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慕徽时 > 第1章 陈郡谢氏-谢玄

第1章 陈郡谢氏-谢玄

长安的春天,带着几分慵懒又繁华的气息。

曲江池畔,垂柳新绿,碧波荡漾,一年一度的曲江流饮春宴正在此处举行。

仕女们身着各色鲜艳的春衫,衣香鬓影,与青年才俊们谈笑风生,空气中弥漫着花香、酒香。

还有若有若无的世家子弟间相互打量、试探的微妙氛围...表面是宴会,实则是各大家族的相看宴。

李元徽坐在一处相对僻静的水榭中,身旁伴着两名丫鬟。

李元徽今日穿着一身月白底绣淡紫色缠枝莲纹的襦裙,发髻简约,只簪了一支素雅的玉簪,与周围争奇斗艳的娘子们相比,显得格外清冷。

“娘子,您瞧那边,好多郎君都在往我们这边看呢。”珍珠按捺不住兴奋,小声说道。

玛瑙轻轻拉了她一下,低声道:“珍珠,慎言。娘子喜静。”

李元徽端起面前的茶杯,指尖莹白,神色平静无波。

“不过是寻常宴饮,看看风景便好。”她的声音如同清泉击玉,悦耳却带着淡淡的疏离。

“元徽姐姐!”一个穿着鹅黄衣裙的少女笑着跑过来,是吏部侍郎家的千金,“大家都在作诗行令,好生热闹,姐姐不去玩玩吗?”

李元徽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我于诗词上并不精通,去了反倒扫兴。”

“姐姐过谦了,谁不知道赵郡李氏的嫡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黄衣少女不依不饶,“尤其是琴艺,听闻姐姐师从大家,今日何不让我们一饱耳福?”

这时,一些人的目光也被吸引过来。

不远处,一群衣着华贵的年轻郎君聚在一起,其中一人身着青衫,温文尔雅,气质卓然,正是陈郡谢氏的谢玄。

他闻声也望了过来,目光落在李元徽身上时,微微顿了一下。

珍珠忍不住凑近李元徽耳边:“娘子,那位就是夫人说的谢家的小郎君,谢玄。听说他诗文极好,人也温和。”

李元徽抬眼,恰好与谢玄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他礼貌地微微颔首,眼神清澈,带着善意的好奇。

李元徽心中一动,面上却不显,只轻轻垂眸,算是回礼。

面对众人的起哄和黄衣少女的恳求,李元徽知道推脱不过,便起身走向早已备好的琴案。

“既然诸位不弃,元徽便献丑一曲,以助雅兴。”

她坐下,净手,焚香。

纤长的手指轻轻抚过琴弦,试了几个音,原本还有些喧闹的水榭渐渐安静下来。

琴音起,初时如春雨润物,细腻轻柔;继而如幽涧流水,清冷空灵。

她没有选择那些热闹欢快的曲目,而是弹奏了一首古曲,琴声仿佛带着听众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步入空谷,闻见那不与桃李争艳的兰草幽香。

曲调中偶有几分孤高,几分坚韧,恰如她此刻的心境。

谢玄凝神静听,眼中闪过惊艳。

他素来喜爱风雅,精通音律,自然听出了这琴音中的功底与灵气,更听出了抚琴者不同流俗的品性。

他低声对身旁友人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二娘子,果然名不虚传。”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水榭中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阵阵赞叹。

“妙哉!李娘子琴艺超群,令人叹服!”

“此曲意境高远,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能及。”

李元徽起身,微微欠身:“雕虫小技,贻笑大方了。”她语气平淡,并无得意之色。

谢玄忍不住上前几步,隔着一段距离,拱手道:“李娘子过谦了,此曲空谷幽兰恰似娘子风姿,谢玄受教了。”

李元徽抬眼看他,见他目光真诚,言语得体,心中对他印象更佳了几分,轻声道:“多谢郎君谬赞。”

这便是他们的第一次正式“对话”,隔着人群,借着琴音与赞语,彼此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回府的马车上,珍珠依旧兴奋不已。

“娘子,您没看见,谢家郎君听您弹琴时,眼睛都亮了!他后来还特意过来称赞您呢!我看呐,他对娘子您肯定是有好感的!”

玛瑙也难得地露出笑容:“谢郎君温文知礼,家世与我们也相当,确是良配。”

李元徽靠着车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上的绣纹,窗外流逝的灯火映照在她沉静的侧脸上。

她没有回应侍女们的话,但唇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泄露了她心底一丝细微的波澜。

或许,母亲开始为她议亲,这位谢氏的小郎君,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她轻轻闭上眼,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曲江池畔的喧闹,以及那一声清越的赞语。

春宴过后没几日,李府便迎来了陈郡谢氏正式登门拜访的媒人。

厅堂内,李绛与夫人卢昭端坐主位。

李绛面容严肃,虽对谢氏门第满意,但关乎女儿终身,依旧仔细询问着细节。

卢昭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有些紧张和期待。

李元徽按照礼数,隐在屏风之后,她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家常衣裙,发间只别了一朵新鲜的玉兰,清新脱俗。

她能清晰地听到前厅的谈话声。

谢家来的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官媒,口若悬河地夸赞着谢玄的人品才学。

“谢小郎君年方十六,已是太学中的佼佼者,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性情更是温良谦和,在京中子弟里是出了名的好品性。谢公与夫人对元徽娘子的才名亦是早有耳闻,甚是喜爱,认为两家门当户对,若能结为秦晋之好,实乃天作之合……”

卢昭含笑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关于谢玄日常喜好、家中长辈是否康健等细处。

变相的打听,她怕女儿嫁过去受婆母磋磨。

李绛则更关心谢玄的志向:“听闻谢小郎君志在科举,不知对将来有何打算?”

媒人笑道:“李公明鉴。谢小郎君确有此志,且用功甚笃。谢家亦是诗书传家,自是希望子弟能凭真才实学立足朝堂,以谢小郎君的才学,他日金榜题名,必不在话下。”

正说着,门外传来通报声,竟是谢玄亲自随着谢家一位叔父前来拜会,这无疑是显示了谢家对此次议亲的极大诚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

女帝的日常