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暖意与松弛像退潮的海水,在周一的闹铃声中悄然散去。林薇准时踏入明珠商贸的办公室,空气里弥漫着周一特有的忙碌与焦灼。她依旧穿着那身浅米色职业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神情平静,仿佛周末那场温暖的邂逅只是繁忙乐章中一个短暂的休止符。
她熟练地开始处理例行工作:统计午餐订餐、整理文件、接听电话。王倩似乎因为上周五的“咖啡厅早退”而憋着一股劲,指派任务时语气更加干脆利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林薇照单全收,处理得依旧高效稳妥,让人挑不出错处。
下午刚过两点,行政部的平静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李静经理接起内线电话,只听了几句,眉头便微微蹙起。
“好的,赵主管,您稍等,我看看安排。”李静捂着话筒,目光在办公区扫视,带着明显的为难。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李静很快挂了电话,快步走出办公室,语气急促:“业务部那边出了点状况。他们负责‘焕新’设计品牌推广项目的负责人刘经理急性阑尾炎住院了,项目正到关键的执行协调阶段,很多细节和对接工作不能停。赵主管那边人手紧缺,临时想从我们这边借调一个人过去顶几天,主要负责后续的沟通协调和会议跟进,需要细心、有条理,最好能快速上手。”
“焕新”项目?办公室里响起几声低低的吸气声。那是业务部近期重点推进的一个本地合作项目,虽然品牌小众,但据说集团颇有些重视。这项目时间紧、要求高,原负责人刘经理是个以挑剔苛刻出名的能干角色,他一手跟进的项目,突然换人接手,光是理清头绪就够喝一壶,更别提那些需要与品牌方、渠道方反复沟通磨合的琐碎细节了。这分明是个烫手山芋。
果然,李静的目光在几位资深员工脸上掠过时,得到的依旧是默契的回避和沉默。有人下意识地翻动文件,有人紧盯屏幕仿佛在处理十万火急的事务,有人则面露难色地摇头,表示自己手头项目正到关键阶段,实在分身乏术。
王倩这次学乖了,没有抢先开口,但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向下撇了撇,显然打定主意绝不沾手这麻烦事。她甚至下意识地往电脑后缩了缩,生怕被注意到。
李静的目光最后,几乎带着点无奈地,又一次落在了林薇身上。这个新人虽然来得时间短,但上次处理客户资料库的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她看起来沉稳细心,或许……
“林薇,”李静的声音带着一丝试探,“你手头的工作……如果暂时能协调开,能不能先去业务部支援几天?主要就是跟进一下流程,做好沟通记录,应该不会太难。”话虽如此,但李静自己都知道,这绝不是件轻松的差事。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薇身上。有同情,有庆幸,也有毫不掩饰的看好戏的神情。去业务部当“救火队员”,还是接一个病号留下的半茬子项目,做得好是应该,毕竟是你分内工作,做不好或者出了纰漏,那责任可就得自己担着了。更何况,业务部那帮人向来眼高于顶,对一个行政部借调过去的新人,能有多好的脸色?
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这确实是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她快速权衡着:这意味着要暂时离开熟悉的行政部环境,深入一个完全陌生、且可能压力更大的业务部门,接手一个自己不熟悉且时间紧迫的项目。挑战和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但与此同时,另一个声音在她心底响起: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跳出行政琐事,真正接触核心业务运作的机会!赵主管因为上次的数据报告对她有初步好印象,这才点了她的名。如果她能做好……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从工位上站起身,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清晰回应:“我没问题,李经理。需要我什么时候过去?”
李静明显松了口气,语气也轻快了些:“现在就去吧。直接去找业务部的赵主管,他会给你安排。”
“好的。”林薇点头,迅速将手头正在处理的工作简单做了个记录和标注,方便后续可能需要交接的同事查看,然后拿起笔记本和笔,在众人复杂目光的注视下,步履平稳地走出了行政部办公室。
她刚一离开,办公室里的低语声便嗡地一声响了起来。
“啧,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有人低声感慨。
“看她能坚持几天,业务部那帮人可不好伺候。”
“说不定人家真有本事呢?”也有人持观望态度。
王倩听着周围的议论,心里那股酸水又开始冒泡。她凑到旁边工位,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和隐秘的兴奋:“哎,你说,赵主管怎么就偏偏点名要她?她才来几天啊?我看啊,八成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关系,不然这种‘好事’能轮到她一个新人?”
嫉妒的种子一旦种下,很快就能滋生恶意的猜测。这话像一滴墨水,迅速在小小的办公室里洇染开来。几个原本中立的同事闻言,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狐疑和探究的神色。关于林薇“有背景”、“是总部某高层亲戚”的谣言,就在这看似无心的窃窃私语中,悄然埋下了第一颗种子。
meanwhile,林薇已经来到了业务部所在的楼层。这里的氛围与行政部截然不同,节奏更快,每个人似乎都在小跑着前进,电话声、讨论声、键盘敲击声更加密集,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一种业绩和KPI的压力感。
她找到赵主管的办公室,敲门进去。
赵正阳正对着电话大声说着什么,语气急促而不容置疑。看到林薇,他只用眼神示意她先坐,继续对着话筒那头交代工作。
林薇安静地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趁此机会快速打量了一下这间办公室。布置简洁,文件堆放有序,墙上挂着几张业绩表彰证书和白板,上面写满了复杂的市场数据和策略箭头,处处透着实干和效率。
赵正阳很快挂了电话,目光如电般扫向林薇,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情况李经理大概跟你说了吧?刘经理突然住院,‘焕新’项目不能停。这是项目资料,”他推过来厚厚一沓文件夹和一个U盘,“品牌背景、合作条款、推广方案、渠道联系人都在里面。你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全部吃透,明天开始跟进的执行协调会由你来做记录并跟进后续。有问题吗?”
他的语速很快,带着一股迫人的压力。
林薇迎上他的目光,没有躲闪,声音清晰而稳定:“没问题,赵主管。我会尽快熟悉。”
“好。”赵正阳似乎很满意她这种不废话的态度,又补充了一句,“品牌方那边比较挑剔,沟通时注意分寸,拿不准的随时来问我或者组里其他同事。出去找张晓,他会给你安排个临时工位。”
“谢谢赵主管。”林薇拿起那沉甸甸的资料,微微躬身,退出了办公室。
那个叫张晓的年轻男同事看起来很友善,很快帮她在业务部办公区找了个空位,还热情地给她介绍了部门内部通讯软件的使用和文件共享路径。
林薇道谢后,立刻投入到那堆资料中。她先是快速浏览了所有文件的目录和结构,然后制定了阅读计划。她看得极其专注,时而凝眉思索,时而用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要点,时而打开电脑查看U盘里的电子版文件和过往沟通邮件。
时间在密集的信息输入中飞逝。业务部的下班时间比行政部晚,当周围同事陆续开始离开时,林薇还沉浸在资料里。她发现原定的推广方案确实详尽,但在渠道选择上,几乎全部侧重于几家传统的高端商场和线下买手店。
她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周末在咖啡厅附近看到的那些热闹的创意园区、风格独特的潮流集合店,以及几个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线上时尚平台……“焕新”这个品牌的设计理念强调个性与新潮,目标客户明显是追求独特、注重体验的年轻消费群体。单纯依靠传统高端渠道,真的能精准触达他们吗?还是仅仅为了满足“高端”的定位而忽略了实效?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挥之不去。她下意识地打开浏览器,快速搜索了几个本地知名的创意园区和线上潮流平台的流量数据、用户画像以及合作案例,与自己脑海中的想法相互印证。
直到天色完全黑透,办公区只剩下寥寥几人,林薇才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合上了最后一份文件。她对整个项目有了清晰的了解,而那个关于渠道偏差的疑问,也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悄然生根发芽。
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明天的协调会,才是真正的考验。她不仅要快速融入,做好记录和协调,更要小心验证自己的猜测。
收拾好东西离开时,她路过茶水间,隐约听到里面传来极低的议论声:
“……就是她?行政部借调过来的?”
“看着挺年轻的,能行吗?”
“谁知道呢,听说有点来头……”
林薇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仿佛什么也没听到。她径直走向电梯,表情平静,只有那双明亮的杏眼里,闪烁着冷静而坚定的光芒。
压力、质疑、挑战突如其来,但她心中那份跃跃欲试的挑战欲,已经被彻底点燃。这是一个危机,但也可能是一个让她真正崭露头角的契机。
电梯门缓缓合上,映出她清晰而沉稳的身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