和母亲都选择了向各自所在连队说明心意,他们真诚而又迫切地希望能够继续读书,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走进大学才可能拥有更广阔未来。然而理想再美好也难免会遇到阻力,特别是在七三年这个特殊时期,大学入学并不是单纯报名就能实现,而是需要经过严格考试,需要连队推荐,需要一环扣一环地争取才有机会踏入象牙塔。

父亲怀着坚定信念,他勇敢地公开说出自己报考愿望,他毫不犹豫地在连队里表态,说自己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也想让青春有一个更高起点。相比之下,母亲虽然也怀揣同样梦想,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压力,她所在连队领导并不太支持她去走这条路,他们觉得女孩子留在队里干活更合适,也担心她离开会影响生产任务,于是对她表现出了冷淡态度。这种局面让母亲十分矛盾,一方面内心充满渴望,一方面却看不到直接通道,她只能默默思索如何寻找另一条能够接近梦想的办法。

经过长时间考虑,母亲决定暂时放弃正面申请,她转而采用曲线方式来靠近目标,于是她通过熟人介绍从原来的地方辗转来到辽宁插队,她希望借助插队经历来增加个人资历,这样将来或许还能找到进入高校机会。这一步虽然看似绕远,但也是无奈选择,因为她知道如果硬碰硬去争取,很可能会被彻底拒绝,而换一种方式也许还能留住希望。母亲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环境重新开始,她每天依旧参加繁重劳动,同时暗暗积蓄力量,不让自己的梦想彻底熄灭。

与此同时,父亲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所在连队虽然生活艰苦,但对年轻人上学并没有完全关闭大门,因此当他提出报考请求时,没有遭到强烈反对。只是大家心里多少带着怀疑,因为那时候谁都明白考试难度极大,而且竞争者中多半有原本就是老高中生的人,而这些人在知识储备上似乎更占优势。但父亲没有退缩,他清楚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所以即使劳作之后已经筋疲力尽,他依旧坚持点着昏暗油灯翻阅旧课本,用最简单条件去迎接未来挑战。他常常把记忆中的公式与题目反复默写,把曾经遗忘的知识一点点补全,就这样夜以继日准备七三年的入学考试。

终于到了关键时刻,那一年全国范围恢复了相对正规的招生考试制度,各个高校派出老师深入到兵团和各个连队挑选人才。在那场紧张氛围弥漫的考试中,父亲凭借扎实准备发挥出色,他不仅答题准确,而且速度很快,让监考老师刮目相看。当成绩公布后,人们才发现他竟然超过了同连队那些曾经被认为最有希望考上的老高中生,这份佳绩让所有人惊讶,更赢得前来招生老师真诚欣赏,那位老师当场就表示愿意接受他的申请,将他列为录取对象之一。从此他的命运轨迹发生根本转折,他终于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实现多年梦寐以求愿望。

摆在父亲面前的是两个选择,一个方向通往清华化工机械专业,一个方向指向华中半导体物理领域。这两个专业都代表着国家急需的人才,不过对于一直酷爱电子与半导体研究的他而言,从小兴趣早已锁定在晶体管、电流、物理实验这些事物身上,所以即便清华声名显赫,他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他相信跟随热爱而走才不会后悔,他宁愿追逐自己真正喜欢东西,也不盲目追求别人眼中的光环。因此最终决定南下武汉开启新的学习旅程,这份果断透露出年轻人特有激情,也展现出勇气与坚持精神。

七三年夏天,当北方炽热阳光洒落田野,当汗水浸透衣衫,当收获季节即将到来之际,父亲带着录取通知离开了东北兵团。他先返回北京探望家人,那一刻既激动又感慨,因为多年辛苦终于换来了喜讯,全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笑容,仿佛久违阴霾一下子散开。而短暂团聚过后,他踏上火车一路奔赴武汉,就这样正式告别泥泞土地走进书香校园,从兵团青年蜕变成新时代大学生,在历史洪流中留下独特印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